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清穿之九福晋的土豪系统 第2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宜妃和缓语气,“你说吧。”
    李星晚委屈道:“嫂不知道什么原因很讨厌我,昨日第一次去问好就咄咄逼人,儿媳没忍住就还嘴了。”
    宜妃心里松了一口气,还以为闹了什么大事呢,原来只不过是跟福晋不和啊,她是知道皇上曾经想要把董鄂氏的女孩指给老九做嫡福晋的。
    想来福晋也是因此为堂妹抱不平,才有如此的举动,宜妃心下嗤笑,荣妃就不是个聪明的,还有个这么蠢的儿媳妇。
    宜妃安抚的拍拍李星晚的手,虽然没有多喜欢这个儿媳妇,但是也不至于讨厌,更不可能眼看着她在老九不在的时候挨欺负,那就是打她宜妃的脸面。
    “额娘,正好这件头面可以配些新衣服,不如媳妇帮您参谋参谋如何?”
    宜妃也没有拒绝,李星晚最是能够顺杆爬了,见宜妃态度很好,很快就额娘额娘的叫起来,一刻不停的说着话,逗的宜妃笑容都没停下过的。
    等到离开翊坤宫的时候,宜妃还给她拿了一盆永生花走,这永生花可是用金银为枝干,宝石为花朵,再以翡翠为叶片,巧夺天功。
    李星晚回去后欣赏了好半天,宜妃娘娘可真是个好人,收了她的礼物不好意思,还要再拿珍贵的宝贝还回来。
    这样品质的永生花,恐怕宫里也不多见,就这么给了她了。
    胤禟走了,院里只有李星晚一个主子就会显得有些无聊,宫里的宫女太监不会跟她家的丫鬟一样陪她玩,身上的规矩比她还重。
    于是她便经常去找几个嫂子玩,在这里面她最喜欢的是大嫂,但是大嫂身体不好,她不好经常去打扰,其余嫂子里嘛……
    太子妃那里太过忙碌,她碰见两次太子妃正在处理外命妇的事情,便很少去了。
    剩下的嫂是她的阶级敌人,四嫂太过严肃,五嫂唯唯诺诺的,而且她听胤禟说过五哥那里情况复杂,不要跟五嫂走的的太近免得被他后院的事情沾上。
    八嫂跟她没什么共同语言,而且八嫂虽然对她态度很好,但是高傲是掩饰不住的,李星晚于是对八嫂敬而远之。
    倒是七嫂哈达那拉氏跟她很是合得来,七阿哥因着天生腿部有疾,一向低调行事,七嫂明明性子活泼却压住自己跟着七阿哥的步调走。
    李星晚骄傲的宣布,七嫂现在跟她已经是能够称呼名字的关系了。
    七嫂叫她星晚,她叫七嫂阿古姐姐,当然是开玩笑的时候,正常的时候她还是要叫七嫂的。
    就在李星晚嫂那件事已经过去的时候,冷不丁却在太后那里被提起了。
    这日正是初一,妃嫔们带着自己的儿媳妇汇聚在宁寿宫,位份够或者是有儿媳妇的都能进去坐着,剩下的妃嫔只能在门口请个安然后离开。
    李星晚心里吐槽,搞不好那些不用进来请安的妃嫔还自己庆幸不用进来呢,这不想回去睡个回笼觉呢。
    荣妃身后坐着福晋,婆媳俩陡然发难,矛头直指李星晚。
    “前几日老家的与我提了一嘴,说是老九家的日日都要出门与嫂子联络感情,虽然是好事,但是宜妃妹妹,姐姐我不得不提一句了。”
    “这老九出京办差,老九媳妇也不说担心担心,整日在外闹着到底不是那么回事,宜妃妹妹可别嫌弃本宫多嘴。”
    荣妃老好人的样子,慢腾腾的讲完了。
    宁寿宫里霎时间安静下来,都在听着荣妃说的这话。
    佟贵妃的脸已经冷下来,过来请安的时候发难不就是打算拿她或者是太后当鞭子使吗?
    荣妃真是年纪越大越糊涂了!
