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清穿之九福晋的土豪系统 第4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说实话,朝服上面的装饰咯的她身上不舒服,她哼哼唧唧的想要换姿势,胤禟却提前一步把手垫在她腿下。
    于是她只好乖乖地窝在人家怀里,胤禟抚摸着星星的后背,缓缓道:“索额图被逐出朝堂了。”
    “皇阿玛说索额图在家妄议朝政,直接把索额图逐出朝堂。”
    索额图被逐出朝堂,其实对他来说是件好事,毕竟太子与皇阿玛的角力告一段落,他也都能有机会把他和星星研究好的东西献上去,得一份功劳。
    令他胆寒的是,皇阿玛就如此简单的直接找理由处置了索额图。
    甚至不是以索额图结党营私或者索额图贪污等等罪责,只是因为在家妄议朝政。
    一个大臣在家不议论朝政根本不可能,这个理由皇阿玛都找的很敷衍。
    让他感到失落的是,在索额图被赶出朝堂之后,不过刚刚一个时辰,皇阿玛就表现出了对太子的厚爱和对十三弟的看重。
    在十二弟还没有娶妻的时候,皇阿玛就把十三弟的婚事给定下了了。
    十三弟胤祥未来的嫡福晋兆佳氏,左都御史马尔汉的第六女,正是索额图的外孙女。
    胤禟那里不明白皇阿玛的想法,皇阿玛这是要让十三弟弟接收索额图的政治资源。
    他心里不禁有些黯然,皇阿玛看重大哥,看重太子,甚至看重三哥,看重八哥,看重十三弟,好像从来没有看中过他。
    李星晚察觉他情绪不对,两人正好相抱在一起,她便伸手摸摸胤禟的后颈,缓缓向下,安抚着他。
    胤禟埋首在她颈间嗅闻着,浅淡的香气和肌肤带来的味道让他逐渐心情平稳。
    李星晚沉思过后开口。“那咱俩是不是有机会立功了?”
    胤禟睁开眼睛,握住她的腰,缓缓拉开些距离。
    看着她小心翼翼,有些期待的神情。
    他笑道:“是啊,这次说不定皇阿玛会把岳父调回京城呢。”
    第35章 钞能力上线
    康熙三十九年。
    这一年,除了皇上下令让索额图退出朝堂之外,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在去年也就是康熙三十八年,顺天乡试放榜之后,有的考生写成文章张贴在街市上,揭露考官不念寒士之苦。
    这些考官利益熏心,趋炎附势,把朝廷高官的子弟尽列前茅,六部大臣数十人的孩子也都重量名次,不问文章优劣,只问给多少贿赂银子,结果满汉大臣一片欢腾,寒门子弟痛哭失声。
    又有江南道的御史鹿幼疏参李蟠、姜宸英等恣意徇私,于是康熙命令复试后对李潘等人严加惩处。
    李星晚得到消息也是十分震惊,胤糖还问了一下她知不知道江南道御史是受了谁的指示。
    胤禟与八哥说起的时候,两人本来还怀疑是太子命人参奏的,因为实在是奏折里列举的人数众多。
    其中包括大学士王熙,李天馥,尚书熊一潇,右都御史将宏道、湖广巡抚年遐龄等子孙贿赂中举的事情。
    恰好这几人都是与太子关系疏远的,所以八阿哥胤禩有此猜测。
    李星晚听了胤禟的话却坚定的反驳,她虽然不太清楚江南道御史是受谁指使,但是她很清楚一件事情,在江南的事情上,除了皇上,难有能插手的人。
    她更倾向于是皇上自导自演。
    说来惭愧,李星晚的大哥李鼎曾经也参加过科举,旗人是有自己的榜单的,并不与普通汉人一同争名额。
    李鼎考了两次之后,啥也没考上,李煦便琢磨着给考官送些银子,叫大儿子好歹中举再说。
    但是此事却被白瑛坚决反对,她道:“何必做那冒风险的事情,不参加科举就当官的也比比皆是,有了这事情,日后总归是个祸患,朝堂上不少旗人也是直接走发荫蔽路子,咱们不妨如此。”
