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重生之佞臣 第5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母后救我。”福成长公主跪倒在祁太后身前,泣声说道。
    祁太后看着灰败的脸色,心口一痛,到底是她的女儿,十月怀胎所生,她岂能不顾她的死活。
    “这药你从何处得来?”祁太后厉声问道。
    福成长公主紧紧抓着祁太后的衣摆,回道:“是定远侯老夫人那得到的。”
    祁太后身子微微压低,沉声道:“你那老货亲手交给你的?”
    福成长公主摇了摇头,脸上露出羞愧之色,低声道:“是我让邱妈妈从她库房中收出来的。”
    祁太后眼睛微微眯起,冷笑道:“你这是叫人做了枪使,前朝秘药那老货岂会放在库房,她这是借你的手断了四郎的前程,来给长孙铺路。”
    福成长公主面露不解之色,却听祁太后道:“糊涂的东西,百日醉是前朝秘药,现如今留在世上也不过只有一瓶罢了,尚藏于宫中,当年这药曾叫你皇兄赐了一半给老定远侯,否则你以为杨锡的发妻宁氏是如何去的?只是想不到定远侯府竟还留了一手,这药竟没有用在宁氏的身上。”
    福成长公主脸色一点点变得苍白,她已知自己中了计,那老货分明是要借由此事断了她的活路,她一旦受到此事牵连,她那一双儿女还有什么前程可言。
    “母后,皇兄会如何想?他不会认为这药是出自宫中对吗?”福成长公主惊疑不定的望着祁太后,她不敢相信若是皇兄认为这秘药来自宫中,将至母后于何地。
    祁太后口中溢出一声叹息,苦笑着摇了摇头,皇家哪有什么母子情分,便是有,也不会存在于他们母子之间。
    福成长公主死死的咬着自己的下唇,极力控制浑身的颤抖,却泪流满面。
    “母后。”福成长公主仰着头,死死的咬紧了牙关。
    祁太后伸出轻轻的拍在她的后背上,眼底一道厉色闪过,冷声道:“放心,母后绝不会让那老货如意。”
    福成长公主因这句话哭倒在了祁太后的膝头,她就知母后是有法子的,断然不会瞧着她被人从云端踩下去。
    “一会你便去紫宸殿,直接与圣人请罪,说是受了定远侯的教唆,才做下此等糊涂事。”祁太后一字一句的说道,目中泛着森冷的光。
    福成长公主一怔,愣愣的望着祁太后,目光既慌且惊,好半响才道:“母后,您的意思是…是……”福成长公主摇着头,她不是顾念定远侯,而是顾念她的一双儿女,她的儿女绝不能有这样一个罪臣为父。
    祁太后冷冷的望着福成长公主,手一拂便把福成长公主推离了自己身边,任由她跌坐在地上,沉声道:“你为晋唐的长公主,四郎和蕙娘便是有一个罪臣为父也不会受多少影响,若你为罪妇,便是有定远侯这个父亲,他们也不过丧家之犬,这样的到底你难道都不懂了吗?”
    福成长公主闻言慌乱的目光终于有了焦点,她胡乱的点着头,手脚并用的从地上爬了起来,顾不得一身的狼狈,匆匆的出了昌庆宫。
    第105章
    晋文帝早已知晓福成长公主进了宫,对此并没有丝毫意外,虽说是一母同胞,可他这个妹妹小聪明尚有几分,可惜没有慧心,只会做一些于己不利的蠢事。
    “五郎倒不像福成。”晋文帝突然开了口。
    在紫宸殿内能和晋文帝搭上话的也只有梁佶这个总管太监了,他闻言,忙笑道:“奴才尚记得姚大人的风姿,后来一见小姚大人,便想着果然是父子,不管是模样还是性子都和姚大人一个模子刻出来一般。”
    晋文帝嘴角翘了翘,说道:“模样却是有几分相似,可这性子却大有不同,五郎比他会做人,性子更圆滑一些,来日在仕途上也能更进一步。”
    梁佶奉承道:“那也是因为圣人肯重用小姚大人之故。”
    “他的儿子,焉能不提点一二。”晋文帝淡声说道,口中溢出了一声叹息。
    梁佶知道晋文帝怕是昨个又梦见了姚大人,这是心病,多少年过去了,也不能自愈。
    “姚大人若地下有知小姚大人如此得圣人看重,必会大感欣慰。”
    晋文帝露出淡淡的笑来:“但愿他能地下有知吧!”说完,他把手上只看了一半的折子扔回了案几上,问道:“几时了?”
