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清穿之九福晋的土豪系统 第16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胤禩也是理性分析了局面以后,这才如此安分。
    “隆科多摆明了是站在四哥哪边,他手里握着京城五个营,两万兵马,在外的老十四虽然是大将军王,但是粮草受制于年羹尧,前几年年羹尧送子入京的事情,三哥你也有所耳闻吧。”
    康熙五十七年,雍亲王借着德妃生辰的借口去信斥责川陕总督年羹尧,责骂年羹尧不知道奴才本分,不给德妃送礼,言明其父兄在他面前都是自称奴才,又说年羹尧之父年事已高,命年羹尧将子嗣送入京城尽孝。
    康熙是明知道此事,却不曾有任何说法,年羹尧撑了两个月,等不到康熙的支持,也是明白了态度,终于还是把子嗣都送进京城。
    自此之后,在外的大将军王就被胤禛握在了手里。
    况且京城还有隆科多的两万兵马,如今,是有什么想法也没用了。
    他们不是听从皇阿玛的口谕,而是听从隆科多的两万兵马。
    数不清的骑兵往驾马往四面八方疯狂而去,传九门提督隆科多令,封锁京城!
    当夜,十三阿哥胤祥亲自驾车护送新帝回京继位。
    车轮快速的转动,马蹄踏着地面,鞭声震耳欲聋,天空是高悬的明月,路旁的树木飞快的向后移动。
    胤祥突然的有些茫然,身后的马车里坐着的是他的四哥。
    这几十年的大起大落让他不再愚钝,他明白,身后坐在马车里面的四哥,在今天之后就再也不是兄长了。
    康熙六十一年,新帝登基,次年改国号为雍正。
    雍正登基之后最需要处理的就是那些年的老对手们。
    大哥胤褆绝对不能放出来的,而承诺会好好照顾的二哥胤礽,却是不方便见面,见面需要跪拜,兄弟两个都尴尬。
    即使好好关照,废太子胤礽也还是于雍正二年去世,雍正冒雪前去祭奠。
    胤祥站在门外,刚刚进去磕头的弘昼已经出来了,弘昼走过来,抱住他的腰,“阿玛,你冷不冷。”
    弘昼是当今的五阿哥,他年纪还小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怎么都治不好,是胤祥到处求医问药,才换来这孩子的痊愈。
    胤禛便叫儿子对着胤祥以父相称,他从前也管十三叔叫阿玛叫习惯了。
    胤祥一愣,摸摸弘昼的脑袋,叮嘱道:“以后不能这么叫了。”
    弘昼不太明白还想要再问,却被胤祥捂住嘴,“嘘,快回去念书吧。”
    从登基开始,所谓的八爷党就成了雍正必须要处理的心腹大患,给胤禩封了亲王作为安抚,但是他只是在等待时机。
    而这个时机就是年羹尧青海大捷,此时他才真正有力量掌握朝堂。
    雍正对着大臣们说,你们有任何一个人敢说胤禩比朕更加贤德,朕即刻让位。
    此时的他掌握了最重要的军事力量,显然不会有大臣站出来和皇上作对。
    听闻此话的当天,胤禩就说:“我怕是活不久了。”
    而事情也果然如同预料的那般,面对皇上的百般找茬,任何人都无法抵挡了什么。
    直到一次,雍正要胤禩交出先帝的御批,胤禩直言没有,雍正却不相信,胤禩真是被逼到一定了,口不择言道:“我要是骗你,就叫我一家俱死。”
    此话被雍正抓住把柄,“朕和你也是一家,爱新觉罗的子孙,谁和你不是一家,你这是在诅咒皇家,自绝于祖宗。”
    当即革除爵位,开除了宗籍,姓氏去掉,更改名字,改名为阿其那。
    阿其那,死于雍正四年,享年四十五岁。
    允禟,雍正元年西宁,雍正三年,上派都统楚约前去约束其言行,雍正三年夺爵。
    雍正四年,因其自造文字同其子书信往来,上言其谋逆,逮还京师,销宗籍,改名塞思黑,大臣弹劾请诛之,上令直隶总督将其□□,不久后暴死于幽所。
    胤俄,雍正二年革爵圈禁宗人府,于乾隆二年释放,乾隆六年卒,享年五十九。
    雍正四年,上亲去宗人府探望罪人胤俄。
    胤俄抱着酒坛然瘫倒在地,浑然不愿理会任何事情。
    胤禛自己也想不明白为何会来这里,他看着老十,冷酷的开口,“叫醒他。”
    奴才们连忙上前拉拽着这位出身尊贵的皇子,试图把人叫醒,在他们的努力下,人是醒来了,可是醒了还不如不醒。
    胤俄睁开眼睛,迷蒙的看到了那张熟悉的脸,嗤笑一声,“哎呦,皇上来看我了,是怕我死了之后你名声不好听吗?”
    胤禛摆手,奴才们纷纷退出去。
    “老八去了。”
    胤俄顿住,手上一松酒坛滚落在地上,一路滚到胤禛脚边。
    胤禛垂眸,老八不是他杀的,他已经获胜,没必要继续做什么,只是意外,是意外……
    老九死于幽所之后,老八到底是曾经的八贤王,即使是被贬为庶人,竟然也能得到消息,老九死后十一天,胤禩知道了消息,随后吐血后昏迷不醒。
    他派了太医去瞧,但是不过两日人便去了。
    胤俄抬起头,在光下,胤禛的衣服是那么的闪耀。
    胤俄没有了往日的憨厚朴实,也少了莽撞,眼前的人逐渐模糊,眼泪布满整张脸,狼狈的如同乞丐。
    “九哥说的对,你就是假惺惺,别在这恶心人了!”
