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清穿之九福晋的土豪系统 第15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
    皇阿玛最爱太子,可是也最忌惮太子,好似整个爱新觉罗家的人都是如此,爱和恨都格外的强烈。
    他扭头看着李星晚,“你说,出身皇室好在哪里?”
    李星晚吃了一口肉,嘴角还带着油渍,虽然她很爱小禟,但是也挺讨厌这种皇室的无病呻吟。
    她面无表情,“除了只有你们自己能体会到的独属于皇室的痛苦以外,全.都.是.好.处!”
    “噗!”胤禟喷笑出声,然后双手合十,“祝太子好运。”
    李星晚白他一眼,扭过头去,也低声说了一句,“祝好运。”
    第120章 刺
    事情的起因也许只是一件很小很小很平常的事情,而引起的风暴却足以将一切摧毁。
    太子被命令在帐篷内反省,但是实际上并未关多久甚至一个时辰都不到,晚上的篝火晚会一开始,太子作为储君就必须出席了。
    康熙自然也不愿意叫所有人都看见他同太子之间的问题。
    是已,一切都在暗处涌动,随行而来的大臣有敏锐者心有所感,于是战战兢兢的做好分内工作,再有任何同僚相邀均是斟酌再三后拒绝。
    而前来觐见的诸多蒙古人,几乎是难以察觉这种诡异的氛围,他们欢欢喜喜的觐见皇上,兴高采烈的打架喝酒,在这种一面紧绷一面轻松的差异下,皇上准备启程前往下一个驻扎地。
    在队伍还未曾整装的时候,仍有源源不断的人前来请安。
    胤祥一早上出门的时候她的右眼皮跳个不停,他用手使劲揉搓几下,仍然是止不住,他抱怨起来,“一出门便浑身是病,还不如就把我留在京城里了。”
    此次出巡跟着的皇子并不算多,他混在其中倒也有些捡便宜。
    既不是上头几个哥哥是实权的亲王,也不是下面跟着出来游玩的弟弟,他恰巧卡在中间,能够领着些事情去做。
    皇阿玛特意叫他辅佐都统进行护卫工作,也是看在他正好得用的份上,不过倒是让他变的格外显眼起来,尤其是现在。
    太子不明原因的开始深居简出,九哥也不再出来闲逛,整日都是和九嫂待在一起,他也不好去打扰,唯一一个一如往常的大哥却是同他针锋相对。
    好在有皇阿玛站在他这边,他在与大哥对峙中才堪堪不落下风。
    胤祥捂着右眼,实在是难受的很,还是带着过来的嬷嬷有经验,从书桌上拿了一块宣纸,撕下来一小块。
    “十三爷,用这个就成。”
    嬷嬷用水壶里面的水弄湿了宣纸碎块,指甲盖大小的一块伸手贴在胤祥的眼皮上,“主子放心吧,这是土方子,贴上一会儿就没啥事了。”
    胤祥伸长了脖子对着镜子照了一下,虽然瞧着有些怪怪的,但是还挺好用,贴上之后眼皮立刻就不跳了。
    奴才们送上来早膳,他皱着眉头喝了两碗野菜蘑菇粥,其他的东西一动不动。
    也不知道是不是来了草原上气候干燥,还是因为这几日太子的情绪不好也影响到他,胤祥的嘴巴里面生了好大一个疮,吃饭都有些困难,只能是尽量用的清淡一些。
    跟着来照顾他的赵格格还算是细心,用行李里面带的药粉混了蜂蜜涂在胤祥口中的伤口处,好歹今日疮口小了一些,可是还是不太舒服。
    “唉!”
