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红楼]权臣之妻 第7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待他一走,便立时安静了下来。
    惜春转头瞧了瞧,殿中青烟袅袅。
    除外便是那位和侍郎同林姐姐了。
    惜春咬了下唇,还是没有走出门去。她怕,她怕跨出门,万一哪天有谁在背后说了林姐姐的坏话。若她在,自然便叫旁人无话好说。
    正在惜春犹豫纠结的时候,她便听见那头和侍郎开口了。
    他在对林姐姐说话。
    “灵月可还有欺你?”
    “她哪里欺得了我。”
    和珅淡淡道:“你也不必瞧临安伯府的面子,她若行事张狂,你只管叫李嬷嬷代劳教训她便是。待她嫁到荣国府,临安伯府便也该要走上末路了。无身家作依仗,便也掀不起什么水花了。”
    黛玉掩唇一笑:“可她心悦你……”
    和珅摇头:“她眼中所见,不过权势地位,与旁人的恭维称赞。更勿论……”
    “什么?”
    “她在我眼中,不过如脚边尘土,丛中蝼蚁。”
    黛玉有些好奇:“那……”
    那我呢。
    还不待黛玉说出口,和珅便已经又开了口:“你自是天边星辰,水中花。”
    黛玉笑出了声,早先灵月留下的那点儿芥蒂,已然消失干净。
    等到笑意微敛,黛玉又想起了另一桩事。
    “这些话也能同我说么?”她指的乃是,临安伯府的事。
    “这有何妨?”和珅摇头,“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这几日,临安伯便该要惶恐了。临安伯夫人若聪明些,便该知道,早些将灵月嫁进荣国府。恐怕,王夫人便不肯要她这个女儿了。”
    黛玉暗暗心惊。
    一面更忍不住感叹,和珅在京中的地位,果然如旁人传的那样厉害。
    连这些事,他也知晓得一清二楚,并且丝毫没有将之当做一桩大事来看。
    一个伯府的覆灭,从他口中说出来,倒也这样云淡风轻。
    那头惜春也听得睁大了眼。
    心底犹如狂风过境。
    和侍郎这样利害,日后若他待林姐姐不好,那岂不是也会受更大的罪?
    容不得惜春这样想,只她身边常来往之人,不过都是些狼心狗肺的人物……自然便头一个,将人先往坏了想。
    别说惜春,她身边的丫鬟也吓得缩紧了肩膀,心中暗道,难怪旁人都说,和侍郎是个不大好惹的。
    什么君子风度,不过表象罢了。
    就在这时,门外又传来了脚步声。
    “兄长可在?”一道清越的少年声在门外响起。
    说罢,便有个同样身着白袍,只模样瞧着更见富贵气的少年郎,跨进门来了。
    他手里还倒拎着一把折扇。
    端的王公贵族公子哥儿的姿态。
    但这人又与宝玉大不同。
    他身上不见半分脂粉气,反而眉目间略见清朗。
    惜春更有些无所适从了,她面上白了白,又将神色做得更冷漠些,这才觉得心安。
    “兄长!”那少年又唤了一声。
    来人正是和琳,他先是疾步走进门来,随后见了和珅跟前,站了个身段纤瘦的姑娘,和琳心底一惊,忙顿了顿脚步,低下头,躬身,抬手:“见过林姑娘。”
    姿态不可谓不恭敬。
    和珅见状,被打搅了的不快这才从面上褪去。
    他伸手将和琳拉直,道:“这是我那弟弟,和琳。”
    黛玉并不是胆怯的性子,她当即便微微探出头,仔细瞧了瞧和琳,随即笑道:“瞧不出幼时的模样了……”
    和琳抬头一笑:“都好几年不曾见过了,自然变化大些。”
    黛玉如今见了和琳,便立时勾起了姑苏时的回忆,再见他面带笑容,神情真挚,便觉得亲近许多。
    再一想,若是将来真入了侍郎府,该是比在荣国府的生活要轻松快活得多。
    那头惜春略有些紧张,她低声问:“林姐姐,咱们出来的时辰是不是太长了?”