    “你开府的时候难道没收到过九哥的贺礼!你还骗的九哥以为你是好兄弟!”
    “八哥额娘去了,你跟着我们一起给守孝的八哥送饭,可是你竟然给八哥定了罪说八哥额娘去世伤心太过,这也成了罪!”
    胤禛脸色难看的起身,不愿再听胤俄的指责。
    看着胤禛的背影,胤俄恨恨道:“爱新觉罗胤禛!你会遭报应的!”
    这句诅咒或许真会成真。
    第134章 雍正番外2 我怀念的
    胤祕是先帝的幼子,排行二十四,年纪比起我的儿子们还要小,我继位之时,他刚六岁。
    于是我便将他留在宫中,让他他同我的儿子们一起读书,弘历弘昼与胤祕整日形影不离,久而久之,我也不把胤祕当做弟弟,而是当做儿子一样养。
    胤祕十二岁时额娘去世,我特意吩咐内务府谨慎办理,给胤祕一份体面。
    热孝一过,胤祕便过来给我请安,他说着说着就红了眼睛。
    胤祕因着到底不是我的儿子,其实教出来的性格甚至更加温厚单纯一些,比起已经成婚的弘历和弘昼,他同我更像一对普通父子,更加亲密。
    胤祕六岁丧父,十二岁丧母,他的悲伤太多了。
    他流着泪问我,“皇兄,你也有遗憾吗?”
    我一瞬间脑中涣散了回过神来只能是宽慰几句,便叫他去找弘昼了。
    胤祕那天的一个问题,我记了好久好久,直到某一天,我在用膳的时候看到桌子上有一道十三弟最喜欢的蒸排骨,我恍然又想起了从前。
    如果你问我,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我想我只能说,从我出生开始到我念书、成婚、生子、去争夺、从大权在握,到失去兄弟,这一切仿佛一直在循环,被遗憾包围着。
    但是,我复杂的一生中,能让我回忆起的最特别的还是我的兄弟们。
    即使有太多的不堪,我也做了太多看似正确实则残酷的事情,可是到了最后,我能想起来的还是我的那些兄弟们。
    我是更喜欢弟弟们的,因为我的三个哥哥各有各的混蛋地方,大哥总是不过脑子,三哥有时候有脑子有时候没有,二哥……二哥他太复杂了,连我也说不出太多总结的话。
    五弟是个好人,是个单纯善良的人,他心思不多,但是仁孝又有兄弟情义,是那种对着那个兄弟都有兄弟情义的人。
    而后来,他也因为老九的事情怨我,不愿意再上朝。
    八弟……八弟,还有老九,我得相信我是正确的。
    我想起了十三去世的那天,宫里面烧完了好几月的香都是在为十三祈福,可是到底留不住他。
    胤祥躺在床上,他很难受,喘气都很痛苦,他身体太差了,圈禁那些年到底伤了身体,而他多思的性格也就叫身体更加脆弱。
    胤祥看着胤禛,“皇上。”
    他总是这样,说是要恪守本分,可是胤禛既喜欢他的分寸,有时候也会失落于胤祥的分寸。
    “别怕,我带了御医过来。”
    他摆摆手示意不必了,“臣知道自己的身体,不必麻烦了。”
    “咳咳咳咳咳咳!”
    胤禛连忙起身抚着胤祥的胸口,帮着他平复呼吸。
    胤祥看着他,“四哥……”
    这句四哥一出,胤禛就明白,十三怕是真的要不行了。
    眼泪瞬间滑落,他的喉咙像是堵住了棉花一样说不出话来。
    上天从未厚待十三弟啊!
    胤祥这一辈子,十三岁丧母,二十三岁父子反目,这几十年起起落落,即使最后这八年手握大权,备受恩宠,可是他的行事是配得上这样的恩宠,甚至是再多他也担得起。
    胤禛总想着,他要对十三更好一点,补偿十三这一路上的颠沛流离,可是到底留不住。
    “四哥,弟弟有几句话想和你讲……”
    “你慢慢来,四哥在这听着呢。”
    胤祥弯起嘴角,“四哥,我已经画好了我陵墓的图纸,还请四哥不要过加恩,过多的僭越规制是不好的。”
    “我的儿子也请不要过多加恩,他们不是什么大能的人,过多的恩宠只会叫他们迷失了自己。”
    胤禛已经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他手腕颤抖着,握住十三的手,一如多年前,他这样握住皇阿玛的手。
    只不过那次是期待,这次是挽留。
    “咳咳咳,四哥。”
    “日后若是可以,便恢复了八哥和九哥后人的宗籍吧,咳咳……别让自己后悔。”
    “四哥,我去了之后,还请保重自己的身体,不要悲伤,我只是去见他们了。”
    胤禛剧烈的喘息着,眼泪疯狂的流下他又立刻擦去,害怕看不清十三弟的脸。
    胤祥的声音越来越低,他的眼睛迷蒙着,他看着四哥,问:“四哥,我们是兄弟吗?”
    胤禛用力点头,哽咽道:“是,当然是,你是我最好的兄弟。”
    胤祥眼睛亮了一下,又问道:“四哥,我是个忠孝之人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