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第17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齐柔心满意足,“行了,父王应该没有什么其他事情瞒着我了,去把外面围着的黑布和砖墙都拆了吧。”
    等房间外头的障碍物一拆,光线透入房间,齐王的眼泪狂飙,双腿发软,这样的生理反应,他根本就控制不住,看起来毫无君王尊严。
    明明齐王没有被关多久,但整个人却显得格外狼狈。
    “哎哟~父王你怎么了?来人,赶紧去扶一把啊。”齐柔语气担心。
    这个时候,齐王已经失去了骂人的力气,只对齐柔说道:“是我小瞧你了,你的心倒是狠,能关我这么久。”
    “也没多久,也就一天而已。”齐柔回道。
    “呵呵~就一天,我不信。”齐王嘲讽的笑笑。
    牧站在一旁补充,“被关在小黑屋里的人,感受不到光线和声音,也感受不到时间的流失,精神会变得格外紧绷。大部分普通人,坚持一天就受不了,关个两天,人可能就会疯……”
    抓住了牧话中的重点,齐王不敢置信的看向齐柔,质问道:“你想让我变成疯子。”
    “怎么可能?我还等着你给我加冕呢。”齐柔不慌不忙的说道:“太卜已经算过,明天就是个好日子,我准备明天就举办登基仪式。”
    想到自己的用处已经被齐柔榨干,齐王绝望的闭眼,眼不见心不烦的说道:“随你!”
    “明天是个大日子,父王你明天好好休息。”齐柔一挥手,就有人拿着担架,抬着齐王回寝宫,旁边还有医者随行。
    齐王被折腾了这么多天,身体虚得不行,不好好养一养,说不定明天他能表演当场晕倒。
    这次齐柔的登基,和当初姜国的仪式根本就没法比,举办得仓促不说,连观礼的人都没有多少。
    等齐柔登基和齐国投降的消息,一起送到姜国的时候,许多人才知道,齐国居然悄无声息的换主了。
    郑国投降的时候,大家已经震惊过一次,这次换齐国投降,大家都还比较淡定,只惊讶于齐王禅位给齐柔。
    “连郑王都降了,齐王投降也不算什么了。但是为何齐王投降之前,还要多此一举,把王位传给齐柔公主?”
    “还能为什么?齐王他要脸面呗,他不想当这最后一任的亡国之君。”
    “啊~齐王可真是窝囊啊,投降的事情,自己不好意思做,就交给自家女儿来做。一点君王的担当都没有。”
    “啧啧啧~齐国以前就靠女人担事情,如今都要亡国了,还是靠女人。”
    连姜蓁都没想到都邑的风向,居然会是这样的。
    明明是齐柔篡位,但在众人口中,活生生的变成了齐王推卸责任。
    【齐柔这是下水军了吧。】
    【你还真别说,这一套应该有用。等齐国那边的内幕消息传到姜国,至少得半个月一个月,这个时候大家都已经产生固有印象,想转变就难了。】
    【这就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齐柔这造谣式澄清,我是服气的。】
    【就齐柔坑爹的各种套路,简直是孝出天际了。】
    齐柔坑爹虽然坑得很熟练,但对兄长还是有感情的,所以在和姜蓁商议投降条件的时候,她还分了两座城给齐国太子,自己就要了四座城。
    这波不仅是分担利益,也是分担风险,保全自己的名声。
    齐国太子在客馆里深居简出,听到都邑那些流言的时候,人都傻了。
    “父王为什么会禅位给妹妹?我才是太子啊?而且连郑王都投降了,父王投降,也不算什么丢脸的事,为什么要让妹妹代劳,我也不怕丢脸的啊……”
