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朕又回来啦 第9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见小皇帝没有注意,心里有几分宽慰,但想到这些女人,又觉得堵心,本来都想留下来的,但看着小皇帝困乏的一张脸,心里盘算着,待会燕秦肯定回去就睡,常笑那么护住,不可能让这些宫妃来打扰皇帝的清眠,至少在皇帝睡醒之前,他不用担心宫妃们会见到圣颜。
    这次皇帝出行,带出去不少随行伺候的宫人。他回来之后,皇帝遇刺,皇帝被困,皇帝和摄政王一起被困,皇帝和摄政王被困后救出来,这一波三折的事情,便在宫里迅速传了开来。
    人受了惊,是心里最脆弱,也是最容易让人乘虚而入的时候。反正现在的小皇帝没有什么心上人,谁不想成为皇帝的唯一,得到那万千宠爱呢。
    为了展示自己温柔贴心的一面,除了皇后外,宫妃们纷纷花了大心思梳妆打扮,又准备了点心和一肚子有趣的话,准备充足地前往皇帝的寝宫,打算用自己温柔似水的胸怀来宽慰小皇帝受了惊的心。
    燕秦原本有二十四个妃子,没了一个兰妃,变成了二十三个,后来没了白牡丹,又成了二十二,添了个皇后,重新回到二十三。
    这二十三个里,其中只剩下三个,是燕秦自己挑选的,剩下二十个,都是摄政王的人。
    皇后就不用多说了,摄政王精挑细选的,个子特别高挑,身量和自己差不多高,容貌四五分相像,当然,是在一开始就带了人皮面具。
    男人对一个女人动心,一开始,肯定是很简单粗暴的看脸,只有脸好看,才能够继续深入看对方的内心,是温柔体贴,还是万种风情。
    如果脸不行,那就要靠频繁的刷存在感,展现自己有趣的灵魂。
    当初燕秦选妃,候选人的名单里就没有什么丑的,而且燕于歌当初觉得,肯定要容色殊丽,才能吸引小皇帝注意,所以随便一指,指得还都是些漂亮的。
    这一点他自己也很后悔,但是世界上并没有后悔药可吃,发生了的事情也不可能再更改,此事便按下,暂且不提。
    除了皇后外,剩下那十九个宫妃,都不是能够让他省心的。
    其中有十个左右的宫妃,被摄政王觉得容貌过于出挑,有可能引起小皇帝东西,是需要换下去的。
    换人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有些宫妃野心勃勃,一直很努力地在皇帝,在其他妃嫔面前刷存在感,一下子换了个人,肯定会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好在当初他是随便选的人,这十个,都是家里地位不高的,根本就没有那个资格博得皇帝准许,让父兄或者母亲进宫里与她相见。
    宫妃也不像宫外的女子,随随便便想出宫省亲就省亲。说句难听的,不受宠,份位又低的宫嫔,便是死了,都没有人发现。
    摄政王先处置的这一批,便是不怎么在家中受宠,出身低微,份位低,也没有什么存在感的。
    这摄政王使手段的十个宫妃,两个“病逝”,八个生了传染病,长了一脸的麻子,从美人变成了丑人。避免惊扰了圣上,这些麻子脸“美人”自然也不敢再见小皇帝,彻底断了她们和小皇帝的姻缘。
    剩下那九个,姿色有,身份有,脑子也有。想让这些人也沾上所谓的传染病,也不是不可能做到,但是一个宫里,几个走得近的宫妃互相算计,结果都染了病,那还能说得过去。
    可要是份位高份位低的,都染上一样的病,还全变成了一脸麻子的丑人,这本来就是件十分奇怪的事情,难免就会叫人生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臣们虽然期盼自己的女儿能够博得圣心,可也不会傻到劝小皇帝去宠幸一脸麻子的宫嫔。
    但若是后宫全是这些麻子美人,底下那些大臣,铁定一封又一封的奏疏递上来,劝小皇帝纳新。
    说到纳新,燕于歌又想起一件事来。大燕皇室因为子嗣单薄,所以先祖定下规矩,每逢三年,便要选秀一次,选秀的人数,主要是依据宫中的人数而定。若是皇帝已经有了继承人,宫里的妃嫔数量也不少,皇帝不愿意的话,那也可以不再添新人。
    刚开始的时候,主要还是从官员的适龄子女中选,等过些年,范围便扩大到民间。
    燕秦的父亲,是个风流多情的,几乎每次下江南,或者微服私访,总会惹出些风流事情来。而且每次选秀,都要留下好些人来,等到燕秦死的时候,说不上后宫佳丽三千人,近千人也是有的。
    当然了,大部分都是宫女,没有份位,也没有被宠幸过的那种。
    而如今,小皇帝登基已经两年了,燕秦为先皇守孝了三个月,差不多三个月后,就纳了那些美人入宫。
    前不久又大婚,算是正儿八经地有了结发妻子。但娶皇后娶的晚,选秀却不会因此推迟,按照正常的进度,选秀应该在近日就要被提上日程。
    一码事一码毕,小皇帝是允诺了自己,散尽后宫,那散尽的是现在宫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女人,可没有说过,今后绝不办选秀这种事情。
    但有件事情很简单,他连小皇帝现有的女人都忍受不了,正想方设法地把剩下几个不安分想争宠都弄掉,更别提让新人再进宫了。
    更何况,选秀这种大事,除了礼部和户部的官员要出大力气之外,作为一国之母的皇后,肯定是要尽心尽力,主持中馈。
    小皇帝的皇后是谁,当然不是那个戴着人皮面具的木头桩子,而是他燕于歌。
    他拍了拍自己的胸膛,扪心自问:“能够忍受燕秦和其他女人在一起吗?”
