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5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阿姀想了好几天,想要顺利地做自己的事,就得先将那半吊子叔叔的疑心全都打消了。
    虽说来时薛平是狐假虎威,半威胁半利诱地骗了衡沚的一纸婚书。可他是仰人鼻息活着的,若没有新帝将此事反反复复叨念,薛平哪敢自作主张呢?
    她那个皇叔,她最是了如指掌。
    衡沚捏着阿姀的简易图,墨迹印在薄纸上,能看得到后面火苗跳动的影子。
    能得到这样妥善的安排,他还是头一次体会。
    不禁想起了那日在马车上,公主威严地一手挡在他面前,叫他不许下车的模样。
    从前是衡沚来做指挥决策的事,已经习惯了将大局掌握在自己手中。突然闯进他楚河汉界中的“将军”,让他心悦诚服地听凭调遣。
    公主有大韬略,考虑得太细,实在比不了啊。
    --------------------
    想起了神火喵喵教的那张表情包,迟早把衡沚p图放上去。
    阿姀昭昭!阿姀耀耀!
    第7章 落扇
    ====================
    “衡沚到了?”
    早过了早朝时辰,新帝穿着夸张的金龙绣纹常服,倚着个娇滴滴的美人。
    膳食局一桌早膳上了几十道,这会儿新帝挑挑拣拣,指挥美人给他布菜。
    “回陛下,召侯世子已经在殿外候着觐见了。”含胸低头的这个,便是回宫来夹紧尾巴的薛平了。
    上回那件事,薛平的自作聪明确实得了新帝的欢心,赐了他城中一处好宅子。得了赏,他服侍起来便更加上心了。
    新帝咬了半个牛肉盒子,满意地点点头。
    召侯世子来得快,让新帝更加觉得自己的敲打有用。
    “行了,撤了吧。叫衡沚进来。”
    都城的初冬惯有寒风,昼夜交替间乍冷,不算好受。
    衡沚在殿外从天色蒙蒙亮,站到衣衫空隙里都是冰冷一片。新帝未起身时,他便在廊下等着了。
    这新帝一早起来,也不上朝,就在屋子里燃了灯,将美人召来聊天。
    几个大臣要来议事,都被薛平腆着脸说尚未起身,硬打发走了。
    还真是有些昏君风范。
    从阿姀毫不掩饰对于这位新帝的不喜,衡沚心中的秤就已经不平了。
    人总是这样。每每对某人已有了不算好的印象,倘若他日遇到友人也作了不算好的印象,那么此人的风评一传十十传百,就差不多一泻千里了。
    在无知无觉间,阿姀就成为了衡沚的这个“友人”,新帝就成了这个“某人”。
    缘无定数,玄不可言。
    殿中的侍从来来回回几趟,将杯盏碗碟齐齐撤下。
    又换了一批侍女将新茶净手一类的东西全都送进去,再撤人出来,衡沚才看见了薛平一掸衣服在殿前站定。
    “传陛下口谕,宣召侯世子衡沚觐见。”
    衡沚拱手听了诏,直起身来见薛平腰杆子笔直,像是生生受了他一礼。
    规矩摆在这儿,传旨的无论是内侍还是官员,宣了旨意后若是两方身份悬殊,是要平礼以示互相尊重的。
    人在屋檐下,即使薛平不平这个礼,这四周的人也不会觉得奇怪。
    仰人鼻息在这宫里也是分阶层的。长秋监的监令仰陛下的鼻息,他们这些小喽啰,就得仰长秋监的鼻息。
    “世子,请吧。”他咧嘴一笑,叫人给衡沚开了路。
    天子游猎图呈到新帝手上,他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为了维持自己纨绔的真名声,衡沚并未低头垂眼,将新帝的表情变化尽收眼底。
    阿姀的话便回响在衡沚耳边。
    “能问恪州要天子游猎图,就说明我这位皇叔死性不改。他这人就是好面子,听人说天子游猎图是天将贤主才会得手,自从继位便在宫中他发了疯地找。”
    “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他问什么,他根本不通书画,只会看浅显的东西,水平还不如你。”说这话时,阿姀甚至有隐隐的骄傲。
    新帝将长袖一挽,将左右指挥来,“展开!”
    他从前瞧不起怀乘白,觉得不过是落了势的穷书生,还自恃清高瞧不起王宣衡启这种武夫。
    是以等到想寻画时,压根儿不知道真迹在怀乘白这儿。
    只是听说,并未见过真迹。
    贤主得画的说法,是从道士处听说的。画的细节是找了个会丹青的辅重金日日细问的。
    其人也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响,说天子游猎图看落款与特别几处,便知真假。
    新帝叫故作高深的两人哄骗得一愣一愣,深信不疑。
    这会儿站在他后面,穿青色衣服的人,约莫就是这个会丹青的半瓶子。
    新帝满眼放光,手都忍不住伸上去摸了。
    先看落款,字体飘逸娟秀,与其作者汪祁宗的一张帖字迹极像。尤其在写撇捺时的恢弘,是旁人难以得其神韵的。
    再看图中的侍女和远处河边垂钓的老者。
    侍女的唇与身上披帛的朱色,是先用一层胭脂,再用一层朱砂,算是汪祁宗的癖好。
    恪州偏北,不是胭脂虫的主要产地。因为成本高昂,工序也难于一般妇人所用胭脂,一般人作画也早不用胭脂色,以朱砂一类代替。
    这画上的胭脂纯而艳,朱砂红得青涩。结合起来巧妙地展现了侍女裙摆的逼真,仿佛随着视线随风飘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