    李星晚心里也是怒火上头,这是在这说她不安分呢,这话可真是杀人诛心,换了一个心思敏感的怕是能被说到不敢出门。
    还不等李星晚反驳,宜妃已经开口。
    她漫不经心的瞧了瞧自己新染的蔻丹,然后抬眼看向荣妃,“荣妃姐姐多虑了,老九刚成婚就出京办差事,老九家的难免心里不安稳,好在她几个嫂子都是好样的,对老九家的颇多照料。”
    “听说前几日,太子妃还关照了她的吃食,大福晋送了不少皮子过去,四福晋送去了一些书画,五福晋也送了些鹿肉过去,七福晋更是陪伴许多,还有八福晋,置办了一些摆设送过去。”
    宜妃提了一圈,唯独没有福晋什么事情,福晋在后面已经坐不住了。
    其余嫂子都关照弟妹,只有她一个人无动于衷,这难道是什么好名声不成,若是叫宜妃就这样说下去,她的名声都没法听了。
    还不等福晋解释,李星晚已经在宜妃的示意下站了出来,抽出帕子未语泪先流。
    白皙的小脸上扑棱棱滚落下两行珍珠,“孙媳是自南边来的,对北方本就不熟悉(天可真干,脸都爆皮了),加上我们爷还很快出京去了,夜里整夜整夜睡不着觉(总想着吃点炸鸡烤肉)。”
    “您知道吗,我屋里有百二十六块砖石,(对不起了敬妃娘娘借我用一下台词),都是额娘照看和嫂子们帮助我才能适应好。”
    “不知道怎么感谢额娘,只能是努力孝顺,更不知道怎么感谢几位嫂子,只是觉得能够嫁入皇室遇到几位嫂子是星晚的荣幸。”
    宜妃已经起的一身鸡皮疙瘩了,万万没想到儿媳还有这一手啊。
    当然了,李星晚又不傻,面对阿哥和福晋可以随便说话,反正他们生气也没法惩罚她什么。
    但是这里可不一样了,太后可在这呢,作为皇帝的嫡母,她想要插手别的困难,但是管教孙媳妇这不是应该的嘛,她可不能给太后留下不好的印象。
    只能使出绿茶+小白花神技了,嘿嘿,嫂和荣妃,你们接招吧!
    宜妃赶紧拉着李星晚的手,眼眶红红安慰道:好孩子,真是苦了你的。
    在场的人里包括佟贵妃都不相信这话的,但是在场只要有一个人信也就够了,太后信了!
    老太后听到数砖块已经彻底感动了,没想到老九媳妇是如此思念老九,这感情多难得啊。
    太后招手叫李星晚过去,抚摸着她的头发安慰道:好孩子,委屈你了。
    李星晚仿佛刚才的坚强只是强自伪装,再也控制不住扑到太后怀里哭泣出声。
    太后更加心疼这个有情义的孩子了,瞪向荣妃和福晋,“老九家的是才进宫没多久,你当嫂子的不说帮忙竟然还心存不满。”
    “荣妃你也是,要好好教导媳妇,别再闹出什么事情来。”
    李星晚在太后怀里一边哭一边听着太后说福晋和荣妃,心里开心着眼睛继续不停哭。
    等到出了宁寿宫的大门,福晋的眼睛已经能喷火了,而荣妃看福晋的眼神也是能喷火了,看来后面有好戏看了。
    李星晚想起自己的恶作剧小符咒,它可以在一个人愤怒的时候放大情绪,作用很小,但是等会要是荣妃骂的福晋生气了可就有用了。
    虽然会觉得对一个普通人使用这种手段有些不太公平,但是没关系,她素质低。
    她手指一点将符咒用在福晋身上,等会可要去宜妃宫里等着好消息传来了。
    第23章 真他娘是个人才!
