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红楼]权臣之妻 第4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滚吧。”和珅没好气地道。他就说,和琳怎么好端端的,突地说起了好听的话,原来后头有这么句话等着呢。
    和琳笑了笑,忙小跑着出去了。
    之后和珅便也出门了。
    乾隆在京中建了处铸造银钱总厂,如今还得和珅时常去盯着。
    如此规律了两日。
    正如和珅推测的那样,林如海抵达了京城。
    和珅在乾隆处见到了他。
    林如海踏进门来,跪地见了礼,倒是并未注意到一旁的和珅。
    毕竟多年未见,和珅身量面容都已长开,林如海自然认不出他来。
    不过如此便瞧出来汉臣同满臣的区别了。
    林如海得跪着回话,而和珅却得以站着说话,随心行事。
    和珅打量了一眼林如海。
    也不知晓这几年他是如何过的,瞧着竟是早早生了华发,面上皱纹也长了许多出来,整个人都透着一股子疲态,早没有几年前的儒雅俊逸。
    但转念一想,这也并非个例。
    古人常有活到三四十便死了的。
    若是五十的年纪,那可真算得高龄了。
    因而古人方才成婚早,盖因古时幼儿也极难养活,若不死几个孩子,哪里活得下来那一个?可等那一个生下来时,若是年纪稍大了些,说不得孩子还未养大,自己便没了性命。
    林如海如今的年纪,已不算年轻,兼之他又身负巡盐御史一职,公务繁忙,日夜劳累,又哪里有休整自身的机会呢?
    怕是回去后,寻个机会要给他开个药才是。
    正想着,便听那头乾隆道:“御史可认得出你身旁的是谁?”
    林如海愣了愣,这才转头看向了和珅,努力辨认一番,随即惊讶道:“致斋兄!”
    和珅淡淡一笑,微一颔首。
    乾隆道:“早先和珅便与朕提起,说你同他是早年旧识,那时他还年纪尚小,可是如此?”
    “正是。”
    “这份情谊倒也难得了。”
    林如海听了却觉得惊讶。和珅同他交好,皇上竟无半点怒气?
    可见如今和珅在皇上跟前,已经是如何的得圣心了。
    “行了,此事再议,你们二人便叙旧去吧。”乾隆倒是大方。
    这也是和珅在他跟前,半点不做隐瞒,反倒还让乾隆对他信任至极,眼前倒也成了不痛不痒的小事。
    林如海叩谢过乾隆,笑道:“奴才是该去瞧一瞧女儿了。”
    乾隆听过,指着和珅笑了:“可是说你那送到外祖家去的女儿?如今在荣国府?和珅平日里倒上心得很。你该要谢谢他才是。”
    林如海又觉惊讶。这话既是都从乾隆口中说出来了,那平日该是更上心才是。
    林如海一时感动不已,不过早年因缘相交,却得以延续至今,实在是他的幸事了。
    待一同出了宫。
    林如海便立时奔着荣国府去了。
    他不好冷落了和珅,便将和珅请了一并前往。
    待软轿在荣国府外落了地,贾政等人已经在等候。
    这也是和珅头一次见到荣国府的大老爷贾赦。贾赦因着贾母偏心贾政的关系,心中不痛快,便整日醉心酒色,干了不少荒唐事,在贾府中少有露面的时候。
    不过此时瞧见了,和珅发觉这人瞧着比贾政还要年轻一分。
    只是瞧上去身体多有空虚,眼下还带着青黑呢。
    再看向那贾政。
    贾政却也正好在看他,还朝他使了个眼色,里头满是幸色。
    想来,正是谢他前段日子的提点之恩。
    这不,林如海这就上门来了。
    若是巧了黛玉出了事,那岂不将林如海得罪个彻底?
    贾政暗道后怕,忙将人引了进去。
    碧纱橱内,黛玉刚梳洗起来,便有丫鬟来传话,道:“林老爷来了。”
    “哪个林老爷?”雪雁张了张嘴,呆在那处,竟是不敢去想。
    黛玉也是一呆,喃喃道:“这好日子倒是净赶在一处了……”
    第二十九章
    林如海既来了府上, 自也该拜见贾母, 于是一行人便被引向了贾母院儿里。
    和珅倒也就借了光, 一同迈进了门。
    贾母已经由丫鬟鸳鸯伺候着,正正地坐在那儿了。
    见林如海进门来,贾母笑了笑, 道:“今年倒是巧, 这样早便入了京了。许久不曾见, 姑爷可好?族中老太太可好?”