    胤祥放下碗,呼出一口气,还好明日就可以换个地方,他真心的觉得自己似乎和此地犯些冲撞,不然怎么会一到这里浑身都不舒坦起来了。
    用过早膳后,胤祥便准备出门带人巡逻一圈查查各处岗的部署,再叮嘱几句明日出发的事情。
    临出去之前,赵格格上前来给胤祥系好带子,她抬起头笑着道:“爷可不能把这个也带出去了。”
    赵格格抬手,将那块小小的黏在胤祥右边眼皮上的纸块捻了下来,胤祥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拿下来,不过吃了个饭的时间,眼皮已经不再跳了。
    他回头对着嬷嬷说道:“土方子还是挺有用的,见效快,回头给嬷嬷送赏银。”
    嬷嬷哭笑不得,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本就是无稽之谈,贴块纸片压一压自然也就好了,叫十三爷一说,还成了什么大本事了。
    胤祥一身轻松的出去办差,除了口中的疮还是有些存在感以外再无其他不适。
    他出门往西北方向走了一段,正好碰见九哥九嫂,“九哥!九嫂!出来散步啊。”
    胤禟扭头看过来,充满工作热情的胤祥浑身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咂咂嘴,“散步?差不多吧。”
    他道:“十三弟一大早就这么开心,办差很用心嘛。”语气里面是一种不带恶意的调侃,只是顺嘴一句。
    胤祥笑笑,没说什么扎哥哥心的话,毕竟这位哥哥出来一趟闲的都快长蘑菇了。
    胤禟身后跟着的李星晚困的都快睁不开眼睛,自从胤禟被皇上暗自禁止了出去和那些蒙古王公玩耍,李星晚就成了他唯一的好朋友。
    好朋友精力旺盛的简直可怕,李星晚每天都在炸毛的边缘徘徊,好朋友一大早就拉她出来看草原日出。
    困的都快发疯的李星晚怨气冲天,即使草原日出的美景叫人震撼心灵,但是她仍然在太阳跳出地平线的那一刻想把胤禟的脑袋塞进干草堆里。
    “还不走?”她幽幽在后面一问。
    胤禟瞬间正了脸色,“十三弟,哥哥就不打扰你办差了,我和你九嫂散步太累,就先回去了。”
    他一个旋风转身,赶紧蹲下,背起快要发飙的李星晚回到他们的帐篷,趁着人还不清醒,赶紧把人塞进被窝里。
    胤祥无奈摇摇头,心里有些羡慕,九哥和九嫂不仅是感情好,更是好朋友好玩伴,这样的情谊实在是难得,多少柔情蜜意的夫妻都比不上他们这样的相处让人羡慕。
    巡逻回来之后,胤祥想要去看看太子,便往太子的帐篷走去。
    “十三爷!”一道粗犷的男声传来,胤祥回头疑惑看去。
    他犹豫着看着这个有点熟悉的人,半天叫不出名字来,还好面前的蒙古男人没有叫他尴尬太久。
    “十三爷,是我啊,巴彦和翔的哈苏。”
    “哎呀,是你啊!”
    胤祥露出惊喜的表情,实则根本没想起来这是谁,脑子里迅速转动,“你怎么过来了。”
    胤祥一边说话一边看着这人的面孔,总算想起来了,哈苏的哥哥是太子手下的人,现在是在京城做事,哈苏则是被派到了蒙古屯兵。
    哈苏有些不好意思,“十三爷,我本来是来给皇上请个安,可是您也知道的,我品级不够,只在外面磕头就是了,便想着先过来给殿下请安。”
    胤祥瞬间瞬间明白过来,这是打算往上走走路子啊。
    “不知道十三爷能不能……?小的定有厚礼奉上。”
    胤祥爽朗的笑着摆摆手,“何必说这种话,你哥哥是个忠心,殿下也念着你们家呢。”
    正好他也要去见太子,便直接把人带着往太子的帐篷领去。
    哈苏一见到太子就立刻跪下磕头,“奴才请太子爷安。”
    太子坐在哪里,懒散的拿着一本书,随手放下后便与哈苏说起话来,他道:“哈苏?听你哥哥说起过你,这两年做的不错。”
    哈苏赶紧笑着点头。“得托殿下的福,差事一向做的不错。”
    太子瞧他一眼,这样的来拜访他的人很多,哈苏不过是其中之一,他熟练的关照几句之后便叫人退下了,若是不出大问题,应当是回京后叫人查查,若是个得用的,便把人收拢了。
    等到哈苏离开,太子又对着胤祥细细叮嘱,“只此一次,在回京之前你也不要过来同我说话了,安心做你的差事。”
    胤祥不安的咬着自己嘴巴里的伤口,刺痛更让人清醒,他不知道这是怎么了,太子突然就待在帐篷里很少出去了,他为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感到惶惶。
    太子沉默片刻,他道:“别想太多,安心做你的事就够了,全当此次我根本没有跟着出来就是,你安稳些,便不会有任何差错。”
    胤祥点点头,可是心中的紧张似乎难以缓解。
    而在另一头,营地里最大的帐篷,李御医小心的把着皇上的手腕,他低下头道:“皇上近日可是又有动气?”
