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八零年代小锦鲤 第2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我……”小锦宝低下头,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总不能说是怪叔叔说的吧!
    即使说了也不会有人相信的。
    “妈,你不会真相信她一个丫头片子的话吧?她懂什么,肯定又是贪玩自己喜欢兔子,才怂恿老四养的。”丁洪珍不以为然。
    “才不是,我就是能保证。”
    小锦宝瞪着丁洪珍,这个大妈真的很讨厌,每次都出来坏事。
    想了想,小锦宝转头对奶奶说:“镇长伯伯说了,这次养兔子要是亏了,他就自己掏钱。”
    第65章 提出分家
    小锦宝想着,奶奶肯定也跟村里其他人一样,担心要花钱买幼兔,所以赶紧把镇长的话告诉奶奶。
    “什么意思?”小锦宝说的不清不楚,老太太也是一脸问号。
    吴老四伸手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刚才光顾着害怕,最重要的事情都忘记说了,得亏小锦宝还记得,赶紧开口:
    “镇长说了,这次养兔子,不用先付钱,等赚了钱再给幼兔的本钱,而且他还说,假如我们没成功,一分钱也不用出,他自己掏钱。”
    “他真这样说的?”老太太半信半疑。
    吴老四连忙点头:“真的,当着全村人的面说的。”
    “镇长还说之所以愿意帮助咱家,是因为我们咱家品质好、觉悟高,收养了小锦宝,还说会给咱家评五好家庭。”
    老太太一听得到镇长的表扬,还要评五好家庭,脸上总算由阴转晴。
    “镇长这话说的没错,我老吴家的人思想不能落后。既然你报名了,那就养吧,明天先把兔圈拾掇拾掇。”
    “兔圈要重新盖,技术员说了,养兔子最重要的就是圈,要盖那种腾空分离圈,兔子才不会生病。再说咱家圈太小,根本关不下。”
    “关不下?你到底登记了多少只?”
    技术员说什么老太太不懂也不关心,但吴老四最后一句话,她却听了个明白。
    家里那个兔圈能关五十只,他居然还说关不下。
    “三……”吴老四伸出了三个手指。
    “三十只?”老太太暗舒一口气。
    “不是,是三百只!”小锦宝非常大声的再次代替爸爸回答,圆溜溜的大眼睛充满自豪。
    “什么,三……三百只?”老太身形一个踉跄,手上的拐杖落在地上。
    杨春兰和史桂兰赶紧上前扶住,人才没有摔倒下去。
    “你作死呀!养那么多,哦哟,我的头。”老太太被这个数字吓到天眩地转,头重的抬不起来。
    “反正不用先给钱,还有镇长帮着承担风险,咱就放开手脚干一次,小锦宝都说了能挣大钱,我信她。”
    这会儿,吴老四反倒淡定了。
    杨春兰也用力点头,表示支持丈夫的行为。
    “奶奶,我跟你保证,这兔子真能赚到钱。”小锦宝也连忙开口。
    老太太扶着脑袋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好半天才抬起头,问丁洪珍和史桂半,“你们的意思呢?”
    养兔子就跟养鸡一样,算家务活,多半是女人的事,所以老太太想征求几个媳妇的意见。
    恰巧今天秦春香回了娘家,只有两个媳妇在场。
    史桂兰想了想道:“我听妈的,你说养就养。”
    “全都疯了,信一个小丫头片子的话还不算,连当官的话也信,镇长说他以后会付钱,给你留的有字据没?”丁洪珍问道。
    吴老四一愣,随即开口:“没有,但他是当着全村人面说的。”
    “当着全村人面说了又怎么样?到时候他不帮你付钱,你又没字据,拿什么去找他?到头来还不得自己给。”
    别看丁洪珍平时蛮不讲理,这会到是脑子清醒,说起话来头头是道。
    “老大媳妇,他可是一镇之长,一口唾沫一个钉,既然当着全村老百姓的面表态了,我相信他不会赖帐的。”
    “我不管,这兔子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养的,如果你们要养,那就分家。”
    丁洪珍见大家都动摇了,立即提出分家,这事她已经想了很多年,今天可算是逮着了机会。
    “老大媳妇,你说真的?”老太太蹙眉问道。
    “真的,比珍珠还真,你们个个争着当傻子,我可不愿意,把属于我家的那份给我,随便你们怎么折腾。”
    丁洪珍抱着胳膊,一副绝不妥协的样子。
    “不跟你家男人商量一下?”老太太再次开口。
    吴老大和其他两个兄弟找了一趟帮人送货的活,出了远门,估计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回来。
    吴老四是因为手受伤去不成,所以才留在家去开会的。
    “不用,家里的事我说了算,今天就分吧!”丁洪珍早已迫不及待,等不了那么久。
    老太太看着丁洪珍沉吟片刻,果断开口:“好,我答应你,回头就让老五把家里的东西清点一下,平均分配。”
    老太太这话一出,众人大吃一惊,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老太太,不明白她这次怎么答应的为么痛快。
    要知道以前,丁洪珍吵着闹着要分家很多次了,但每次都被老太太给压下去。
    老太太又转头看向另外两个媳妇:“你们还有要想分家的不?”
