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八零年代小锦鲤 第17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老四,你帮忙盯着点,今天争取把这片稻田都清理出来。”村长不放心地跟吴老四交待。
    吴老四挥挥手,“你就放心开会去吧。”
    “吴叔,你这次做的非常棒,可成了典型,不仅在镇上出名,在县市都出了名,领导们都表扬你有防范意识,今天会让你就村里防洪工作进行总结发言,供其他村学习。”
    路上,小王忍不住一脸兴奋地道。
    “你是说让我在全镇大会上发言?”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话,村长心里有些发怵。
    “不止,还有县里的领导。”
    “小王,我……我肚子有点痛,要不你跟镇长说一声,我身体不舒服请个假。”一听还有大领导,村长更不敢去了。
    “吴叔,这个很简单,你就讲讲你的防洪工作么开展思路和做法,另外再讲讲灾后自救工作就好。”小王赶紧拉着村长不让他离开。
    “要不,你帮我讲,反正你是我们的村支书,理应由你发言。”
    其他村的村支书一般都由村民当选,只有向阳村太穷,没有人愿意担任这个职位,一直由小王代理。
    “这是你的功劳,我可不敢抢,不要怕,就把你平时找镇长谈话那种气势拿出来就好。”小王笑着说道,他没有想到随时挨批评都不怕的村长,居然会害怕受表扬。
    村长离开后,吴老四带领着大家伙顶着烈日继续工作。
    晌午过后,吴老太太看天气太热,准备给大家熬点绿豆汤。
    小锦宝见状后,跑去阁楼将爸爸刚收来的草药抱了一把递给老太太,“奶奶,用这个熬药汤给大家喝吧,解暑清热还防病毒。”
    吴老太太一愣,随即接过草药,高兴地道:“我这就去熬。”
    聪明如老太太,她可没有忘记小锦宝给她姥爷治病的事,还有从小就听老人们提到的大灾之后必有大瘟的说法。
    小锦宝这样做,肯定有她的深意,照做准没错。
    “奶奶,多熬点,争取让所有人都喝上一碗。”小锦宝在身后大声喊着。
    “知道了,我熬几桶,待会让你爸提到村委会去。”吴老太太大声道。
    虽然儿子媳妇都下地干活去了,但老太太一个人干活也挺麻利,很快就熬好几大桶草药水,正准备让家文去叫吴老四回来提。
    门外却传来了吴老四的声音,“妈,村长通知所有人到晒坝开会。”
    “正好,我熬了草药水,你提去村上,让大家伙都喝上一碗。”
    “这水能有什么用?”吴老四一脸疑惑。
    “让你提你就提,哪里那么多废话,到了我自会跟村长说。”吴老太太边说边离开。
    “好。”吴老四不敢再问,乖乖提上桶埋头跟在后面,惹得小锦宝和家文他们捂着嘴偷笑不已。
    想不到爸爸挨骂后的模样也跟他们一样。
    几人很快来到晒坝,全村所有人几乎都到齐了。大家看见吴老四桃着两桶水过来,也都用疑惑的眼光看着他,不明白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老太太径直走到村长跟前,俯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村长听的不断点头,满脸感激不断地跟老太太道谢。
    老太太摆摆手,转身回到人群中坐下。
    村长这才大声道:“这是吴老太太专门为大家熬制的草药水,待会每家拿盆来舀点回去,务必让家里每个人都喝上一碗。”
    “村长,喝这个有什么用?”有年轻人问道。
    “你们小不知道,但在座年纪长一点的都清楚,二十年前我们向阳村也涨过一声罕见的大水,全村死了近百口人。”
    众人一片哗然,很多人都不知道还有这件事。
    “其实这些人都不是被淹死的,而是死于大水后的瘟疫,当时全村都得了一场被称为痢疾的瘟疫,而原因正是因为那场洪水造成的。”
    “所以老一辈们才有大水之后必有大疫的说法。”
    村长的一番话,让年纪大点的人不断点头,对于那场瘟疫,他们记忆犹新,当时就是因为喝了医院发的一种草药水才幸免于难的。
    “感谢老太太,你太有心了。”
    “我马上回去拿碗。”
    “这药是神仙水,喝了消百病,必须得喝。”
    很多村民立即起身,准备回家拿碗。
    村长赶紧制止,“大家不要急,这草药水老太太准备的多,保证每家都有,今天召集大家,是我刚刚去镇上开会,带回了非常紧急的情况,需要我们马上讨论。”
    第432章 助人为乐
    “什么情况?”一听有紧急情况,众人连忙顿住,生怕又是不好的消息。
    “今天晚上开会我才知道,这次的大雨,全县都受灾了,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我们镇,现在的情况是到县城的路全部塌方,我们出不去,他们也过不来。”
    “除了我们村,其他村的房屋基本全毁,现在很多人无家可归,更重要的是没有吃的,镇上已经将粮站储存的粮全部下发,但还是不够,很多人拿着钱买不到吃的。”
    “天呐!怎么这么严重?”
