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清穿之九福晋的土豪系统 第9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平日里老十自己也不冒头,他是温僖贵妃的儿子,出身高贵,仅在太子之下,加上身后还有势大的钮钴禄氏,即使他自己是个老实孩子,也没谁想去利用招惹他。
    老十关系最好的兄弟就是胤禟,他们俩明明不是同母的兄弟,却比同母的兄弟还要亲密,从前都是小透明的时候就天天凑在一起。
    随着老九胤禟崭露头角,他一点不忘拉扯自己的好弟弟,去工部也带着,有银子也给花。
    就老十那个憨样子,他自己没个进项,福晋也是出身蒙古不懂经营,他们夫妻俩却过的比其他的皇子还要体面些,还在宫里的住着的皇子里头就数他手头宽裕,谁都能看出来老九肯定是补贴他了啊。
    更别提这一批皇子出宫在即,一个个都是光头阿哥,皇阿玛因为儿子人太多,到了这一批,就节俭了许多,待遇远比不上他们出宫的时候,可是老九提前就叫工部出了图纸给老十。
    三阿哥胤祉可是听说了,十弟的府邸图纸出的不比他们上头这几个哥哥的差,他才不信皇阿玛会私下里补贴老十,还不都是老九给弟弟的。
    老九老十他们俩好的穿一条裤子,今日老十突然站出来说什么广东水寇,那语气一听就是别人教着背出来的话,这肯定是老九叫他说的啊!
    看着胤俄被皇阿玛问的支支吾吾满头是汗,胤禟真心的感受到了十弟的不靠谱,他欲哭无泪,老十啊!你辜负了哥哥的信任啊!
    康熙放下手中御笔,饶有兴趣的看着老十抓耳挠腮,又看看旁边干着急的老九和憋不住笑的老三,嘴角不禁弯起。
    “哦?你不是很了解广东的情况吗,不清楚事情就随意跟朕献策?”
    他语气平淡,威严尽显,听的胤俄心里直颤,老实的跪下低头,“儿子知错了。”
    一看老十顶不住跪下了,胤禟悲催的闭眼,哀叹着自己的倒霉,麻溜走过去也一起跪下了。
    啧,虽然计策被看穿了,但是没事,跪亲爹嘛,不丢人。
    胤禟可怜的看着上头的皇阿玛,“都是儿子的错,是儿子叫十弟说的。”
    早知道老十说的这么干巴巴的,他肯定不会把这个重任托付给他啊!
    康熙眼中笑意一闪而过,最近他和太子关系微妙,老大总是上蹿下跳,他心里不太喜欢,这时候看到精明的老九被憨厚的老十给坑了,反倒不觉得儿子蠢了,从中竟然看出几分他们的兄弟情谊。
    近日总是压抑的心也撬开一丝缝隙,吹进一一缕清风抚慰身心。
    他故意装作生气,开口斥道:“好啊,原来你们两个故意欺瞒朕!”
    太子坐的最近,瞧见了皇阿玛眼中的笑意,微微一顿,又去看九弟和十弟,心中难得生起来一丝难得的羡慕。
    胤禟吓了一跳,连忙开口解释道:“是儿子自己想着去广东的,主动请缨担心皇阿玛觉得儿子厚颜,便找了老十来说,他说的都是儿子教的,绝不是有意欺瞒皇阿玛的。”
    康熙挑眉看了老九一眼,这小子,竟然想着揽在自己身上。
    老九如今已经是郡王了,作为皇子们唯二的郡王,甚至于还力压上面的许多哥哥,在朝中当然也有不少人观望着。
    按理来说,即使老九和老十关系好,两人之间的相处也会有微妙变化。
    可这两人变化倒是奇怪,从前是年纪相仿,虽为兄弟但是相差无几,更似同龄的玩伴,可这老九越发长进之后,反倒真把老十当成幼弟一样照顾了。
    又是带着办差事,有什么好事也能想到胤俄,甚至还私下里贴补胤俄不少银子,比他这个皇阿玛做的都到位。
    在老九已成郡王的情况下,老十也没成为老九的跟班一样,反而还叫老九护的密不透风,更加憨了。
    康熙居高临下的看着跪在那里的兄弟两个,“那就是你故意利用老十了?”
    胤俄吓死了,唰的一下子抬起头,眼睛惊慌,连忙解释道:“皇阿玛没有的,是儿子自己跟九哥说我来讲的,都是儿子太笨了,才这样搞砸了,不关九哥的事情!”
    康熙眼中笑意渐浓,他们兄弟两个互相往自己身上揽事情,倒显得他跟一个坏人一样。
    太子轻笑一声,抬眼看向皇阿玛,“皇阿玛就别逗他们两个了,弟弟们只是想要建功立业,没什么坏心思。”
    康熙立刻不装了,笑出声来,“你们两个啊!”
