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春云暖 第19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但不妨碍这情景赏心悦目,鹅黄配草绿,别样的醒目好看。
    “阿慈别松手,我还不行……别松手……”曾念像个刚刚蹒跚学步的孩子,每走一步都提心吊胆,“千万别松手,千万别松手,我怕……”
    她太久没有走路了,不止是生疏,还有恐惧。
    当然了,更多的还是欣喜。
    自从五月里她觉得双腿酸麻开始,情况一天比一天好转。
    陈思问知道之后,每隔三四天就过来一次。
    如今也不过是才过去了四五十天,曾念靠人搀扶着,竟然已经可以走路了。
    曾慈在旁边扶着她,让她依靠着往前走。
    还不忘鼓励她:“姐姐,你已经很了不起了。昨天还得两个人扶着呢,今天只有我扶着你,已经走了这么远。要不了多久,你就能和以前一样了。”
    曾慈的语气是那么的欣喜,她不辞辛苦地帮姐姐练习走路。能自己做的就不让下人代劳,这份情谊只有亲姐妹才能体会。
    “阿慈,真是多谢你,这么多年,若不是你陪在我旁边,给我解闷,帮我分忧,我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过来。”曾念紧紧握着妹妹的手,声音哽咽,“你总是甘当绿叶,实则你才是一朵真正的名花啊。”
    “好姐姐,你可别难过,我为你做的这点又算得了什么呢?你我不是外人,是嫡亲的姐妹。如今你的腿好了,我真是觉得天都亮了。”曾慈用身体支撑着姐姐大半的重量,“我只是惭愧不能替你,说到底,还不是你一个人扛着。”
    曾念笑了笑,没有再说话,她知道这个妹妹最是懂事体贴的。
    这么多年因为自己身体的缘故,家里的人总是更多的照顾自己,常常忽略了曾慈。
    但她从来都不计较,对自己总是那么细心周到。
    “姐姐,咱们坐下来歇一会儿吧。”曾慈扶着曾念坐到长椅上,“喝口茶再走,你出了不少汗。”
    远处郡王妃看到姐妹两个亲相爱的情形,忍不住泪湿眼角,拿帕子轻轻揩了揩,脸上就只剩下温柔的笑意了。
    曾念恢复得越来越好,陈思问也已经退亲了。
    她这两日也该进宫去了。
    “你别总在这儿陪着我了,”曾念笑着推她,“去别处转转。”
    “姐姐干嘛赶人家走?”曾慈爱娇地嘟起了嘴,“人家就想陪着你嘛!”
    “我昨儿听说柯家公子今天要来的,你不过去瞧瞧?”曾念笑着说。
    “干嘛他来了我就要过去?”曾慈虽然嘴硬,脸却已经红了,“我知道他是谁?”
    “我看他多半是对你有意,否则怎么总是隔三差五的来?”曾念笑着捅破了窗户纸,“听说他前日做了一首咏荷叶的词,甚是好。咱们家人可都知道你是最喜欢荷叶的。”
    曾慈的脸更红了:“姐姐别乱说,叫人听见像什么?”
    “咱们家不同于别家,况且那柯公子的确不错,连母亲都相中了。”曾念是真心实意地为妹妹打算,“这儿只有咱们两个,又没当着外人的面说。听说柯大人以后就留在京城了,你想想,就凭柯公子的相貌和家世,上赶着的不知有多少呢!你可得拿准了主意,好姻缘不要错过了。”
    正说着丫鬟领了陈思问走过来,他还是瘦得可怜,神情萧索。
    曾念看他这样子很是心疼,可又不能多说什么。
    于事无补的情况下,说得太多也是一种伤害。
    “七哥哥来啦!我有事,先走了。”曾慈虽然是对陈思问说的,却悄悄跟姐姐做了个鬼脸,意思是让他们二人单独相处。
    曾念无奈地笑笑,她这个妹妹实在是太古灵精怪了。
    其实到现在她心里依然有陈思问,但她也知道,君子不夺人所爱,不强人所难。
    陈思问到现在还忘不了岑云初,自己若是有意取而代之,那未免太不道德了。
    曾慈离开了姐姐,在府里转来转去,最后还是来到了哥哥的院子里。
    她知道女孩子应该矜持,可那是柯望忱啊。
    她没有一刻不在想他,心里头煎熬得火烧火燎。
    相思的滋味只有体会过的人才知道,它让人心不由己,身不由己。
    整个人仿佛变成了傀儡,无形的线牵扯在那人手里,只要稍微有一点他的消息,自己就会不受控制地靠近。
    曾慈对这种感觉既厌恶又着迷,这和当初的感觉一点儿都不一样。
    柯望忱和她并不过于接近,每次见面最多也只是互相问安。
    柯望忱很礼貌,也有几分疏离。
    曾慈却觉得他这样恰到好处,如果他对自己嬉皮笑脸,说不定自己就不会对他着迷了。
    “阿慈妹妹来了,快过来帮我支个招。”曾楠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活泼,他和莫玉珍定了亲,那个可爱温柔的小姑娘让他的心很安定。
    “这是小孩子才玩的游戏,你们怎么又拾掇出来了?”曾慈看到他们是在解九连环,这是他们小时候经常一起玩儿的。
    “这个不一样,是望忱带来的。”曾李也笑着说,“我们解了半天都解不开。”
    曾慈听说也来了兴趣,走上前观察了一会儿,便动手解了起来。
    “原来还可以这样!”曾李和曾楠看到曾慈不紧不慢地解开了,都觉得她很厉害。
    “县主好聪慧!”连柯望忱也不禁出声感叹。
    他这一句话让曾慈的心花都开了,忍不住抬头看了他一眼。
    柯望忱也正看向她,四目相接,仿佛落花成阵,流水潺湲。
    曾李和曾楠互相对视了一眼,笑而不语,彼此心照不宣。
    虽然和柯望忱认识的时间不长,但他无论是家世容貌还是头脑心胸,都绝非凡品。
    他们的悄悄想办法暗示一下柯家长辈,让他们家尽快上门来提亲。
    顶好是赶早不赶晚,因为柯望忱在京城的时间还不长,知道他的人不多。
    到时候万一被哪个公主郡主看上了,对他们而言可就不妙了。
    曾慈难得看上谁,可不能让她错失良缘。
    第313章 大生意
    徐春君有事不能出去,易平顺就带了账册,到府里来报账。
    因徐春君一再让他带着阿囡,所以这次他把女儿也领来了。
    阿囡虽然痴痴傻傻的,但是生得很漂亮。
    易平顺极其疼爱她,并不因为她傻而觉得丢人,反而因此更怜爱她。
    易平顺对徐春君忠心不二,除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个缘由外,他更是看中了徐春君的为人。
    他不像有的父母,只想把女儿嫁出去,就算完了自己的债。
    阿囡若是个正常女子,他自然也愿意看着她嫁人生子,过自己的小日子。
    可阿囡连自己都照顾不了,易平顺不相信还有谁,能像他一样疼爱阿囡,所以他并不打算把女儿嫁出去。
    只要自己活着一天,就陪她一天。
    可是自己毕竟是要走在她的前头,到那时阿囡又该怎么办呢?
