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清穿之九福晋的土豪系统 第12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当然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爷子宠爱弘皙更胜太子本人,加上弘皙年纪又大,跟太子不和那几个要么便是没有儿子,要么便是年纪小,也不敢和弘皙对上。
    有这么一个皇孙在上面压着,下面的弟弟们倒是格外的乖巧,也不曾拉帮结派的闹腾。
    刚才他们就凑在一处玩耍,但说着说着便聊起了九叔家这对龙凤胎兄妹,他们也是从来没见过,自然是十分好奇,特别想去瞧瞧是什么样子。
    三阿哥家的弘晟,因着上头还有个哥哥弘晴在,三福晋对着小儿子就难免娇惯一些,小家伙今年虽然七岁了,但是撒起娇来那是信手拈来。
    弘皙禁不住他哀求,只好带着弘晖壮胆,过来找九婶问问能不能带弟弟妹妹出去踩岁。
    李星晚眼尖的瞧见躲在柱子后面的还有一群小家伙,差点没忍住笑出来,低头摸摸宝珠的脑袋,然后问道:“弘琛、宝珠,愿意跟着哥哥们出去玩吗?”
    两个孩子记性还挺好,记得之前见过这两个哥哥,他们两个本来也是待的有些不愿意了,想要去走一走玩耍,一听有机会出去,立刻就小鸡啄米一样点着小脑袋。
    李星晚心里好笑,用力摩擦了一下儿子的头,然后便把孩子交给了弘皙,又吩咐嬷嬷带着两个人跟着。
    弘琛今日为了应景,穿的也是红色的小褂子带着滚了黑狐毛的小帽子。
    宝珠也是红色衣裳,只是裙子用了淡色,还不是很茂密的头发被扎起来两个揪揪,还用白色绒球装饰,和圆润的小脸蛋搭配在一起格外可爱。
    弘晖很有哥哥样子的牵着弘琛,弘皙则是谨慎许多,毕竟宝珠是女孩子,他还没有带过这么小的妹妹一起玩耍,心里有些紧张。
    李星晚在后面瞧着,不过走出了七八步,弘皙便蹲下来拉着宝珠的手问些什么,然后就把小宝珠抱起来,宝珠这孩子还一点不见外的搂着堂哥的脖子。
    惹的弘琛十分眼馋,抬头想要弘晖哥哥抱他,弘晖为难的看着小弘琛。
    弘琛和宝珠虽然不是那种长的很胖的孩子,但是绝对不瘦,体重远在皇宫孩子的平均体重之上,可以称得上肉乎乎了。
    弘皙还好,他已经十一岁了,过了今天便是十二岁,从小骑射练着身体很是健壮,抱着一个一岁多的胖宝宝不成问题。
    但是弘晖就不成了,他刚刚八岁,身体没有那么健壮,想要抱起胖乎乎又穿了很多衣裳的弘琛倒是也能抱起,但是他害怕不小心摔着弟弟。
    弘晖试探着商量,“弘琛,你先走一会好不好,等会哥哥叫个奴才过劳抱着你。”
    弘琛小嘴一憋,一下子就不愿意了,小嘴一张,“哥哥抱我吧,抱我吧。”
    弘晖着实为难,还好弘晴赶了过来,弘晴虽然只比弘晖大了一岁,但是高了半个头还多,他笑嘻嘻的俯下身把小弘琛抱起来,惊讶道:“呦呵,还挺胖乎。”
    弘琛叫着笑出声,复读机一样的开始念叨,“哥哥哥哥哥”
    弘晖连忙跟在旁边护着,免得弘晴哥哥累的时候抱不住弘琛,那头的宝珠已经快乐的扬起双手加入玩闹之中了。
    李星晚瞧见也是放心了许多,孩子们都懂得照顾这两个小不点,加上两个孩子身上还有保护的东西在,嬷嬷们也在旁边站着。
    她抿嘴笑了一下,觉得小孩子真是可爱。
    皇孙们全都出去踩岁,不一会年幼的那些皇子们也纷纷跟着跑出去,屋子里便只剩下女眷和几个还不会走路的小娃娃。
    难得的聚在一起,李星晚便同身边的五嫂说几句话,正聊着呢,前面却听见德妃的声音。
    “要说日子过的好,还得是老九家的,她经商有道可是出名的,不是有首民间的歌谣,便是说珍珠做被子,黄金垫脚底,白玉台阶节节高,龙王上门打秋风。”
    此话一出,瞬间寂静一片,小妃嫔们偷偷去看上头几位的眼色,四福晋更是脸色难看很,但是她坐在德妃身后,倒是不引人注意。
    李星晚笑容不变,抬起头,“德妃娘娘久居深宫怕是记错了,这首歌讲的广州十三行商人的豪富,我倒是羡慕人家,可惜做不来。”
    德妃惊讶的扶额,“瞧我这记性,果然是记错了,不过老九家的,你也不必羡慕,江南商会也不比广州十三行差。”
    还没等李星晚开口,宜妃就横眉冷对,她在此处,哪里容得这做作的贱人欺负她的儿媳妇。
    “确实是,我这儿媳妇嫁妆颇丰,自己又擅经营,日子自然越过越好,还好我家老九也是争气,不然哪,我总要担心他用了媳妇的嫁妆。”宜妃意有所指的看向十四福晋。
