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芳菲记/重生之盛宠 第2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容辞转身:“章元薇可寻到了?”
    孟子维道:“已经寻到了,正在来京的路上。但章元薇居然不是妙龄女子,她身边还有个两岁的儿子,你确定没弄错?”
    容辞勾唇:“甚好,你恐怕不知这章元薇乃是尹绍歆的元配夫人,那两岁幼儿也正是尹绍歆的儿子。”
    闻言,孟子维惊讶:“可我怎么听说尹绍歆并未娶妻,他春闱履历上也写着未成家。”
    “这便是尹绍歆最大的把柄。”
    “何意?”
    “往后你会清楚。”
    “......”
    又来!
    见他抬脚往后院去,孟子维问:“你去后院做什么?卧房不是在前院么?”
    容辞懒得理他,头也不回走了。
    “孟阁主,”旁边跟着的侍卫提点道:“阿黎姑娘在后院,容世子当然去后院陪着。”
    “......”
    孟子维不屑。
    至于么,跟看眼珠子似的,难不成怕人偷了?
    .
    后院,凝霜靠在门边打盹,听见脚步声忙睁开眼。
    容辞问:“阿黎怎么样?”
    “姑娘睡熟了。”凝霜就知道他夜里会过来,一直撑着没敢歇。
    容辞点头,见她哈欠连天,摆手道:“你去歇息吧。”
    “可姑娘这得看着,”凝霜说:“姑娘认床,奴婢怕她夜里醒来没个人......”
    “我在这,你出去。”
    “是。”
    凝霜退出去,轻轻将门关上。经过窗边时侧头瞧了眼,就见容世子轻手轻脚地搬了把椅子坐在阿黎的床榻边。
    她心下感慨,她们姑娘真是有福气,得容世子这般珍爱。
    容辞坐在床边,就着烛火,视线清清浅浅落在熟睡的小姑娘脸上。
    阿黎睡得恬静,呼吸轻盈,小小的一团曲在锦被里,跟只猫似的乖巧。
    过了会,容辞眼皮渐沉,索性阖眼小憩。
    这辈子许多事都有所改变。
    譬如阿黎,譬如阿黎的父母,又譬如尹绍歆。
    前一世,他到了成婚的年纪才跟阿黎定亲。与所有定亲的男女一样,他跟阿黎不熟,只知道是个小他几岁的女子。成婚后,两人相敬如宾,日子过得平淡宁静。
    上一世,到了成亲的年纪得知定亲之人是阿黎,他并不惊讶,依旧按部就班地跟她过日子。
    而尹绍歆则是在当时才收服的,彼时尹绍歆已经在朝堂站稳脚跟并小有成就。他费了不少力气才将此人收入囊中,可也就在这些争权夺利中,他渐渐失去了他的阿黎。
    她总是不断生病,有时候能病上几个月,身子好的日子很短暂。后来他逐渐大权在握时,才注意到,他的阿黎已经卧病在床。
    记忆中,阿黎的父母鲜少出现。
    宋缊白和戚婉月这两人两世都在纠缠不清。一个为爱疯魔,一个恣意妄为。两人闹了一辈子,纠缠了一辈子,周遭的人被折腾得不轻。
    记得有一回,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归宁日。
    他从外头回来,见阿黎站在院中为两个堂嫂清点礼品。京城有个传统习俗,女子归宁时要亲手做一袋饼,回娘家后由娘家人分给街坊邻居们食用,以讨个喜意。
    当时阿黎也做了许多饼,只是后来他发现那些饼皆留在了府上。
    他问:“你为何不回襄阳侯府?”
    阿黎只是笑了笑,说:“过年府上事多,母亲身子不好,我若回去了没人照看。”
    彼时他信以为真,后来无意中得知,原来是过年时戚婉月又跟宋缊白闹矛盾。戚婉月赌气离京,宋缊白当日就追着去了。
    襄阳侯府二房没人,阿黎便也没能归宁。
    雨至半夜,起了阵凉风,纱幔轻动。
    容辞蓦地醒来。
    他神情些许恍惚,一时分不清前世今生。
    过了会,眸色渐渐清明,他倾身查看榻上的小姑娘。
    阿黎仍在熟睡,许是环境陌生睡得不踏实,小小的眉头蹙拢。
    心思不宁。
    默了默,容辞上前给小姑娘轻轻抚平眉头,又帮她掖了掖被褥。
    “睡吧,明日起来就能见到你娘亲了。”
    他低声说。
    第12章
    次日,宋缊白与戚婉月回了京城,一同回来的还有李秀兰母子。
    李秀兰母子是在河岸边的一座土地庙里寻到的。彼时她浑身湿漉漉,左腿血流如注,怀里抱着昏迷不醒的儿子,面貌呆傻,见到宋缊白时又哭又笑。
    婢女采荷在一旁痛声泣诉:“我家夫人命怎么这么苦?年纪轻轻守寡,父母也撒手人寰,好不容易将孩子拉扯大,如今又遇上这种事。原想着来了京城能有依靠,却不想碍了旁人眼,这是非得逼死我家夫人吗?”
