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唐种田指南 第15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两界山脚下的城镇中,暗流涌动。
    两界山是西番哈密国与唐的接壤之地,倘若不是有这座沟通阴阳二界的山在,保不准这里会跟陇右一样,成为短兵交接之所。
    西番哈密国的鞑靼对唐人一点都不客气,无时不刻想劫掠一番,夺回自己的领地。只可惜两界山的山阴处面向鞑靼人,这阴面仿佛笼罩着不曾消散的迷雾,不少鞑靼人在翻山越岭的过程中不见了、失踪了,甚至有回他们向唐展开军事行动,有一支连队的人都在雾中消散,至此,鞑靼人才不得不放下他们的军事计划,从其他地儿向唐进攻。
    对两界山的居民来说,这座山是帮助他们抵御外敌的天然屏障。
    即便如此,唐朝的官府与百姓也没有放松。天下尚未平定几年,又有谁知道战事何时起?于是,在两界山脚下的这座边境小城中,府兵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什么是府兵制?这里能用八个字来解释,说白了就是“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平时种田,征战时放下锄头握紧长枪,跟随将军南征北战。
    听起来简单,实操起来难度是非常大的。
    首先,不是所有农户都能掌握精湛武艺的。虽说唐朝有点全民爱运动的架势,大部分子民能蹴鞠、开弓射箭,可业余爱好者跟专业人员间有着天堑一般的技术差别。
    此外,府兵制有个大问题,就是要自备干粮跟武器铠甲。
    别的不说,铠甲真是昂贵极了,寻常人谁能买得起?大丈夫当去建功立业,可这建功立业成本太高,不是人人能承受的。
    因此,府兵制的对象多是富庶人家的子弟,甚至有官宦世家的。
    可见,这年头兵不是想当就能当的。
    但因两界山跟鞑靼土地接壤,这里的兵格外多,城中人的祖祖辈辈许多都曾提起弯刀、守护家园。
    他们给后代留下了尚武的精神,与价值不菲的铠甲。
    林轩志就是府兵中的一员。他家在两界山当地颇有名望,原因是他家的每一代长辈都上过与鞑靼厮杀的战场,其中一些人回到了生养他们的城镇,一些人没有。
    某种意义上,说他家满门忠烈也没什么问题。
    到了林轩志这一代,他们家男丁旺盛,林轩志又因体格结实高大,成为府兵中的一员。
    唐代可不是看见一个人就拉走征兵的时代,他们挑府兵时条条框框可多了,又要求家境富裕,又要求体格健壮,可因每个人胸怀中都激荡着热血,想保家卫国、封侯拜相,征兵还是供过于求,尤其在这边关地界,人们更积极。
    最近正是农忙时,林轩志跟其他府兵一样,除了常规训练外,剩下的时间都扎在田上。要他说,今年实在是一个丰收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中又喜添麟儿,真是只有喜事,全无坏事。
    但不知为何,近几日他却遭遇了一件不折不扣的怪事。
    这事儿说来也挺没头脑。
    先说个大前提,古人重祖宗,家家户户都供祖宗的牌位,像林轩志这种满门忠烈的,那真是得大供特供,祖宗的牌位前常燃香火,此外四季时令瓜果也从不断绝,再怎么都要上一两盘新鲜蒸饼。
    他自认为是对祖宗很不错了,且经常报喜,不知怎的,这几日祖宗总是入他梦来,一言不发,只对他怒目而视。
    梦中的林轩志奇怪极了,他不停询问祖宗——其中有他的阿爷:“发生了何事?请祖宗给明示。”
    可那些不只是他爷奶辈还是辈分更高的都不回应他,只是以愤怒的表情盯着他看。
    梦中的林轩志跟醒着时不一样,头脑不够清醒,见祖宗们不说话,他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却也只站在那里跟着大眼瞪小眼。
    就这样,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第二天早上,林轩志睁开眼睛,梦中的情景历历在目。
    他自认为脑子不是很聪明,将梦中内容讲给聪慧的媳妇听,媳妇听了也很奇怪,只试探道:“是不是要换贡品了?”
    林轩志觉得媳妇说得很对,换上了更豪华的贡品,蒸饼都是新鲜出炉的,又香又脆。香也是找僧侣买的,比平时用的好不少。
    林轩志换上新贡品,高兴极了,想这下老祖宗们该满意了吧?
