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红楼]权臣之妻 第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和珅哪里舍得看她这般模样。
    书里的癞头和尚一早便说过: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
    可见没了愁绪,让她活得开心,方才是令她身体康健的道理。
    和珅:“可想快些长大?”
    黛玉抬头看他,微微疑惑,眼圈儿都还带着点红。显然是刚才没能压得住情绪。
    “我给你父亲留了些丸子,你每日乖乖吃了。平日里莫要贪凉,更莫要这样……瞧瞧,就是这样,眼角眉尾都垂下来了,这样子是不成的。”
    黛玉到底年纪小,被和珅唬得一愣一愣的。她紧盯着和珅的面容,连难过也忘记了,只愣愣地问:“那如何才成呢?”
    和珅修长的手指点在她的嘴角:“这里该弯起来,每日里多笑一笑才成。”
    黛玉到底是开了蒙,倒也不是什么鬼话都信的,她瘪了瘪嘴,道:“这样便能快些长大了吗?唬人。”
    “不曾骗你,你不若试试。很快,你就能到京都来见我了。”
    旁边的两个小丫头倒是深信不疑,叽叽喳喳地出声道:“公子说的是。”
    “公子不会骗人的吧。”
    “姑娘是当多每日多笑笑的。”
    “姑娘笑起来最好看不过了……”
    黛玉瞪大了眼,微有些羞赧,抿住唇不再说话了。
    和珅抬头望了眼日头。
    时辰不早了。
    “我这便走了,你日后若是有事,便可央求你父亲,写了信送往京城,我一样能收到的。”
    黛玉这才两眼亮了些,点着头:“嗯!”
    这时,院门外脚步声渐响,是林如海同贾雨村来了。
    林如海也对和珅的离去颇为不舍,毕竟他来了后,林宅中气氛才多有祥和之态,他一走,还不知宅中又会恢复成何等暮气沉沉的样子……
    “致斋若有得空时,便来扬州游玩。”林如海低声道。
    和珅点了头。
    贾雨村此时面上也带着苦色:“致斋兄当真要带着和琳走吗?”他心中还以为是和珅恼了他又给旁的人作了西宾。
    贾雨村之前为官时,正是不懂得瞧上官眼色,这才被毫不留情地撸去了身上职务。此后对于旁人的情绪、态度便敏感了许多。
    “嗯,和琳该是要入官学的。”
    贾雨村恍然,这才明白过来,跟前的小少年,乃是满清官宦之后。他的父亲也曾是一方的副都统,地位不低。
    是该入官学的。
    贾雨村目光闪了闪,心底还多有些欣羡。只怕以后,这兄弟二人是要直上青云的。
    尽管再有不舍,几句话后,林如海也还是将和珅二人送到了门外。
    黛玉不能跟到大门外去,只能站在小院儿门口,依依不舍地瞧着他们的背影,越行越远。
    约莫半炷香后,林如海才归来。
    黛玉抬头看着父亲,忍不住细声问:“父亲,我也能去京城吗?”
    “去作什么?”
    “去瞧那个哥哥。”
    林如海笑了:“什么哥哥。他虽然只比你长了几岁,但却是救了你与你母亲的恩人。该是叫叔叔……”
    说完,林如海自己又觉得有些怪异,抿了抿唇,也不再提这个话了。
    只是以后,黛玉在心底还是暗自唤着“哥哥”。
    那样年轻,不是哥哥,是什么呢?
    回到京城后。
    和珅恰巧收到了宣通道长的来信,竟说是,也往京城来了。
    和珅觉得好笑,难道那处道观还容不下他了?
    不过随即,和珅又觉得是个机会来了。
    京城贵人更多,虽然不比在福建好经营,但若花上几年功夫,见效也是甚大的。
    赚福建达官贵人的钱算不得什么,若能赚京里头的钱,那才算本事。
    等和珅准备回信的时候,宣通道长已然抵达了京城。
    原来那信是迟了一月有余才到了和珅的手中。
    宣通道长进了和珅的宅子,第一件事便是将满满一箱的银钱放在了和珅的身前。
    宣通道长呼出一口气,道:“一路上,我最怕遇上劫道的……带它们前来,着实不易。”
    和珅脑中灵光一闪,却是想起了另一件事。
    在大清建个银行如何?