    胤禟郁卒的抬起头,这是什么样运气啊,竟然还能赶上皇阿玛如此‘活泼’的时候。
    老八胤禩走过去把两个弟弟扶起来,笑着道:“刚才十弟一开口,兄弟们都瞧出来了,你们俩再说几句,四哥都要笑出来了。”
    信以为真的胤俄当真探头去看四哥。四阿哥胤禛收起笑意,一脸严肃。
    胤俄脸红个彻底,啊啊啊啊啊啊啊!!!为什么要丢人!
    比起他,胤禟才是更丢脸那个啊!
    康熙看够了儿子的笑话,便开口对胤禟道:“想去剿灭水寇?”
    胤禟点点头,一脸肃穆道:“皇阿玛,跟沙俄一战,咱们已经知道了往西面去,有的国家拥有更加强大的火器,根据咱们得到的消息,西面的一些国家已经通过海船出海更加快捷的到达许多国家,占领了不少土地,咱们大清虽然强大,周边藩国臣服,不是能轻易掉以轻心,趁着剿灭广东水寇正可以组建水师,以提防他国。”
    康熙点点头,此话有理,虽然猜到老九是为了躲开京城之事,但是找的理由却是戳中了他的内心。
    不过即使知道胤禟说的很有道理,甚至于将来新帝登基也必不能少了组建水师这一项,但是问题在于国库真的没有那么多银钱。
    水师不同于步兵,耗费甚巨,国库的银子都有别的用处,那个都不能省下,其余地方的开支不能缩减,还要准备好每年救灾的银子,根本抽不出太多银子组建水师。
    更何况今年山东道全境大水灾,河水决堤,仅是溺死便有两千余人,百姓吃榆树皮,连房屋上的草和积尸都吃,国库的余钱都拨给了山东。
    不仅如此,根据派去治水和赈灾的官员所述,山东全境疫病频生,还要留好银钱给明年做准备。
    康熙甚至下旨吩咐内务府的结余都送去了户部,牵一发而动全身,根本没有银子组建水师。
    胤禟看着皇阿玛久久不语,瞬间也想到了国库的情况,心下叹息。
    即使他和星星有银子,在个人看来是十分富裕的,但是若是用在国事上就远远不够用了。
    几十万两放在京城来看,够盖三四座亲王府,够贵族人家使用七八年。
    放在山东道那样的大水灾面前,扔进去连个水花都看不到。
    康熙一想到山东道的境况,也不由得心中发闷,便道:“剿灭水寇是必行之事,你先去广东,组建水师之事,等国库宽裕再议。”
    “是,皇阿玛。”
    胤禟得了旨意往广东去,众人面色各异。
    老大胤禔心中不悦,觉得皇阿玛偏心,竟然再次把这样领兵的差事交给老九,将来老九若是再进一步,岂不是把自己这个大哥都踩在下面了。
    太子手里一堆事,没觉得弟弟去剿寇有什么不妥,他居中处理山东道的事情已经是分身乏术,若不是皇阿玛坚决不许,他此刻已经亲去山东了。
    老三胤祉最近还算闲着,休书这种事情也不急于一时,他只是有点感叹老九和老十的兄弟感情,他额娘生了五个儿子,但是长大的只有他一个,跟他年龄相近的几个兄弟,太子殿下是君,老四跟他处不来,看到老九老十这样的感情,他自然羡慕。
    老四胤禛和老八胤禩手里也不少事情,两人忙的很,而且他俩一般都是处理政事更多,对军事想法不多。
    倒是老十四跃跃欲试想要九哥带上他,他也想要建功立业,封个郡王什么的,将来当上亲王也不是没有可能。
    十四阿哥胤祯一溜烟的跑来胤禟面前,“九哥,九哥,你看我怎么样,你去广东带上我吧,我武艺很不错的。”
    刚满十五岁的胤祯长的已经十分高大,仅比胤禟矮一点,已经超过了他亲哥胤禛。
    胤禟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十四,然后拒绝了他的自荐,“十四,你年纪还小,上书房的书还没读完,不必急于一时,皇阿玛喜爱你,日后肯定不会叫你没有差事做的。”
    十四阿哥胤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康熙的幼子,下面的十五阿哥比他小了六岁,他小时候是被当作皇上的最后的一个儿子看待的。
    他又是德妃三十好几才得来的小儿子,宝贝的很,就养成了霸道的性格。
    他一被拒绝就有点不高兴,立刻就要再次开口,但是被胤禟冷淡的眼神一看,就不敢再开口了。