    谁知第二天晚上,祖宗们又雷打不动出现在他的梦中,林轩志依旧不知他们想表达什么,只知道这些祖宗们的表情更加愤怒了。
    林轩志:啊,这……
    祖宗们不舒服了,他也睡不好觉,连续折腾几日,林轩志脸上呈现出明显的疲态。
    这镇上一众人都是相熟的,连忙问他发生了何事,林轩志苦着一张脸道来。
    听着听着,有农人劝慰他,却也有人一拍脑袋道:“你这事儿我曾听过。”
    林轩志奇道:“从哪听来的?”
    那农人说:“几日前张家的六郎愁眉不展,问就支支吾吾,最后说不知因何事得罪了祖宗,对方夜夜入梦来。”
    “这事说来也怪,你家跟张家供奉祖宗都供得极好,倘若是入梦,也该找那些不忠不孝的,怎会来找你们?真真是古怪极了。”
    林轩志想了一下,张家,这也是他们这的富户,越是富庶的人家,对祖宗供奉就越重视,这年头讲究一个祖宗神,家里后代发展如何,都要靠祖宗庇佑。
    张家世代行商,在仪式上是从来不落的,而且他家又素有忠孝纯善之名,也难怪同乡问起时支支吾吾不肯说,对他们来说,梦见祖宗,祖宗似乎还在责罚他们,这情节也太严重了。
    林轩志想来想去又问农人:“那现在可好了?”
    对方说:“这我就不晓得了。”
    他先谢过此人,又怀揣着心事种地去了。
    ……
    再说高长松,将两界山上下走了一遍,竟没打听到甚奇诡之事,这让他不免思考,是不是自己的方向有问题。
    鬼怪作祟无非是附身、害人,此外还有儿童失踪,可这两界山脚下风平浪静,一件事儿都没发生。
    高长松想,莫非这从阴曹地府逃出来的是个好鬼?可既然是好鬼了,溜出来做什么?
    他不免思考,难道自己只能用死办法、笨办法了吗?睁着一双眼睛到处看,试图寻找蛛丝马迹?可要是鬼不上街,藏在深宅之中他又如何能看见?
    正当高长松一筹莫展之时,邸店的伙计给他带来了两个人,正是林轩志与张六郎。
    *
    再说林轩志,到底是从军的,性格比较果敢,他想了半天,还是去找张六郎。
    相较于总是担心自己是否行商不够仁义,得罪了祖宗的张家人,他颇有种身正不怕影子斜之感,只觉得自己平日里做人做事,不说是不是个天大的好人,也从来没有起过害人之心,至于对祖宗更是耐心侍奉,从来没有不好的。
    都这样了,祖宗还对自己不满,或许并非内部因素,而是外因所至。
    可等他真找到张六郎,却发现苦主并非自己一个,原来,几乎两界山下所有的富户都出现了一模一样的问题,这群人一开始都跟张六郎一样,担心是否自己行为不端,惹怒了祖宗。其中很多人都不敢声张,只是自己一个人默默憋着,偷偷请和尚道士来,看有没有解决的方法,不巧的是,他们自己这儿的道士修为不够,愣是没看出点什么来,倒是因请的人多了,小道士嘟囔说:“定然是妖邪作祟,否则怎每家情况都一样!”
    这话说了,才让人恍然大悟,哦,原来自己这不是独一份的,竟然每家每户都一样!
    于是他们团结起来,共同商讨该如何解决。
    这解决方法无非就是请教神猴,他们这的人都知道,神猴庇护一方,动不动就能叫个城隍、土地出来,怕在被镇压之前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巧合的是,他们去问的时候高长松正好回来,打了个时间差。
    孙悟空听了这事,只觉得不是自己的专业范围,他打妖怪还行,捉鬼就差点了,而且此时自己被镇压在五指山下,不方便移动,就说:“你去找那高长松问。”
    他看着觉得高长松修为不错,而且这事,他不是已经委托给高长松了嘛?想来这两人一来一回竟然走岔了。
    来问孙悟空的是商人,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没听过高长松名字的。可他们只听说过高长松搞发明创造厉害,是白手起家的商业传奇,不知道他还是个修士,修为说不定很高。
    总之,听孙悟空说完之后,一群人都惊了,对高长松更加交口称赞,这真是天纵奇才啊!谁知道他除了脑筋好,修道的悟性也高呢?