    李鼎也十分赞同母亲的话,他性子不算张扬,胆子不大,自觉自己的官路不会如同老爹那么顺遂,能力也不够,倒不如安稳一些从低处去做起。
    妻子和儿子都这样说,李煦也就歇了心思。
    没想到李鼎本来只是性子谨慎,却有了一桩意外之喜。
    康熙三十九年三月初三日,皇上查明了山西官员贪污案件,并对有关官员进行了处理。
    当时下发赈灾银子共计五十余万两,发给民间共三十九万余两,其中十余万两不翼而飞了。
    皇上大怒,命人押解京城严查贪污案件。
    李星晚的大哥李鼎就是在山西做官,因着家中颇有银钱,也从来不短了他花用,甚至父亲李煦还多次叮嘱他,绝不可与官场上那些贪污牵连。
    于是她大哥李鼎反倒是在这次案子中能够抽身而出,甚至还借此升上两级。
    眼瞅着山西贪污处理完成了,这件引人注目的大事也算是告一段落,李星晚这才与胤禟提起,两人可以一同去向皇上献上自行车和青霉素等物。
    乾清宫。
    康熙低头看着桌案上的这些东西,低头思虑,细细看来,甚至多次翻回上一页仔细阅读。
    下面的李星晚和胤禟坐在一处,茶水上来了也不敢喝,惴惴不安的等着皇阿玛的决断。
    李星晚提前写好了折子,然后又叫胤禟卷抄一遍,字迹好看一些,这才奉上。
    里面其中一封折子里面写明了自行车的研制过程和制作原理,相关图纸和所用材料一一在列。
    另一封折子上则是李星晚所研制出的青霉素,青霉素对热毒,脓疮,热疮等疾病有极好的疗效,其中并附上李星晚用兔子做实验的全部过程。
    说句实在话,自行车这种东西虽然外观新奇,但是对康熙来说,吸引力完全不够。
    自行车虽有趣,但是赶路效率确实不如骑马快,上面的一些机械零件对于制作一些农具确实有提供了一些思路,也算是胤禟没有白干。
    让康熙格外感兴趣,甚至忍不住看了好几遍的是李星晚这封有关于青霉素的折子。
    作为一个全能类型的皇帝,康熙用勤奋和天赋阐明了什么叫科学做皇帝,从天文历法到数学化学甚至地理,少有他不会的东西,皇子们的微积分教材甚至就是他参与编撰的。
    他对医学也颇有研究,太子生病的时候还跟着御医一起斟酌用药,他很快就想到了这个青霉素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对于受伤的士兵来说,青霉素是极为有用的,而以目前其他的情况来看,得了任何疾病,只要出现了类似于热毒的情况,都可以使用,效果显著。
    李星晚也是如此想的,虽然她也考虑过可能会导致抗生素滥用的问题,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说,抗生素滥用的问题很难出现,反倒是因为一些发炎症状而发烧,失去性命的情况是更多的。
    同时她也在折子里写明了有部分人群可能对青霉素是有一些过敏情况的,所以如果在使用之前需要先进行试敏才可以,不然的话会直接导致人死亡。
    如今其实也是有人青霉素过敏的,而以现在的医疗水准的话,青霉素过敏之后是完全治不了的。
    关于使用青霉素的种种,她都一一写在了折子里。
    康熙已经从这两封折子中看出了这两样东西的用处,抬眼看下去,儿子儿媳妇儿正在下面坐着。
    两人都爱鲜艳一些的颜色,还总是配套出现,其实看着很是养眼睛。
    就算是以康熙追求素的审美来看,都觉得这一堆小夫妻实在是神仙眷侣一般美好。
    从前老九还算低调些,没想到娶了媳妇,反而引人注意起来。
    不过看看青霉素和自行车的对比……
    康熙甚至忍不住想到,怎么觉得儿媳妇好像比儿子更有用?
    他抬手合上折子,满意的看向两人,感叹道:“朕有一对佳儿佳妇啊!”