    梁佶从怀里掏出了一块西洋表,看了一眼后道:“已是巳时了圣人。”
    “福成在外面等了有半个时辰了吧!”晋文帝淡声问道,脸上的神色有一瞬间冷的让人打从心底发寒。
    梁佶脸色一正,轻声回道:“福成长公主是等了有半个时辰,圣人可要奴才出去瞧瞧?”
    晋文帝唇角勾出一丝冰冷的笑,摆了下手,又道:“宣她进来吧!到底是晋唐的长公主,如此跪在殿外让人瞧着也不像个样子。”
    梁佶低声一应,微躬着身子退了下去,等出了大殿才直起了腰板,手上的拂尘轻轻一挥,下颚微抬着,仅然一副总管大太监的架势。
    “福成长公主还在阶下跪着呢?”梁佶问一旁的小太监道。
    “一直跪着呢!一步都没有挪地,奴才刚去瞧了一眼,脸上的妆都残了,瞧着还怪可怜的。”
    梁佶冷哼一声,拿眼睨着那小太监,说道:“可怜?这世上可怜人多了,金枝玉叶还用得着我们这等无根之人怜悯。”
    小太监不知自己那句话说错了,竟让梁佶这般不悦,当即不敢在多言,喏喏的应了一声,跟在了他的身后。
    福成长公主此时异常狼狈的跪在了石阶下,火辣的阳光洒在她的身上多时,让她身上的锦服被汗水浸了半透,头上的汗珠接连不断的滚落到了腮边。
    梁佶的出现,让她的眼中一凉,目光几乎可以称之为迫切,她从石阶上起身,脚下尚且不住,口中已急声问道:“可是皇兄宣召?”
    梁佶微眯着眼睛瞧着福成长公主,看似恭敬,实则轻慢的见了礼,笑着道:“让您久等了,圣人才得出空来,烦请长公主随奴才进殿吧!”
    福成长公主如何看不出梁佶的慢待之举,眸中一冷,如今她当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了,连这样的狗奴才敢轻慢于她,母后说的果然不错,她若失势,便是有定远侯这个生父在,她的四郎也不过是一条丧家之犬。
    福成长公主闭了闭眼睛,陡然生出一股狠劲,她绝不能失势,不管是哭是求,她都得保住她现有的一切。
    一进了大殿,福成长公主膝盖一弯,便跪了下来,身子伏在了地面上,额头触碰着冰冷的地面,未语先泪。
    在福成长公主面前,晋文帝不用作出高深莫测的姿态来,他冷冷的望着跪倒在下方的福成长公主,并未叫起,反用一种极冷的语调说道:“你好大的胆子,福成。”
    福成长公主额上的冷汗一滴滴的垂落在了地面上,身子伏的更低了些,口中抑制不住的发出了细碎的哭声。
    “皇兄,我错了,我不该听信谗言,皇兄,我知道错了。”福成长公主低低的哭道,她微微扬起脸庞,露出狼狈的容颜,那双美丽的眼睛红肿的如同两颗烂桃儿。
    晋文帝并不是先帝,不会因福成长公主的哭泣而心软,他甚至有些玩味的看着福成长公主,问道:“谗言?”
