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红楼]权臣之妻 第10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史湘云便与迎春说了几句话。
    只是到底都不如从前亲热了。
    迎春是个木头,也分得好坏。林妹妹与和侍郎前头才帮了她,她如今再不分好歹,那岂不是个白眼狼?
    于是只要史湘云一提起“林姐姐”三字,迎春便只好装聋作哑。
    史湘云知晓迎春是个木头人儿,因而心下虽然失望,但也不作怀疑。
    “罢,总归没什么好顽的了,我陪老祖宗说话去。”
    说罢,史湘云这才退出了园子。
    惜春始终没说一句话,她直接起身退走了。
    便就剩下迎春喝了两杯酒方才带了丫头回抱厦厅。她没多久便要嫁了,该要动手做做针线了。
    且说黛玉回了院儿里,便拿到手了一件大氅。
    皮毛火红。
    雪雁捧着摆在她面前,便更将黛玉的面容衬得如花容如月貌般。
    “待下雪时,该有多好看啊。”雪雁喃喃道。
    黛玉拢着身上的大氅,温暖极了,半点寒风也侵不得身。
    但更暖的是胸口。
    她笑了笑,这会儿早将那史湘云扔到爪哇国去了。
    到这时。
    省亲别墅的修造已经告竣,花在里头的银子多不可计。
    眼瞧着年节便在跟前了。
    史湘云却与灵月又起了争执,二人还闹到了王夫人跟前去。
    原来是史湘云从前与袭人较为亲近,后头见灵月待袭人凶恶,便寻宝玉去告状了,要为袭人鸣个不平。
    灵月自然不会吃这个亏。
    她更为嚣张,史湘云在荣国府的屋檐下,平日状似天真,拿话气气别人还成,却气不着灵月。
    到了王夫人跟前。
    王夫人却是个不喜史湘云的。
    她知晓从前贾母想将湘云许给宝玉,王夫人却瞧史湘云浑身上下,一处都不得好。
    生得不好看也就罢了。
    性子又鲁莽,张口什么话都敢说得。得罪了人还不自知。
    这样的姑娘,哪里能做宝二奶奶?她可就这样一个儿子。不过是贾母想将自己的亲戚塞进来罢了。
    何况如今又为了袭人的事闹了笑话。
    王夫人不冷不热地将史湘云说退了。
    待史湘云跨出了王夫人的院儿,这才反应过来,王夫人这是护着灵月呢。
    史湘云越想越觉得难过,自己哭着走到了园子里去。
    还在园子里睡着了。
    还是宝玉来园子里采花儿,要回去分给几个丫头。这才见着了她。
    宝玉忙将人唤醒。
    史湘云悲从中来,还在宝玉跟前掉了几颗泪珠子。
    这些便是底下下人传来的。
    黛玉听过,一面觉得荣国府里头的下头太没规矩,但一面又觉得史湘云这般作态实在不大好,偏她自己好似未觉一般。
    这会儿,黛玉也没工夫去思考她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探春与他们说,府里头采买了几个尼姑来,说其中有个生得极为美丽的,瞧着模样高洁着呢。
    黛玉便有些好奇。
    几个姑娘便摸过去瞧尼姑去了。
    第七十四章
    几个尼姑暂且被安置在一处倒座房内。
    黛玉几个去的时候, 扇扇门都紧闭着, 院里头透着股破落气。
    探春道:“早说了, 怕是没什么好瞧的。”
    她话音一落,便见一扇门开了,一个小尼姑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那小尼姑年纪极小, 脸蛋儿也生得极瘦, 看上去有些可怜巴巴。
    “你们是府里的人吗?”那小尼姑低声问。
    探春点了下头, 道:“我们来见妙玉的。”
    小尼姑摇摇头:“你们见不着的。”
    探春微微惊愕:“如何见不着?这是荣国府上,焉有见不着她的道理?”
    这时候宝钗才出了声:“她不是采买来的。听闻从前是住在姑苏的, 家里也是官宦人家,说是因着什么缘故,才皈依了佛门。性情自然孤高些。”
    “也是姑苏来的?”黛玉微微惊讶, 心下倒是来了三分兴致。
    但她扫了一圈这院儿, 也知道今日怕是见不着了。
    想着总归是要在荣国府上修行的,日后总有见着的时候。
    “那便先回去罢, 听着是个有趣儿的人,改日来见倒也不迟。”黛玉道。
    探春摇摇头,有些不快:“这样的人, 我是亲近不来的。”
    惜春也往那几扇门瞧了瞧, 眼底倒是透出几丝向往之色来。黛玉见状, 哪里还敢多留,便先走在前头了。
    几个姑娘人没见着,倒也不觉如何生气。
    他们转头便将那个妙玉抛开了。
    这日贾府领了旨,说是恩准荣妃次年正月十五省亲。
    待领了旨后, 贾府上下便又忙乱起来了,连探春也整日不大见人影。
    宝钗渐渐出门的时候也少了,黛玉初时不大明白,但后头听雪雁说起。史湘云与宝玉说话时,总将她和宝钗提起。
    黛玉心下一边有些腻烦,一边也明白过来,宝钗是不想多生事端,无端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闲料。
    黛玉便也干脆不大出门了,整日窝在院儿里读书。
    和珅送了不少书来给她。
    这其中门类甚广,有正经的诗书,却有些打发时间的话本游记,更有些传记、医术、农桑、兵法等书。
    只怕叫她看上三年都是有余的。
    这会儿正值年底,满朝的官员都忙碌了起来。
    许多地方官员也回京述职。
    但这其中并不包括林如海,反倒是贾雨村来了一趟,还见了贾政一面,与贾政相谈甚欢,好好攀了一把关系后方才归去。
    这些都不曾瞒过和珅的眼睛。
    “倒是个会钻营的。”和珅淡淡道。
    他不曾将贾雨村看在眼中,这人是个假道学,贾政又是个假正经,二人凑在一堆,倒也有意思。
    “兄长,兄长。”和琳在外头敲了敲门。
    “进。”
    待门被推开,和珅才看向他:“你不好好读书,来作什么?”
    和琳苦着脸道:“眼下便是年节了,我可该备些年礼送到荣国府去?”
    “自然轮不到你。”
    “可我已经想好送什么了。”
    “送什么?”
    和琳自背后取出一套茶具来:“兄长瞧这个如何?”
    “她的身子不大适合吃茶。”
    和琳垮下脸来。
    “不过倒也能送去,待我送年礼去荣国府上,便将你的同我的放在一处。”
    和琳立马便笑了。
    或许是因着他们相依为命长大的缘故,和琳便极重亲情。
    于是如今和珅有了未婚妻,和琳便已经想着如何待嫂嫂好了。
    和珅也不立即赶和琳走,他将人留住,先考校了功课,才放人离去。转头又吩咐了刘全,说让厨房做些和琳爱吃的食物。
    待来年,和琳便该要参加春闱了。
    可不得怠慢了吃喝。
    想着要送年礼。
    于是和珅之后连续好几日,一下了朝,便去街市上走一走。
    金银珠宝送得多了,便没多大意思了。还得花心思去寻一些更有意思的玩意儿才好。
    这一路行,便瞧见些卖糖葫芦的,卖泥人儿的,卖红纸的,卖红绺子的……
    和珅一口气买了不少东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