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唐种田指南 第30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男性帝王碰见这将军,怕是要编织莫须有的罪名将她刀了,可女王不同,她本就有些优柔寡断,又很信任高香兰,犹豫再三,还是答应了。
    于是,就变成了现在这样。
    小肚鸡肠的神仙要惩治西梁女国,却不想遭遇激烈抵抗。
    高香兰:打响反攻天庭第一炮。
    第255章
    听完西梁女国的遭遇,玄奘长叹一声。
    与乌鸡国可太像了。
    然而,不同国家有不同应对方法,又或者说,不同人的化解方式不一样。
    回头看孙悟空与敖烈,都一脸赞同,甚至是欣赏。
    纷纷表示:“这才是东洲气象。”
    “真无愧于十二郎的教导!”
    都觉着这样才对。
    猪八戒不予置评,他看看天、看看地,看看远处娇羞的小妇人。
    可别拿这些来为难一头猪,他只想过好吃懒做的生活,讨论人与神仙的关系,太难了,他不想管。
    陈玄奘想得更多。
    他向来是名有思想也敢想的僧侣,甚至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情,若非如此,正史中也不会凭着一股莽劲,只身赴天竺。
    “莽”背后正是他对佛学的刨根问底。
    绝大多数僧侣读经都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再往上则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有读佛最精的大师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托金蝉子的福,陈玄奘年纪轻轻,佛法却赶超众人,此时他展现出与他年龄相符的好奇心与锐进。
    他想追寻佛法的根源,更想用佛法为大唐人民做点什么。
    渡己,渡人。
    从人的角度考虑,乌鸡国国王的遭遇正验证了人族在面对上天伟力时的渺小,人族的无力、惶恐与逆来顺受的姿态错吗?
    好像不是,自古以来,他们所蒙受的教育便是“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神仙的地位比皇帝更高,当神仙震怒时,人不就只能匍匐在地上,用供奉平息神仙的愤怒了吗?
    仿佛在跟自然伟力做对。
    可对玄奘来说,并非如此。
    他对神仙的要求远高于人间帝王。
    这很正常,在他这样虔诚僧侣心中,神佛已成为符号化的形象,他们流传在人界的传说只有惩恶扬善、布道济贫,除却哪吒那样的儿童神,哪个神仙会是恶的?
    而人间的帝王,学过历史的都知道,皇帝能平庸已是上上签,励精图治的能被称为千古一帝,一个朝代都没几个。
    对玄奘来说,李世民是个好皇帝,他愿意办水陆法会,让自己去西天取经,大唐在他手上走向繁荣。
    可他绝不是圣明之君,不说别的,光老李家的那些事,足以证明他私德有亏。
    这致命吗?绝不,他只是人,哪个人会完美无缺?
    然纵观历史,那些飞升的神仙,在做人时都留下功绩,经过史书的重重美化,几乎成为圣人。
    玄奘不是史学家,不会去考察史料的真实性,且他从小受到的教育是:神佛是圣明的,是完美的。
    因此,当他们展现出比人族还要小的心眼,睚眦必报时,就格外不能接受。
    西行路上的一切让玄奘对神仙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他们并不是自己心目中的模样,人不必全然地爱他们、敬他们、虔诚地提供信仰。
    乌鸡国国王一家的悲剧,是他们手无缚鸡之力,文殊菩萨玩弄他们,与妖怪捉弄人没有区别。
    而高香兰,或者说西梁女国对雷公电母的行为,只是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罢了。
    当然,也要确定,他们不是主动挑衅神仙,对神仙不敬的。
    此时,玄奘心底又响起另类的声响。
    他诘问自己,对神仙不敬了,神仙就能惩治他们吗?
    既不是绝仙根,让神仙陨落的行为,又何必降下狂风暴雨,使粮食欠收,断绝百姓的生计呢?
    这些复杂的思绪终究化为一声叹息,玄奘说:“去觐见女王吧。”
    或许,高香兰能为他解惑。
    ……
    西梁女国热烈欢迎玄奘到来。
    女王看见俊秀的御弟哥哥,娇羞得红了脸,似乎很想上演原著剧情。
    奈何陈玄奘胸怀天下,实在没空儿女情长,他只看了女王一眼,视线就移至高香兰身上。
    他见过高长松的两个妹妹,各有千秋。
    这里的千秋指的不是她们的美貌,而是超脱容色的其他产物。
    在高翠兰身上,他看见了仿若长安五绫少年一般鲜衣怒马的锐气。
    盛唐时期还好,大家女中气势颇盛的也不少,可在唐初,像高翠兰这样的真是独一份。
    她甚至不像那些有天赋神通的道姑,宛若高高在上的仙女,容颜掩藏在轻纱后。
    她的一举一动带着股少年气,自信而从容,这是与生俱来的天赋给予她的。
    相较之下,高玉兰娴静许多。
    她的静同样来源于天性,而非后天打磨,带领西行人参观书院时,掩藏在历史中的典故信手拈来,经手的每一件法器都能说出其前世今生,而她自己所做的,就更不用说了,高玉兰眼中绽放的光芒,不亚于他读佛经至酣畅淋漓时。
    在玄奘眼中众生平等,可他看女性,难免有看大唐女施主的刻板印象,这些印象在他去东洲时全被推翻了。
    高十二郎培养出了两名才华横溢的女郎。
    今天之前,玄奘都如此认为。
    然而,眼前的高香兰又是怎样的?