    林如海忙拜了拜:“老太太毕竟年纪至了,这几月正叫了药吃呢。还不大见好。”
    贾母忧虑地皱起眉, 忙劝慰了几句,又说要送些药材去姑苏,向老太太问个好。
    林家子孙昌茂, 顶上仅供奉了一位老太太, 乃是林如海的祖母。
    底下女眷,便多为平辈或小辈。
    这也正是为何贾母说想念黛玉, 要将她接到身边来,林如海想一想便允了的缘故。
    黛玉之上无可教养她的女性长辈,族中老太太身子骨不济, 无人敢去打搅。
    可黛玉年纪渐长, 日后总归是要说亲的, 头上没个地位高、能做主的女性长辈,那如何能成?
    此时贾母的目光从林如海身上抽离,落到了和珅的身上。
    贾母素来喜欢模样长得好的人,当即便笑了, 问:“这是谁家的公子?从前倒是不曾见过。”
    说罢,待仔细一瞧,却又见对方身着九蟒五爪长袍,外罩金线织就锦鸡图大褂。
    分明是个官儿,品级较贾政不知晓高了多少去。
    贾母心底隐约了个数。
    这时便又正好听贾政道:“往日总与母亲说起,和侍郎是何等丰神俊朗的人物。今日凑了巧,他同妹婿一齐从宫中过来了。这便是和侍郎了。”
    荣国府上下对“和侍郎”倒还真不陌生。
    贾母心中知晓和珅如今是什么样的地位,自然是当即笑道:“我原道今日是个什么日子,一早屋子外头还来了三两只喜鹊。原是今日有贵人来。方才不曾认出和侍郎,倒是老身失了礼了。”
    “老太太客气。”和珅微一躬身。
    贾母便又打量他两眼,见这人年纪极轻,却身量修长,五官俊美。直看得人暗暗心惊,这样的人物,倒也不知老天爷,往他身上加了多少福运。
    正想着呢,便听门外道:“老太太,林姑娘来了。”
    林如海已有许久不曾见女儿,心中早已是倍加想念,不由立即转过身去,死死盯住了那道门。
    只听得一阵脚步声近了。
    雪雁、紫鹃一左一右跟着黛玉进门来了。
    “父亲。”黛玉上前一步,眼泪已然在浸透了眼眶。
    “玉儿。”林如海则表现得克制了许多,他在那里站得稳稳的,面上神情紧紧绷住了,自是不好在贾府中,露出过分激烈的神色来。
    黛玉疾步上前,先拜见了林如海,又朝贾母、贾赦、贾政见了礼,这才转过身来,欲与林如海说话。
    谁知晓,这一转身,却见林如海身后不远处,还站了个熟悉的身影。
    黛玉愣在了那处。
    林如海只当她不记得和珅了,还笑道:“这便不记得了?该叫世叔才是。”
    黛玉动了动唇,舌尖又打了个含糊:“世叔。”
    明明该是“哥哥”。
    “你们父女想必有些话要说,姑爷便一道去碧纱橱说话吧。”
    林如海点头谢过了贾母。
    于是一行人便又出了贾母的院儿。
    贾赦懒得再跟上去,便归了自己的院儿。
    贾政正想将和珅也叫走。
    “我同如海兄还有几句话要说。”和珅道。
    贾政点头,“那我便一并过去吧。你们说话,我在外头吃茶。”
    若是林如海一人,放他单独去倒也无妨。但有和珅一并跟着,贾政便不好冷落了和珅,总归荣国府里头得有个人接待和珅才像样。
    林如海同黛玉走在前头,低低地说着话。
    和珅便是同贾政不远不近地走在了后头,与黛玉拉开了些距离,如此避嫌。
    不过也正是因为拉开了些距离,黛玉的身影落在和珅眼底,反倒更能将她的小女儿姿态,瞧个明白了。
    和珅心中暗道,正该是这样。
    有父亲娇宠,吃穿不愁,又正当最美好的年纪。
    黛玉正应该是这副模样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