    福成长公主点着头,用膝盖朝前蹭了一步,哭道:“皇兄,你相信我,我虽不喜姀娘,不想让四郎娶她为妻,可绝对没有想过害了她的命,她也是我的表侄女,是大表哥的女儿,是杨锡说,说只有姀娘去了,才可叫四郎避过这桩婚事,我才会一时糊涂,犯下大错,皇兄,我知道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晋文帝淡淡的道;“你说是定远侯提议毒杀安固县主?福成,你可知这话中的利害之处?若朕查实为虚,你犯的便是欺君之罪。”
    福成长公主不住的点着头,小心翼翼的望着晋文帝,眼泪一颗颗滚落,低声道:“皇兄,我说的句句都是实言,我已犯下大错,怎敢还犯欺君之罪,皇兄若不信,可叫元之来问话,他只需验姀娘的尸体便可证我话中真伪,那毒是杨锡交给我的,是前朝的秘药,若非如此,皇兄想想,我一个妇道人家哪里去寻来这样的毒药。”
    “朕自会查清,可福成,你太放肆了。”晋文帝脸上的神色冰冷。
    福成长公主紧咬着下唇,头伏在地面上磕了起来:“皇兄,我再也不敢了。”
    “朕所赐姻缘你不喜便要毒杀无辜的人,你若有一天对朕生出怨怼之心,可是也要下手毒杀了朕?”晋文帝面色一凛,目光变得莫测难猜。
    福成长公主被晋文帝的话吓住了,她瞳孔瞬间收紧,放在身体两侧的手不自觉的微微颤抖,只觉得让周身让寒气围绕,让她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却也因此让自己的头脑更为清晰,她知道在这个问题上绝不可有半点迟疑,接下来不管要面对什么样的惩罚,也不可露出怨怼之意,否则将会落入万劫不复之地。
    “皇兄,我绝对没有生出怨怼之心,我只是一时想错了,都是杨锡,是他教唆的我,若不然我绝不会生出这样的心思。”福成长公主摇着头,神情难掩惊惧。
    晋文帝冷笑一声:“一时受人教唆便能动手害人,若有朝一日有人教唆你谋害于朕,只怕你也会生出这样的心思来,你是朕的皇兄,本是朕最为亲近的人,却偏偏行事如此狠辣无情,实叫朕心里发寒。”
    “皇兄。”福成长公主听出了晋文帝话中的意思,当下顾不得规矩,连跪带爬的来到了晋文帝的膝下,伸手抓着他的衣摆,哭道:“皇兄,你也说我是你最为亲近之人,对我而言,您何尝又不是我最最亲近的人,这世上还有谁能做我的依靠,只有皇兄和母后了,皇兄,我已知错了,您绕了我这一回吧!皇兄。”
    福成长公主泪流满面的哀求着晋文帝,她绝不能让他存有这样的疑心,此疑若生,日后但凡有什么风吹草动,她便是身上有一百张嘴也难以说清了。
    “福成,你的放肆与妄为必不要得到一个教训。”晋文帝漠然的望着跪在他面前的妹妹,这是世上唯一一个与他身上流淌着相同血液的人,可却也是让他最为厌恶的人。
    “狂妄悖逆,怎配享有晋唐长公主之尊荣,朕顾念手足之情,与你留最后一份体面吧!”晋文帝口中发出一声叹息,却叫福成长公主头皮发麻,而在晋文帝贬斥她封号后,耻辱感席卷了全身,让她险些晕厥过去。
    福成长公主怔怔望着晋文帝,这位她的亲兄长,他们身上留着相同流淌着相同的血液,他们是血脉相连的亲兄妹,他怎能如此狠心,因为一个外人竟这般践踏她的尊严,郡主,哈哈,郡主,圣人嫡亲的妹妹的封号竟是郡主,滑天下之大稽。
    “皇兄,我是你的亲妹妹。”福成长公主尖声喊道,她不能接受这样的折辱,她是晋唐的长公主,她的尊荣本该无人能及,她的儿女本该显达尊贵,可到如今,她得到了什么,她的儿女一袭白身,竟连她都被贬斥封号。
    晋文帝冷冷的注视着她,眼睛略微眯起,唇角流露出讥讽的笑:“你以为你不是朕的亲妹妹,你今日还有命跪在这大殿之中吗?”
