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红楼]权臣之妻 第5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和琳只当这日和珅心情好,想必手下留情,谁晓得考校起他的功课,倒比往日更严了一分。
    末了还不忘对他道:“你不是想有好姑娘只瞧得见你并不拿你当侍郎府公子青睐吗?若是不肯刻苦努力,明年又如何取得好名次,引得姑娘的青眼?”
    和琳喏喏点头:“兄长说的是,说的是,说的是……”
    语毕,他又道:“林姑娘可还有什么姐姐妹妹的,不若兄长引我见一个……”
    “她哪儿来的姐姐妹妹?”
    “我胡说的。”和琳嘿嘿一笑:“兄长莫要放在心上。我这便回去温习功课。”
    “还要写篇文章给我瞧。”
    “好好好……”
    “诗词也不可怠慢,今上最欣赏能作诗词的才子。”
    “是是是……”
    “去吧。”
    和琳揣着那方清水砚,心下满足地去了。
    一时间,书房内又归于宁静。
    但和珅心底却半点也不宁静,反而鼓噪极了。
    他与黛玉书信来往并不少。
    只是随着她年岁大了,为了避嫌才不如她幼时那样多了。
    此时不知为何,和珅又兴起了写信的心思。
    和珅拿了方旧砚台出来,自己磨了墨,自己铺了纸。
    却半晌一个字也没能磨出来。
    和珅扶额,忍不住自己又低声笑了起来。
    从前什么心思也无,自然写封书信一气呵就,满纸都是长辈对晚辈的宠溺回护。
    但如今他却要想着措辞小心,一面想与从前有个分辨,隐约透出点情意,一面又不想吓着黛玉……如此斟酌半天,他那满腔才华竟是都没用处了。
    和珅抛了笔,起身出门:“备轿,入宫。”
    不说和琳这处得万分嘱咐。
    乾隆那里自然也是要通个气的。
    他是乾隆跟前宠臣,若是哪日乾隆兴致一来,便与他做了媒,他为臣,乾隆为君,要拒绝便麻烦了。
    眼下,和珅倒不怕乾隆怀疑了他。
    他同别人没有半点私交,这样干净清白,反倒叫人觉得不可思议。
    若大方因着黛玉的关系,与林如海来往,乾隆只怕反觉得他这样乃是性情所为,而非私底下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牵连。
    此时抖落出自己的心思,正正好。
    和珅进了宫。
    乾隆还正在养心殿中同几位大臣说话,这其中便有两位权臣,永贵、阿桂。
    得了通传,和珅很快便被引进了门。
    永贵、阿桂二人转过头来,瞥见是和珅,倒是同他露出了点笑意。
    这便与历史大不同了。
    历史上,和珅因着贪污的缘故,颇为不受永贵的待见,而阿桂位高,初时也瞧不上和珅。
    后头和珅手握大权,成了鼎鼎有名的大贪官。
    永贵、阿桂更是耻与他同列。
    而现下呢?
    这两位权臣见了他,笑意并不作假,眼中更隐隐透出些欣赏来。
    乾隆招手,将和珅叫到了跟前:“可是铸钱厂里的事?”
