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150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但这个气氛、局势还有前排压力让他们也只能当机立断。
    主持人上台:“我们接到了很多很多观众来电,和各地机关厂矿单位的电报请求,希望荆小强同志能再唱一首!”
    荆小强还是很体谅现场安排,甚至都不调动伴奏什么拖延时间,深深一鞠躬:“刚才这是《巴黎圣母院》的第三幕主题曲,那我们临时送上另一部法西兰名著《悲惨世界》的主题曲,《人民之歌》献给大家,谢谢。”
    回头只是对汪茜点点头。
    汪老师静静的低头收势,就好像低眉顺眼的站在路边。
    就像功力深厚的武学大师摆出了起手式那样,渊渟岳峙。
    然后全场看见“卡西莫多”站在舞台四分之三位,专业卡位的精准黄金分割点,既不会影响后面的舞者,又不会让歌者变成画外音。
    当年在青歌会唱那首《神圣的战争》时候就展现过的自带混音效果,这里就那么仿佛不知道从哪里起来的遥远音符伴奏,缭绕而近……
    实际上就是用体腔共鸣带动的哼唱,由远及近:“你可听见这歌唱,歌声回荡
    这是一个民族的欢唱
    翻山越岭,得见光芒
    人间困苦都尝遍
    还未泯灭那一丝丝希望
    哪怕是长夜漆黑
    也终将升起太阳……”
    就像汪茜在他身后,慢慢抬起头,用前探脚步坚定而有力的拖行,有点类似模特步,但又更富力量感。
    闻歌即能起舞。
    甚至她都可以不用在乎荆小强唱的什么歌词,他的发音,他的情绪,就是舞蹈的出发点。
    没人知道他们甚至是第一次跳这首歌,仿佛已经演练过无数遍那么娴熟。
    荆小强其实也是第一次用中文演唱,随心所欲的把八十年代的《悲惨世界》英文歌词和二十年后好莱坞的歌词交叉混揉。
    甚至连英文、法语都能交替融入进去:“可愿加入我们行列,与我无畏共患难
    冲破险阻,那世界我们期盼许久
    那就加入我们吧,这条路尽头的自由在召唤
    你可听到这歌唱
    发自每个人心底
    这是首民族心声,不甘奴役英勇的反抗
    敲打心灵的震撼
    伴随着战鼓的擂响
    去开启那新生的天窗,拥抱曙光……”
    春晚有个专业难点,基本不允许打明暗光,很多漂亮的场面需要整体黯淡下来,然后打一束光集中到主角身上这种常见的灯光造型,在春晚不行。
    因为“不允许看到灰暗面”,要欢乐喜庆嘛。
    所以汪茜在后面大开大合的舞姿,并不是看图识字的顺着字面意义在演绎,她表达的是情绪。
    那种整个民族在危难面前万众一心的抗争情绪!
    斗志昂扬又充满了激越信心。
    全场观众都惊呆了。
    这是法西兰歌曲吗?
    介不是红歌,嘛才是红歌?
    难道资本主义要割自己的命了吗?
    哦哦哦,是《悲惨世界》里面的主题曲,嗯嗯嗯,那个时代的法西兰呀。
    可这也太应景了,这真的不是唱给我们听的歌曲?
    电视机前的全国观众们就不知道怎么就忍不住想流泪……
    特别是年纪大点的,笃信小强这就是唱给我们的歌!
    经历过那么多的苦难,那么多压迫,终于迎来了曙光,要战斗要拼争才能战胜黑夜迎来光明。
    这首歌一定要唱得雄壮,要铿锵,要气吞山河。
    特别是在没有伴奏的前提下,普通人演唱就是干巴巴的鸡叫声。
    荆小强却带满了共鸣混响,厚重浑然的歌声又清晰得如珠落玉盘,字字敲心!
    而且混杂了英语、法文的特点又显得整首歌非常洋气。
    好像在随时提醒这是舶来品,不是红歌。
    整首歌的节奏、气氛都不是红歌的式样啊,为什么偏偏让人这么着迷。
    现场也有无数艺术家,他们可能在反复要求的排练中变成了呆板的表演者,但能走上这条路,那艺术敏锐力都不会少。
    仿佛天灵盖儿都给冲上来,情不自禁的起身跟着手动、嘴动的感受想参与!
