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锦鲤娘子(种田文) 第8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沈泽秋揽着安宁躺在床上说话,小两口商量了一阵,安宁摸着沈泽秋的脸颊道,“我们明天就去县城里看看。”
    “行哩。”沈泽秋吻了吻安宁的脸,宽慰她,“你别太着急。”
    安宁将满头乌发披在脑后,露出白皙又修长的脖子,如水的眼眸清澈如泉,声音温柔,“我不急,也不怕,但我好奇,十两银子一身苏州缎这样的亏本买卖,究竟是谁在做。”
    沈泽秋喉结滑动几下,咽了咽口水,觉得躺在他怀中的安宁特别美,怎么看都看不够,忍不住有些心猿意马,“明天就知道了。”
    “嗯——”安宁的痒痒肉长在背上,一碰就笑个不停,她攀住沈泽秋的肩膀,笑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泽秋哥,别闹,我们说正经事呢——”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那一章好像惹了很大的争议,嗯,其实那只是一个过渡啦
    祝大家看文愉快~你们的每一条评论我都有看,对我也很重要,也让我进步~么么哒
    12点前有二更噻
    第107章
    隔日清晨, 安宁和沈泽秋收拾好包袱去了县城,小石榴还没有出过远门,何慧芳给孩子套上小褂, 戴着小圆帽,穿上小棉鞋, 交给沈泽秋安宁, 让他们带孩子也去镇上耍耍, 见见世面。
    “娘,咱们走了,在镇上住一晚, 明儿再回来。”沈泽秋把小石榴架在自己脖子上坐好, 一边扶着孩子的腰边嘱咐沈泽平, “我和你嫂子不在家,铺子里的事儿得管好了, 有事找老祁庆嫂他们商量着办,大事找胡掌柜。”
    沈泽平点点头, 拍着胸脯说, “哥, 你就放一万个心吧。”
    九月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碧蓝的天空上一朵朵白云悠哉的漂于天际。
    “哇哦。”小石榴头回坐船, 船一开,陆地渐渐远去, 水波荡漾,船身轻轻的晃悠着,小石榴一开始有点害怕,攥着爹娘的衣裳, 奶声奶气的瞪大眼睛说,“石榴,怕,怕怕。”
    沈泽秋拎着小石榴的胳膊将他抱起来,走到船舷边,指着水和天贴着小石榴的脸和他解释,“这是船,下面是水,上面是天,现在咱们站在船上,坐船去清源县玩儿。”
    “玩儿。”小石榴似懂非懂,一岁多的小朋友,能把大人的话听懂一小半就算极聪慧的了,小石榴搂着沈泽秋的脖子,把最后一个“玩”字听做了重点,玩儿好,他拍了拍手,他喜欢玩儿。
    沈泽秋把他放到了地上,最初的害怕劲儿过去了小石榴迈着小短腿满船的溜达,还和同船一个年龄相近的小伙伴交上了朋友。
    两个孩子手牵手,咿咿呀呀不知道在说啥,时不时咯咯直笑。
    中途小石榴饿了,安宁从包袱里拿出一块绿豆糕给他拿着吃,绿豆糕外皮酥脆,馅儿又甜又糯,满是豆粉的清香,小石榴爱吃,何慧芳常常带他去糕饼铺子买。不过这东西甜,吃多了对牙齿不好,还容易不吃饭,所以大人每天只给他吃一块。
    “绿豆,糕!绿豆,糕!”小石榴眼巴巴的看着安宁从油纸包里拿出绿豆糕,双手往前伸,目光灼灼的盯着糕饼,哇啊,好香好香,可好吃了。
    看着儿子小馋猫似的模样,沈泽秋手又痒痒了,他掐了掐小石榴的肉脸,“糖好吃还是绿豆糕好吃?”
    小石榴张大嘴看着他爹说话,愣住了,呆萌呆萌的。
    安宁用手肘推了推沈泽秋,语气温和又有点无奈,“泽秋哥,你别逗他了,孩子小,还听不懂呢。”
    不过这回安宁猜错了,小石榴真的听懂了,可他被这个问题难住了,“糖”好吃,绿豆糕也好吃,但哪一个更好吃呢?
