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八零年代小锦鲤 第37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管家一下就慌了神,哆哆嗦嗦地开始翻找起自己的裤子。
    “你是在找这个吗?”
    床上的女人一丝不挂地掩在被褥中,酥软的声音,一开口就让他浑身发麻。
    管家此时浑身软得连声都发不出来,只能点点头以示回答。
    “这个啊可不能给你!我要了!”
    管家心中大骇,这女人什么毛病?!
    要男人的内ku做什么用?
    “别……别跟我开玩笑了……”
    他走过去伸手就想抢,女人更绝,自己把裤子塞进被褥里:“来拿呀?”
    “不是……你……你一水灵的大姑娘,你说你要我这个老男人的内裤有什么用,不嫌脏的!”
    女人听完遮着嘴,咯咯咯地笑了起来:“我可不嫌脏,这啊,可是宝贝!我听吴家小子说了,你死活不肯入伙,这不,我只好亲自来一趟了!”
    什么?
    吴家小子?这不就是他的那位挚友吗?
    这……这难道……
    管家不敢想下去,其实也不用想下去,他已经清楚意识到这是个局,一个拉他下水的局。
    虽然他也姓吴,是名副其实的吴家人,但他跟家里的那些当家人不同。当家人不仅看利,也很在意家族的声望和影响,但凡有牵连,损害家族荣誉的事儿,再大的利润也不冒险。
    可这挚友却不一样,他刚好相反,只要有利益,他一定是趋之若鹜,根本不考虑什么影响和家族荣誉。
    虽然管家已经把这些人和事儿都看透了,但又能如何?从他开口借第一笔钱的时候,就已经上了贼船,下不来了……
    第961章 他们都欺负我
    于是,他成了挚友的暗装,府上什么时候有拉货,他就及时知会这位挚友,随后,挚友会带来一些红布包,让他把东西加塞进拉货车里,一并运走。
    就这样运作了快有一年,也没旁生枝节,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让人没想到的是,家里的小保姆,竟然发现了这件事儿,甚至可能已经知道这事儿很久了,只是一直没说出来。
    管家此时左思右想,却怎么也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哪里露了马脚,小夏对此事知道几分。
    面对管家的黑白颠倒,小夏非但一点不怂,反而把更多的事儿摆到明面上来,如果不是今天被小夏揭露,不知道还要瞒到什么时候!
    老夫人是越想越气,越气越后怕,颤抖着指着管家,半天只连说了三个好字,然后大口地喘息着怒气。
    管家见事情败露,出了一头大汗,脸色通红,犹豫着是否该坦白一切。
    这时,医庐外却走过来了几个人。
    小锦宝惊讶地发现,那个管家刚刚还慌张害怕的神情全都不见了……
    就像溺水者抓住了一根稻草一样,管家急忙对着来人喊道:“吴小爷,您来得正好,您可得替我说句公道话,被这么冤枉,我可怎么办啊……您帮我给老夫人解释解释吧。”
    来的人正是吴双泽,一脸笑意的对着老妇人说:“晚辈先给老夫人问声好。这……这是怎么回事,刚在山下还一团和气,怎么突然就变了?”
    吴双泽抬眼扫视了一圈,看到了女儿和吴亮一伙,还有……
    他眉头一皱,还有那个坏事儿的臭丫头!但凡遇见那个小锦宝,就准没好事!
    吴双泽心中不快,嘴上却不动声色地圆着场:“管家跟您府里这么久,最坏的日子都共患难走过来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究竟是做错什么事情了?”
    小夏似乎知道来人是谁,也不怯场,不知是不是因为觉得有老夫人撑腰,底气足,竟插着腰直接把刚才发生的一切又复述了一遍。
    “嗨,我当什么事儿,就这?怪我!竟闹出个大乌龙来……这个事是我派管家去做的,他不过是帮我忙,怎么成了私通外人呢?”
