文学五一

重生之邀请的代价 第24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算。”沈悦忙不迭地点头,连谢雨婷也一起晃脑袋,“太算了,真的。”
    李幼荣说:“那我以后会更争气的。”
    还有。
    “你刚刚跟我说的,我都记下来了。”
    沈悦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眼泪又来了。
    又是一通手忙脚乱。
    中午11点半左右,在宾客差不多全部到齐后,婚礼正式开始。
    沈悦盖着头纱,挽着父亲的胳膊,款款走在红毯上。就如同婚庆司仪所说的那样,她正走在一条幸福大道上。
    然而半路上,她却停了下来。
    她似乎跟父亲说了什么,得到其首肯后,她接过伴娘拿过来的话筒看着坐在主宾席上的李幼荣说:“易铭,最后一段路,我想让你陪着我走过去好吗?”
    李幼荣稍稍起身,再得到其他家长点头同意后,从沈父手中接过了沈悦。
    沈悦又哭了,但同时她也笑了。
    当李幼荣握着她的手把她交给新郎后,她回头说:“易铭,我相信,有我爸爸的,还有你的祝福,我的婚姻一定会超级美满的。”
    两位新人交换戒指的时候,眼睛里还泛着光。
    接着,应主持人要求,新郎开始蛮不好意思地向亲朋好友介绍自己的追妻史。
    “我其实是我老婆的学弟……”
    值得一提的是,新郎又无奈又好笑地提了李幼荣三次。
    “我在之前就知道我老婆喜欢追星,可是没想到她还是个粉头。我跟她出去玩,她说好啊,转眼跨几个省带我去跟她偶像的行程;我说去看电影,她说好啊,然后拉着我去电影院看她偶像的电影……”
    主持人等他说完问他:“会觉得,不痛快吗?”
    新郎十分实诚地说:“那倒没有,反而我就在这样的生活中,喜欢上了我热情洋溢,情感丰富的老婆。”
    沈悦面对台下被逗笑的亲朋好友,还挺不好意思。
    主持人也是会来事,这时候,他装出气定神闲的样子说:“我听说今天新娘的偶像也来到婚礼现场了,我们请他上台说句话好不好?”
    沈悦的目光中含有希冀。
    李幼荣也就直接上去了。
    他拿着话筒,破天荒地还有些紧张。
    “我不知道我的到来会不会打扰到大家,但是说实话,当我接到沈悦的电话,说想邀请我来参加她的婚礼时,我是真的在想,不管那天会发什么,我都要来。”
    “我是在拍第一部 戏的第一天认识的沈悦,还有谢雨婷。当时我只是一个新人,拍完一个镜头蹲在片场不知道做什么,正迷茫的时候,有两个小姑娘拿着给我买的奶茶小心翼翼地跟我搭话——【请问,你是李易铭吗?】”
    “我从出道到现在,一直很感谢有沈悦和谢雨婷这样的两位粉丝。她们给予我的帮助真的比我想象的还要多。我的经纪人来了又走,助理走了又来,唯有她们还是如初心那般,一直陪着我。”
    “因为这样的情分,我觉得来参加沈悦的婚礼是我的荣幸,我也真心祝愿,这么好的姑娘在以后的生活里,能够事事顺利,和新郎长长久久,恩爱白头。”
    李幼荣进门时写花名册送的红封,就是一张划了一串9的支票。
    送钱虽然俗,但是兆头好。
    李幼荣身边也没有什么姑娘能用的东西,他后来的添礼,是近期自己做的一套发簪。其中的缘由是李幼荣记得有哪次见过沈悦穿汉服去探过他的班。
    那样笑着的沈悦,很可爱。
    她值得幸福。
    再后来,丢捧花的时候,沈悦直接不按常理出牌,把花塞到李幼荣手里,“易铭,希望你也能尽快找到自己的幸福。”
    新郎还在旁边凑热闹,“对啊对啊,李易铭你24岁了,可以谈女朋友啦,要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我可以让我妈给你介绍啊。”
    李幼荣擦着脸颊上被剐蹭到的蛋糕,有气无力地说,“你们俩啊,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他这才多大就被催婚了?当然,也不是没有期待过恋情,这不是缘分没到吗?
    哪里有大喜日子喂别人吃狗粮的。
    ?
    第226章 新的表演方式
    李幼荣正式进入《傻娘》剧组的时候,时间已经进入了冬天。
    最近不知道怎么,他微博上多了一大片的“事业粉”,一改以前吹他“貌美如花”的画风,天天没事儿就在超话评论里追着他刷【怎么还不进组啊】,【起床了工作啦】,【再不努力就没饭吃了】之类的话,看得他还真正生出了紧张感。
    难道最近娱乐圈又蹦出什么超级新人了?
