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明珠在匣 第14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故人承鹤归去,现世之人犹在,后人可继前人之志,却不该一直沉湎过去。
    她是卫明姝,仅此而已。
    ——————
    宫墙之内,康王默不作声地走着,卫明姝刚才那番话犹在耳畔,只能努力平息心中的怒火。
    身后跟着的随从大气不敢多喘,只默默跟着,直到拐过一个弯角,看不见那冷宫,才听到一句问话,“有何事要禀?”
    禀信之人挣扎片刻,这才断断续续回道:“禀...禀主上,冀州边境来报,说是...说是太子忽然现身睢县,已经和北境之军会合,如今已入睢县,直奔关中而去。”
    周围空气凝滞了一瞬。
    康王瞳孔骤然放大,眼中逐渐燃起愤色,“程叙不是说亲眼看着太子跳河死在了同州吗?不是还打捞上来了尸体?”
    又想到那两具泡在水中面目全非的尸体,康王顿时大悟,“好一个左威卫,居然敢用两具假尸体诓骗本王!”
    那人似也是一惊,连忙问道:“主上,那现在怎么办?”
    康王扶着宫墙,许久才稳住身形,“先回王府。”
    康王府内,自康王妃被勒令不许出门后,便只能通过身边会武功的亲信打探消息。
    一来二去,便从府上打听到了刚传来京城的北境急报。
    康王妃坐在桌前,眼中俱是迷茫。
    门外忽地传来一阵脚步声,康王妃转头,便看见多日未归的丈夫正气喘吁吁站在门口。
    康王妃冷笑一声,并未多言,只等着他开口。
    康王疾步走进房,看到康王妃那高高在上的姿态,站在她身前默了一会儿才开口道:“王妃都知道了?”
    康王妃抬头,嘴角虽噙着笑,可不知为何,眼中却已是泛起红,“你是要反吗?”
    话音顿了顿,便是有些颤不成形,“你骗我?”
    康王撇开头,似有些不耐烦,许久才重重叹了口气,无奈承认道:“没错,本王是要反,这天下本就该是我的,是我们的,不是吗?”
    康王妃站起身,抬手便是重重一巴掌,“可你不能不顾边境将士的性命,引得西蕃来犯,更不能拿大黎百姓的性命为筹码!”
    终究是人到暮时,康王硬生生挨了这一巴掌,身子一倒,堪堪扶着桌子。
    手指紧紧扣着桌角,闭上眼咬着牙,强忍住冲动,许久才平静开口,“我没有不顾百姓的性命,唐清芷你相信我,我有办法控制那群蛮族。”
    “你能有什么办法?你也和那些人交过手,他们是外族,铁骑一旦来犯中原,岂会顾及你我颜面?”
    “你可还记得玉囊花?”
    康王妃愣了愣。
    她当然记得。
    她自幼随父亲学习医术,这玉囊花当时便是由她发现的。
    当时京中时疫严重,玉囊花壳治病效果极佳,她当时痴迷于研究此药材。
    只是后来她发现此药多服会使人气血亏空,所患弱疾难以根治,只能同时服用玉囊花实来缓解,而那玉囊花实虽能治伤,却亦有副作用,随即便不再以此入药。
    后来再研究这种花,只是因着诚蕴说,慈安还藏着当时制成的药,而他们的女儿不小心误食。
    她心中有愧,多年才研制出了调理这种弱病的方子。
    康王许久都没等到回话,便接着自顾自往下说,眼底竟是染上疯狂,“我将那玉囊花实卖给了西蕃人,骗他们说,以此入药,疗伤效果极佳,不出三月,那蛮族必定恶疾突发,溃不成军。”
    康王妃只觉得不可思议,难以想象自己的丈夫竟能如此平静的说出这种残忍的计划,看着那双冷若冰霜的眼眸,摇了摇头,“你还在骗我。”
    “本王没有骗你。”康王继续说道:“就算没有我,西蕃也要反,而如今的惠帝,苛待武将功臣,剥削文人世家权利,朝中曾经鞠躬尽瘁的那批老臣世家早就积怨已久,到时候西境乱起,大黎必将重蹈覆辙,我只不过是未雨绸缪,拨乱反正罢了。”
    康王妃听了这番辩白,眼神微动,“可是...”
    康王打断道:“没有什么可是,那沈家确确实实要反。”
    “你骗我,要反的是你...”
    “沈正忠那厮多年前敢带人从临安起兵造反一次,就敢再反第二次。只是如今皇室势危,两方才不得不联合罢了。”康王冷静道:“我们才是亲人,多年前是他们害了我们,如今只不过是找个合适的时机拿回来罢了。王妃不是一直想做皇后吗?待到本王称帝,这后位必然自然是你的。
    只不过...”