    吴双泽温声细雨的劝着老妇人,老妇人也不好当着众人驳了他的面子,但也没吭声,默默眯眼盯向吴双泽。
    “此事真怪我,事儿办的不妥帖,失了礼数,没跟老夫人您报备,主要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来京城办事,不知道该找哪家门路打点,这不管家对京城更熟,就找他打听打听……”
    老夫人并不吃他这套,直觉告诉她,这事儿背后绝对没这么简单,自己家仿佛被一张天罗地网给罩着却不自知。现在知道了这张网的存在,却摸不着出口,别提有多堵了。
    老夫人越想越气,似乎有点顺不过颈来,胸口憋得慌,突然感觉有只暖暖的小手在背上上下滑动,那股堵在胸口的气似乎被戳开了个小口,慢慢又往下流通起来……
    “老奶奶,您别气,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我两个奶奶都是这么教我的,不气自己……”
    小锦宝最先观察到老人憋胀得越来越红的脸,赶忙走过去,在她背上轻抚起来,学着杨春兰照顾她时的模样,用力给老妇人顺气。
    待林老太和师兄发现老夫人有异时,欲上前搭把手,小锦宝已经率先到老人边上。旁人还未意识到老夫人身体有恙时,老人家就恢复过来了,她换了个话题开口道:“你小子来这干嘛来了?”
    “我这不是担心女儿和小舅子,上山半天没回来,怕是遇到危险,就过来看看。”
    吴雪看到父亲,跑上前去,抱住父亲,“爹,舅舅凶我,呜呜呜,我都不敢还嘴,他们都欺负我,你要帮我报仇!教训舅舅和他的跟屁虫。他们都欺负我,哼!”
    第962章 这疫病邪门
    吴双泽宠溺地将女儿抱起,佯装心疼地嘘寒问暖起来,余光却时刻瞥向一旁的林老太和林老大夫,嘴里不忘装模做样地哄着吴雪:
    “乖,你告诉爸爸,舅舅和他朋友都怎么欺负你了?”
    吴雪顿时来了劲,比手画脚地告起了状,却没发现,自己爸爸的耳朵,早就往一旁探去,压根就没管她说什么。
    林老太见医庐内的麻烦已了,剩下的多是外事儿,便抓着这空档与师兄道明了来意。
    “师兄,你瞧我这孙儿如何?嘉宥他自小对医术和中草药就饶有兴趣,自发习得不少医术知识,若有人指点一二,定能为……”
    她没想到,话还没说完,就被一旁的师兄给打断了:“你说要来医庐,我就知道有徒可收了,没想到一下来了俩儿,挺好,挺好!雪中送炭啊!”
    林老大夫就盼着师门人丁兴旺,能为中医多培养出些好苗子,他暗中观察过林嘉宥,是个细致的孩子,值得用心栽培。
    而那个小锦宝,自打她来找自己,抬头只看她一眼,林大夫就已明了,这孩子并非凡人,若想中医发扬光大,她定是不可或缺之人。
    再加上那群臭小子,天天叫着要小师妹,这可是一举三得的绝妙好事呀!他正愁不知怎么跟林老太开口,现在可不愁咯!
    林老太许是太过高兴,并没有听见自己师兄那后半句“来了俩儿”,不仅一点反应没有,还顺着这话继续谈起了疫病之事。
    “师兄,你知道国内爆发疫病了吗?”
    “嗯,听说了,似乎一整个县城都染遍了。正召集着医疗队前去支援呢。”
    林老大夫看了看吴家人还在商量着事儿,似乎意见不一,看起来还得讨论上一会,这才放心地把话说开。
    “不过这疫病,不简单……我怎么看怎么觉着邪门。”
    师兄的评论出乎林老太的意料:“邪门?那不至于吧……”
    林老大夫摆了摆手:“你好好想想,这生的可是疟疾!可现在是什么时候?这还能不邪门啊?”
    林老太这才意识到师兄说的邪门之处。
    是了!
