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四百九十四章 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猪猪给了她一颗药丸。不知长什么样子,但触手沁凉,凑在鼻尖还能闻到一股薄荷叶的味道。
    “你懂药理?”薄荷有镇静情绪的效果,也可定喘。
    大小姐有些犹豫待会的举动,可别在国医圣手面前班门弄斧了。万一被识破,对方铁定会生气。
    真有些怕了她。
    猪猪又抱住了她,与她缠绵在床底间,还是那样沉默,但不减热情。
    大小姐最近嗜睡的毛病不常犯了,以致于半夜辗转反侧,睡不着觉。
    她很纠结,握着金簪的手松了又放,放了又抓,反反复复,下不了决心。但她必须得回到赤昀城,站在皇帝身边,坐上那个位置,承担所有的后果。
    娉婷还在那里,聆月也需找寻,太多事等着她去做,不说远的,便说当下,陈寿与紫晴的喜酒她必然要去喝的,还有场好戏等着她去看,不能错过。
    “诶……”她幽幽叹息,把脸压在凉席上,山上的夏夜要比城镇清爽,她如今还盖着薄被,被子本是凉的,但身后的人给了她温暖。猪猪待她很好,给了她很多东西,可这些温情,比不上那个繁华的地方。
    她要做成一件事,必须得舍得。
    大小姐缓缓扭开了簪头,把曼陀罗的药粉倒在掌心里,随后把脑袋埋入了被窝底下。猪猪睁开眼,看着被筒在动,伸手去安抚怀里乱蹭的人。
    “我想你了……”大小姐环上她的脖颈,主动的去亲吻她的眼睫。
    猪猪的眼睫颤了颤,仿若是羞涩,目光有些闪避,可她却比对方更快沦陷在了爱欲之中。这是大小姐第一次向她索求,用着包含情欲的热度去吻她。
    猪猪的心化成了春水,意识有些模糊,最后头晕目眩,困倦极了,什么也想不了,浑浑噩噩连自己是谁都忘记了。
    怎会这样?她握着大小姐的手缓缓松开了。
    “诶……”屋外夏蝉鸣唱。淡蓝色的天空挂着月牙儿。山上的夜色很美,这会是她的记忆,不会忘怀的。
    大小姐揭下了缚带,从猪猪的臂弯里坐起身,借着窗棂外头的月光,她仔细的去看对方的容颜。
    她那如红霞般璀璨的红发顺着脸颊落在猪猪的身上,挡住了她大半张脸,只能隐约见着她的侧脸,但这不妨碍她魅惑人心的艳色。而猪猪的容貌,便暴露在她眼前,再也无须隐藏的容颜,非是时人可以猜想。大小姐眼里有过涟漪,情不自禁的低头去亲吻对方的红唇。
    “很抱歉,我不能留在你身边。”
    这处与世隔绝的仙境,并非是她的归宿。她已在深渊,面临的是诡谲多变的黑海,终将沉沦,无需救赎。
    皓洁的月光把山上的云雾变得愈加朦胧。心间油然而生的感觉,同云雾般琢磨不清,扑朔迷离。这是怎样的情愫?
    “老伯,麻烦你告知我一下,这儿是哪里?”大小姐徒步走下了山,寻了数里路,等着天色稍亮了些,才遇到一个出外砍柴的农夫。
    “夫人,你不是本地人?”农夫话语里带着乡土音,绵软悦耳,听样子是南方人。
    “是的,我不是这里的,您知道赤昀城么?”
    “赤昀城?这个是什么地方?”农夫诧异道。
    “你不……嗯?”即便是山野村夫,也该是知道京城的地名,难道这儿并非是七玄?她究竟到了哪里?
    “那这里是哪儿?麻烦您了,可以告诉我这个地方属于哪国管辖?”