    第66章 平均分配
    杨春兰赶紧摇头。
    史桂兰有些迟疑的看了老太太一眼,也慢慢摇头,她现在还没搞明白老太太的意思,不敢贸然开口。
    其实分家这事,老太太最近想了很多。
    以前不愿意分家,是因为大集体生活过习惯了,总认为一个大家在一起,互帮互助才能活下去。
    可现在时代不同了,包产到户以后,特别是这两年,眼看着村里那些小家都日子越过越好,只有老吴家依旧贫穷。
    再加上这个大媳妇成天搅事,有她在家里片刻不得安宁。
    所以想着干脆从老大开始,先分一户出去,试试看分成小家后是不是会更好一点。
    “妈,你真的同意了?可不许反悔。”
    丁洪珍一脸惊喜,她完全没有想到,老太婆这次会答应的如此痛快,本来心里还憋了很多大招逼老太太同意的。
    “放心吧,我说话算数。”
    老太太站起身,脸上有些落寞,心里默念道:老头子,几十年了,这个家终于还是要散了!
    老太太虽然同意分家,但能看出来,心里还是很难受。
    而丁洪珍好不容易达成目的,心情好的不得了。
    亲自跑去田里把小叔子吴小江找回来,让他按照老太太吩咐把家里的东西平均分配。
    农村分家也很简单,就是房屋和田地。
    田地当初本就是按人头划分的,只不过丁洪珍聪明,开口就要了比较肥沃的几块。
    杨春兰到是没说什么,史桂兰还是有些不高兴。
    “都给她!”老太太无力的摆摆手,不想因为这些事再同丁洪珍吵闹。
    吴家房屋不多,只够一家住一间,但因为丁洪珍分出去以后要生火做饭,老太太又做主把偏间柴房分给他们当厨房。
    接下来就是一些日常用品如碗瓢盆等,以及田间农具什么的。
    每一样丁洪珍都要求平分,大到板凳桌椅,小到一双筷子,一样也不放过。
    而且最让人气愤的是,每样东西她都净挑好的拿,全然不顾其他人不满的眼神。
    眼看着好点的东西都让丁洪珍给挑走了,史桂兰气得跺脚,有些后悔自己刚才的决定。
    “随她去吧,最后一次了。这些年老大为这个家操心不少,权当是补偿他和两个娃了。”
    老太太叹了口气,丁洪珍的贪婪和无情让她彻底失望,好在从今以后就成了两家人。
    至于家里的余粮和肉,丁洪珍开始说吴家老五没成家,也很少在家里吃住,只能平均成四份。
    老太太一听火了:“这肉是小锦宝捡的,你也别分了。”
    丁洪珍被呛的不敢再说话,跑去隔壁借来了杆称,把所有东西全部称过之后,才让吴小江平均分成五份。
    所有的东西分配完毕,丁洪珍还站在堂屋不肯离开。
    “你还想要什么?”老太太黑着脸,语气有些不善。
    “当然是钱呐,你存的钱也有我家的一份,肯定要平分。”丁洪珍理所当然地回答。
    吴家这些年都在努力解决温饱问题,又哪里来的存款,唯一的存款还是上次卖野猪和鱼攒下了一点。
    这些,老太太准备来年给几个娃交学费用的。
    “那些钱不能分,开年几个娃都要上学,包括家富,到时候我一起拿去交学费。”
    “哪不行,既然分家就要分的彻底,你把钱分给我,我去给家富交费也是一样。”丁洪珍手心向上,站在老太太面前。
    “你……”
    老太太气到颤抖,“好……很好,都分给你,日后两个孩子读书我是不分管半分的。”
    “谁要你管了,分家以后我们自己的小日子肯定比现在好,到时候你不要眼红就是。”
    现在丁洪珍完全不把吴老太放眼里了,连说话的语气都变了。
    老太太没有理她,进屋拿出一个手帕,颤抖着双手一层层褪开。
    里面包裹着的正是上次卖肉的钱,当时一共100元,老太太给了每个媳妇5元,还剩80元,后来买鱼和王八又攒了20元。
    按照五个户头平分,数了20元给丁洪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