    小石榴卡住了,最后往安宁怀中一躲,他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都好吃,是不是呀?”安宁把绿豆糕塞到儿子手里,温柔的说。
    小石榴咯咯笑了,把刚才难倒他的那个问题抛在脑后,捧好绿豆饼正要啃,忽然想起什么,蹒跚的朝刚才和他一块玩耍的小伙伴走去。
    “吃。”他眨巴着黑漆漆的眼睛,嘴角还挂着馋出来的口水,忍痛割爱,要把好吃的分给小伙伴。
    周围的船客见此情景,都忍不住夸道。
    “哎呦,这孩子这么小,就懂得分享哩,真乖。”
    “是啊,看这小模样,白白净净,多招人疼呐,哎呦,那位娘子,要不咱们俩家结个娃娃亲吧。”
    这是句玩笑话,可话一出,旁边又有人附和了。
    “那位娘子,和我家结吧,我孙女儿刚满一岁,也体体面面……”
    小石榴听不懂,把绿豆糕给了小伙伴,迈着小短腿一溜烟的跑了回去,藏在安宁身后。
    “哈哈哈,你小子不得了哟,小小年纪桃花运就这么旺。”沈泽秋大笑,又忍不住揉小石榴的脸。
    安宁这个做母亲的只好出来“狠心斩桃花”,笑着说,“你们是没见到他皮的时候,一不留神就溜出去玩儿。”
    有过来人道,“孩子都这样,越调皮越聪明哩。”
    一路说说笑笑,很快便到了清源县城,下了船还要沿着河堤走一段路。
    现在已经到了晌午,日头有些热,安宁和沈泽秋带着小石榴进了县城,找了家客栈住下,安顿好以后下楼来,在一楼厅堂里要了一荤一素两个菜,吃一顿简单的便饭。
    刚吃完饭,客栈门口来了一老一少两个乞丐,站在门口和店家讨水喝。
    “给,喝慢点别呛着肺管子。”店家娘子心善,舀了一瓢水给他们喝。
    安宁把碗筷放下,他们还剩下一点炒青菜,几块肉没有吃完,扭头叫店家再盛两碗米饭记在他们账上,和剩菜一起送给那两个乞丐吃。
    “哎呦,谢谢,谢谢,今天我们走运哩,一下遇见两个好心人。”
    老乞丐接过饭菜和小乞丐蹲在客栈门口狼吞虎咽,三两口就吃完了。
    安宁抱着小石榴进屋歇晌去了,沈泽秋扯了张凳子出来,和那两个乞丐搭话。
    乞丐、说书先生是每个地方消息最灵通的人,沈泽秋正想和他们打听打听关于县城里的事儿。
    “听说咱们镇上新开了一家布坊,生意很是红火,价格也便宜哩。”
    老乞丐一听,把破裤腿往上一撸,骨瘦如柴的小腿上有几团淤青,瞧着特别吓人,“这就是叫那家布坊伙计给打的!”
    “哟,这是为什么?”沈泽秋拧眉问道。
    老乞丐见沈泽秋愿意听他说话,滔滔不断起来,“那日下大雨,我带着孙儿抱头躲雨,不小心就躲到了这家布坊门前,叫什么云,哦云裳阁!”
    “还没站稳哩,就叫店里的伙计拿着扫帚棍子给赶了出来,这腿就是跌在石阶上磕伤的,您看看,这是人干的事吗?我知道里头都是干干净净有身份的老爷夫人小姐,见不得我们这种肮脏人,但也用不着一句招呼都不打,就用棍子扫把招呼吧?”
    沈泽秋看着老乞丐的伤腿,心有不忍,掏出几枚铜钱给他,让他买点药酒擦一擦,淤血散的快。
    “谢谢,您真是个大善人。”老乞丐连忙拉上小乞丐一块给沈泽秋道谢。
    “不用谢,大家都不容易,老人家,请问那云裳阁怎么走,我想去看看?”沈泽秋起身问道。
    老乞丐伸长脖子指着街口,“走到街尽头,左拐就看得到了。”
    ……
    “客官,慢走了,小心点门槛,下回再来!”
    “哎呦,谢夫人,好就没见,您还是这么光彩照人,里边请,看看新货吧。”
    沈泽秋一拐出路口,就看到了写着“云裳阁”三个大字的烫金招牌,这儿原来是一座茶楼,位置特别好,南来北往的人想不注意到都难。
    刚走到门口,就有伙计迎出门,喜笑颜开的说,“这位老爷,瞧着面生哩,头回来咱们云裳阁吗?”
    沈泽秋微微点头,挺直肩背跟着伙计走了进去,这伙计口舌十分伶俐,边走边提醒沈泽秋小心门槛,“咱们店里款式多,价格实惠,您想选点什么?”