    第四章
    以和珅现在的地位本事,自然是建不成的。
    他将目光放到了乾隆的身上。
    和珅真正发迹,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从他就任管库大臣,管理布库,颇有理财之能,令布的存量大增。兼之和珅生得俊美挺拔,乾隆见之,便觉得实在珍惜这样有才有貌的青年,遂将其擢为乾清门御前侍卫,兼副都统。
    打这时起,和珅是乾隆跟前的红人了。
    之后两年,和珅晋升的速度更是堪比坐了火箭。
    上辈子和珅在商海里就滚过了一圈儿。和珅需要慢慢学的东西,他却不必,直接便能用上。
    ……
    和珅渐渐想得入了神。
    “公子?”
    “公子?”宣通道长有些不安地搓了搓膝盖。
    明明在福建也是个角色,常人都不敢轻易得罪他,但到了和珅的跟前,宣通道长便总觉得自己矮了一头,半点造次都不敢。
    “嗯,你先歇下吧。有如何打算,明日再与我说。”
    宣通道长只得应了。
    “取碗甜水来给道长。”和珅道。
    丫鬟应了声,取了甜水、点心摆在宣通道长跟前。
    这些玩意儿,却是宣通道长从前不曾见过的,他压下心中惊奇,不好表露出半点土包子的模样来。
    果然还是京城里的好东西多。
    宣通道长一边感叹,一边克制不住地大口吃喝了起来。
    和珅慢悠悠地欣赏着他的姿态,心底隐约已经有了数。
    这些甜水、点心都是在清朝食物原本的基础上,经过了更为精密的加工制成的。自然是精细了不少。不比宫中饮食,但若是民间,却足以叫人惊艳了。
    和珅很满意。
    将来的生财之道又多了一条。
    “道长歇息罢。”和珅起身离开。
    宣通道长不敢拦,起身连连点头,目送着和珅离开。
    待和珅走远,宣通道长方才打量起这处宅子。
    不显何等富贵,但却处处透着精妙气。
    宣通道长在脑子里回想一番和珅方才的模样,心底又忍不住叹道,京城果真是不同的。在他跟前,自己竟是更觉自我渺小了。
    丫鬟们很快收拾了碗碟。
    宣通道长往桌上一扫,才发现上头留了一封书。
    拆开一看,宣通道长立刻便打了个激灵。而越往下看,他就越是颤动不已。那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兴奋。
    他就知道,公子是早有准备的!
    宣通道长将那封书叠好揣入怀中,没再去寻和珅,甚至第二日就搬了出去。
    之后一段时间,宣通道长都居住在京城郊外一处小道观中。有几个听过他名声的,这就拜上了门来。在他们的牵引之下,宣通道长开始逐渐打入京城富贵人家的圈子里。
    而这,仅仅只是他重新在京城打下名气根基的第一步。
    清乾隆三十一年,开科举。
    和珅年十六。
    他的老师,吴省钦、吴省兰二人极为看重和珅身上的才华本领,在和珅身上花了不少心思,力求和珅能取得一个好名次。
    这一年,一处小道观终于有了些名气。
    但凡寻常郎中大夫不能医治的怪病,都可到这里去试一试。虽然京中权贵之家对此分外不屑,但多少都对这家道观有了些印象。
    此时,和珅正坐在窗下,拆着手边的书信。
    一封是宣通道长写的,是与他说道观的近况。和珅草草扫过便撕碎焚烧了。
    另一封却是从扬州来的。
    和珅三两下便拆开了来,嘴角还带着他自己不曾注意到的点点笑容。
    不过很快,那笑容便消失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