    德妃脸色一僵,该死的,宜妃肯定是知道十四用了媳妇嫁妆的事情,她心里暗恨十四福晋多嘴。
    李星晚自然不会叫宜妃独美连忙接上,“额娘这是哪里话,阿哥们都是龙章凤姿,自然出挑的很,怎么会有用媳妇嫁妆的呢。”
    几人一来一回,也是叫人听出来言外之意了,纷纷看好戏的一样的看着四福晋和十四福晋,能确定肯定是德妃的儿子用了媳妇的嫁妆,但是不确定到底是那个啊。
    但是看德妃这反应八成就是她的宝贝小儿子了。
    四福晋脸色更加难看,真是好事不沾边,坏事一箩筐,平日里德妃就不是个好伺候的婆婆,她跟十四福晋还算有几分同病相怜的感情,现在被这一连累,她都想和十四福晋坐的远点了。
    太子妃冷眼旁观看着德妃被怼的闭嘴,这才出来打圆场温和笑着道:“等会皇祖母想要点什么戏啊,您先瞧瞧单子,等会也好点。”
    太后装作没听见刚才那些话,笑呵呵的应了太子妃,然后拉着温宪说话。
    温宪忧心忡忡的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额娘德妃,到底还是转回来同太后说着话,心里叹息,她一个出嫁的公主又能帮什么忙呢。
    待到除夕宫宴开始,众人换到保和殿落座。
    仪式过后,便是热闹的宫宴,因着是除夕,倒也不曾拘泥太多,众人皆是喜气洋洋的喝酒说话,有哪低调的也会跟邻座寒暄两句。
    皇上亲近的同王公贵族说话,神色和蔼,如同慈祥的老人一样一一询问家中诸事。
    太子坐在皇上左边,太后坐在右边,其余人等均根据身份落座,但是戏台上一开始唱起来,下面的不少人便起身开始走动,偶有敬酒或寒暄。
    康熙正同亲近的臣子的说话,叹息着故人不在此处,冷不丁,十四阿哥便放大声音说话。
    “九哥,听说九嫂经商有道,不仅是绣坊,还有金银铺子等,甚至是舶来品也有所涉猎。”
    胤禟端起酒杯,皮笑肉不笑,“十四弟还挺关心我和你嫂子的生活呢。”
    胤祯顿了顿,抬头笑着道:“那是自然,九哥才气无双,一直是弟弟的学习榜样。”
    胤禟挑眉看向他,然后慢悠悠的放下酒杯,“十四弟可不要学我,我这是天赋,别人学不来的。”
    李星晚憋着笑意给自己夹了一块藕片,连忙低头,她怕笑出来。
    胤祯气的脸上泛红,立刻便握着拳头,他恨恨的看着胤禟。
    胤禟轻佻的啧了两声,“你看看你,十四弟,学不来我也别着急啊,还有这么多哥哥的榜样会给你学呢,慢慢来,不要着急。”
    胤祯却突兀的冷静下来,冷笑一声,然后站起身,“皇阿玛,儿臣有事奏明。”
    还在热闹聊天的人群仿佛是一只耳朵放在前面,时刻注意着前方的动静,一听到不对便立刻收声,视线汇聚在胤祯身上。
    胤祯起身离开座位走到前面,单膝跪下,“皇阿玛,儿臣实在不愿意在如此佳节打扰皇阿玛的雅兴,但是确实是不忍心有人漂泊离乡被人困住,回不了家啊!”
    康熙垂眸看着点十四,眼中闪过一丝不耐,已经看出十四这小子就是要做什么事情,但是非得在除夕不成,真是不识趣。
    康熙自然是不明白胤祯心中所想。
    胤祯已经是穷途末路了,他军队哪方面已经被九哥堵死,在朝堂上也被贴上一个无能的标签,再坏也坏不到那去了,对他来说,成为一个透明人一样的养老皇子那可比杀了他还难受。
    还不如在受瞩目的时候拼一把说不定还能有以后。
    十四爷也算是够狠,想要置之死地而后生。
    要不怎么说胤禟下手狠狠,对于一个皇子来说,无能的评价比犯错还可怕,犯错还能改正,无能却难翻身。
    十四阿哥胤祯在众人的瞩目中一一讲来,“儿臣前几日出门正好碰见一个红发的番邦人狼狈的求救,儿子实在是不忍心便帮助了他,这才知道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
    “这京城郊外就有一个豺狼虎豹的巢穴,他们笼络了不少俊杰在哪里没日没夜的研究东西,稍有不慎便是打骂加身,决不许这些人回家,这跟拍花子有什么区别。”
    “更加耸人听闻的是,不少传教士也被困在哪里被迫做事,连门都不能出,实在是可怕。”
    “作为皇子,儿子实在不想有负皇阿玛教导,便细心查探,不想竟然查出幕后真凶。”
    王公贵族们议论纷纷,或者说在场的傻子比较少,都是聪明人,智商低于平均值的早就被踢出去了,大家都能看出来十四阿哥是有备而来,但是就是不知道他是剑指何人啊?