    康熙半阖着眼靠在椅子上,梁九功上前代为回答,“前日有过动气,手腕有颤抖的症状,昨日胸口憋闷,今日……今日心情也沉闷。”
    李御医一把年纪了,胡子都是全白的,神情镇定的很,丝毫不为梁九功所说的这种极为隐秘的事情而动容。
    以他的职位,他的品级,他的年纪,他听过太多更要命的事情,这点事情,洒洒水而已。
    他即刻道:“还请皇上切勿动气,保持心情平静,饮食清淡,不可大荤。”
    说完废话之后他才道:“臣给皇上开一副药,先喝上两天,之后再行调整。”
    康熙终于睁开的眼睛,吩咐道:“制成药丸给朕送过来,不必熬药。”
    李御医很有经验的没有任何疑问,他不会提醒皇上制成药丸是比汤药药性要减弱的,他没有提醒药丸子会很大才能达到效果。
    他只是恭敬的拱手接受皇上的吩咐,正如以前一样。
    梁九功也是如此,他们根本不想知道皇上为何要隐藏自己身体不好的事情。
    “皇上,奴才回来了。”
    魏珠弓着腰进了帐篷,康熙摆手叫梁九功和李御医都退下。
    梁九功转身时心下一沉,怎么感觉皇上近来似乎吩咐魏珠更多事情了,若不是他依然是皇上身边的总管太监,他都害怕魏珠会架空他。
    只剩下主仆二人的帐篷里,茶杯被摔在地上,次茶水溅到跪在那里的魏珠脸上,他不为所动,沉默的低下头。
    康熙心里不断翻腾,哈苏是巴彦和翔的骑兵统领之一,能力性格都是一等一的,达尔罕亲王很欣赏他,多次在和康熙说话的时候夸赞。
    甚至于,他是打算在这次出巡之后给哈苏升一个位置的。
    可是,哈苏来了营地之后,却是先去给太子请安!
    一根刺插在心里,一动就隐隐提醒人,它是如何扎进去的。
    梁九功一脸焦急的在门口等待,好不容易等魏珠出来,他才慌张进去,“启禀皇上,十八阿哥高热不退!”
    第121章 争吵
    无论是什么年代,小孩子生病都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因为年纪太小,免疫力才差,小孩很容易因为生病而去世。
    常常有人觉得宫里面的孩子难长大,因为紫禁城总是充满争斗,可是一个更残酷的事实是,对于寻常人家来说,一个孩子能够长大同样是很幸运的一件事。
    经历过多次丧子的康熙在皇子们逐渐站稳脚跟之后已经很能调理好自己的心情,他死了太多的孩子,不会再陷入悲伤不能自拔。
    可是如今幼子突然的高热,仍然能够牵动他所有的心神,孩子的高热是要命的,一个不小心就会夭折。
    年近花甲的康熙对生死之事变得格外的在意,他已经隐隐显露危机的身体时刻在提醒着他,你已经老了。
    由十八阿哥的病而生起的敏感的心在此刻达到顶峰。
    因为还没查出病症缘由,太医不建议皇上亲自进去探望十八阿哥,而嘴上说着忧心的康熙也为了安全考虑不曾进去看望,只是在帐篷外不曾进去。
    他满脸的担心,几乎是叫来了大部分的随行太医,又吩咐奴才小心照顾,对胤祄喊道:“胤祄!听太医的话,好好喝药,坚持住,皇阿玛就在这里庇护着你,一定会早早康复的。”
    然而在帐篷里面躺在床上的胤祄是听不到这些话的,八岁的孩子突发高热,身上滚烫,额头却是冰冷一片,刚刚喝的药全部吐出,小小的孩子听不见门外的皇阿玛正在担心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