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春云暖 第34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徐春君展颜一笑,说道:“虽然我也受之有愧,但却之又实在不公。
    多谢王爷王妃,还未见面便就收了王府的礼物。
    改日我和我家大人一定登门拜访。”
    徐春君收下的礼物,姚管家眉开眼笑。
    又说了几句话,把礼物放下放才带人离开。
    郑无疾一直把他们送出了很远,脸上始终带着笑。
    紫菱和阿斑远远地站着,看郑无疾和姚义殷勤交谈。
    紫菱半掩着口说:“看咱们家姑爷那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个贪官呢。”
    阿斑笑了一声说:“哪有你这么说主子的。”
    等到姚义他们走远了,郑无疾方才携了徐春君的手走进府衙。
    淮阳王府送的礼物也都拿了进来。
    徐春君让紫菱一一打开。
    “呵!真是好贵重的礼。”郑无疾瞭了一眼道,“到底是淮阳王,好大的手笔。”
    “就这些东西,那管家还说是薄礼,”徐春君摇头笑道,“都登记好了,一一封存起来。”
    “今日淮阳王府的人来,是礼数也是试探。”郑无疾摸了摸下巴说,“这礼如果咱们不收,就等于宣布与之势不两立。”
    郑无疾和徐春君在路上的时候就已经商量过了,淮阳王自然知道他们是皇上的人,或者认为他们是岑云初的人。
    理所当然会对他们怀有戒心。
    而郑无疾初来乍到,最好不要把局面弄得太僵。否则无论想办什么事,必然都处处受制于人。
    因此最好让淮阳王等人觉得郑无疾虽然是名义上被皇上派下来的,但并不是铁板一块。
    如果他们用心拉拢还是有可能把他拖下水的。
    只要他们存了这个心思,郑无疾就好办得多。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起码不会让这些人在明面上孤立他。
    但是又不能表现太过了,淮阳王老奸巨猾,若是太反常了,一定会引起他的怀疑。
    因此今天王府的管家来送礼,郑无疾表面上不接受,却让徐春君收下。
    就等于暗示淮阳王,他实则是有贪心的,可是又碍于面子,不好太露骨。
    淮阳王送的礼物以后都会照单全收,但无论巨细,全部要登记造册,然后封存,到时上交朝廷。
    “咱们带的人不够,”略微收拾了一下,徐春君把紫菱叫过来说,“你和阿斑再招几个进来,厨下上灶买菜,得有两个婆子。还得再添两个丫头。
    人不用太多了,关键是要选老实忠厚又手脚麻利的。”
    衙门在前头,他们在后院,用不到太多的人。
    紫菱答应着,说:“我这两天也到街上去转了转,有几家像样的牙行。
    此外有两处茶水摊子也给主顾家介绍帮佣,我都问问瞧瞧,选几个合适的。”
    紫菱办事徐春君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之前在京城的时候,府里的那些事也大多是紫菱在管。
    “回头我看看咱们带来的东西,也准备些回礼给淮阳王送去。”徐春君又说,“叫人一会儿到街上去买一尾鲜鱼回来,大人要喝鱼汤,跟我念叨了两天了。”
    “这时候也不早了,的确该准备午饭了。”紫菱看了看窗外的日影说,“这儿的莲蓬正好,我叫他们顺路买几只回来,姑娘一向是爱吃的。”
    紫菱出去之后,郑无疾伸了个懒腰,说道:“离吃饭还有一会儿功夫,你躺下歇歇吧。
    这几天车马颠簸,我看你常常揉腰,必然是累了。”
    “除了那年上京,我还没走过这么远的路呢。”徐春君笑了笑说,“就是从思源上京也没有这一次远。”
    “你那一年是春天的时候进京,天气也比这时候宜人。”郑无疾心疼地说,“又陪着我转了这么一大圈,实在是辛苦了。”
    “你我是夫妻,说这些就太客气了。”徐春君一笑。
    “我记得那年姑姑去我家,说给我看中了一门亲事,”郑无疾想起往事来,忍不住笑,“我那时还想,不知哪里来的乡下丫头,如何拘束得住我这匹野马。
    谁想如今我被收服得心甘情愿,多亏当时听了姑姑的话,否则如今还是浑浑噩噩,一事无成。”
    第528章 烫手山芋
    翌日,郑无疾和徐春君收拾停当,带了拜帖前去淮阳王府。
    淮阳王六旬有余,身材瘦小,面白无须。