    因为这个,李幼荣去陕北找剧组的日子还比预定的提前了两天。
    《傻娘》取景的地方位于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小山村,因为经常有剧组来这里取景,公路倒是修得蛮好,可环境确实没办法改善的。李幼荣来时,怕自己气顺不过来,进村后就下车慢悠悠的跟着车在后头走。
    他这回为了角色需要,穿得十分朴素——可不是以前说的那种白衬衫西装裤的朴素,而是真真正正,一个农村长大的小伙儿该有的打扮。他这些天还慢慢把自己又晒黑了些,脸和手也没有涂涂抹抹的保养,导演让他在家准备,他就做足了前期准备。
    走了半个多小时,汗都出了一身,才看到剧组来接他的人。那会儿李幼荣身上已经被吹了些灰,虽说有些风尘仆仆,导演在知道他是走进来的后还高兴得很,晚上还给他接风摆了一大桌子的菜。
    这不是李幼荣第一次在饭桌上见到整个剧组了,但是这绝对是第一次整个剧组因为他穿的衣服而对他有好感。
    越演戏,李幼荣就感觉自己越来越能分辨别人看他目光的好坏。
    因为这次有小孩子在,饭桌上也没喝酒,不紧不慢地说了几句话,散伙后大家就都回去睡觉了。
    能看得出来,几个主演脸上都有疲色。
    李幼荣也不是非要拉着别人交流的类型,大家都回去,他便也跟着回了剧组给他留的那个窑洞。
    屋里用的钨丝灯,黄色的灯光搭配着烧热乎的炕,烘得李幼荣心里暖乎乎的。
    他这回带的衣服全是从京郊小市场里按批发价淘的,每件平摊了都不超过10块钱。这样的衣服,穿在身上有些咯,鞋子也磨脚,程潇潇把衣服全都叠好后,回头就让李幼荣把袜子脱掉。
    “怎么了?我脚没破呢。”今天走了那么多路,也不知道脚臭不臭,李幼荣可不好意思脱。他把双手放在大腿上,一双眼睛眨巴眨巴,无辜得很。
    程潇潇看他这模样就觉得开心,可这并不代表他能蒙混过关,“你就给我看看,咱认识这么久了,别掬着什么包袱好不好?脚有味道没啥,我在家不天天闻我老公的嘛。”
    得,这结了婚的就是不一样。
    有了对比,尽管是口头,李幼荣也觉得脱鞋没什么了。程潇潇是没有一点介意的低头看他的脚,“脚跟有些红了。”
    李幼荣伸手摸了摸,他是完全没感觉,“这儿吗?”
    “在上面一点。你别动,我给你涂点药,提前预防一下,别明天真的磨破了。”
    这事儿哪能用得着她?李幼荣连忙说:“我自己来,自己来就可以了。”
    擦药擦着,丁念也从外头进来了,“幼荣,我去问过了,因为这边水资源挺稀少的,又是冬天,所以导演就是规定说,女生五天组织一次,男生一星期一次,一起去外面洗。当然,剧务还说了,演员如果自己有车,肯吃那个亏,可以每天都出去,但是不能影响拍摄进度。”
    从这里去最近的县城,也得一个多小时呢。
    来之前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李幼荣本身又没什么娇气的毛病,立马说:“我可以跟着安排来,你们呢?要是觉得有那什么……”
    “合着我们比你还要大牌啊?”程潇潇好笑的瞪了她一眼,问丁念说:“热水有吗?”
    丁念回答:“一个屋一天就一壶。”
    “那已经够好了。”程潇潇把药水从李幼荣手里拿回来说:“我们自己能解决,你甭操心。”
    这事儿算是掀过了。程潇潇在把给李幼荣准备的肉干往柜子里塞的时候又问他:“今天晚饭吃的习惯吗?”
    “还行吧。”他习惯吃清淡的口味,但也不会说有什么重盐重油的就吃不下饭了,“我不会饿肚子的。”
    “要是饿了东西在这儿啊。”程潇潇关柜子的时候拍了一下。
    还有另一边,丁念往里头塞了一整箱牛奶。
    这一次是李幼荣拿了影帝后拍的第一步片子。因为以前没有拍摄过这种类型,他几乎是在用一种体验式的方法贴近角色。从上个月开始,他一点一滴的改,自己倒没觉得什么,程潇潇和丁念可是看在眼里。
    她们其实挺担心李幼荣被这种方法熬垮身子,但又不知道怎么说。
    她们商量着,如果拍完这个李幼荣就好了,她们就不说。要是以后再碰到第二次,她们肯定是要一起提意见的。
    最后,出去前,程潇潇还拿准备好的仪器给李幼荣做了体检。
    “现在呼吸感觉还好吗?”
    “啊,我没高原反应。”
    “有些人睡着了会有,来,你吸口气。”
    今天看到的那些主演都那么累,怕是也有这里海拔太高的因素在。
    确认一切无误后,程潇潇和丁念才一起走了。
    李幼荣关灯的时候看了一下手机,这会儿才8点不到。
    信号不好,也玩不了手机,他索性一闭眼直接睡了。
    从来没睡过这么早,第二天,李幼荣五点就醒了。
    外头天还黑着。李幼荣拿手电筒照着出去刷了牙,打水洗脸,回来坐在炕上不知道干什么,索性又背了一遍原文和剧本。
    直到8点天彻底亮了,剧组开饭开工。
    因为提早来了两天,拍摄进度这会儿还在小演员身上,李幼荣便整天蹲在旁边观察小演员。在下午见到他妈妈取得人家同意后,再尝试跟他说话。
    李幼荣尤其注意这小孩的眼睛和神态。
    几个主演和导演都看出来了他这是在做什么,也都默许,导演甚至还让他来看监视器。
    当天晚上回去李幼荣就写了一篇分析出来了。
    第二天下午,他又无意间跟剧组的服装造型老师搭上了话。
    “我这次看到你的时候其实挺意外的。其实我们有准备你的服装你知道吗?”
    “那我要换掉吗?”
    “不用,挺好的。我这儿准备的,也差不多是从市场淘来的。”
    没见过这位服装老师以前是什么样子,反正他现在叼着根烟,就像村子里路边遇到的再也普通不过的大爷。
    “咱们演戏这回事,脱离生活,贴合生活不完全是一个妆容,一套服装的事。最主要的是得有那口气。”
    不知道为什么,说着说着,他开始教起李幼荣来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