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红楼]权臣之妻 第14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黛玉对骤然安静下来的荣国府有些不大习惯, 她正盯着书出神的时候,便听见身边的雪雁疑惑地道: “也不知晓那日在王家,究竟出了什么事……”
    黛玉没有出声。
    她也在想这个问题。
    她想到了那日和珅提到的话, 似乎当天王家发生的事尽在他的掌握中。
    紫鹃换了凉掉的茶水, 道:“府中上下无人提及, 想来这回是宝二爷闯了大祸了。”
    黛玉目光微闪。
    宝玉是个什么样的人?寻常小事,绝不会将他的亲舅舅得罪至这样的地步。除非是……他没了规矩,误闯了谁的院门。
    王子腾夫人那时坐在院儿中。黛玉并不曾听闻王子腾有几房姬妾姨娘,只曾从宝钗口中听得, 王子腾有个女儿,娇宠得很。年纪当比宝玉大上一些,应当到出阁的年纪了。
    黛玉从前不通这些事,但从李嬷嬷来了后,黛玉也晓得了,这后宅里头,什么事是许得的,什么事是许不得的。
    若是她没有猜错,该是宝玉在众目睽睽之下,冲撞了王子腾的女儿。
    而外祖母与二舅母一心护佑宝玉,不舍责罚他。王子腾心中自然怒火难消。
    正想着,便有丫头进门来,道:“姑娘,老太太请姑娘过去说话呢。”
    黛玉正巧也有话想与贾母说,她便起了身,道:“走罢。”
    紫鹃忙伺候在了她的身边,陪着黛玉往贾母院儿中去了。
    今日贾母房里并没有旁的人,她将黛玉拉到身边坐下以后,也不谈旁的事,先让丫头们拿了吃食来,就放在黛玉的手边。
    今个儿她也不与黛玉叙贾敏的旧事了,只慈和地问黛玉,今日吃了什么,近来身子可有不适,衣裳可有短了……又间歇说起王熙凤、李纨、灵月、妙玉等人,仿佛当真只是祖孙间闲谈一般。
    黛玉已经许久不曾见过贾母的这般姿态了,仿佛又回到了最初的时候,她只是那个单纯想要照顾好外孙女的老太太。
    黛玉不由动了动唇:“外祖母,宝玉近来不见人影,可是犯了什么错?”
    贾母乍听她提起宝玉,不由顿了下:“没什么大事,只是他父亲念他素日里爱顽,便叫他闭门读书一段时日。”
    到了此时,贾母都还没忘记为宝玉遮掩。当然,或许可看做这等大事不能轻易透出去,否则更会惹怒王子腾。
    黛玉目光闪了闪,抬手拨弄了两下面前的食物:“可宝玉这样总是不好的,他这样胡闹下去,怎么成?”黛玉的口吻有一些淡漠,但贾母丝毫未察觉。
    贾母笑着拍了拍黛玉的手背,道:“玉儿还记着他唐突你的罪过呢?宝玉只是爱顽了些,但他是个心好的。玉儿若是不喜,日后少搭理他就是。”
    黛玉眉头一皱,差点捏碎了手里的点心。
    她本意是想提醒贾母,该管教时便得管教。若是掂量着宝玉的将来,都不舍下手。那面对这荣国府上下的污浊之事,她又如何有壮士断腕的觉悟?
    此时听了贾母的话,黛玉不由心下失望。
    所谓一叶障目。
    如今荣国府上下已经都看不见繁荣浮华背后的惨淡结局了。
    黛玉也不愿再做那多嘴的人。她与荣国府之间的亲情本也算不得深厚,如今再一消磨,自然更没了救他们的心思。
    黛玉的态度冷淡了不少,但贾母知晓她脾性多变,又高傲孤僻,便也不放在心上。
    她留了黛玉用饭,待用饭时,贾母才又出声道:“和侍郎离京了?”
    黛玉应了声,但同时心底又多了个心眼儿。贾母自然不会无端问起和珅来。
    “和侍郎如今倒是越发受今上倚重了……”贾母微微一笑,夸起了和珅。
    黛玉慢慢明悟过来,贾母这番作为,是因为眼瞧着王子腾与荣国府划清界限了,纵使贾母再不愿,此时也只能抓紧和珅这棵大树了。
    贾母心中明白,荣国府再厉害,若无坚实的盟友,也走不长远。
    可她却从未想过,荣宁两府,从根子上便已经烂了。
    有了这个意识后,黛玉再与贾母说话时,便格外留意了,以确保不会泄露出与和珅相关的事来。
    等用完饭,黛玉便很快回了潇湘馆。
    倒是贾母在后头有些怅然若失。
    她还盼着黛玉与她多说会儿话呢……不过想想,黛玉离出阁还有好几个月呢,倒也不急。这段时日,足够留给他们,来修补与黛玉的关系了。
    这样想着,贾母便安了心。
    甚至她还有闲暇与身边的嬷嬷说起话:“妙玉是个出身不凡的,只可惜年纪小便做了姑子,整日里只顾着清修了。不然……若是那时宝玉还未成亲,将她配给宝玉也是好的。”
    说着说着,贾母心下对王夫人还有些恼意。
    她那时急着让宝玉与灵月成了亲,结果灵月却是什么玩意儿呢?
