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58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阁下无须忧虑,若诚心想在此处立一番事业,薛某自会大力相助。”
    “薛大人一心为民,真让在下感动,那在下再四处走动走动,改日再来拜访大人。”
    “好。”薛元涛脸上满是笑意,站起身来,将严思语送出了门,看着他离去,方才折回院中。
    “阜洪。”
    “小的在。”
    “你去查查,这个严敬到底是什么来头。”
    “是,大人。”
    能在肃州城稳坐刺史之位数年,薛元涛自然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他手中掌握着一套自己的信息网络,能在第一时间搞明白,跨进肃州城每个人的底细。
    那个严敬,表面上看去温文尔雅,毫无杀伤力,眸中却总是跳荡着一股精气,绝非是底层老百姓。
    莫非——
    薛元涛心中一咯噔,额头上的汗嗖地便下来了,但他转念一想,又立即否定了自己刚才刹那闪过的念头——肃州离京城几千里地,料来百姓们掀起的这点风波,还不足以惊动朝廷,况且自己,况且自己……
    薛元涛心中惊疑不定,盘算来盘算去,正不知如何是好,师爷走过来:“大人。”
    “何事?”薛元涛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道。
    他很少这样,故而师爷自己倒是被惊了一跳。
    薛元涛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咳嗽一声道:“说吧,何事。”
    “大人,流氓头目陆三在外面等着您呢。”
    薛元涛“哦”了声,脸色显得很难看:“他怎么在这个时候跑来了?你去,打发了他。”
    “大人,”师爷有些为难,“陆三是个什么角色,您又不是不知道,倘若他闹起来——”
    “闹起来又怎样?关到大狱里去!”师爷顿时不作声了。
    薛元涛显得很烦躁,来回走了两步,方有些咄咄逼人地道:“去,问他到底想干嘛。”
    “他说了,要五百两银子。”
    “什么?!”薛元涛差点跳起来,“五百两?!”
    “嗯。”见薛元涛满脸难色,师爷压低声音道,“大人,我看还是给他吧,就当为自己消灾免祸。”
    薛元涛默然良久,才哼了声,转头走了。
    师爷知他是允可,也转身走了,自去办理。
    阜洪回到衙门里时,已经是晚上。
    “查清了吗?”
    “没有。”阜洪摇头。
    “嗯?”
    “这个人,好像只是一个过路客,前天晚上坐着辆马车进城的,进城后住在来福客栈里,我找客栈的掌柜打听过,他们只有主仆二人,连日来走街串巷,似乎,真的只是准备开店做生意。”
    薛元涛听罢沉吟,轻轻拈着自己下巴上的胡须,不过他到底小心谨慎,吩咐道:“这样,你且带两个衙役去,作百姓打扮,仔细查看他们的一举一动,再来报。”
    “是,大人。”
    来福客栈内,严思语盘膝坐在床上,脑海里闪过在肃州城看到的一幕幕。
    为什么闹事的百姓们突然消停了?
    而薛元涛的肚子里,又藏着什么?
    秦三元站在旁边,忽然忍不住,掩唇打了个呵欠。
    薛元涛抬头看他一眼:“如果困了,去睡吧。”
    “大人……”秦三元不好意思地搔搔后脑勺。
    “没事。”严思语摆摆手,“正好有些事,我想一个人静静,仔细想想。”
    “那,三元告退。”
    且说秦三元去后,秦思语苦不得计,看起来,还是得明日清晨再出去走动走动。
    第二天,店伙计送来简单的饭菜,主仆俩吃了,严思语带着秦三元出了客栈,可没走多远,便感觉身后有人盯梢,他当即停下,走到一个摊子前,佯作细看上面的摆设。
    背后那双眼睛一直没有离去,严思语一思忖,索性带着秦三元进了茶楼子,坐下听起曲子来。
    眼见着时光渐近晌午,盯梢的人终于忍不住,自己走了,严思语抬手让秦三元凑近他耳边,压低声音吩咐了几句话,秦三元点点头,起身去了,严思语却仍然坐在原处听戏。
    约摸过了两刻钟功夫,盯梢的人回来,见严思语还在,也就没在意旁的。
    就这样,严思语听了一天的戏,眼见着天色擦黑,方才起身整整衣衫,慢条斯理地出了茶楼,哼着小曲儿去了。
    回到客栈中,足等了两个小时,秦三元方才回来。
    “怎么样?”