    答案是:“不能!”
    “能够大度地为小皇帝主持选秀的事情,挑选美人吗?”
    答案当然还是不能,别说是美人了,只要是可能打上皇帝的女人的标签的人,就算是个眼歪鼻斜,满脸麻子的丑八怪,他都难以忍受。
    而且一回忆起两年前的自己,他就恨不得捶胸顿足,把过去的自己锤死。当年他是不知情,都表现得很敷衍,现在的他,怎么可能还能忍受这种事情呢。
    问题是,选秀的事情,他还没来得及说。
    算了,燕于歌心里叹了口气,等小皇帝醒来,他一点赶在第一时间同对方说清楚。
    第133章
    回了摄政王府, 燕于歌屁股底下的凳子还没有坐热,老管家便带着他的孙儿一同迎了上来:“王爷, 您伤着哪了, 可要我给您上药?”
    因为燕家是将帅世家, 这府上的主子受伤都是家常便饭了,府上因此备了许多的伤药,并不比皇宫里太医院差。
    摄政王看了眼管家:“本王受伤的事情, 你是从哪得知的?”
    管家恭恭敬敬解释说:“王爷还没回来,便有李家的主子前来拜访, 说是探望您的伤势。”
    “他们人呢?”
    管家接着说:“您不是说, 李家的客人,一并拒了便是, 了解情况之后,我便以您不在为由,拒了他们进府。”
    燕于歌一向不爱旁人来打扰他, 这李家来客, 也是因为摄政王受了伤,不管燕于歌想不想见他们,他们总是得来表示一下,免得惹了这么个位高权重的亲戚的不快。
    “不用了, 对了, 你年纪也挺大了, 平日里总是这般操劳也不好。”
    他看了眼跟在管家身后, 同管家很是有几分相似的青年, 话锋一转,又说:“为人奴仆,总归是不好,这契就不结了,本王替你寻了处庄子,你随孙儿一同住过去吧。”
    老管家是燕家的家生子,不过燕于歌看在他尽心尽力地服侍了自己三代,早就把卖身契归还,让对方脱离了奴籍,成了良籍。
    老管家担忧的面容瞬间化为惶恐:“王爷,是奴才做得哪里不好吗?”
    他改了更显亲热的自称,一口一个奴才,显然是十分的诚惶诚恐了。
    “你做得挺好,好到都能替本王做这个主了。”
    老管家扑通一身跪了下来:“老奴知错。”
    他身后的青年忙去扯他:“爷爷。”
    老管家瞪了他一眼,厉声道:“你出去。”
    摄政王发声道:“你们也退出去吧。”
    摄政王都发了话,房间内很快便只剩下他们两个。
    老管家仍旧跪在地上,管家犯了错,自然要受罚,只让人跪着,已经是他看在对方多年的贡献没做别的,燕于歌当然不可能再念着他年事已高叫他起来,只道:“你还有什么话想对本王说的?”
    管家十分谦卑地跪伏在地面上,“梆梆”地磕了两个响头:“老奴做过的事情,绝不后悔。”
    摄政王地声音十分的冷漠:“哦,你倒是说说看,你做了些什么事情,让你不后悔的?”
    这几十年来,管家为这个府上兢兢业业,什么不该做的的没有做过,唯一一件违背了主子意愿的,便是当初剪坏了主子的那件喜服。
    对摄政王来说,府上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他查不出来的,他当初对着那件喜服动手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被惩罚的准备。
    只是从府里的那位小姐大婚到现在,摄政王一直没有说,他也就当不知道,现在这一天终于来了,他倒是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那一日是我动手剪坏了王爷备的另外一件喜服,这种丑事,若是发生在府上,老奴愧对燕老将军,也愧对燕小将军。”
    老管家口中的燕小将军不是摄政王,而是摄政王的生父。
    燕于歌简直要被管家的逻辑给气笑了:“你这话什么意思?”
