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63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好着急地想跟她同呼吸共命运,好着急地想跟她分享生命里所有的一切——痛苦、悲伤、愤怒、怯懦,他无时无刻都想看到她,有时候,这种强烈的思念折磨得他近乎疯狂。
    即使她就在他身边,即使她跟他说着话,即使她的眼睛看着他,可他却始终感觉,她心里的某一个角落,并没有对他敞开,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他常常揣测她的心思,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她的心思飘忽不定,就像天空中的一朵云,树林里的一只鸟儿,瞬间就没了踪迹。
    他有时恨得牙根痒痒,有时候就忍不住偷乐。
    他喜欢看她微笑的模样,喜欢看她眉宇间偶尔浮起的冷色,当然,他尤其喜欢她偶尔的依恋,那会让他倍觉真实。
    真实地感觉到,她也在乎他。
    如果这种在乎消失,他会受不了。
    所以,如果她某个时刻不理他,他就会主动凑上去骚扰,除非她对他有反应,他才能确定,自己走进了她的心底。
    这种游戏,非常地美妙。
    而傅沧泓渐渐地,乐此不疲。
    只是,夜璃歌的心浩瀚宽博得难以想象,很多时候并不是傅沧泓所能掌握的。
    所以,他更加地不安,想要找点什么依障,来证明他们是一体。
    “好了吗?”夜璃歌伸手揉揉他的脑袋。
    “没有。”傅沧泓嘟哝一句,更加用力地抱紧她。
    “别腻歪了,去上朝吧。”
    “不嘛。”傅沧泓难得地撒娇,“我就是想守着你。”
    “我又不会跑掉。”夜璃歌轻嗔地瞪他一眼。
    “还说不会跑掉?”傅沧泓撇撇唇,“成天呆在这宫里,都给我招惹了一棵烂桃花。”
    “烂桃花?”夜璃歌难得地勾唇轻笑,“不是一株很艳冶的花吗?”
    “哼哼!”傅沧泓冲她瞪眼,强烈表示自己的不满。
    “好了。”夜璃歌伸手捏捏他的鼻子,“快去吧。”
    “你真不想让我陪着你?”
    “你是皇帝,怎么能总在后宫呆着?”
    “那,”傅沧泓想了想,“你跟我一起去御书房吧?”
    “为什么要一起?”
    “看着你我才比较放心。”
    “这什么理论。”夜璃歌瞪眼。
    “走嘛,走嘛。”傅沧泓继续撒娇。
    “拿你没辙。”夜璃歌只好答应,两人手牵着手,一起朝御书房走去。
    “参见皇上,参见皇后。”沿途宫女们,侍卫们纷纷躬身下拜。
    “平身,平身。”傅沧泓快活得像个小孩子。
    不知道为什么,只要夜璃歌在他身边,他就异常地开心,很开心,做什么事都有劲。
    两人进了御书房,却见书桌上的奏折已经堆起一尺来高。
    “开工吧。”夜璃歌绕到桌后,开始动手清理那些奏折,她的目光十分敏锐,只淡淡一扫,便能厘清轻重,把那些紧急要处理的拿出来,其余的暂时搁着。
    “我的好皇上,您怎么还不动呢。”夜璃歌把傅沧泓摁进椅子里,将朱笔塞给他,“快。”
    “璃歌,”傅沧泓伸手把她抱入怀中,“你行行好,帮朕把这些公务都处理了吧。”
    “这怎么行?”夜璃歌站起身来,“要是让朝臣们知道……”
    “这有什么?”傅沧泓唇角微微扬起,“你的治国之才,他们又不是没有见识过,没有人会多嘴。”
    “你就是想偷懒吧。”夜璃歌伸手在他的胸脯上戳了一指,“皇帝也当得太舒服了。”
    “有你在,我不用操心啊。”傅沧泓笑得愈发开怀。
    “算了,不跟你胡闹。”夜璃歌的目光已然被一封奏折吸引,但见那奏折笔法流畅,有如行云,恍若流水,且言辞清丽,带着股磊落天地之气……
    “看什么如此出神?”傅沧泓劈手将奏折夺了过去,细读几句,“不过一酸腐书生的痴言呆语,也值得你如此费神?”
