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红楼]权臣之妻 第7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迎春不说话了。
    她能说出来这些来,已是艰难,再让她如何编排自己的父亲,那是绝对做不到的。
    “此事莫急,总不会这样快便将你嫁出去的。”宝钗劝道。
    黛玉这会儿却是惦记着和珅的回信呢。
    要不要再去信问问他呢?
    黛玉并不擅长这等事……
    只是说起来,这桩事与和珅实则半分钱的关系也无。却硬要将和珅拉到其中来,这样是否太麻烦他了些?
    黛玉想着想着,便微微入了神。
    这俗话说,说曹操曹操就到。
    这头黛玉正想着,雪雁便又捧着一封信进门来了。
    “姑娘,来信儿了。”雪雁将那封信放在黛玉的跟前。
    黛玉拿起那封信,道:“二姐姐莫怪我多事,我们都不晓得那连家是什么模样,我便忍不住去信问了和侍郎。”
    迎春双眼噙泪:“哪里会怪罪妹妹?我心下感激还来不及。只怕也派不上用场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迟早是要去孙家的。”
    黛玉也不急着分辨,她先取出了信纸来。
    只见上头果然细细写了连家的情况。
    “如何?”探春催促道。
    “连家在京中生意做得不小,也算是一方富户了。他家只有一个独子,及冠之年,早跟随父亲在外做生意了。”说罢,黛玉也不好细看,便塞给了迎春:“我瞧着是好的,你再瞧瞧?”
    迎春面上泛红,但也还是接过去慢慢看了起来。
    连家独子连正兴,在外头素有义名。
    而连家上头,只有连正兴的父母需要供奉,其它的,什么老太太,老太爷一概没有。连家的亲戚虽多,但却都是远亲,平日少来往。
    迎春就是再愚笨,也一眼瞧出来这样的人家,少了许多麻烦。
    她本就不是什么长袖善舞的性子,与人打交道是打不来的。
    光是这样瞧一瞧,迎春便已经有些动心了。
    她从来不求夫婿会如和侍郎那般出色,她只想能有个平和的生活,不用听谁的闲话,不用瞧谁的冷脸,吃穿不愁便好。
    但孙家……
    迎春放下那信纸,面上却更难看了。
    几个人忙着劝了她一会儿,但收效甚微,迎春苦着脸回去了,仿佛经历这么一遭,她便又成了那个“二木头”。
    待人都走了。
    黛玉才坐下来,将那信纸叠好,烧了干净。
    这会儿李嬷嬷进来了。
    她笑道:“姑娘怎么脸色瞧着不大好?”
    黛玉近来与她亲近不少,便也不瞒她,将此事说给嬷嬷听了。
    李嬷嬷刚想张嘴分析此事,但又突然想起来黛玉说想给和珅写信,却又不好拿这样的事去烦他。
    李嬷嬷便收住了心思,道:“姑娘该写信去的,姑娘怕什么?和侍郎待姑娘这样好。巴不得姑娘有事都去找他,事无巨细。”
    黛玉也不是头一回听旁人说起和珅如何宠她了,只是回回听了,耳根子都会不自觉的发烫。
    黛玉抿了下唇,道:“那便再写封信去吧。”
    李嬷嬷点头:“正该如此!姑娘日后行事只管肆意些……”
    黛玉点头一笑:“嬷嬷说得好,我记在心头了。”
    于是,这信才收了没一会儿,便又有回信送到侍郎府去了。
    只是和珅人并不在府中。
    到了晚间,回了府,和珅方才看见那封信。
    和珅猜想,这样密集地送信来,只怕还是因着迎春的事。
    和珅对三春不太喜欢,但也没有什么嫌恶的心思。毕竟原著中,三春也都是身不由己的人物。
    他心情平静地拆了那信,谁知晓一看,便忍不住皱起了眉。
    怎么还是说到孙绍祖头上去了?
    迎春定然心里难过。
    黛玉看了,自然也不好受。
    和珅想到黛玉蹙眉发愁的模样,便觉得心底跟着一揪。
    “刘全!”和珅唤了一声,“你去查查此人。”
    “他名孙绍祖,近来应当与荣国府的大老爷有过接触……”
    待吩咐完,和珅才又往下看了看。
    这才看见写在最后的话。
    “拿旁人的事来烦你,你应当不会觉得烦扰罢?”
    和珅心中一动。
    他很高兴,黛玉晓得什么事都来找他了,至少这是一种对他极其信任的表现。
    和珅压了压微翘的嘴角,忙又写了封信。
    这次只有一句话。
    “乐意之至。”
    和珅叫来小厮,命他立刻送往荣国府去。
    迎春的事暂且挪后。
    这信是定要先回的。
    哪怕就写了四个字。
    第五十六章
    又来信了。
    黛玉正抬手倒着茶, 雪雁不由问:“姑娘怎么半点也不心急?”
    黛玉抿唇一笑, 也不与雪雁说个中缘由。
    她自然不急。
    和珅要查那孙家, 自然没这样快。只怕信里又只写两三句话。
    黛玉低头抿了口热茶,这才伸出手:“拿来吧。”
    雪雁将信递过去,好奇得不行。
    这头黛玉拆了信, 展开来一瞧。
    得, 这次更好。
    四个字呢。
    黛玉“噗嗤”笑出声, 将那信纸两三下叠了,忙转身放进了梳妆匣里。
    不过好笑归好笑, 黛玉心下还是感动的。
    李嬷嬷说得不错,他不仅半点不会觉得麻烦,反而……乐意之至。
    黛玉心头松快了不少, 甚至陡然觉得, 迎春这桩事要解决应当也不难。
    转眼到了第二日。
    黛玉便又收到了信,这次信中与上次一样, 没有半句亲密逾礼的话语,仅有那孙家的信息,方便了黛玉传阅给旁人。
    黛玉粗粗看了两眼, 脸色便登时变了。
    那孙家原来是个这么货色!
    孙家唯有一独子名孙绍祖, 靠着祖上余荫, 倒也算是颇有些家财。此人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还未娶妻,家中却已有数房小妾。
    纵使如此, 都还常在外流连,今日逗了这个,明日耍了那个。
    孙绍祖的父母素来不管儿子行事,只要不捅破天,便在后头善后就是。
    于是便将孙绍祖生生养成了凶恶之徒。
    而更令黛玉色变的,还是大舅舅竟然同意了这门亲事!
    大舅舅原来爱在外头顽,吃酒赌钱,身上财物挥霍一空,便拿了连家送来的礼,取了其中金银,更变卖了一些换了钱财,凑足了五千余两。
    却转头不过一月的功夫,便又挥霍一空。
    那孙绍祖本就常与大舅舅打交道,孙绍祖晓得他有个女儿后,便一心想娶个侯门女顽顽,于是转手给了大舅舅六千两,让他去还了连家的钱。
    待大舅舅拿钱到手后,他方才又假意求娶,不然便要大舅舅将钱吐出来。
    按黛玉所想,那孙绍祖敢将主意打到荣国府的头上,便该狠下手段处置了他,好叫他知道,不是什么人都是他惹得的。
    但大舅舅不仅没有将此时告知老太太,反而还应下了孙绍祖,真作了打算要将迎春说给他。
    那孙绍祖便也投桃报李,又许了大舅舅许多钱财。
    大舅舅在荣国府中素来不受老太太喜爱,手中可使的银钱有限。连家那笔钱叫他红了眼,一时竟忘了身份,也忘了迎春……
    黛玉合上了信。
    心砰砰作跳。
    既是和珅送来的,便该是可信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