    这首后来在好莱坞电影里鼓舞街头暴动的主题曲,的确感人至深:
    “可否倾力相助
    助我高举旗帜,实现理想
    抛头颅洒热血,将大地浇灌
    你可听见这歌声,人民的歌声……”
    真的没想到前排桌边也带头起身了,兴之所至还跟着挥舞手臂打拍子!
    因为他们看到的想到的又不同。
    普通人可能以为这歌声是在缅怀那可歌可泣的战争岁月,可荆小强唱来明明就是强调现在。
    就像他们之前简单而深切交换的意见,斗争其实无处不在。
    现在同样是在作战,只是刀枪火炮换成了金融市场、工业绞杀、粮食安全。
    甚至这种战争更加惨烈,因为隐秘而狡诈,深邃而枯燥,普通人根本意识不到每个人都是战场上的一员。
    很难像常规战争那样把所有人都集合起来共同奋战。
    就像漫长的鸦片战争,仅仅是那么一场两场的局部战争吗?
    那是一个民族在上百年里面被各种肢解碾压的全面战争,在无数个不起眼的拳台上被无声无息的击倒扼杀。
    所谓神仙打架,真以为像凡人那样用王八拳嘛。
    那都是用各种法宝、仙术匪夷所思的无所不用其极啊。
    只有领导指挥这连绵不绝的一场又一场战役的人们,才会明白这歌声蕴含了什么样的鼓舞。
    真是情不自禁的纷纷跟着起身跟着打拍子……
    导播终于能够把镜头切换过去,切换到了全国观众的电视画面上。
    那一刻,荆小强仿佛看到了后来哪部电影里的镜头画面,在西柏坡,几位前辈在运筹帷幄的间隙自信豪迈地唱起《国际歌》,唱响了新中国成立的前奏。
    新世纪要来了,新的曙光也要来了。
    全国观众也惊呆了,大过年的!
    原来都是有血有肉的形象啊。
    平时都当成神仙了。
    第1595章、我看你就是那大蟠桃
    没毛病。
    荆小强这么唱,没半点毛病。
    这可是法西兰著名剧作家八十年代的原曲原词,现在都还在巴士底歌剧院跟《巴黎圣母院》轮番上演呢。
    荆小强故意把英语、法语混着唱,就是为了在一些关键敏感的用词上打马虎眼,译意那有不同解释,那是多么正常的事情。
    一方面回避在这个年头容易被人抓小辫子的街头堡垒等敏感词儿,一方面又让升起太阳等同胞才会明白的比喻,立刻心领神会。
    左右逢源了属于是。
    专门带来的“艺术助理”、“技术顾问”都不知道他们回头报告怎么写的,估计都集中在了这台节目录制规格之高吧。
    因为鼓掌完了,兴之所至的领导还拉了段二胡……
    气氛刚刚好。
    导演都毫不犹豫的把后面节目顺延了。
    去年好不容易才从拉链门里脱身而出的那位花旗大统领,不是被欧美大力鼓吹人设,吹萨克斯的潇洒政治家么。
    显着好像别人家全都是垂垂老矣的老奸巨猾、老谋深算、满脸老人斑的死气沉沉。
    其实谁特么不没点爱好呀。
    当年大老爷念诗的时候,鬼子头还在干嘛呢。
    这一幕随着春晚的高收视率传遍全国,真的让所有人看到仿佛不一样的活力,充满希望的未来。
    二十一世纪,真的来了。
    当然这一幕也让荆小强回家免了顿打。
    怎么说也是除夕之夜,唱完下班之后还是难得回家陪爹妈吃个汤圆。
    连汪老师都叹口气,还是跟着一起吧。
    因为坂井姐姐居然趁着宫泽、中森还有天海在这个焦盆人也要过的春节之际,频繁上通告拉热度,在综艺节目中亮相忙碌。
    谁也没打招呼的带着五妹和小希,悄悄来平京看爸爸。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