    齐国太子想解释,可现在齐柔弄的这一出,已经制造出了‘齐国男子无担当’的刻板印象,齐国太子一出门,接收到的就是大家嫌弃的目光。
    如果他还想说两句,那嫌弃的目光就更甚,根本就没人听他的狡辩。
    他想进宫,找自家姑母齐太后询问情况,但齐太后也是一问三不知,甚至还高兴齐国的识趣,没让她夹在中间难做。
    这突如其来的舆论攻击,把齐国太子都给干沉默了,只能老实的远离众人,等齐国送来的情报。
    不过在姜蓁的帮助下,齐国太子,最先收到的,是齐柔送来的信。
    信中,齐柔诉说了自己的苦衷,表明她逼宫是不得已的,而且她还有福同享,分了两座城给他。
    逼宫的风险,齐柔自己担,得来的好处,兄妹同享。
    看到了齐柔的解释,又拿到了好处,齐国太子瞬间就坦然了,还心疼的说道:“这几年柔儿在国内也不容易。我久居姜国,若不是柔儿在,父王说不定就传位给我其他兄弟了。”
    因为一封信,兄妹感情恢复如初。
    知道齐柔过段时间要来姜国,和郑王一起参与受降仪式,齐国太子早早的就替齐柔安排了起来。
    至于都邑那些阴阳怪气的话,齐国太子就当是耳旁风了。
    【齐柔这一招,玩得可真溜。就算以后她爹来了姜国,可能也扭转不了齐柔的风评。】
    【要是齐王早点投降,宫里也不会发生这么多大戏了。所以我建议啊,卫国也该投降了,不然很有可能也会发生内乱。】
    抱着半是威胁,半是提醒的想法,姜蓁非常诚实的把齐国的那一摊子事,透露给了卫国的谍者,让卫王好好的认清一下现实。
    不是谁都有一根硬骨头的,也不是谁都不怕死的。
    郑齐两国投降,国内的大臣和百姓都非常赞同,因为他们谁都不想枉死。
    血肉之躯,根本就没办法和热武器对抗。
    拖的时间越久,姜国制造出来的大炮和弹药就越多,自家的城墙也就越不禁打。
    投降,才是最明确的选择。
    卫王接到姜国这边的情报,顺手就扔给了卫阳,冷笑着说道:“姜王这是在点我呢。”
    卫阳一目十行的看完情报,不在意的说道:“卫国和齐国可不一样,我和大哥兄友弟恭,才不会发生齐国那样的事情。”
    虽然卫国国内铁板一块,可两大盟友都接连倒戈,卫国也有些独木难支。
    卫王很铁不成钢的叹气,“郑王齐王这两个软骨头,怎么能这么快就降了呢。几百年的祖宗基业,就这么葬送在自己手里,他们就不心疼吗?”
    “崽卖爷田心不疼。”卫阳也跟着嫌弃。
    但过了一会儿,卫阳还是忍不住说道:“如今这形势,卫国怕是也坚持不了多久,要不我们还是……”
    “怎么?你也想卖祖业?”卫王的目光凌厉。
    卫阳尬笑一声,弱弱的说道:“不是我,是父王您。”
    卫王深吸一口气,忍住骂孩子的冲动,坚持道:“就不能再等几年吗?说不定以后事情还会有转机呢。”
    “可没有郑国齐国在前面替我们挡刀,姜国下次出兵,就会直指我卫国。而姜国的攻城利器,所向披靡,我卫国能拿什么去挡。”
    卫王瞪眼,“你再给我说丧气话,我把你扔前线去挡。”
    想到卫国如今的艰难处境,全赖郑齐两国所赐,卫王又忍不住骂道:“戚戚小人,担以重任,枉为国君……”
    明明当初四国还一起结盟对坑姜国,这才多久,三大盟友都消失不见,就剩他一个孤零零的卫国。
    光是想想以后被姜国胁迫的情况,卫王都觉得呼吸不畅。
    想它卫国铁骨铮铮,什么时候受过这委屈。