    为了避免女儿受苦,他只能选一个真正可靠的人来托付。
    徐春君和阿囡年纪相当,聪慧又正直,自己全心全意为她效劳,她也必然不会亏待自己。
    阿囡对于她来讲也算不上累赘,自己的积蓄都留给女儿,只要徐春君肯照拂着她,不让她受欺负受骗就行了。
    阿囡也很喜欢徐春君,从第一次见她就不怕生,易平顺有时候会想,这或许就是缘分。
    徐春君见阿囡来了,便笑着叫她过去,说道:“你可算来了,我给你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你瞧瞧,看喜欢吃哪个?你在这儿吃的不算,剩下的我都给你包起来带回去。又或者你在这儿住下,多玩儿些日子也是好的。”
    阿囡吃了几块点心,想要到外边去玩儿。
    这时郑月朗来了,就牵着她的手说:“我陪着你吧!”
    郑月朗和离之后,在娘家的日子过得十分舒心,整个人胖了起来,气色也好了,人也更精神了,就像是脱胎换骨了一般。
    “那就麻烦姐姐了,我和易掌柜的看看钱庄的账册。”徐春君笑着向郑月朗道谢。
    “自打上个月起,钱庄的生意比前些时候更好了。存钱的多了,借钱的也多了。”易平顺翻着账册对徐春君说,“如今账有七十万两,除了地下银库备着五万两应急之外,五十万两都借了出去,还有将近十五万两存在别家钱庄。”
    “怎么会突然入账这么多?”生意火爆当然是好事,但徐春君却是谨慎的性子,她察觉到了这里头的不同寻常,“是整存的多还是零存的多?”
    “大奶奶放心,都是零存的,存最多的也不过才五千两。”易平顺知道徐春君担心什么,“前些日子不是春蚕卖了吗?这城里城外养蚕的人的确收入了一笔。咱们往外借钱,也从来不借大的。这样风险就小了很多。”
    正兴钱庄的规模虽然算不上多大,但东家有见识,掌柜有头脑,就连伙计都一个比一个有眼力价儿。
    不管是来存钱的,还是来借钱的,还是什么都不干,就是上这里转一转的。
    人家必定把你们招呼得心满意足,哪怕是对待要饭的,都一脸和气,绝不口出恶言。
    而且无论是你在这里存钱的,还是在这里借钱的,逢年过节,正兴钱庄的伙计都会给送去一份礼物。
    家有老人过寿,或是孩子出生,红白喜事也有一份。
    虽然没有多少,可到底是一份心意。
    银钱买卖本是冷冰冰的,但有了这些,到底能让人心暖和不少。
    和那些大钱庄店大欺客相比,正兴钱庄就凭这一点,的确能够吸引到不少小门小户的主顾。
    毕竟,没有谁不爱面子。
    何况正兴存钱的利息不比他们低,借钱的利息也不比他们高。
    “这还有几笔没收上来的,我派了伙计去问,都是家里头有事,想要再延缓一两个月的,”易平顺指着上头的几笔借款说,“我看了,他们都是正经人家,也确实遇到了难处,所以就答应了。”
    “这样就很好,”徐春君点头,“只要咱们能保住本,宽限一些也使得。”
    “大奶奶,昨日有个人来咱们钱庄,说想拿一块地皮抵押二十万两银子。”等到徐春君都看完了帐,易平顺又说起了另一件事。
    “哪里的地皮?他是什么人?”徐春君问。
    “他说他是细瓷汪家的少主子,不常在京中,一般都做海外生意,他拿的地契也的确是真的。”易平顺在这上头从来仔细,“那可是块好地,莫说是二十万两,就是抵押二十五万两也绰绰有余。”
    “若是做了这笔生意,咱们可一点儿现银都没有了。”徐春君微微皱了皱眉。
    “他说只周转一个月,等他们的货船离了海港,他的钱立马回笼。”易平顺也不是没担心过,“他说去别的钱庄自然也容易,可不想让太多人知道他借钱的事,看得出他是个好面子的人。咱们虽然本意是做生斗小民的生意,但大客户来了,也没有必要拒之门外。
    说句实在话,正兴终究是要做大的。咱们这次若是不接这个生意,必然得罪了一个大主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