    “不。”夜璃歌摇头,“此子定非池中物,沧泓,你该好好地接见他。”
    “非池中物?”傅沧泓的神情变得郑重起来,拿过奏章细细一阅,黑眉也挑了起来——确实有几分才华。
    “好。”他点点头,“朕便依你所言,传旨召见他,倘若他真有治国之材,朕定当重用。”
    夜璃歌并不答言,又去细看其他的奏折——她向来是这样,一旦用心做事,便是全神贯注,忘却所有的一切。
    傅沧泓也安静下来。
    把所有奏折细览一遍,用红笔批注,然后搁于一旁,直到批完最后一本,夜璃歌方才挺起胸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当她将目光转向傅沧泓时,傅沧泓知道,她又有话要交代。
    其实,他挺烦这个时候——偶尔,他还是有大男人的心态作祟,觉得女人只要安静地呆在后宫便好,只是,自从跟夜璃歌在一起之后,他已经越来越学收敛这种意识,而开始尊重她的意见。
    “沧泓,我知道,我说的话,有时候你并不爱听,可我还是要说。”
    “你说吧。”
    “身为一国之君,万万不可因为任何原因而荒疏朝政,帝王乃是全天下人的表率,必须时刻明心净志,为国简拔人材——上所好,下必所效也,楚王爱细腰,所以宫中多饿死,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喜欢财物,民多贪癖,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提倡道义,民风必淳朴。”
    傅沧泓怔怔地听着,直有种振聋发聩,混沌初开之感,他立刻站起身来,下了丹墀,朝着夜璃歌深深拜倒:“谢夫人赐教。”
    夜璃歌一时并没有回神,而是定定地看向某处——有些道理,她也并非从前明白,而是渐渐悟出来的。
    天下之运转,万物之轮回,自有其道,非人力可逆转,得道者昌,失道者亡,纵贵为帝王,若失其道,为祸不远矣。
    任何一个朝代的建立,在其早期,也就隐下了覆没的根源,如不时时如履薄冰,而只是穷奢极欲,迟早必败,若能存警惕之心,时时慎查己过,自能避免灾难的发生。
    所以,慎独,警心,是一个帝王随时应该禀持的。
    帝王之道,乃是世间诸道的上乘者,然而又有多少人,能深谙个中玄机呢?
    殿中一时静默。
    “沧泓,我需要一段时间安静。”
    “好。”傅沧泓毫不迟疑地点头,“倘若想到了什么,只管告诉朕,朕必行之。”
    夜璃歌将自己关入密室,望着石壁陷入深思——如何才能使一个国家强大?一个民族兴盛?如何才能使五湖之内亲如一家?如何才能让红日当空,普照万物苍生?如何才能顺应天命,让一切生生不息?
    她所经历的一切,她所亲眼看到的一切,她所感受到的一切,在这一刻忽然间变得格外清晰。
    可却有一种奇怪的力量,贯穿于其间,呼之欲出。
    那是什么?
    那是改天逆地的绝秘所在。
    刀斧加身而不泯其志,众敌环伺而无所惧色,是故圣人不以誉所动,不以诽而自毁,是以明明德以天下,取身教而非言传,是故君王持道以顺民心,是故洞察先机于瞬息之间,相时而动。
    是故守诚——
    守诚而致意,致意而明志,志之所在,金石为开。
    君王之志,乃是天下众望所归。
    试观古今,凡流传于世者,无不是经历种种磨练,而贯一始终者。
    取心之坚。
    取魂之明。
    取道之难。
    取千年不变之律……
    是故天地生万物,万物循轮回,是故圣人体察人情世故,而不为之所惑。
    万年之利,为大利。
    大利者,乃人心。
    奋笔疾书,夜璃歌成其千言,乃是后世史书所传:定国策。
    当这篇奇文在朝堂上宣读,并传之五湖四海时,所有人都惊呆了,包括那些冠盖男子,他们实在难以想象,此篇奇文会出自女子之手,而毫无闺阁之气,其纵横犀利,笔锋劲健,远胜过诸男儿。
    言罢,严思语第一个拊掌赞道:“好文,确是好文!”
    “诸位爱卿,若有什么意见,可详呈之。”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齐默然。
    “你们堂堂一帮男人,每日里拿着朝廷的俸禄,享受着高官厚爵,为世人所推祟,脑袋里盘算的,却又是什么?是一己之安危?是妻儿之荣封?还是——”
    皇帝冷厉的目光自所有人脸上扫过:“你们一个个成日里饱读圣贤之书,可曾细思过,自己的所作所为?”
    众人一个个呆若木鸡,甚至有人抬手,轻轻擦拭着额角的冷汗。
    “你们以为,你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可以一生保有的吗?不,自古以来,天下者,有能者居之,若只是安于眼前富贵,而无半点进取之心,当变故或者灾劫来临之时,你们便全无半点应对之策!”
    众臣默然。
    他们实在不知道,自己的错到底在哪里,但皇帝的话,确乎非常有道理。
    居安思危,奋发向上,这确实才是世上万事万物的真正道理。
    “回去想想,都回去好好想想。”
    皇帝最后说道。
    众臣鱼贯退出。
    “严大人。”几名吏部官员快速跟上严思语,想听听他的高论。
    “本官也没有想到。”严思语拈须而叹,“当年市井盛传,皇上能得天下,泰半乃皇后娘娘之功,本官颇不以为然,今日方信之。”
    “大人的意思是——?”
    “我没什么意思。”严思语摇头,“这天地造化,世间大道,人人可行之,人人可修得,只叹吾辈男儿,确实不如凤驾。”
    连才高八斗的严思语都这么说,众人皆沉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