    康熙先是充分肯定了小夫妻的研究成果,紧接着就是安排工作。
    “朕已经细细看过了这两样东西,青霉素目前只是在兔子身上试过,对人是否有疗效和使用的剂量等,还需要再加考量。”
    “就将此事交由太医院院正,太医有不明之处,可以去询问九福晋。另外九阿哥胤禟天资聪颖,入工部观政。”
    康熙微笑的看过去,和蔼可亲的样子让胤禟都有些恍惚,“老九家的,这次你做的不错,看来李煦真是养了一个好女儿,真是虎父无犬女啊。”
    胤禟收拾好心情,这时候脸皮可就厚了,得瑟道:“皇阿玛,不仅是我岳父有个好女儿,还是我有个好媳妇呢。”
    康熙面色古怪,老九的脸皮真是越发的厚了,要说感谢不是应该感谢朕眼光好给你挑了一个好媳妇吗?
    他轻咳两声,把胤禟的话岔过去,“你们俩也算是大功一件,等朕想想要如何奖励你们。”
    胤禟起身拱手道:“多谢皇阿玛厚爱,不过这本就是儿臣身为皇子的职责所在,能够为大清奉献,为皇阿玛分忧,是儿臣之幸,”
    李星晚也连忙起身,双手搭在腰间,轻轻一福身,“儿媳也是如此,能够为皇阿玛分忧,是儿媳的荣幸,只愿这青霉素能够早日应用出来,造福我大清百姓。”
    康熙朗声大笑,“哈哈哈哈哈,好好好,真有一个好儿子,也有一个好儿媳妇啊。”
    听着皇上连绵不断的夸奖和画大饼,李星晚若有所思。
    她扭头看了看胤禟,两人对视一眼,看来皇上这是不打算给太大的奖赏。
    李星晚想的本来是以他俩如今这样的功劳,如果皇上愿意,说不定能给胤禟封个郡王的爵位他俩的府邸说不定还能再大一点。
    可瞧皇上有这一句话,就是不想要给他一个爵位了,那估计就是给点赏赐之类的。
    她就忍不住有点失落,皇上这也太抠门了吧。
    胤禟心里倒还好,他早有心理准备,皇阿玛不会如此轻易的就给出爵位,更何况,两种东西里更有用的那个是青霉素,这还是星星研制出来的,与他并无什么关系。
    底下两人有着眉眼交流,殊不知康熙也有自己的考量。
    康熙想的是,如今儿子隐隐吃软饭的趋势,这可怎么办?
    上次办永定河的差事是从媳妇那拿的银子就不说了,这次还是媳妇研制出来的东西更有用。
    他若是因为儿媳妇研制出来的东西而给儿子封个郡王的爵位,总觉得有些张冠李戴。
    这功劳不就按错了人了,于是他思来想去,只能将功劳安在儿媳妇的娘家身上,多给些补偿。
    除了常规的一些封赏,比如给李星晚的母亲封诰命,他还准备将李煦调回京城,入户部。
    自古以来都有封妻荫子之说,那都是讲男人得了功劳,惠及妻子和儿子,可这女子有了功劳,该如何封赏?实在是不好考量。
    于是,康熙就决定按封赏朝臣的规矩,封赏儿媳妇的家里人就是了。
    一夕之间,两人成了紫禁城里的香饽饽,皇上看谁顺眼,那可真是捧到天上去。
    不说隔三岔五的夸赞,吃个饭的功夫都能想到他俩,叫小太监送了两盘子鹿肉过来。
    喜的宜妃直念阿弥陀佛,高高兴兴的往城外寺庙捐了香油钱,并且真心认为是老九媳妇有旺夫的命格。
    不然老九怎么从前不受喜欢,如今突然就被皇上看在了眼里了。
    皇子们知道消息也各有想法。
    有的为就为老九受皇阿玛关注而感到高兴,有的为此觉得不忿。
    有的觉得老九真是鸡贼,娶了一个好媳妇,吃李家软饭的吃的很是顺嘴,他可不觉得老九媳妇一个女人能研究出什么东西,还不都是李煦这个当父亲的得谋划的。
    李星晚和胤禟最近风头出的有点多,有些人眼神都不对劲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