    胤禟从来不是兄弟里面脾气好的那个,甚至于他是脾气最差的那个,从前小透明的时候也没几个人愿意招惹他,如今成了郡王,威势尽显,胤祯也不敢放肆了。
    十四阿哥霸道也是有眼色的,在娇惯自己的人面前就霸道,在能被额娘压制住的四哥面前他也能是坏脾气,但是在脾气不算好又不吃他这套的九哥面前,他就收敛了自己。
    胤禟扯开嘴角,伸手拍了一下十四的后背,“本王先走了。”
    他很少用本王这样都自称,如此全是表明态度了。
    他自然是随口敷衍十四的,他是出去办差的,又不是带孩子,还得费心教导老十四,他又不是闲得慌,干嘛要给自己找麻烦呢。
    今日进宫既然完成了目的,他便往翊坤宫走一趟,跟额娘说一声,免得她担心。
    宜妃听到胤禟又要离京,便是皱眉,惹不住担心儿子安全,但是听胤禟说几句便放下心来。
    “额娘放心,水寇虽然猖獗,但是实力不够,所以频频来扰乱,但是却没有占领土地,儿子此行时间虽久远,但是没有多大危险。”
    宜妃拍拍胸口,放下心来,“那就好。”
    胤禟话头一转,把老十四的事情说了,还道:“就他那个性子,保不齐还要怨上我呢,额娘你在宫里一定要防备着德妃。”
    宜妃疑惑,“老十四性子这么歪吗?”
    她还真不太关注老十四,只听说那孩子天资聪颖,文武皆为上乘。
    胤禟摸摸鼻子,解释道:“倒也不是,其实是我先拒绝了老十四,但是我是准备带胤俄一起过去的。”
    等着皇阿玛封爵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去,还不如他带着弟弟立些功劳,早日混个爵位。
    将来的事情可不好说,现在是亲爹在上头,能拿到手的就拿到手。
    宜妃不屑的啐了一口,“十四是个什么想法本宫是不知道,但是你拒了十四带着老十去,德妃那个装模做样的肯定气死了,脸大的东西,以为什么东西都是她的不成。”
    胤禟一愣,额娘这话不对味啊,“额娘,你跟德妃又起冲突了?”
    宜妃瞥他一眼,“得了,你出宫吧,大男人打听什么后宫的事。”
    她脖子一挺,嚣张跋扈的气质尽显,“你额娘我可不会吃亏!”
    看她这斗志昂扬的模样,胤禟就懂了,叫何顺把银子放下,然后道:“额娘,这是星晚孝敬您的,叫您不要委屈了自己。”
    宜妃瞧他一眼,心里熨帖,“你们俩自己留着花用就是了,额娘这过的极好,还有皇上补贴着呢。”
    她转头又叫嬷嬷拿出一小箱子给胤禟,“里面的首饰都是不会过时的好东西,星晚如今也是享亲王福晋的待遇,自然也有资格佩戴这种品级的东西,额娘年纪大了,带着这些不稳重,还是给她戴吧。”
    胤禟倒也没客气,叫奴才捧好箱子便出宫了。
    回府了才知道星星竟然不在府里,而是去了李煦府里,他想起今日是岳母到了京城,立刻换下朝服,叫人带着礼物往李府去。
    一路周转终于再次见到岳母,这是胤禟第二次见到这位赫赫有名的江南商会掌舵人。
    再次见面,胤禟终于懂了,星星是如何长成这样既落落大方,私下里又娇气霸道的性格。
    看着窝在岳母的怀里的媳妇,胤禟很是无奈,又看看乐呵呵的岳父,他终于懂了,原来从前岳父的严父形象都是装的啊。
    白瑛进京,除了亲女儿和女婿过来,还有一个女儿呢。
    李秋娘是李煦大哥的女儿,后来为了婚事和日后有个依靠,在李老夫人的拍板下,记在了李煦名下。
    秋娘早就派人等着了,在家里得到了消息就赶紧催着黄阿琳准备马车,两人便来了李府。
    “哎呦,给叔母问安。”
    “秋娘!”
    那边母女三个亲密说话,这头李煦领着两个女婿直接进了书房。
    黄阿琳最苦逼,既要小心对待定郡王,又要看他老丈人李煦的眼色,跟个鹌鹑一样老实。
    一进书房就赶紧的亲手给王爷和岳父大人奉茶。
    李煦老神在在的摸着胡子看着女婿忙活,虽然秋娘不是他的亲女儿,但是也是他的侄女,记在他名下,还在他府里养过几年,少不得就要看顾一些。
    在场的两个女婿,比起李煦这个老狐狸可是差远了,几十年的为官的经验,其中的差距不是轻易能弥补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