    不过他说的话还真是有意思,私下里圈养人才研究东西,又囚禁番邦的人做事,这事要是确定了是那位皇子,那可是值得怀疑了,毕竟这种种举动堪称为谋反做准备啊。
    十四痛心疾首的跪在那里,“儿子万万没想到,这事竟然跟九哥九嫂有关,那地方就是九嫂名下的产业,管事的还是九哥的舅舅,儿子实在不愿意相信竟然是九哥和九嫂!”
    空气中刹那间充满了紧绷的味道,众神色各异,几个番邦来的使臣已经坐立不安,神色间有些慌张,担心此事为真。
    德妃傲然的蔑视宜妃,宜妃担忧的看着儿子。
    老大胤褆惊讶的放下了酒杯,太子扭头看向老九。老三赶紧低头避免等会有人叫他,老四胤禛攥紧了拳头咬牙看着场中的同母弟弟。
    老五差点跳起来,连忙看向弟弟,不明白怎么回事。
    老七刚要抬头就被旁边的三哥按下去了,“吃菜,吃菜。”弟弟们一个比一个凶残,还是老实窝着吧。
    老八无声叹息,然后忧虑的看向皇阿玛。
    而最被关注的胤禟和李星晚则是惊讶的捂住嘴巴,眼中半点慌乱也没有,反而透出几分笑意。
    李星晚无奈的笑笑,然后开口道:“十四弟这是说什么胡话呢?”
    、
    第94章 表演队
    李星晚十分无奈的开口,半点惊惧也无,甚至都没有上前跪在中间,不过是施施然起身,语气有些低落,眼眸中一闪而过失望之色。
    “十四弟年纪小,也不知道是听了谁的挑唆,少年意气可以理解,但是这般误会兄长和嫂子,着实叫人难过。”
    胤禟慢了一步,他伸手帮李星抚平衣摆,然后利落起身,“皇阿玛勿怪,这事出现的突然,我竟一时也不知道十四弟说的是什么事,直到提起我那舅舅,这才反应过来。”
    夫妻俩坦然自若的站起来,甚至还能游刃有余的表示自己作为兄长的宽容和对弟弟愚蠢的无奈,一切都叫胤祯的心狠狠提到嗓子眼。
    明明该是万无一失的,怎么会如此!
    搜罗人才圈养在一起然后命令他们研究东西,这事情本来就是很难说的东西,换做任何人做来都是十分的惹人忌讳。
    可以因为喜爱农具,于是专门找一群人研究,但是万万不能是先找来一群人然后研究东西。
    封建王朝的特性,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身份,你是个什么身份,你凭什么做这件事。
    但是叫李星晚说来这件事也是好解决,她一向喜爱科学的东西,自己也喜欢研究,曾经也是做出过东西的,因此便搜罗人才做事,当然说的过去。
    皇上虽然一年几十次祭祀活动,但是他本身便是极为喜欢科学的一个人,虽然早年的时候因为京师地震写过罪己诏,将地震的原因归咎于君主本人的德行有失。
    但是他虽然是那样发布的,本人却并不信,还曾经写过有关地震的论文,试图研究出地震的成因。
    所以其实李星晚本人喜欢科学是不会引起任何不好的影响,只要她不是说出一些惊世骇俗的话触碰君主统治的底线,研究出的任何东西都会得到康熙的大加赞赏。
    所以十四阿哥胤祯的前半部分只是铺垫,归根结底落在后半部分,囚禁番国人员研制东西。
    别觉得为外邦人主持公道会被人认为是愚蠢,毕竟崇洋媚外是后世的说法。
    现在的大清自认为天朝上国,加上文人一贯的那种教化思想,他们对于臣服于大清和友好通商的国家是十分尊重,当然了,背地里可能瞧不起,但是明面上肯定是要把礼仪到位的。
    比如英吉利在闽越地区便称呼为红毛国,所有来自哪的外国商人都被称呼为红毛鬼,但是从哪来的传教士一旦进入京城被皇帝召见过了,大家都是礼貌的称呼他们为英吉利人。
    作为天朝上国的面子是绝对不能丢的,就像是今日宫宴,除了王公大臣还有不少番邦使臣在此,安南、朝鲜、暹罗、南掌、甚至还有瑞士等传教士在。
    康熙不会在乎儿子还是儿媳妇研究什么东西,哪怕他们私底下研究大炮呢,研究出来的也是大清的东西,只要不是自己私自大批量制造就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他绝对在乎丢不丢面子。
    这面子还不仅是他一个人,更是大清的,外邦的人在大清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岂不是丢人,他当然要给出一个态度。
    而更深一点的意思,便是胤祯在赌了,他赌皇阿玛心中对九哥存在着忌惮,赌九哥笼络人才的行为会引起皇阿玛或者是太子的注意,这才是他想要达到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