    卫阳小心翼翼的觑着卫王的脸色,也不敢多劝。
    反正现在还没到形势危急的时刻,等姜国那边有动静了再做决定也不迟。
    卫阳会劝卫王投降,是因为他在姜国待了很长一段时间,知道姜国国力的强盛。
    他们和匈奴打仗,有时候还得挨冻受饿,可姜国的后勤,却能完败卫国,哪怕没有大炮,纯靠硬实力,卫国也不是姜国的对手。
    卫阳都能有如此清晰的认知,如今在姜国做质子的卫太子,就看得更明白了。
    以前四国联盟都打不过姜国,如果就剩卫国一个,自然更打不过了。
    所以很快,卫王就收到了自家太子送回来的信。
    怕卫王有心理负担,卫太子还在信中贴心的表示:“如果父王怕丢脸,可以先传位于我,由我来向姜国俯首称臣。”
    卫太子会这么说,灵感还是来自于都邑的那些流言。
    第196章 海盗
    卫王拿着信,咬牙切齿,“太子可真是我的好大儿,怎么这么贴心呢。”
    “大哥那也是替你着想。”卫阳低头不去看卫王的表情,自顾自的把玩着自己的手指。
    可他这态度,免不了要挨一顿骂。
    “我卫国最先变法,虎狼之师天下有名,凭什么要居于姜国之下,你们兄弟两个年纪轻轻,不思进取也就算了,居然还想着投降……”
    卫阳沮丧着一张脸,他能有什么办法,该试过的他都试过了,就是追不上姜国。
    不论是竹纸的制作技术,还是铁器的锻造技术,卫阳都斥巨资请人研究过,但几十几百年的技术壁垒,不是他花钱就能解决的。
    攻破不了这些技术,无论是文还是武,卫国都没有优势,凭什么跟姜国斗。
    而且姜国封锁红薯玉米等粮种的买卖,导致他们连粮食产量都跟不上。
    姜国全境的百姓,都已经种上了高产量的农作物,卫国却还在偷偷摸摸的培育推广中。
    红薯玉米还好说,可高产水稻的粮种,是姜国朝廷每年分发下来的,卫国很难搞到稻种。
    而杂交水稻的种子,第二年再种的时候,品质良莠不齐,根本就没法做种,如果第二年还想高产的话,就得继续用姜国产出的粮种。
    文比不过姜国,武比不过姜国,甚至连国家的根基——粮食,也比不过姜国……卫国还有什么资本能和姜国斗呢,命吗?
    卫阳倒不是贪生怕死的人,可他不想看着家人出事。
    不过卫王不愿意投降,卫阳也没再多劝,只说道:“现在投降的郑齐两国,够姜国折腾一阵子了,既然父王想等,那就再等等看吧。”
    “哼。”卫王哼了一声,不想说话。
    卫阳自己也不想耗在这些事情上,拍马屁道:“我和大哥年纪小,确实没有父王深谋远虑,有父王在,哪需要我们瞎操心。”
    “我可不就是操心的命吗?”卫王翻了个白眼,嫌弃的说道:“我派人在匈奴散布的消息已经起了作用,到时候肯定会有匈奴部落来抢夺那一批铁器,这次咱们布好了陷阱,可不能再输了。”
    “父王放心,这次我一定能一雪前耻。”卫阳拍着胸脯保证。
    往年都是卫国压着匈奴打,这两年匈奴却猛地崛起,忽然让卫国开始吃亏。
    被姜国压一头也就算了,被匈奴欺负,卫国那是一点都不能忍,舔舐好伤口之后,就磨刀霍霍,准备报仇。
    姜蓁暗戳戳的在宫里期待了好一段时间,卫国却依旧没什么反应,只自顾自的和匈奴玩去了,一点也不搭理姜国。
    【不愧是骨头最硬的那个,可真稳。】
    【齐柔她们现在都已经躺平做富贵闲人,卫王他们这是为谁辛苦为谁忙,还不如早点投降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