    李秀兰不语,只抱着孩子默默流泪。
    采荷继续大哭:“老爷老夫人啊,你们要是在天有灵,保佑保佑夫人吧,她可是你们唯一的女儿,如今丢下她一人活在这世上,遭人白眼不说差点就没命了啊。”
    没人阻止这个婢女哭泣,也没人阻止她指桑骂槐。
    宋缊白站在门口沉默,戚婉月站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宋缊白,也跟着沉默。
    当夜,宋缊白将李秀兰母子送去客栈,又请了大夫来瞧。
    据李秀兰说,船沉时,幸好抓住块木板。儿子被她放在木板上,娘俩在水里游了许久才靠岸。
    但后来不小心撞到石块,左腿骨折流血不止,因实在走不远,才躲在土地庙中。
    母子俩又湿又冷,三岁幼儿扛不住,发热昏迷不醒,她慌得六神无主。是以,宋缊白找到人时,见她状若疯癫。
    当即,宋缊白跟戚婉月商量,欲带母子俩回京城。
    戚婉月晚膳都还没来得及用就赶来泰县寻人,疲顿不堪,只点头说:“随你吧。”
    随他吧!
    这是当时戚婉月唯一的心情。
    在得知李秀兰母子失踪时,她就预感不好,果然,这种预感在这一刻应验。
    来来回回都是李秀兰的事,她真的累了!
    .
    阿黎醒来时,果真见到了娘亲,是容辞亲自送她回襄阳侯府的。
    彼时戚婉月站在门口等女儿,见她下马车,忙将人抱起。
    阿黎也紧紧抱着她脖颈:“娘亲你昨晚去哪了?爹爹呢?”
    提及宋缊白,戚婉月神色寡淡,她今日一早自己提前回了京城,并没告知他。
    她笑着摸了摸女儿脸颊,问:“阿黎昨夜乖不乖?”
    “乖。”
    “多谢容世子。”戚婉月越过女儿肩膀对容辞道:“今日府上事多,抱歉不能请世子进去喝杯茶了。”
    容辞点头:“我已经给阿黎请了一日假,她今日不必去学堂。”
    “好。”
    戚婉月颔首,辞别容辞,抱着女儿进府。
    宋缊白是巳时回的襄阳侯府,一进门就问妻女情况。
    婢女说:“夫人这会儿在四姑娘屋子歇息呢,兴许是累得紧了,连早膳也未用。”
    “那阿黎呢?”
    “四姑娘陪着夫人。”
    宋缊白默了默,抬脚去长椿堂。
    他昨夜一宿未回,宋老夫人担心情况。见他风尘仆仆归来,忙问:“李秀兰母子怎么样了?”
    “李秀兰左腿伤了,暂时不能走动,大夫说得养上两个月。”
    “那李秀兰的儿子呢?”宋老夫人道:“我听说那小儿昏迷不醒,也怪可怜的。”
    宋缊白回道:“吃了副药退热了,无大碍。”
    “这就好。”老夫人叹气,须臾,开口问:“眼下他们母子走是走不成了,你打算怎么安置她们?”
    “儿子还未想好,暂且先养伤吧。”
    老夫人说:“你可别犯糊涂啊,虽然李秀兰母子这般遭遇我也不忍,可你跟你媳妇才和好,别又因为这些事闹僵了。该怎么安置,你最好有个卯数。”
    宋缊白苦笑,戚婉月已经跟他闹了,她虽未说什么,可从她早上独自回京便可知,她心中存着气。
    如今这事,还真是左右都难办。
    过了会,他揉了揉疲顿的眉眼,说:“李秀兰母子肯定得留下来养病,其他的等病好了再说。”
    “这样也成。”老夫人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