    和珅摇了摇头:“臣是来自请去两淮的。”
    乾隆一愣。
    他虽有此意,但却始终未曾提过。
    其中一个原因是两淮棘手,非和珅这样的新贵能轻易拿下。其二,便是不想让和珅生了嫌隙,认为这京中的好事才刚做起来,便将他打发去收拾烂摊子……
    永贵偏此时在一旁附和道:“臣也正欲向皇上举荐和侍郎。”
    第三十七章
    乾隆并未一口应下, 他似是陷入了思虑中。
    半晌, 才见他抬起头来, 道:“也罢,那便由你跑一遭,只是这路途可半点不轻松, 吃了苦头, 莫要向朕哭诉。”
    这话自是乾隆以示亲近的表现。
    但阿桂却随即道:“至少可保和侍郎人身无忧。”
    乾隆笑道:“支几个侍卫供你差遣, 若有变故,你便向他求助就是。他手底下的人自然马不停蹄, 带兵来救你。”说着,乾隆指了下阿桂。
    和珅自然打蛇随棍上:“那便多谢阿桂将军。”
    “倒也是你正赶上了。”阿桂哼笑一声。
    彼时他已得封伊犁将军,乃是风光在身的封疆大吏。与他同朝的明瑞, 久征缅甸不胜, 不日他便要在乾隆的命令下,顶替明瑞去征战缅甸了。
    “此事明日早朝还须再议。”乾隆道。
    和珅应了声。
    这是自然。
    并非他说了就立马能去的。
    个中章程, 还要拿个具体的出来。
    同时和珅心中还揣度着,此次乾隆怕是又要大手一挥,再往他头上多盖两个官职。
    “可还有别的事?”乾隆问。
    “自是有的。”和珅躬了躬腰, 露出不大好意思的神情来。
    乾隆见他的模样, 便立即来了兴致, 于是对永贵二人道:“二位将军不妨再等一阵。”
    永贵和阿桂点了头,心下也有些好奇。
    和珅摸了摸鼻子,道:“那日皇上不是说,若我有了心仪的女子, 便告知皇上吗?”
    乾隆愣了下,随即有些哭笑不得:“你倒是个实诚的。说罢,哪家姑娘?你年纪也不小了,也该娶亲了。”
    这等私事,竟是真拿到他跟前来说了,反倒叫乾隆想赞他一片赤子心了。
    “林御史家的姑娘。”和珅站直了身体,道。
    “林如海的女儿?”阿桂在一旁插声道。
    “正是。”
    乾隆微一惊愕,随即笑骂:“你同林如海乃是知交,却瞧上了人家女儿,你可同林如海说了?他没有将他扫出门去?”
    “说了,他自是未点头。”
    乾隆笑了:“如何?这便来求朕指婚了?”
    和珅摇摇头。
    乾隆惊奇道:“那你欲如何?总不至叫朕,替你到林如海跟前说情去吧?”
    其实在乾隆看来,这实在不算什么事。不管林如海应与不应,他亲自赐婚,已是林家满门的荣耀。
    何来拒绝的道理?
    “那岂不显得我心不诚?”和珅笑道:“他一日不允,我便多等一日。总有叫我打动的那天。”
    和珅顿了下,紧跟着又道:“不过我确实是想问皇上求个恩典,来日那林家姑娘若与我情投意合,那时便想求皇上赐婚。”
    乾隆看着他的目光深了深:“你倒是个情深义重的。”
    不过这话没有半点贬义,反而带着极重的褒义。
    乾隆自然不希望自己喜爱的臣子,却是个冷血无情的。若是个不重情义的,那改日不忠于他,岂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不过你可要想清楚了。原本你要是瞧上哪家公爵侯伯的女儿,我也是可以指给你的。”
    “不必再想,来之前,臣已经想得分外清楚了。臣若心有所慕,便只会是林姑娘。”
    乾隆心情愉悦,当即笑道:“那朕便应了你今日所求。”
    “多谢皇上。”
    “可还要求别的恩典?”
    “说来倒还真有一件事儿……”
    “说吧。”乾隆大方地道。
    “林姑娘的母亲去得早,也无人教导她后宅之事,我便想问皇上求个宫里的嬷嬷去……”
    乾隆目光中带揶揄:“你考量得倒是周到,也罢……”
    他传来身边惯使的太监,让他去传话给皇后,让皇后亲自挑选个嬷嬷出来送去。
    小太监都熟悉这一出了,马不停蹄地就朝皇后宫中去了。
    “臣告退。”和珅躬身道。
    “你不将那嬷嬷带走,亲自送去?这不正卖个好吗?”
    和珅摇头:“劳烦皇后派人送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