    这群商贾本来对高长松就很尊重,等从孙悟空那过来后少不得要一群人凑一块,推举一人去找高长松帮忙,林轩志就是这时候来的。
    林轩志不是行商的,但他在当地的口碑很好,为人很讲义气,哪怕是游侠儿都很信服他。
    他们推举来推举去,还是推出了林轩志跟张六郎。
    林轩志听说要找高长松,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最后才把他跟那酿酒的人对上号。
    高十二郎的故事流传甚广。
    ……
    “祖宗?”高长松闻言也是一愣。
    他本想着还要找机会搜查,哪想的人竟送上门来,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然而,等他听完各家的怪事,他也很感惊奇,认为自己想象力很不充足,猜不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可无论如何,人上门,就是有了线索,高长松问:“可否带我去实地看一番?”
    一般来说,祠堂重地,是不怎么向外人开放的。然而,高长松此刻的身份不同,他摇身一变成为了修道者,是专业人士,此时的他在众人心中与道士、法师并无区别。
    请他是为了解决祖宗的问题,怎有将人挡在门外的道理?
    于是众人欣然答应,高长松则以小鱼干收买了乌云,带他同去。
    中国古代跟埃及一样,都有所谓的猫神崇拜。
    周天子于腊月农事完毕后举行蜡祭,祭祀八种神灵,其中就包括猫。这里是因为猫捕捉田鼠,当时的人认为,祭祀猫对农事有利。
    但又因猫时常在令人恐惧的夜晚出没,这使他多出了一丝神秘色彩,先前高长松去长安时,不就遇见了人炼制的猫鬼?
    人怕猫鬼,鬼却怕活的猫,如果作祟的是一强力鬼魂,带上乌云,说不定能有起到意料外的作用。
    只可惜,当林轩志带着高长松进入祠堂时,后者并未逮到鬼魂。
    他睁开慧眼,四下张望,甚至觉得这里颇为清明,一层浅浅的功德光辉笼罩在林轩志祖宗的牌位上。可见他这几位祖宗,确实于国于家有利。
    高长松也不是没见过厉鬼,带着怨气死去的人们,化作鬼后身边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黑气,也不知道这里的黑气是被功德金光净化过了,还是那是个好鬼,总之,高长松没有捕捉到什么线索。
    他绕着屋子走了一圈又一圈,不愿意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林轩志跟在高长松身后,也看得很仔细,可他什么都没发现。
    忽然,高长松问道:“这的贡品……”他斟酌了一会儿用词,最后说,“是不是该换了?”
    高长松甚至怀疑,祖宗发火是否因为贡品不新鲜。
    贡品也是五谷做的,既然是五谷,就会蕴含些许灵气,不过是多是少罢了,一般来说,越新鲜、制作技艺越精湛的菜色,灵力就越充沛,当然,品尝起来滋味也很鲜美。
    这些牌位前的贡品,在高长松眼中就像是石头,一丝灵气也无,这种情况高长松也没怎么见过,他家不吃隔夜菜。
    那些祖宗都成鬼了,要吃就吃贡品中的灵气,又摸不到实体,你给他们吃石头,是要发火的。
    林轩志的答案却出乎他的意料:“这些贡品都是今天上午才换的。”他解释道,“我原本也以为是贡品引得各位祖宗不满,近几日天天换。”
    这应该够了吧?祖宗吃得比活人都要多了。
    高长松闻言却皱眉了,他心道:“不应该啊……”
    ……
    高长松狂奔在追星的道路上,宝可梦球中的其他异兽却过得有滋有味。
    他们跟高家三姐妹一样,都是被放养大的。
    异兽跟人族不同,人族尚且需要认真修炼才能有所成果,异兽基本上都有天赋传承,只要能够按时吃饭长大,都能一个打十个。
    也只有那些特别有想法,特别爱学习的异兽才会多做修炼。
    高长松这,也就驩头修炼得比较勤快,都快把自己当人族了,其他的就那样。
    按理说,白仙是有志向,想要当妖仙的,只可惜他的志向不够远大,而且极容易偏安一隅,就像在于家村那,他受一个村的香火,时常有供奉吃,就觉得够了,不用再多了,日子已经过的很好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