    什么叫做如果没有管家剪了他的喜服,他就会做出辱没先祖的事情来。先前他不同管家计较,是因为当天的时候,小皇帝准备了另外一套喜服,另外一场婚事还是顺利地办了下来。
    成婚之后,他待在宫里几日,正是夫夫两个如胶似漆的时候,横竖没有造成什么糟糕的后果,他就拖了拖,没有花心思去查这件事情。
    本来府里出了过错,他都是交由老管家来查的,但后来他反应过来,寻思着底下的人再大胆,也不敢擅自对他的东西动手。
    更何况那件喜服,他又不是交由下人操持,而是全权交给了管家,嘱咐他把事情做好。
    管家一向细致,不可能把东西交到他手上的时候,过都不过一遍。若是底下人出了差错,管家铁定第一时间就向他也交代了,哪可能一声不吭。
    他若是把这事情交给管家去查,那岂不是等于让贼去喊捉赃。出于多年的情分,他也没有那么着急地和管家对峙,而是等对方亲自来同他谈。
    但他等了这么长的时间,他始终没有等到管家给他一个交代,算着时间已经绝对说不上短了,干脆便就此摊牌。
    结果呢,管家居然给出这样一个理由,反倒倒打一耙,说是担心他做了丑事,燕于歌怒极反笑。
    管家抬起头来,极其认真地说:“王爷您领了那位如歌小姐进府,告诉老奴,这是您的亲妹妹。奴才没有那本事,不知道府上何时流落出这样一颗明珠,但您说,我便信了。”
    他顿了顿,接着说:“喜服,除了大婚时候穿,老奴不知道它还可以另做什么用处,您吩咐老奴,做一套同皇后喜服同一个款式的男子婚服,说是自己要穿,难道不是想要私底下……”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觉得有些难以启齿,咬了咬牙,还是说了出来:“难道您不是想要同皇后私下里穿。”
    男子婚服,自然是和女子相配的。摄政王做别的款式也就罢了,他还可以欺骗自己,说是摄政王日后要用,可偏生是和皇后相同的款式,再加上摄政王一向不近女色,那燕如歌进府之后,摄政王却频频出入人家闺阁小姐的房间。
    要知道,女子及笄之后,便是做父亲的,为了避嫌,都会很少在私下里进入女儿的闺房。摄政王倒好,说是长兄如父,但摄政王实际上也只是个同父异母的兄长,更加应该避嫌才是。
    是了,为了燕家的脸面着想,摄政王让自己对外宣称,说这位如歌小姐是是那位少夫人的女儿,少夫人有没有另外怀过孩子,外人不知道,他这个伺候了燕家人几十年的老仆能不知道?
    一个同父异母的兄长,隔三差五的就进入亲妹妹的闺房,而且经常不分时间,进去之后,老半晌才出来。这也是府上抓的严,没有人敢议论摄政王的闲话,什么古怪的事情都传出府去,不然就凭着这一点,摄政王就要教天底下的文人戳脊梁骨。
    思及此处,老管家面带悲愤地说:“少夫人去的早,您又一直是老主子带着,在礼教方面,您可能就不注意要避嫌,这一点也不要紧,咱们府上就您一个主子,那是铁桶一般,闲言碎语什么的,和苍蝇一样,根本飞不出去。可即便如此,老奴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您做出此等不伦之事!”
    是了,外人不知道,可摄政王府里,那些燕家先祖的灵牌还在祠堂里好端端地摆着呢,那么多先祖都在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他怎么能够因为自己的胆怯,让摄政王误入歧途。
    等等,燕于歌觉得自己有点听不大懂管家的话了呢,他皱起眉,呵斥说:“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东西。”
    管家说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他什么时候和不伦二字扯上关系了。诚然,小皇帝喊他一句王叔。但那是念在他是摄政王,是长辈,为了表现亲热,才这么叫的。
    燕家数代忠良,权位虽然不低,但既没有娶皇室的公主,也没有嫁女儿进皇宫,为皇家诞下子嗣,所以到他这一辈,除了顶着和皇室同样的姓之外,他还是同皇室没有半点血缘关系。
    男子的龙阳之事,虽然不是正统,但也可以称得上一句风雅。当然了,搁在他们身上不能说是风雅,但也绝对和不伦二字沾不上边。
    难道是自己猜错了摄政王的意思,管家有点茫然:“您不是说过,那男子的喜服,要按照皇后的婚服来?”
    燕于歌点点头:“是啊,本王是这么说过。”他是要同小皇帝成婚,那皇后婚服的款式是对照着小皇帝来的,他自己的婚服,自然也要和皇后的那件做一样的款式,绣一样的花纹。
    管家又接着问:“您也透露过,那婚服是给您用的,没错吧?”
    自己说过的话,燕于歌也没有否认:“是这样没错。”是他要和小皇帝成亲,又不是旁人,当然是给他自己穿了,他辛辛苦苦求来的名分,难道还便宜什么外头的野男人。
    那不就得了,管家顶着一张老泪纵横的脸:“那便是如此了,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您非要奴才说得那么明白做什么呢?”
    燕于歌迟疑了一下,似乎猜到了什么:“等一下,你不会以为那婚服,是本王为自己和燕如歌准备的吧。”
    他特地用燕如歌,而不是皇后,那是因为皇后也是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说法也可以,但这么说的话,肯定让管家的误会更深。
    管家更茫然了:“难道不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这样!那婚服是我……”后面半句是,我和小皇帝穿的,不过这种时候,他也觉得没有必要把事实同管家说清楚了。
    他深深地叹了口气,为失去管家这个好用又得力的属下感到惋惜,但这份惋惜,也仅仅只是深深的叹一口气罢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