    贾母将不快压在心头,这才又道:“眼下也该备着些东西了,等到黛玉出嫁的时候,我这个外祖母总该拿些东西出来为她添妆才像样。”
    这厢贾母提起了和珅,而此时和珅尚在金陵一县城的一处水田旁。
    几个身着士兵服饰的人,正在田中挖掘着什么。而水田外还围了不少身着衙役服饰的人。其中一个戴着官帽的中年男子,正擦着额上的汗。
    “见着了,见着了!”有人低低地惊呼了一声。
    和珅抬头看了眼太阳:“再快些。”
    士兵们应着声,手下不敢有丝毫的耽搁。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有人欢呼了一声:“出来了!出来了!……”
    “祥瑞!祥瑞!”
    士兵们和衙役们的欢呼声震天。
    一旁的官员擦了擦额上的汗,激动得肥胖的身子都抖了起来。
    和珅垂眸朝田间看去。
    只见淤泥之间,扒拉出了一支灵芝。
    那灵芝褐色,卵形,待到泥土一点点清去,众人才看清那灵芝竟有一个人的个头大小。
    这可是千年才可长成的祥瑞啊!
    官员更激动了,满口道:“和侍郎的梦成真了!成真了!”
    和珅只是淡淡一笑。
    什么灵芝,什么祥瑞。
    和珅向来是不信这些的。但古人却对此深信不疑。尤其上位者,哪怕他们心中不信,却也愿意一借祥瑞的瑞气,以示江山稳固、国泰民安。
    和珅来金陵明面上瞧是公干,而实际上,他是来寻灵芝的。因为他同乾隆说,他做了个梦,梦见金陵地有祥瑞。
    乾隆原本还取笑他,连做个梦,都惦记着这样的事。但和珅执意要来瞧瞧,巧了,金陵确有事需要乾隆派个心腹前往。于是乾隆便让和珅来了。
    也许有人会认为和珅金陵一行大材小用……
    不过这些和珅都不在乎了。因为金陵一行,在他的盘算中有着更大的价值。
    那头士兵又来到了和珅的跟前:“都统,已经挖出来了。”
    “那便带走罢。”
    “是!”
    那灵芝被小心翼翼地放在了马车上,众人守着那马车,摇摇晃晃地往县衙回去了。
    而和珅则是不紧不慢地走在了后头。
    这灵芝早先便被人发现了,这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入了和珅的耳中。于是才有了这所谓的祥瑞一梦。
    这棵灵芝,少说也该有百来斤重,放在这个时代,的确是少见的祥瑞了。
    很快,他们回到了县衙中。
    待休息一日后,和珅便前往了金陵府衙。
    如今的金陵知府正是贾雨村,贾雨村将和珅迎进门后,连连惊喜地道:“不曾想到,今日来的竟是致斋兄!”
    贾雨村的口吻倒是一如既往的亲热,仿佛曾经在侍郎府外吃闭门羹的人,并非是他一样。
    和珅的态度便显得要冷淡多了,他只微一颔首,道:“我只在此处停留几日,便要回京。”
    贾雨村点头道:“那这几日致斋兄便歇在府衙中可好?”
    和珅摆手:“自有我的去处,你且守好那箱子便是。”
    那箱子里装的便是灵芝。
    和珅并不与他多言,待说完后便先行离开了府衙。
    贾雨村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低低叹了一声。
    贾雨村身边的小吏不由出声问:“老爷为何叹息?”
    “这位和侍郎乃是我的昔日故交。”
    小吏惊:“那岂不是一桩大好事?”
    贾雨村摇头:“如今我欲再与他相交,他却不肯了。”
    贾雨村心中隐约明白为了什么。可如今和珅既然官至侍郎,便该知晓官场腐败,由不得人的道理才是……
    “罢了。”贾雨村摇摇头,心下想着,如今能有机会与荣国府,与王子腾相交,便已是难得了,他只要记着莫得罪和珅便是。
    此时贾雨村尚且不知晓,王子腾已经与荣国府割裂开来,若他知晓,两家已经闹到如此地步。只怕便该是他站位的时候了……而无论他选哪边,将来都不会有甚么好下场。
    待到金陵事毕,和珅便动身往京中回去了。
    贾雨村果真不曾再得见和珅第二面,贾雨村叹了口气,彻底死了心。而这时候他才终于得到消息,原来如今荣国府与王子腾竟是已不通往来了。
    贾雨村大惊失色,哪里舍得王子腾这等靠山。
    只是如今荣国府有位皇妃,也是断断不好得罪的,何况他能攀上王子腾,除却自身已是金陵知府外,还走了荣国府的关系。
    贾雨村接连几日都不曾睡好,才终于下了决定。
    他还是应当牢牢与荣国府绑在一处才是!
    就在贾雨村满腹愁绪的时候,和珅已经入了宫。
    他在朝上命人献上了祥瑞。他说因梦而得祥瑞,将众人唬得一愣一愣的。乾隆极为稀罕祥瑞等物,当即龙颜大悦,待下朝后,他便将和珅唤到了养心殿中。
    “爱卿不负朕望。”乾隆大笑着令太监写下擢升圣旨。
    随即又赏下不少珍奇玩物,才又让太监送着和珅出宫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