    见康王妃芷眼中已经有了动容,康王笑着说道:“如今北境之军欲入关中,我需要王妃手上蒲州的兵权。”
    ——————
    京兆府
    康王曾与季奉安交好,冯霆年少时与其打过几次照面,又因着孤臣名声在外,倒也未曾遭到康王猜忌。
    眼下正值多事之秋,上次公堂之事,他偏袒之意有些明显,是以这几日便一直躲着风头。
    而今听闻,前些时日下落不明的太子忽然于北境现身,还连同北寒的部族,同驻守睢县的北境之师会合。
    打的旗号便是入关中,伐西蕃,除叛贼。
    如今局势已经明朗,孰忠孰奸已定,
    只是早些时候,沈家被打成叛贼,太子并未现身时,那些见风使舵站到康王势力的并非只有一两个。
    如今好在康王还占据关中,关中腹地易守难攻,皇室又在康王手上,京中王家和魏家的势力早已被除了个七七八八,之前京城效忠皇室的军队武将又陆陆续续被派去了西境援战。如今京中大多是康王的势力,输赢尚且未定,便只能将错就错,齐齐拥护康王。
    而康王已经多日未曾出现在朝堂,听说是去蒲州调兵。
    二皇子似也被囚禁起来。如今朝中无人理事,康王走时,不知为何说程叙欲反,下令将其斩首,又临时命李家大老爷暂任丞相一职,代守京城。
    而此前李家大老爷不过是个四品的国子司业。
    一个四品官员驻守京师,让朝臣皆听其号令...
    这京城迟早要乱。
    冯霆摇头叹笑,继续批阅公文。
    他现在要做的便是稳住京城,待到乱时,保住该保的人,守住京城的百姓,不让当年京城的祸乱再次发生。
    忽地一阵脚步声传来,“大人,京兆府外有人送信来,说是...卫家人。”
    冯霆皱了皱眉,“卫家人?”
    如今卫明姝回京,按理说卫家应当被看得紧,谁有那么大本事能送信过来?
    他想了想,继续问道:“来人是男是女?”
    那随从对送信之人印象颇为深刻,不假思索答道:“禀大人,来人好像是卫家的世子,不知为何非要走着来送信,送完还差点晕过去,最后还是被人搀走的...”
    冯霆眨了眨眼,随而了然,接过两封信,扫了一眼。
    这两封信,一封是给他的,一封是给康王妃的。
    当着随从的面拆开信,冯霆眉头越皱越紧,“你去再问问当时看守林晋的狱卒,当时林晋入狱后,去见过他的都有什么人。”
    待人回禀后,冯霆手叩着桌子陷入沉思。
    卫明姝在这封信上说她已经入宫,托他帮忙再查林晋一案的细节,想办法同卫家世子将那封信交给康王妃....
    林晋...
    当时他将林晋看管得甚严,监守狱卒也都是知根知底之人,别说其他人,就是林家的男子都不曾放进去让看望过。
    林晋暴毙后,他亦是不甘,也曾派人彻头彻尾查过。
    可当时也那些狱卒也都像现在说辞。
    只有林家的几个女儿来看过林晋...
    可林夫人的女儿最大不过才十三岁而已,如何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杀了人。
    忽然想到什么,冯霆敲着桌面的手顿住,眼睛倏然睁大,叫来身边随从,“快!备车去燕家!”
    作者有话说:
    没错,本作还有一个狼人(其实在之前60多章写林家那俩兄弟的时候已经悄悄暗示过一些内容了)
    做一个剧情和人设解读,康王妃内心独白那段她以为成蕴女儿只是误食了药,其实是诚蕴骗了康王妃,不想让她知道自己丈夫拿着她自己炼制出来的毒药到处害人罢了。
    康王妃在作者大纲里就像女主刚开始说的那样,蠢,内心有些自私,有野心,但在大是大非上偏偏还是有自己判断的一个角色,总之自己的丈夫一直给自己画饼,被骗了一辈子,挺可悲的。
    还是这里断章断不开orz,考完试实在熬不住了,下章会多更,至少5000+,争取把这段剧情走完,之后大纲里还有一个大情节就终章了。
    下章主要是狼人大揭秘+捅腰子+男主出场(干什么不多说)感谢在2023-04-09 01:23:28~2023-04-11 03:48: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八点前打卡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0章 真相(修)
    ◎“是你毁了我!去死吧!”◎
    燕家
    自林家倒台后, 林毓敏在燕家的处境算不上好。
    父亲林唐在时,本就是京城的笑话。后来虽是过继到林夫人名下, 可追根到底也不过是一介孤女。
    如今林晋通敌叛国, 沈秋妤和几个亲生子女被送回临安沈家,林家举家流放,只留她一个罪臣之女留在京城。
    燕夫人曾同燕铭提起过许多次, 燕铭将来既是要袭爵,就决不能留林毓敏这样的罪妇做当家主母,好在两人至今没有儿子,现在休妻另娶倒也不算晚。
    可燕铭觉得, 林晋的过错是在怪不得林毓敏。
    既是夫妻,便是祸福相依,若因为林家遭了难就弃之而去, 任其自生自灭, 实非大丈夫所为。
    后来燕家实在逼得紧, 燕铭实在没了耐心, 便索性说大不了不袭爵,将来带着林毓敏搬出府住。
    江阳侯和燕夫人俱是大惊,他们夫妇二人膝下最有出息的就是这个儿子, 年纪轻轻随父征战,立下战功,如何能说不袭爵就不袭爵。
    知晓是将儿子逼狠了,夫妇二人只能暂时作罢,另想办法。
    燕铭却是知道夫妇二人还未死心, 干脆搬出来了沈家这个亲戚, 林毓敏毕竟名义上还是沈秋妤的女儿林毓敏, 有了沈家撑腰, 燕夫人这才答应不再提此事。
    可就算如此,林毓敏仍是整日少言寡语,同女儿都不曾多说几句话。
    燕铭不知她的心结,只觉得她是受打击太大,林晋虽是罪臣,但一直待林毓敏如同亲女,就连这门亲事都是林家夫妇精挑细选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