    从她身上,玄奘看见了大气恢弘之色,她有英雄的气概、将军的雄心。
    *
    西行人被安排在高规格的驿站中。
    男女有别,留宿在宫中的,只有女王的“妃子”,不管在原著中如何,西梁女国身为女子的国度,又是西行路上少有的军事强国,实际是女尊国家。
    此地少有男子,哪怕在此成家立业,多居于幕后。
    真到台前做买卖,当官员,少不得被同朝人围观,那究竟是干活还是看人?
    出于对御弟的尊敬,也得令其下榻于驿站,而不是女王的宫殿。
    女王对身份上门当户对陈玄奘有意,觐见后特意留下御弟哥哥,只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铁血玄奘以其生硬的语气、钢铁般坚硬的态度,成功击退女王。
    至于跟神仙的龃龉……
    “陛下,我入城时曾见雷公电母……”
    话还没说完,柔情似水的女王面露愤怒之色。
    愤怒中又带着一丝丝畏惧。
    她道:“真真是欺人太甚!”
    许是近日的节节胜给了她底气,不复一开始的惴惴不安,终有了批判神仙的勇气。
    反正打都打了,梁子结都结下了,还不如多骂两句呢。
    她道:“那条龙不说,又有谁知今年要缴纳更多的供奉?脾气上来了就要效仿当年水淹陈塘关,来一出水淹西梁,哪能顶得住。”
    其实,她所说的情况在不少国家出现过。
    西游记中的雨水基本被龙王承包了,除却东南西北四大龙王家族外,西游记中还有许多龙王,哪怕是口井,只要历史够悠久都有井龙王。
    如此看来,西游记里的龙真不值钱。
    龙也是妖,他们习惯就地涨价、狮子大开口。
    风调雨顺一年一个价,有时龙王的钱不够花了,就去倒逼人间帝王涨价,反正我就要这么多钱,不给就给你连下七天七夜的雨,看你给不给。
    因他们能调节雨水,哪怕帝王恨得牙痒痒,都得缴纳供奉。
    也不是没有不肯缴的,后果不是连年大旱就是洪灾,一个治理不佳,动摇国本,还不如老老实实交钱呢。
    一般情况下,西梁女国也会老老实实交钱,只可惜管她们这一带的是亢金龙,人天上的星宿,还兼职地下捞外快呢。
    亢金龙先前说过,找金银二童子夺宝,结果夺宝不成反被打,等孙悟空离开好久后,才被天兵天将从废墟里挖出来。
    他在地上疗伤许久,终于大好了,只是心中憋着一股气,没地方发泄,只能到处找人麻烦,这不,就找到西梁女国的头上。
    供奉涨价只是由头,重点是借机撒气。
    只可惜,时代不一样了,西梁女王惴惴不安,新封的大将军可不怕。
    *
    高香兰估摸了一下,自己可能扛不过二十八星宿,可他们打的是团体战啊,人多力量大,恰逢高翠兰带一批新人来西天做毕业实践,西梁女国吸纳大量人才。
    甭管是剑修、佛修、道修,只要是个东洲的“修”听说有机会对抗邪恶的天庭神仙,振奋不已,纷纷拔刀相助。
    亢金龙也是要排面的,他是二十八星宿,哪能亲身下凡与国两军对垒,肯定是找下属给西梁女国找麻烦。
    于是就找了本家龙王,先来下个几天几夜的雨,实在不行就水淹西梁城,让凡人知道他的厉害。
    玄奘等人来的巧,两军对垒未成势,还在拉扯阶段。
    西梁女王先察言观色,看玄奘态度,等明了他的同情之意,便将西梁女国面临的问题、遭遇的磨难一股脑地倒出来。
    她们是受害者!
    玄奘安抚几句,他本该沉默不语,不置喙神仙之举,可对亢金龙,真没半句好话可说,上一回的受害者金角银角还在西行队伍中呢。
    于是他也谴责两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