    按常理来说,疟疾多以蚊虫为载体染病,源头就是蚊虫叮咬,应多发于春夏至夏秋时段。
    当下正值隆冬时节!这样大面积爆发疾病,根本说不过去!
    “而且……我听说这染疫的县里,有个村情况明显会更好,甚至可以说是全县最乐观的一个县。按着以往情况,早该痊愈,可……似乎不见好,差人去问,只说是买了村内自制售卖的药汤。”
    林老太不关心这些,她现在就只想要个答案,便打断了对方的话:
    “师兄你光猜肯定没用,要不干脆动身去走一趟?顺便带这些徒孙们练练手,我平时正好是在疫区里住着。里头草药啥的,管够,师兄,有兴趣走一趟吗?”
    可林老大夫却惊讶地抬起头来,半天说不出话来,正欲开口,却被吴家人的话给打断了。
    “混账东西!连自家亲人都这般利用!你!咳……咳咳!”
    刚刚还簇拥着围在小锦宝周围问东问西的小男孩们,顿时收了声,跟在林老太和林老大夫的身后,朝声音那围了过去。
    原是老妇人一阵高声怒喝,对方却根本没将她放在眼里,反倒是那个浪荡不羁的高良初更显人情味儿。
    只见他眼神一亮,一个跨步,转身就从走来的林木木手中抢走了他给小锦宝解渴的梨汤,小心吹了吹递给老妇人润嗓。
    “你!”
    身后传来林木木的怒喊!他的小脑袋仰了起来,气呼呼地用手指着高良初抖个不停,正要破口大骂,发现梨汤是给老人服用,林木木立马又将要脱口而出的一溜儿的脏字儿给吞回肚里。
    第963章 这下闯祸了
    再看吴双泽,背过身去,不管老人的训斥,反而抱着吴雪朝两位老人迎了过来。
    “林老大夫,林老太太,您瞧,这事儿还真不好办,医庐这地方,我是已经买下了。我也不绕弯子了,这么做,就是希望能请您下山一趟,替我们坐诊。手段确实不厚道,但……实在是没招了不是……您看?”
    林老医师皱了皱眉头,他知道有人在动手脚,但没想到竟是吴家人。按理说,这医庐算是荒无人烟之地,乡政府甚至都未必知道这医庐的存在,又如何能办的下这手续?
    但这毕竟是京城吴家,家大业大势更大,什么样的地他会要不着呢?唉,算了,看样是撑不下去了……
    “坐诊的地方是在哪儿?”
    吴双泽眼睛立马亮了,忙回道:“有些远,我包您路费。”
    正准备把时间给定下来,又被人给打断了,真是好事多磨,气得吴双泽推了身侧一直扯着衣角的吴雪。
    “闭嘴!一边玩去,爸爸正忙正事!”吴雪也不怕,习以为常地嗯了一声,就往后退出了人群。
    “慢着!此事不可!”
    吴老妇人急急制止道。
    她对林老大夫的医德早就有所耳闻,刚又知悉这吴双泽利用良初身份,派他来医庐做暗哨,给人添乱,心里多少有些歉意。
    “林大夫,这事儿你不用听他的!这块地就当是吴家代表这十里八乡的百姓送您的!”
    老妇人算准了这地定不是吴双泽的名字,因为他非京城人士,定无资格亲自买下这块地,因为他不是京城的人,许是托人帮忙办的手续,挂他人名下,要么是他父亲,要么就是管家。
    她随即朝身旁的小夏使了个眼神,对方会意后不动声色地退出人群,抓着最外圈的一个小家伙嘀咕了几句,就匆匆朝草屋跑去。
    小夏的脚速越来越快,脑子也跟着飞转起来,原来是这样,东西一定就种在这医庐附近!
    得再快点!要打电话,还要知会他们!这条大鱼终于藏不住了!
    她越想越兴奋,一时竟没发觉,身后跟着条小尾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