    说着拿余光在沈泽秋身上打量,沈泽秋穿的是绸缎裳子,腰间还挂着一块月牙玉,一只做工精细的小香囊,一看就是有点财力的,小伙计把沈泽秋看成了一条大鱼,不等沈泽秋答话,就引他上二楼卖绫罗绸缎的地方。
    “店里新进了苏州缎,那是最新的工艺,州府的大老爷都穿这个,贵气!老爷您要来一身不?”
    沈泽秋望了店伙计一眼,开口问,“做一身多少钱?”
    “十两银子,不贵,在其他布坊没有十五六两买不着!”伙计殷勤的介绍道。
    沈泽秋摸了摸料子,和自家的一样,他问出了最好奇的问题,“为何你们的价比外头便宜四五成,这样岂不是亏本买卖?”
    伙计嘿嘿一笑,插科打诨一句,“客人放一万个心,咱们老板有钱,这是发善心做善事哩。”
    沈泽秋轻笑,知道再问也打听不出什么,不再多言。
    做货郎的那几年,沈泽秋偶尔会到县里进货,在县城里有几个相熟的掌柜,从云裳阁出来之后,他按照记忆,想一家家拜访。
    去到第一家,店里坐满了食客,店家笑着招呼一声,“要吃面不?”
    沈泽秋摇摇头,看着招牌上李记面馆四个字叹了声,物是人非,这变成面馆子了。又去第二家,招牌还在,只是大门紧闭,门锁上落了层厚厚的灰。
    “一个月没开门咯。”隔壁邻居搭嘴道。
    走到第三家,沈泽秋终于看到了故人,忙快步走进铺子里,“王掌柜的,我是沈泽秋啊。”
    “哦——想起来了,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发了呀。“王掌柜愣了一会,才把眼前穿绫罗蹬锦靴的英俊男子和记忆中的穷小子对上号。
    “哪里,比从前好点罢了。”沈泽秋谦虚的说,目光在店里逡巡,“王掌柜,你们收拾东西去哪儿?”
    王掌柜拍拍沈泽秋的肩,长叹一口气,“把铺子卖了,回家养老。”
    “这?实不相瞒,我一路走来,看到县里的布坊关了大半,这是怎么回事?”沈泽秋再也忍不住了。
    王掌柜坐下,倒了杯茶给沈泽秋,从鼻腔里发出声冷哼,沉声开口。
    “还不是云裳阁,咱们有的货,他有,咱们没有的货,他还有,价格还比我们低好几成,这样一来,云裳阁宾客盈门,我们就门可罗雀啊。”
    “死撑着不降价,没生意,跟着降价是亏本买卖,左右斗不过,都认栽了。”
    沈泽秋听完倒吸一口凉气,云裳阁现在不仅将清源县的大部分布坊挤兑倒了,更波及到镇上,连他们沈家的生意都受到了影响。
    “王掌柜,大家都是奋斗了半辈子才攒下的家业,就这样撒手了吗?”沈泽秋攥紧拳,心里憋着气,原来云裳阁的分店是这么个开法。
    王掌柜想了想道,“他们想成立一个商会,一起对付云裳阁,你要是有兴趣,明早来找我,我带你去看看。”
    “好,多谢了。”
    ……
    “千里草,禾青青……”
    夜幕降临,月亮星星都探出了头,小石榴洗了澡,穿着棉布小亵衣,盖着小薄被,在安宁轻柔的歌声中睡着了,哄睡了孩子,安宁掩上门,和沈泽秋一块商量起今天所见的事儿。
    云裳阁春天才在清源县开店,到秋天就将一大半的布坊挤兑到倒闭,可见手段是多么的厉害。
    “明日和我一块去商会看看吧。”沈泽秋对安宁说,“看看其他人怎么想。”
    “嗯,好。”安宁点点头。
    第二日一早,他们就随王掌柜一块到了姓姜的一户人家里,姜家的布坊,曾经在清源县开到了第六家分店,现在只剩两家。
    一进堂屋,里面已经满满当当坐了几十号人,众人议论纷纷,吵得不可开交。
    “要我说,从云裳阁开业的时候,咱们就得团结,现在啊,晚了!”一位络腮壮汉粗声粗气的说。
    另一个白面书生模样的站起来,“徐兄此言差矣,咱们现在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还不晚,黄花菜都凉咯。”一位年近四旬的女掌柜挥了挥帕子,嗤笑道。
    沈泽秋和安宁带着小石榴站在人群最末,忍不住蹙起眉,这样吵下去有什么用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