    除了佟贵妃之外,其余妃位上的人,合称为惠宜荣德四妃,这不是奴才们私下排的序,这是皇上大封六宫的时候下旨的顺序,也说明这是在康熙心里的排位。
    论起资历,荣妃资历最深,甚至是在仁孝皇后赫舍里氏与康熙大婚之前就已经进宫,康熙六年生下的皇子承瑞是康熙的的一个儿子,可惜没能长大。
    荣妃资历虽深但是运气不好,共诞下五子一女,分别是康熙六年的皇长子承瑞,康熙十年的皇子赛因察浑,康熙十二年皇三女荣宪公主,康子十三年皇子长华,康熙十四年的皇子长生,和康熙十六年的三阿哥胤祉,只有胤祉活到成年,其余四子全部夭折了。
    能在数十年里连续产子,足以说明她当时有多受宠爱,同时也说明了她运气实在不好。
    与康熙有着三十余年的陪伴和五子一女,这样的资历和这样的情分,但是在大封后宫时候却被资历远远逊于她的宜妃压在下面,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可是自从胤祉出生后一切都在变好,这个儿子聪明又健康,一看就能够长大。
    也确实如同荣妃所期盼的那样,胤祉在诸皇子中功课做的尤其好,满文做的极好,汉文学的更好,骑射不输大阿哥胤禔,甚至略胜一筹,射狼杀虎不在话下。
    胤祉的聪明在于书本知识学的好,自己也爱作诗写赋,文武皆是皇子中数一数二的。
    可他也有缺点,甚至是致命的,他的笨拙在于,琢磨不透朝堂的那些沟沟壑壑,看不清人心的晦涩阴暗。
    一个皇子最重要的是功课吗,也许是,但是要加上一个限定词,成婚前。
    成婚前就是儿子,功课做的好就会得到父亲的赞赏。
    成婚后就是儿臣,功课做的再好不及在朝堂发挥作用。
    荣妃沉沦宫廷几十年,深知以儿子的个性无法在朝堂上一展宏图与其他皇子争锋,所以才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听皇阿玛的话,听太子的话,不要自己胡乱做主。
    胤祉倒是也听话,跟着太子的脚步,亦步亦趋的追随。
    从荣妃在后宫的待遇以及胤祉受到的皇阿玛重视来看,这一步没有走错。
    虽然荣妃的人生起起伏伏,但是从近十几年来看,能叫她丢面子的事情几乎没有。
    而今日太后的训斥可是叫她丢了人。
    宫中的妃位以上,都是相处二十年以上的老朋友了,谁不知道谁啊,荣妃在离开宁寿宫的时候都能感受到那群贱人看好戏的眼光了。
    怒不可遏的荣妃将自己的受屈归结在三福晋的欺骗上。
    钟粹宫大门紧闭,里面居住的一些嫔位和小贵人小答应等纷纷关闭房门,不敢去探听正殿那边的动静。
    宜妃、德妃她们可以肆无忌惮的看热闹,可是她们这些在荣妃这位一宫主位手下过活的小人物可没胆子去看主位娘娘的热闹。
    砰的一声,花瓶碎裂,这是山西进贡的黄釉瓶。
    荣妃怒气冲冲的指着三福晋,“好啊,你竟然敢拿本宫当筏子使,什么谎话都敢瞎编。”
    三福晋脸色苍白的跪在地上,神情慌乱,连忙解释道:“额娘,你听儿媳解释。”
    “解释?有什么好解释,你不是说老九家的看不起胤祉,讽刺你们穷酸,若非你如此胡编乱造,本宫怎么会在宁寿宫出言。”
    以荣妃谨慎的个性,就算知道儿媳和妯娌有争端,也不会去管,反而会叫儿媳息事宁人,不要太过招惹人注意。
    可是三福晋说的是老九福晋瞧不起胤祉,讽刺她们穷酸,荣妃这怎么受得了。
    胤祉就是荣妃的大半条命,唯一活到成年的儿子,后半生的唯一指望。
    在宁寿宫门口的时候,本来荣妃是很敌视宜妃婆媳的,觉得她们婆媳俩矫揉做作,用自己的表演欺骗的太后信任,可是宜妃竟然凑过来讲明了真相。
    “荣妃姐姐,这话不该妹妹来说的。三福晋因为自己娘家堂妹没能指给老九,心怀不忿,总是对老九媳妇横眉竖眼的,您回去可得好好教导教导,都是妯娌可不能这般欺负人啊。”
    荣妃明白宜妃怎么也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撒谎。
    回到钟粹宫后一质问,果不其然,三福晋竟然真的是在撒谎欺骗于她。
    荣妃气的手指都在发抖,咬着牙齿恨声道:“好你个董鄂玉华,本宫真是看错了,不指望你给胤祉帮什么忙,可你竟然还能做出拖后腿的事情。”
    “本宫真是后悔叫胤祉娶了你,你一颗心全是惦记你娘家了,浑然不顾我们娘俩了不是?”
    “摊上你这么一个媳妇,真是本宫上辈子造了什么孽!”
    荣妃越骂越生气,恨不能手撕了儿媳妇。
    婆婆跟儿媳妇的关系本来就微妙,三福晋胆大包天欺瞒婆婆给她出气,在荣妃心里可比犯了天条还严重。
    此刻的荣妃发泄情绪还在次要,重要的是若是这回不压下三福晋的小辫子,日后还不知道要闯什么祸患去。
    三福晋低头挨骂,心里却越来越愤怒,她真心觉得自己没错。
    李星晚可不就是讽刺了三阿哥穷酸,她荣妃要是有能耐,能给自己儿子攒下家底,哪里会被人嘲笑都不能还嘴。
    心中怒火更盛,血液上流,不知不觉间变得难以控制情绪。
    “还不是因为你没能耐。”她低声嘟囔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