    黛玉回头瞧她,见她脸色都有些白了。
    她知道惜春行事小心,最怕闹出不好的事来,便道:“走吧。”
    和琳面露可惜,道:“才与林姑娘没说上几句话……”
    和珅打了下他的头。
    和琳便忙收住了话,转而笑道:“两位姑娘先请。”
    惜春松了口气,上来挽住了黛玉的胳膊,同她一并走了出去。
    只是走到门边时,黛玉忍不住回了头。
    恰巧和珅也正在看她,两人视线相接,黛玉也不知为何,明明是才说上没几句话,便要分别,心中的愉悦却还是不可抑制地往上攀爬着。
    “去吧。”和珅低声道。
    “嗯。”黛玉应了声,这才迈动步子走得更远了些。
    待走得远了,黛玉从雪雁捧着的匣子里,取了颗枣给惜春:“尝尝?”
    惜春摇头:“这是给姐姐的。”
    黛玉塞到她的唇边,低声道:“四妹妹不必如此小心。”
    惜春将那枣咬进嘴里,细细咀嚼并不说话。
    甜意入口。
    好半晌,黛玉才听见她故作轻松地笑道:“若我不生在宁国府便好了,哪怕随意落在一户人家,也都要好。”
    黛玉眨了下眼。
    她原以为荣国府上的姑娘,该是过得更要好的。
    可如今,她竟成了最好的那个。
    ……
    黛玉等人走后,宣通道长便也回来了。
    他先拜过了和琳,然后才与和珅道:“恭贺小公子。”既不在人前,宣通道长便也唤回了从前的称呼。
    他这声恭贺,既是恭贺和珅刚升了官儿,又是恭贺和珅定了亲。
    功名利禄,所慕女子,都已经是他唾手可得的了。
    宣通道长都忍不住感慨,当年幸而他看准了人,看准了和珅将来必是个有大造化的。
    “东西放好了?”和珅突然问。
    宣通道长忙点头:“是是,正是您给我的那张,我塞进了竹节里,才递给了林姑娘。”
    “嗯。”和珅低低地应了一声。
    哪里有什么诸事灵验的符?
    不过是借符,传和珅的话罢了。
    何况……
    宣通道长笑了笑。
    哪有比和珅更好的护身符呢?
    第五十四章
    临安伯府大抵真要迎来末路, 灵月已经有好几日不曾上门来了。
    黛玉自然不在意她, 倒是王夫人平时还要念上两句, 像是极为中意这个媳妇。
    打从王夫人那里出来,远远的,便见鸳鸯走了过来, 朝她福身道:“林姑娘, 老太太让我来传个话儿, 说是今日晚饭要与林姑娘一同用。”
    有李嬷嬷在身边常提点,黛玉如今更能分辨谁是真情谁是假意了。此时听了鸳鸯两句话, 黛玉心下并不觉感动,反而将从前积累下来的祖孙情也都消磨了些去。
    黛玉登时便没了兴致。
    若外祖母将她看得更重些,便早该让鸳鸯来说话了。
    李嬷嬷却悄悄按了按黛玉的手臂, 道:“姑娘左右也无事, 不如便陪着老太太用顿饭。”
    黛玉虽心有疑惑,但她知晓李嬷嬷既是和珅安排来的, 便应当不会害她。恐怕是有旁的盘算吧……
    黛玉点头应了。
    天色渐晚后,黛玉便携了李嬷嬷、紫鹃,往贾母的房里去了。
    贾母已有许久不曾好好同黛玉说过话, 待见到黛玉踏进门来, 倒是心下一酸, 颇有些触动。
    “玉儿定了亲,反倒是不大爱出门来顽了。”贾母慈爱地看着她,面上还挂着笑意,像是仅在打趣她。
    黛玉听了话, 也觉得五味杂陈。
    她近来出门的时候,较从前多了不少。又哪里来的不爱出门顽的话?究竟为何不往这里来,外祖母心中应当也是知晓的,如今拿这话来打趣,倒是实在没意思。
    也不等黛玉应声,此时李嬷嬷上前一步,笑道:“见过老太太。”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