    “皇兄,你不能这么对我,你忘了我为你作出的牺牲了吗?是我下嫁到了定远侯府,是我为杨锡生下了一双儿女,老侯爷才会为你征战沙场,才会助你诛杀逆王,皇兄你不能这么对我,你怎么能这么对我。”福成长公主泪如雨下,喃喃的说道,声音渐渐变得大了起来,她为他能坐稳皇位付出了这么多,他怎能如此忘恩负义。
    晋文帝突然仰天大笑,眼底深藏着一抹难以言说的哀切,若当年颜华没有逝去,何来的公主下嫁,何来她多年的尊荣,她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颜华之死上,她如何还有脸面与他提“牺牲”二字。
    第106章
    福成长公主被贬,如同一道惊雷突然在上空划过,叫人难以反应过来。
    福成长公主是谁,那是圣人的胞妹,以身份来说,她在姐妹中虽不居长,可却是姐妹间的第一人,平素里谁人不是让她三分,如今被贬,虽不知缘由,可也叫一些人在心中称快。
    如襄城长公主,就以一种讥讽的语调与安平长公主道:“不想她也有这样一天,平日里眼睛都要长到头顶上了,如今如何,让她那双眼没有长在正地方,可不就摔了一个大跟头。”
    安平长公主瞧着襄城长公主幸灾乐祸的模样,淡淡的道:“栽了跟头又如何,圣人是她一母同胞,一时恼了也是有的,还能真与她计较不成?可别忘了,宫里还有太后娘娘在,哪里就看着她吃了这样的亏,你也谨慎些的好,免得叫她在心里记恨,那一对母女可不是吃素的。”
    襄城长公主捂着嘴笑:“这话也不过是在你这里说说罢了,咱们在府里乐咱们的,她哪里还能知晓,哈!郡主,福成郡主,哎呦,这可真是有趣,圣人给她和前夫所生的那个长子赐婚,不就是赐的一位郡主为妻,这可真是缘分,婆媳两个倒是同一品级了。”
    安平长公主闻言脸色微微一冷,她平生最恨的便是姚颜卿了,若不是他,她的长子焉能身死,谁知她嫡亲的侄女,竟还叫圣人许给了姚颜卿,这可真是一桩孽缘。
    “隔墙有耳,仔细这话传到了太后娘娘的耳中,叫你乐极生悲。”安平长公主淡声说道,目光凉凉的瞧着襄城长公主,这样的蠢物,与她计较都是失了身份。
    襄城长公主笑意微微敛了些,嘴上虽不认输,可到底不敢在肆意讥笑了,她是在祁太后手底下讨过生活的,那个老毒妇,可当真是应了那句最毒妇人心。
    “皇姐觉得福成是因何惹得圣人如此大动肝火?”襄城长公主实在有些好奇福成做了什么事,竟叫圣人这般打脸,连一点点的体面都不给她留了。
    安平长公主轻哼一声:“谁晓得呢!且等着瞧昌庆宫的动向就是了,这两日必是要见分晓的。”
    安平长公主所料不错,没等到过二日,当天夜里昌庆宫就传出了消息,祁太后病了,宣了三波太医来瞧,也瞧不出什么所以然,最后得出一个是害了“心病”的结论。
    这“心病”为何自不用言说,谁不知就是福成长公主被贬之事,就是不知这一次圣人可会松口撤回旨意。
    要姚颜卿说,祁太后病的可真不是时候,前脚福成长公主被贬,后脚她就病了,这明摆着是打圣人的脸,和圣人较劲呢!晋文帝可不是一位性子绵和的帝王,只怕祁太后越是如此行事,越发会让晋文帝生恼了。
