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45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反正是拿了皇帝敕令的,谁敢对此有异议。
    新帝渐渐不得人心,全靠皇权压迫才令这些官员们臣服。
    “你确实愚钝呐!”新帝耐不住性子,指着吕中庭鼻子骂起来,“你一个当臣子的,不能为朕分忧,要你有何用!”
    殿中三人双膝一弯,纷纷跪在了地上。
    “陛下息怒!”
    新帝正欲爆发,薛平忽然从殿外进来,不怕死地要通传。
    “陛下,中书令大人在殿外,说有要事求见陛下。”
    手一叉腰,新帝索性连着一起骂,“糊涂东西!没瞧见朕在忙吗!”
    薛平对这种状况,都是见怪不怪了。他这主子向来脾气古怪,登基之后尤其脾气更差,打骂宫人都是时有的事。
    于是薛平也迅速跪下装恭敬,才继续回话,“是奴才不长眼。但中书令大人说是原州的折子要呈递,奴才见陛下这几日正烦忧此事,不敢不上心。”
    一听是原州,新帝头顶的火忽然又被浇灭了。
    原州,那不早说。
    “叫进来。”手臂一挥,新帝皱着眉头转身坐回龙椅。
    吕中庭跪着,听见殿外脚步声渐渐逼近,也耐不住好奇,垂头偷看了一眼。
    果然是中书令大人。
    吕中庭心中忧虑更甚。
    他殿试放榜后,烧尾宴上中书令严同均便称赞他文章俊逸。此后外放十年,终于回调中书省时,更是对他关怀有加。
    可以说,严同均的殷切希冀,吕中庭在战战兢兢中看得一清二楚。
    他自认不是个刚直果敢的忠臣,此生志向便在于合家安宁食粮不缺,对于做官并没有什么兴致。也是从幼时为拜托贫困死读书,人人考功名他便也考功名。
    等真的考中了,也是在任上点卯,靠着谨慎不出错升官也算顺利。
    严同均年已耳顺,在朝中留不了几天了,却始终想给这个一直当做自己学生看待的后生铺一条稳妥的去路。
    所以今日他撑着病躯,也得救吕中庭一命。
    “陛下,这是原州快马送来的陈表,请您过目。”
    折子递到新帝手中,他才扫了一眼跪着的几个人,轻飘飘吩咐一句,“都起来吧。”
    吕中庭赶忙上前,搀扶了严同均一把。
    李崇玄虽是武将,对官场与君臣之事并不算敏锐,可也比新帝清醒多了。在决定派人去恪州时,许停舟就帮他草写了这封陈表,与许停舟一起出发。
    一个往恪州,一个往都城,哪儿的事都不耽误。
    薛平见新帝几眼扫了大半篇幅,掂量着问,“陛下,可算顺心啊?”
    文中写道,李崇玄的一个手下办官差到了恪州骛岭道,便顺便在宕山偷了几天闲。谁知这一偷,却离奇死了。
    因为身上带着官印与刺史手令,便不好直接算了。再说人也算是自己手下,便派了人去协同调查,顺便带回来归葬。
    都城离原州更远,所以信恐有到的不及时,望陛下恕罪。
    言辞倒是恳切。
    新帝这么一看,疑心算是消了一半。原州、恪州与蜀中是大崇眼下最多人盯着的地方。若是私下勾连,便不须专程递一封陈表来了。
    思忖这这一层,怒火也消减了些。
    “李崇玄,死了个手下人派人去查。即是如此,薛平!”
    应着新帝的吩咐,薛平赶快上前几步,“奴才在。”
    “传朕口谕,命李崇玄查清之后上表详述这桩命案,朕便不予追究了。”
    这下好,皆大欢喜。中书省和御史台,哪儿都不用为新帝的发疯劳心劳神了。
    吕中庭擦了擦额汗,手中还搀扶着严同均出了殿门。
    “严大人,身体怎么样?这几日省中多事,还未去探病侍疾,您还先来救了下官,实在是……”吕中庭说到一半,便觉羞愧难当。
    一阵风吹过,受了凉,严同均轻咳几声。
    吕中庭何尝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这些年了都未激出吕中庭的忠勇。虽然已然知道他千里马未逢伯乐,但他们二人都已不算青春了。
    若待自己死去,留给这江山的便不知道还剩下什么了。
    严同均长叹一口气,“我还行,不说这个啦。”拍了拍这个当徒弟对待的小子,权作一年到头的慰藉。
    雪还未降临都城,新的一年是什么样,谁又知道呢。
    可千里之外的宕山,已是雪白苍茫的一片了。
    “这天也太冷了。”
    许停舟自被识破计谋,收了那番神通,三人相处的氛围便轻松了不少。
    这是许停舟自己发觉的,那夜审讯一般压抑,比这大雪更闷。
    还是眼前的羊肉暖锅,更让人觉得身处人间。
    锅子咕嘟咕嘟在火上煮着,热气朦胧中,阿姀捧着个小碗开始捋思路。
    “从这几天对尤潼验尸的成果,现在我们大致可推论出些事来。”阿姀说一句,往锅中加一块萝卜,“其一,尤潼脐处有一不明刀伤,但屋中并未发现刀刃,所以一定是他杀。”
    “其二,从伤口的反应来看,死的时间不少于三天。不过由于天气冷,所以尸体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又一块萝卜下锅。衡沚见她有点沉迷的样子,在锅里的汤溢出来之前,伸手将阿姀的萝卜挡住。
    “没错。人死之后,他的小厮往宕县买了酒回来,便立刻去驿馆雇了信鸽送信回原州。但小厮下山已有两日,他供述有误之处便在于此。”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