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98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整整十六年,他怕了,胆怯了,只知窝在家中,做个缩头的龟。
    明面上,他把掌管家私的权力尽数交给陶莲,殊不知,那些应对亲眷老小时的麻烦,操心家中银钱用度的忧虑,也被他一并甩了出去,自己乐得清闲,出了事,就躲到一边。
    而立之年,他没能做成什么顶天立地的国之柱石,反倒成了连家中妻女都无法依靠的软骨头。
    可恨哪,可悲。
    张烈鼻头酸涩,双手攥紧又松开,许久才平复心绪,缓缓开口:“方姑娘,你做农具生意,可是为了家人?”
    “是,家父在漠北时,见手底下的将士们日夜辛苦,时不时就把自己的俸禄拿出去补贴。所以后来回京述职时,我们家穿不起什么好衣服,才被京中人讥笑。
    但我赚钱不是为了什么首饰衣衫,而是想着,就算父兄散尽俸禄去接济将士们,他们回到家中,也有暖和的衣裳穿,有可心的饭食吃。
    不让那些势利之人因为区区外饰,就抹煞了他们在漠北的风沙里,一刀一枪拼出来的战功。
    他们护着元昭江山,我得护着他们。”
    张烈闭了闭眼,心中悔恨难当:“姑娘小小年纪,尚知想法子成为家人的依靠,可叹小人一个七尺男儿,竟不知如此简单的道理。”
    他侧头望向妻女:“若是我现下说要入官场、回军营,会不会太晚了?”
    “怎么会晚呢!”张盈急忙道。“爹爹,难道你忘了,魏先生说过,想做什么事,万不可一拖再拖。也不要管年岁几何,做就是了。”
    陶莲热泪盈眶,不住地点头:“是啊是啊,盈儿说得对,别去想什么晚不晚的,想做就去做,家里有我呢!”
    “张先生,明年春就有武试,你日夜勤勉,功夫定不曾放下,若能一举得中,务必让人给我送个消息来,叫我也高兴高兴。”方如逸笑道。
    “一定一定!”陶莲抹了抹眼角的泪。“魏先生之前就说过,夫君的武艺和兵策都不差,若是去考武举,定能得中的!”
    方如逸点头:“如此甚好,那我就等着张先生的好消息了。”
    她饮了口茶,又道:“对了陶娘子,方才听你说,令尊原本做过珠宝生意?”
    陶莲连声应是:“姑娘可是有什么南珠玉石,要民妇帮着掌掌眼的?别的不敢说,在珠宝一道上,民妇还能算是半个行家。从小跟着我爹瞧着看着,也摸出了不少门道。”
    “那太好了,我这里正缺个行家里手。”
    方如逸给余照使了个眼色,让她写下一个地址,交给陶莲。
    “陶娘子请看,这是我新收的珠宝铺,从前那位掌柜造过不少空账,已经被我辞退。他心里有怨,把手底下的人全都带走了。
    旁的小厮倒也无妨,只是这靠得住的鉴宝师傅,却是难寻。若是陶娘子瞧得上我这间铺子,闲暇时可否来帮着掌掌眼?
    你若愿来,我便按京中鉴宝师傅的俸禄请你,一年三百金,如何?”
    陶莲惊得说不出话,三百金,那可是两间铺子三年的租银!
    对方开出高价,反倒让她心里胆怯,生怕把事情给办砸了。
    她半晌才回过神来:“姑娘,民妇,我,我没想做什么鉴宝师傅,若是看错了眼,岂不是要让姑娘亏钱?”
    “自然不是每颗南珠和玉石,都得你亲自掌眼。”方如逸气定神闲。“你家中坐过珠宝生意,一定知道鉴宝师傅手底下管着不少懂行的伙计。
    你若愿来,我会再招三个人帮你,你只需管住了他们,多几个人一同掌眼,互相监看着,便不会出错了。”
    --------------------
    第55章 安排
    =====================
    陶莲细听了半晌,慢慢觉出味来。
    方如逸连多请几个帮手的事都想好了,定是刚才自己提起家中曾做过珠宝生意时,她就暗暗做了打算,准备拉自己和张烈一把。
    机会都送上门来了,若自己再不识趣,岂不是要错失了贵人。
    陶莲当即起身一福:“姑娘待我家这般好,实在叫民妇无以为报。只要姑娘肯信民妇的能耐,民妇一定打起十二分精神,替姑娘好好鉴鉴那些南珠玉石!”
    “陶娘子快别说什么报答的话!”方如逸忙示意她坐下。“珠宝铺的鉴宝师傅一直寻不见得力的,我都愁了好几日了,夜里一想起来,连觉也睡不着。今日你们上门,原本也是凑巧,没想到竟是给我雪中送炭来了,说起来,是我要谢你们才对。”
    陶莲听得呆了,半晌才道:“姑娘怎么反而谢起我们来了,万万使不得的!”
    方如逸眼中含笑:“既然如今我们一道做生意,那便是一条船上的,别说什么谢不谢的话,将来一块儿赚钱才是正经。”
    “是呢是呢!”陶莲不住地点头。
    方如逸的目光落在张盈身上:“我同王御史家的顾娘子和王姑娘有些交情,王家是诗书出身的清流门户,极重儿女的学识,便请了先生在家中给孩子们上课。
    我瞧着,盈儿妹妹是个聪慧识大体的,若能多得些教导,这辈子都受用不尽。如果二位愿意,我可修书一封,送盈儿妹妹去王家的私塾,读些诗句典籍。”
    此话一出,张烈和陶莲又惊又喜。
    王御史可是当朝正二品的大官,又是声望斐然的清流。前段时日,曾得功的事一闹出来,他家立即断亲,那般雷霆手段,震得满京咋舌,各家各户暗地里都赞王家身正端方,不因女婿有些才气就偏私罔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