    “心病,呵,好一个心病,朕看是你们这些太医太过无能,若治不好太后的病,你们仔细着自己的脑袋。”晋文帝听太医连三回复说祁太后害了心病,当即震怒。
    姚颜卿心思一敛,不着痕迹的窥着晋文帝的神色,果真如他所料,可不就是因此动了怒。
    “听听,什么叫心病还需心药医,这是朕的错不成?如今倒好似是朕不孝,叫母后害了病一般。”太医退下后,晋文帝冷笑着道,这哪里是什么心病,分明是想以此逼他收回旨意。
    梁佶朝着姚颜卿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开口安抚晋文帝,如今殿里都是服侍的宫人和内侍,能开口说得上话的也就只有这位小姚大人了,且他身份特殊,他的话总能叫圣人息怒。
    “依臣来看,太后娘娘到底是上了年岁,夜里没有休息好,身子一时不适也是有的,并不是害了什么病,是以才叫太医诊断不出。”姚颜卿轻声开口说道,见晋文帝脸上并未流露出不悦之色,才继续道:“前些年臣祖母也曾夜里没有歇息好,总觉得身子不适,后来臣的大伯父请人在庙里诵了一个月的经,之后夜里便睡的沉了。”
    晋文帝脸上的怒色微缓,说道:“太后向来信奉仁教,你的话倒也有些道理。”
    姚颜卿笑道:“臣以为为了表示诚意,不妨让太后娘娘亲近之人到庙里诵经,如此太后娘娘的心病也能尽快痊愈。”
    晋文帝眼底露出一丝笑来,问道:“那依五郎之见,何人更为适合?”
    姚颜卿有心想说福成长公主,给祁太后一个教训,免得叫她倚老卖老,可就怕福成长公主前脚进了庙里,后脚这老太太就真害了病,到时就是他这谏言之臣的过错了,想了下,姚颜卿道:“承恩侯与太后娘娘兄妹情深,以想不妨让承恩侯到庙中茹素,为太后娘娘诵经祈福,等太后娘娘的心病痊愈了,再召承恩公回城也不迟。”
    晋文帝伸手虚点着姚颜卿,笑出声来:“就依着你的意思班,若太后痊愈,朕给你记一份功劳。”说完,便叫小太监去宣旨,让承恩公即日出城去皇家仁庙为太后娘娘诵经祈福。
    如今满京城的皇亲国戚都听着祁太后生病的事,晋文帝旨意一出,众人便明白过了,这圣人和太后娘娘是拧上了,听听这旨意,什么时候太后娘娘的心病痊愈了,才会召承恩公回来,可见太后娘娘这病若不好,承恩侯便回不来了,可怜他一把年纪,老胳膊老腿的,还得去庙里跪着诵经祈福,别没等太后娘娘病愈,承恩侯反倒送了半条命去。
    祁太后实想不到晋文帝会如此狠心,竟把他亲舅舅送到庙里去了,他这是拿他的亲舅舅来要挟她,一面是嫡亲的兄长,一面是怀胎十月所生的女儿,手心手背都是肉,让她如何取舍都是疼。
    “他一点也不像他父亲,他的心比他父亲硬。”祁太后半倚在榻上,苦笑着道。
    从祁太后进宫开始就一直在在她身边的服侍的陈嬷嬷温声说道:“圣人也是一时气狠了,您又何必在这个时候拿自己的身子骨开玩笑,老奴知您心疼福成长公主,可也不必在圣人气头上与他置气,等过了两三个月圣人的气消了,您再与圣人说说,寻一个由头重新封赏福成长公主也是一样的,自己的亲妹妹,圣人就是再气,也不能有隔夜仇不是。”
    “仇?”祁太后冷笑起来:“他和福成哪里是隔夜仇,分明是有深仇大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