    他有三子三女,除了嫡长女入姚若兰入宫为后,另外两个女儿也都已经出嫁。
    二女儿姚若蔷嫁的就是曾任淮阳知州的王崇年的长子。
    如今王崇年已经官至吏部侍郎。
    淮阳王长子姚虎,在京任兵部尚书,次子姚彪任燕云节度使。
    只有一个侍妾生的第三子姚正留在他身边尽孝。
    淮阳王没有什么架子,携王妃冷氏和侧妃江氏与郑无疾夫妇相见。
    徐春君他们来也是带了礼物的,淮阳王十分客气,说道:“郑大人和夫人舟车劳顿,还拨冗前来,叫本王好生过意不去。”
    “晚生昨日到的府衙,本该早早来拜见王爷,只是风尘仆仆,有失恭敬。
    因此稍作整顿,方才登门拜访。王爷恕罪。”郑无疾笑眯眯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有意巴结对方。
    “郑大人年轻有为,夫人也是出了名的贤内助,”冷王妃夸赞道,“好一对璧人。”
    徐春君落落大方,面对王妃的夸赞,丝毫也不羞窘,只谦虚道:“王妃过誉了,春君年轻识浅,以后还请您多赐教。”
    淮阳王设了家宴款待徐春君夫妇,宾主尽欢。
    郑无疾到任三日后,治下的七个知县前来拜见上官。
    淮阳王又设宴,把郑无疾和这七个知县都请了去。
    这顿宴席过后,郑无疾正式履职。
    衙门口张贴了告示,晓喻百姓。
    那七个知县表面上对郑无疾恭恭敬敬,实则心里头并不服气。
    一来郑无疾年纪太轻,又有浪子的名头。
    二来不管谁来做知州,他们都只听淮阳王的。
    况且早就听说郑无疾不是皇后的人,那么多半是要斗一斗的。
    多少年来,淮阳的这局棋从来都没输过。
    到此任职的官员,若是顺从,便被拖下水来。
    若是不肯沆瀣一气,他们有的是办法把他赶出去。
    为了试探郑无疾的虚实,他们干脆就丢过来一颗烫手山芋,姑且看郑无疾如何应对。
    商水县令申鼎上报治下一桩案子,此案已经历时两年未解决,既有人命,又涉及两族械斗。
    县令及前任知州多次调解,众人却都不服,因此直拖到如今。
    郑无疾把卷宗拿出来过目,了解了事情的经过。
    此案发生在商水县的刘吴两庄。
    刘家庄的刘双喜之妻崔氏年轻貌美,夫妻二人成家也不过才三年。
    刘双喜做灯草生意,常常不在家中,家里便只有妻子一个人。
    旁边吴家庄有个货郎吴老六,终日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些针头线脑、胭脂花粉或是小孩子的玩意儿。
    崔氏和周围村子里的女人们一样,经常买他的东西。
    前年九月初八的夜里,有邻居看见一个黑影跳进了崔氏的院子,于是便声张起来。
    吴老六因此被捉住,扭送到了族长跟前。
    他一口咬定是崔氏约他前往的,崔氏不肯承认,说他含血喷人。
    二人争辩不下,情急之中崔氏用刀刺死了被捆绑的吴老六。
    出了人命,吴家村的人自然也得到了消息,吴老六的哥哥带着几十个人前来要说法。
    他们一口咬定崔氏和吴老六通奸,被发觉后崔氏为求自保便将罪责都推给了吴老六,更是杀了他灭口。
    此等淫妇,应当千刀万剐。
    崔氏杀了人,难免又怕又慌,又想要自证清白,于是也趁人不备上吊死了。
    第二日她丈夫回到家,自然不肯善罢甘休。
    双方各执一词,而当事者又都死了,可谓死无对证。
    两家人谁也不肯下葬,务必要争个长短。
    在互相讨要说法的时候,两个村子的人几次械斗,虽不至于殴伤人命,仇却是越结越深了。
    后来也告到官府,县令不但惩治了几个带头闹事的,还多次说教,希望能够大事化小,少生事端。
    可是这些人彼此怀恨,谁也不肯放下,平日里稍有瓜葛便会动起手来。
    像这样的事情,官差也不能每次都能及时赶到跟前。
    用律法制裁,只会让仇怨越结越大。
    说教呢,这些人又无论如何也听不进去。
    商水县令申鼎苦着一张脸向郑无疾说道:“不瞒知州大人说,下官因为这件事常常夜里无法安寝。
    此地民风彪悍,实难教化。两村动辄几百号人相殴,官差恫吓仍不能止。
    还请知州大人千万想想办法,怎生让他们两村安静下来。”
    随即便有两个村子的人争相来击鼓鸣冤,知道新官上任,都来讨要说法。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