    “这个嘛!这个我晓得,这里是龙胜,我们是越人的后裔。”
    “越人?龙胜……这里是小明国?”大小姐惊愕,目光急闪,忽而去看不远处那层层叠叠的高山,山路陡峭,显有平地,四季云雾环绕,与地理志所记载的龙胜相去不远。
    “果然是名不虚传……”大小姐想到这次又入了秘境,不由感慨万千。
    “老人家今儿那么早是去做什么?”她看着老人背上的箩筐,寒暄道。
    “种田,挖地,抓田鸡,砍柴,割草,什么都做。”农夫手里拿着一根细长的竹竿,说话的时候,把镰刀放在了臂弯上,神态自然,挂着惬意的笑容。
    山野村夫的日子过得清贫,不如城镇里繁华,可这淡泊宁静的日子未必是苦的,而那些身处权贵之地每日锦衣玉食的人也未必都是不苦的。
    大小姐目光悠远,微笑道:“真好,在这山水之间悠然自得,岂不美哉。老人家,你很有福气。”
    农夫咧嘴笑笑,露出一口参差不齐的黄牙,他眉头舒展,不见贫苦人家的愁苦,他对大小姐举起三根手指,说道:“我都活到这个岁数了,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其实我曾孙子都做爷爷了。”
    大小姐惊讶道:“那老人家为何还要出来干农活?”这样的老寿星该是在家里享清福,由后世子孙孝敬才是。
    “他们都很孝顺,让我什么也不用做,可我在家里闲着不舒服,不好耍。”
    “老人家很趣味。”
    “做人要想得少,做得多,才活得久。”农夫的话让大小姐沉默了会,随后大小姐收敛了心绪,点头谢道:“多谢老家人了,祝你身体康健,延年益寿。告辞了。”
    农夫低头想了会,忽而想到了什么,诶了一声,在大小姐身后招手唤道:“夫人,你知道怎么出山么?这里山地陡峭,路不好走。我带你出去罢。”
    “我知道方向。不必劳烦老人家了。”
    “诶?你不是本地人,怎么会知道?”
    “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路。”
    “夫人,这句话说得奇妙啊。天大地大,别看这山路不平不好走,可东绕西走,总是出得去的。”
    “天大,路宽,没有过不了的坎。”大小姐回眸看了农夫一眼,目光流转,那眼里的神采夺去了晨曦之光。
    农夫恍惚了下,随后恋恋不舍的眨了眨眼,而后释然笑了。他以为自己看到了头戴莲花冠脚蹬承云靴的佛祖,这算是一次意外的奇遇罢。
    他悠哉悠哉的唱起了山歌,山上务农去了。
    很久以前,她也有过这样一段平凡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粗茶淡饭,闲散清贫。只是这些她不记得了,只属于另一人的记忆。
    龙胜地属桂州,临近小明国的东北境。小明国与七玄南疆相邻,并与海南隔海相望,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首府为南宁。小明国的出海通道十分畅通,是海外各国商人进入中原贸易的重要通道。
    根据地理志的记载,从小明国进入七玄边境的路线并不繁杂。大小姐一路打听,日夜奔走,风餐水宿,很快便出了小明国的边境,进入了七玄的江南西道,此刻已在扬州。
    扬州最近有件轰动全城的大事,当然也影响不了那些权贵,只是在市井平民,街角巷尾卷了一席浪潮。
    “以前怎么说的,现在怎么倒是倒着回去了。”
    “是啊。以前女人家都嚷嚷着那句话:日出东方一点红,要吃要穿嫁相公。眼下么?你看那萧家的二小姐,可是反着过来了。”
    “哎呦!怎么个反呐!大家心里都有数。”
    “可我还是要再揭露一遍。”
    “兄台,你倒是不厌烦。”
    “我是小话痨么?靠得就是张嘴皮子,这可是我的饭碗。”
    “哟哟!我们说双簧呐!你别扯个没边。”
    “我这不是要给台下的听众调个情嘛!”
    “那你倒是说道说道,这箫二小姐到底有个什么事?”
    “这事啊……”
    梨园的戏台上有两个先生说着双簧,给台下的看客们解闷调情。他们这几日都在说道着一个事,那就是扬州箫家的二小姐近日要比武招亲。
    箫家财大业大,自从与卫氏南北联合,已是纵横商场,成了南方商会的龙头,由于这两位商会大人物都是女子,百姓们给她们取了个名号:“和氏璧”,“随侯珠”,二者都是闻名于世的珍宝,合称为“和璧随珠”,又称珠联璧合。
    当初七玄北伐契丹,于新兵之中挑选将军,这个合璧随珠便登上过台面唱了场颇为隆重的大戏。
    其实那个本该坐镇军营,指挥兵马的将军并非是后来的宣威将军。在凤麟寨重重关卡之中,有人在里面得到了三样惊世珍宝,只是后来又失去了。
    关于这个得失,如今当事人却遗忘了,也没了再絮叨的必要了。
    大小姐来到了扬州城外的鹿台,这儿都是山谷,人烟稀少,只有一处毫不起眼的茅草屋。屋外有一个圆形的土台,其上堆着几块石头,有着桌椅的模样,应是有人时常坐在上面弹琴吃茶,独自偷闲。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茅屋里有人说话。
    大小姐站在门外,说道:“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屋里人继续说下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大小姐:“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屋里人沉默了下,问道:“你是哪一位?”
    大小姐淡淡道:“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她的话音刚顿下,屋门开了,门后站着一个文生,生得很是清秀。
    “柳先生,你可认得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