    “大人,我打听过了,昨儿个有一批无赖,挨家挨户上门恐吓百姓,闹得百姓们鸡犬不宁,百姓们有苦难言,只能服从州衙的淫威。”
    “原来是这样。”严思语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自古以来,民告官便要承受极重的刑罚,而现在,薛元涛很明显,已然控制了整个局面,只要没人闹,事情消消停停也就过去了,倘若自己打马虎眼,不追究此事,那——
    严思语站起身来,在屋里来来回回地走着。
    现在,他可是站到了两难之间——一方面薛元涛是不是贪污,还没有查实,另一方面,就算查实,没有人出来当被告,那薛元涛的位置还是稳如泰山。
    也就意谓着,所有的风波,都已经平息了。
    那么自己呢?是继续调查下去,还是就这样打道返回京城,向皇帝禀报?对于这样的结果,皇帝又是否会满意呢?
    思索了一夜,仍然无结果,第二天起来,严思语决定到郊外散散心,一来引来跟踪者的注意,二来看有没有别的收获。
    五月了。
    郊外一片碧草青青,田地里的麦苗已经开始微微泛黄,严思语慢慢地走着,忽然听田垄之下,传来一阵十分微弱的呻吟,他蹲下身子一看,却见沟里躺着个面黄肌瘦的妇女,怀中还抱着个孩子。
    严思语赶紧叫过三元,让他把妇女给背了上来。
    那妇女已经命若游丝,严思语也顾不得男女之防,赶紧急救。
    没一会儿,妇女醒了过来,两眼仍然显得黯淡无光:“狗,狗儿……”
    “你先撑着点,”严思语口吻温和,“我已经让人去寻牛车,把你们拉回城里。
    妇女像是根本没有听懂他的话,只是黯淡无光的眼瞳里,流露出一丝微光。
    没一会儿,秦三元便寻来一辆牛车,主仆俩合力将母子俩抬上车,往城里而去。
    待到了客栈,严思语又令人找来大夫,为其施诊。
    大夫仔细瞅了瞅,摇头:“这不是病,都是饿的。”
    “饿的?”
    大夫的表情很麻木:“如今这肃州城里,十户有九户闹着饥荒,饿死个把人,也不算什么稀奇事。”
    严思语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让秦三元付给大夫诊费,自己走到桌边坐定,等着那妇女醒来。
    直到大半夜,妇女方才睁开眼,略略恢复了神智,一翻身,便要向严思语下跪。
    严思语赶紧止住她,让秦三元去端饭菜。
    那妇人见了饭菜,浑身顿时像凭添了无尽的力量,扑上去端起碗,竟连筷子也不拿,就用手抓着,大吃大嚼起来。
    可她只吃了两把便停下,扶起孩子,用竹筷挟起菜蔬,一点点喂进他口中。
    很快,孩子也恢复了力气,只是对眼前的一切很是迷茫。
    严思语这才道:“你们是哪儿人?”
    “肃州郡人,家,在方家巷里。”
    “家里都有什么人?”
    “就我和孩子。”
    “孩子他爹呢?”
    “他爹?”妇人一听这个,眼泪“唰”地就下来了,“他爹……前两天丢下咱们娘儿俩,独自逃走了。”
    “什么?”严思语一听,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天下还有这么混帐的男人?
    “这也怪不得他,咱们娘俩身子弱,走不得远路,他出去,说不定还能找条活路。”
    严思语听她这么说,不由轻轻地叹了口气。
    “你家今年收的粮食呢?”
    “都,都交了……”
    “交了?一点都没留下?”
    “是,”妇人垂眸看着地面,“因为咱们家,去年还欠了衙门赋税。”
    “去年肃州衙收的几成?”
    “三成。”
    “前年呢?”妇人抬起头来,很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一直都是三成。”
    “既然肃州衙的赋税如此之重,你们为何不上告?”
    “告?”妇人凉凉一笑,“状子递到上面,全被打了回来。”
    “那就去京城!”
    妇人低下头,忽然不言语了。
    严思语知道,这里面定有文章,但估计问这妇女,却也问不出什么来。
    “你们且好好休息吧。”他说完,站起身来,走出了客房。
    看起来,肃州的情况,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复杂,该怎么办呢?
    ……
    “三元。”
    “大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