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清穿之九福晋的土豪系统 第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
    书名:清穿之九福晋的土豪系统
    作者:半个水瓶
    文案:
    大清男女老少都知道,九阿哥和九福晋有三岛:
    当世土豪、美颜盛世、杠精转世。
    李星晚因为抠门买了过期食品,导致食品中毒一命呜呼,正巧被土豪系统绑定,一朝穿越到康熙朝!
    系统:我们的目标就是做最大的土豪!装最大的那什么!
    李星晚:我穷的都能啃土了……
    系统:没关系,新手大礼包,土豪专属投胎技能get!
    于是李星晚向左看看自己的父亲,江南曹、李、孙中那个李煦。
    向右看看母亲,江南大盐商白家嫡女,江南商会掌舵人。
    李星晚:这?不土豪都难啊。
    李星晚有钱爱钱还能赚钱,偏性子伶俐,最是不饶人,在江南可称一霸,李煦愁的不行,担心这个闺女嫁出去,欺负人家一家子。
    没想到一朝赐婚成了当今九阿哥胤禟的嫡福晋。
    带着大笔嫁妆的李星晚跟爱好经商赚钱的九阿哥看对了眼。
    土豪夫妻让大清的男女老少见识到了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钞能力的作用下,李星晚成了人见人爱的皇家媳妇
    康熙:老九媳妇性子好,堪称皇家福晋典范。
    宜妃:我的小儿媳最是温婉善良。
    太子妃:九弟妹见识广博,能言善辩,与九弟堪称良配。
    胤禛:虽然老九是个混蛋,但是他娶的媳妇比老八媳妇强一百倍。
    神颜和土豪的爱情(两个人都是神颜加土豪)。
    乐观自信土豪女主x一心搞钱却恋爱脑男主。
    ps:
    1、1v1双洁
    2、甜文不虐
    内容标签: 清穿 强强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正剧
    搜索关键字:主角:李星晚,胤禟 ┃ 配角:太子,胤褆,胤禛 ┃ 其它:
    一句话简介:土豪夫妻在九龙夺嫡里拿钱砸人
    立意:脚踏实地努力奋斗
    vip强推奖章
    李星晚迷迷糊糊穿越到了清朝,一朝获得土豪系统,她看看自己亲爹,江南曹李孙的李煦,又看看自己的娘亲,江南商会掌舵人,这?不土豪也不行啊!本想安心做她的富贵大小姐,没想到被赐婚给九阿哥胤禟,这下可好,两人强强联合,夫妻俩在九龙夺嫡中砸钱开路,反倒得了所有人喜欢。
    本文讲述了李星晚利用土豪系统,经商赚钱,打开商业格局,在风起云涌的夺嫡中专心搞事业,主打经商和朝堂斗争,文风诙谐有趣,感情生动,值得一读。
    ==================
    第1章 穿越
    “昨日,我市发生一起过期食品导致的的食物中毒事件……”
    电视上新闻女主播以最严谨的工作态度报道了一起独居女孩食物中毒死亡的事件。
    新闻联播的受众中,一户人家,老太太一边打着扇子,一边唉声叹气的看着电视屏幕,脸上的褶皱都透露出惋惜。
    “哎呦这才十六啊,就没了,现在的父母一点责任感都没有,离个婚,俩人竟然都不要孩子了,就是可怜孩子了。”
    而这起事件中被可惜的林七七本人,哦不,应该说是本魂已经被一团雾气,飘向了远方。
    黄鹂港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苏州府,历来便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风景秀丽,气候和暖,人才辈出,这里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富贵地方,即使京城是天子所在,在“贵”字上胜过江南,但是若论起“富”,江南可绝不输京城,甚至隐隐高出半分。
    康熙二十五年。
    苏州城素来有东贵西富的说法,意为城东多为文官武备,城西多为富商巨贾,这一东一西,一官一商,象征的正是江南的富贵荣华。
    而今日,苏州城东大街的一处宅邸,几十个仆妇小厮从两侧角门绕出,手里拎着系红绳的竹篮子,正在连声背着长串的吉祥话,给蜂拥而至看热闹的路人分发铜钱鸡蛋等物。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拿着主人家分发的铜钱,这些路人自然喜气洋洋的连声说着吉祥话。
    贺李大人生女,贵女心灵手巧,聪明伶俐……
    “恭喜,恭喜!格格聪慧健康!”
    “贵女健康长寿,福寿无边!”