    “真的很严重,我昨天去邻村给我妈他们送吃的,村里好些人都在倒塌的房屋里刨粮,但要么被压的很深刨不出来,要么就被大水冲走了。”
    “这样看来,我们村真的是最幸运的。”
    “这次我们幸运,除了是老天爷的眷顾,还要感谢吴家人,要不是老四劝我们提前转移粮食,说不定现在我们也饿着肚子。”
    村民们开始议论纷纷。
    “大家听我说。”村长大声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有一个想法想跟大伙商量一下。”
    “村长,有什么事你就说,我们肯定支持。”吴老四大声说道。
    “这次咱们村的粮食没有受损,家家都有余粮,大家看能不能捐一些出来给其他村,解决他们目前的生活问题。”
    听说要捐粮,现场立即沉寂下来,很多人都埋头不语。
    “奶奶,咱们家有很多粮食吗?”小锦宝小声问着老太太。
    老太太立即明白小锦宝的意思,开口道:“自从你来之后,咱家两季的粮都攒下没卖,我正算能捐多少。”
    吴家人多,地也多,往年全家的收入都靠卖粮,自小锦宝来以后,吴家有了余钱,就没有再卖粮,因此粮也攒了下来。
    “那我们……”小锦宝话还没有说完。
    老太太就点点头,一脸慈祥地道:“可以捐三百斤,你说吧。”
    小锦宝兴奋地点点头,大声地喊道:“我们捐三百斤。”
    稚嫩的童声在人群中突然想起,惹的大家伙纷纷侧目,脸上露出惊讶的目光,这吴家出手就是三百斤,可真大方。
    “我们再捐五十斤菜油,另外家里还有一些新的棉被和衣服,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捐一些出来。”老太太补充道。
    人群中立刻就炸开了锅,这菜油是多么的珍贵,大家都清楚,吴家就这样眼都不眨地捐出去。
    一时间,大家纷纷对吴家称赞不已,“老太太,你可真舍得。”
    “还是老太太识大体,出手真大方。”
    但也有人心里不满,阴阳怪气地道:“吴家想出风头想疯了吧?居然捐这么多,完全就是炫富。”
    “就是,他们这样,分明就是故意让我们难堪嘛!”
    ……
    吴老太太听到大家的议论,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大家都清楚,我们家是出了名的穷,之所以捐这些出来,不是为了名,更不是炫富,而是报恩。”
    “是政府大力发展养殖业,才让吴家有了今天,现在镇上出了这么大的事,能帮一把是一把,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人再回到闹饥荒的年代。”
    “对,我们帮助了别人,自己会开心,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福报,多好的事。”小锦宝也大声地重复着怪叔叔教她的话。
    “老太太说的对,做人就要知恩图报,我捐五十斤!”
    “还是小锦宝这孩子懂事,我捐六十斤。”
    在吴家人的带动下,不少村民开始捐粮捐油,甚至还有人将家里的盐干菜也捐了出来。
    仅半个小时,收到的捐粮捐物就达到了上千斤。
    远处,林嘉宥急匆匆地跑过来,道:“村长,我奶奶听说你在筹集粮食,她让我来捐三百斤大米、两头活猪、一百斤菜油,她说家里只有这些,等路通能买了再捐。”
    “不愧为有钱人,林家出手真大方。”村民们纷纷感叹。
    “孩子,告诉你奶奶,不要捐这么多,你们那么多人也要生活,留些自己吃。”村长很清楚,林家应该是将家里的现成粮食捐的差不多了。
    “没事,这路一通就能进城买了。我奶说了做人就要知恩图报,镇上遭了灾,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助人为乐为快乐之本!”
    “嘉宥哥,你说的真好!”小锦宝不由竖起大拇指经,她刚刚怎么没想到这个词呢?
    “是你教会我的。”林嘉宥笑着道。
    他从小生活在一个自私自利的大家庭,根本不懂得关心照顾别人,是小锦宝一步步教会他如何助人为乐。
    “对了,嘉宥哥,你把这个汤药带点回去,一定要让奶奶和家里人都喝上一碗。”小锦宝郑重其事道。
    第433章 是时候分开过了
    “必须要喝?”
    林嘉宥蹙眉看着黑黑的汤药,他从小就爱生病,被迫喝了很多年的药,来到向阳村以后,好不容易才摆脱天天晚药的命运。
    如今再看到,心里是一百个不情愿喝。
    “嗯,必须喝,这些是预防药。”小锦宝一脸认真。
    预防药这个名字还怪叔叔告诉她的。
    “好吧。”林嘉宥长吁一口气,小锦宝的安排,他无法拒绝,极不情愿地带着村长装好的几大碗草药向家里走去。
    村长满脸喜庆地将剩余草药分给其他村民,就安排村里的壮劳力将募捐来的粮食一起送到镇上去。
    对于这次的募捐,本来他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在吴家人的带领下,效果出其的好。
    不出意外,粮食被送到镇上以后,向阳村再次被大大表扬一番。
    小锦宝跟随奶奶回家,刚进家门,秦春香就火急火燎地跑上前问道:“小锦宝,我听说你今天捐了三百斤粮食出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