    比起门口这点基于风俗出现的热闹场面,高高的门第之内才是真正的热闹非凡。
    此处正是担任苏州织造兼领盐城税务的李煦李大人的府邸。
    已经在苏州做了三年织造的李煦,在此地已经经营出自家的势力,仰仗着皇帝的看重,对江南其他的的政务也有几分话语权。
    再加上娶了地头蛇白家的独女,这苏州明里暗里,少有他插不了手的地方
    而这位李大人,作为备受瞩目的权贵,在此时传出了极好的消息,人到中年喜得一女,这下子苦于送钱无门的人可不就纷纷借着这好事上门送礼了嘛。
    不过李煦可不在乎那些个叫人眼红的珍贵礼物,也没心思去应付人,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小女儿的身上。
    李家人丁不丰,李煦三十多岁也仅有一嫡一庶二子,这下终于又有了个闺女,这可把他乐个够呛,老来得女那能不疼惜呢。
    李煦是李士桢的长子,正白旗荫生出身,学问在八旗里算是不错的,但是也仅限八旗内而已。
    若说什么文采过人,这话他本人听了都不相信。
    能够在这个年岁做到如此位置,还得到了皇帝的看重,其中缘由有七分都跟他的出身有关。
    李煦的父亲李士桢本就是顺治、康熙两朝的能臣,历任河东盐运副使、两淮盐运同知,广东巡抚等。
    虽然是正白旗包衣出身,但是上三旗的贵族尚且与普通旗人天壤之别呢,这包衣和包衣之间也是不同的。
    大姓出身却在包衣旗的也不在少数,多数是清初为了领兵方便而入的包衣旗,而李家往上数几代,也确实是曾经领兵打过仗的。
    到了李士桢这里,虽然不能领兵打仗,但是这老头的政治才能可真是让人拍案叫绝,在康熙初年,他还曾经作为正白旗的一员支持过鳌拜,甚至可以说是和鳌拜私交不错,但是又神奇的能够在鳌拜死后得到康熙的重用。
    众所周知,鳌拜可是没少欺负康熙这个娃娃皇帝,而康熙也手段迅猛的收拾了鳌拜,顺利亲政,并且清洗了部分鳌拜的班底。
    而李士桢作为鳌拜的支持者,竟然能受到康熙的看重,其中的妙不可言不能多想,只能说这老头有点子东西。
    康熙二十一年,李士桢从广东巡抚的位置上退了下来。
    李煦作为长子接受了老父亲的政治资源,年仅二十四岁就当上了广东韶州知府。在老爹经营多年的地盘当官,自然格外容易出政绩。
    因其原配发妻早逝,康熙二十二年,他在父亲李士桢的亲自指点下续娶了江南地区赫赫有名的大盐商白家的独女为继福晋。
    果不其然,同年就被提拔到苏州织造的位置上,管理浒关税务,兼理扬州盐政,一手抓三事,织造、税务、盐政,这可是江南的心脏啊。
    当今圣上需要一个亲信去江南地区主持政务,又因为江南敏感的官商环境需要小心谨慎的下决定。
    而李煦直接娶了盐商领头人闺女的行为,无异于给了皇帝一个投名状,表明了自己对盐务的势在必得。
    两人成亲的时候,康熙以太后的名义赐下不少东西,表达了自己对这桩婚事的看重。
    李七七新生之后受制于婴儿的身体一直迷迷糊糊,吃了睡,睡了吃。过了两个多月才懵懵懂懂间知道了自己的名字。
    李星晚,宾朋似雪春吹尽,邻里如星晚更移。寓意星光闪烁,桑榆非晚。
    小星星懵懵懂懂的躺在亲爹怀里,啃着自己肥嘟嘟的手指,朦胧间总觉得自己好像与众不同,记忆好似蒙上了一层纱,记不得人,只记得一些事,一些知识。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明明该为此害怕的,但是心里反而万分安稳,莫名便高兴了起来。
    白白嫩嫩的小婴儿咯咯直笑,张开了可爱的小嘴,露出红红润润的无齿笑容,李煦惊喜的看着今天格外给面子的小女儿,万分惊喜,“哎呦,咱们乖宝笑了。”
    “哎呦哎呦,流口水了,奶娘快来!”奶娘救我!
    在奶娘的帮助下,李煦重新将闺女抱好,一颠一颠的在屋内晃悠起来。
    见他这般高兴的抱着孩子转来转去,白瑛坐在榻也跟着笑了上,莹润的脸蛋上泛着健康的红晕,仅从面上看,倒是比生育之前看着更健康了。
    当娘的眼神都放在了小婴儿的身上,瞧着也是欢喜极了,嘴上却紧张提醒道:“老爷可轻着些,咱们家这个小娇娇,有半分不舒服都要闹翻天的。”
    李煦的一手垫在小女儿的后背上,抱的既笨拙又小心,听到自己福晋的提醒,连呼吸都跟着放轻了,唯恐这个小娇娇又闹起来。
    李星星坚定的认为自己一定不平凡,谁家小孩刚出生就能听懂话,也就是她了,牛批。
    按照一般的道理来讲,她这样的小孩子,应该是极为懂事又极为聪慧的,应该更好照顾才是。但是事与愿违。
    她也是重新变成了婴儿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不舒服啊,感觉头痛很难受却不知道怎么办,在嬷嬷的抱哄之下睡着了才明白原来是困了。
    婴儿竟然是困了不知道睡觉的,怪不得需要哄睡,李星晚因为有着自己的思想,知道自己是哪里不舒服就会出声提醒。
    所在在李煦和白瑛这对爹娘看来就是家里这个小女儿是个小娇娇。
    好在李家富贵,院子里光是进屋伺候她的便有十几人,即使再娇气,那么多的下人在,伺候她一个可是尽够了。
    李煦抱着小女儿坐在白瑛身边,温声道:“我与岳父已经商量过了,岳父会把手里的盐引出一出,到了明年就将铺子和商队收一收,不再碰粗盐生意了。”
    白瑛听他说起正事,脸上收了收,抬手便叫下人们都出去候着。
    奶嬷嬷过来要抱走孩子,李煦却拒绝了,就打算自己抱着小女儿亲香一会,反正小婴儿也听不懂说什么。
    李星晚:……我能。
    等到下人们都退了出去,白瑛这才看向李煦,“我听爹说过了,这两年就把盐的生意处理干净,留着一些庄子和其他的金银、绸缎铺子就是了,家里的银子尽够花了。”
    李煦点点头,“此时放下也正是时候,不过书院?”
    李煦提起的书院正是白瑛的父亲白老爷一直资助的免费读书的书院,他担心没了盐的生意,白家的积蓄恐怕供应不上书院的开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