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82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跑了一宿,早上才在车里蜷着打了会儿盹,荆小强回到县城已经有新的物资运送车辆抵达,现找县里面的打字员给打印复印一叠临时雇用合同,签字就发钱!
    当然是悄悄发,这事儿没必要显摆,主要是把事情正规化,人家干起来也有劲儿。
    但没有在合同上强调要运送多少的业绩kpi,很难在这个时候看到摸鱼的人。
    货车司机们惊喜连连,更是对荆小强亲手给他们发钱感到肝脑涂地。
    一再叮嘱他们注意安全,协助各村农家把细软和人头点清带回来。
    不过做这些事情荆小强都躲在县里招待所,有点松口气更不想去抛头露面喧宾夺主。
    连特么部队来人上堤坝勘查情况,都先找他,感觉也是找个理由来看明星,敬个礼就嘿嘿笑。
    有袍泽的亲近,也有憨厚的笑意。
    唱个歌没什么,荆小强不想这么个事儿尽是我的名字,我只是想尽可能降低损失。
    但这是他躲起来就能掩藏的光芒嘛?
    他应该知道有种丧事喜办的套路吧,哪怕主心不是想推卸责任,转移注意力,也要寻找突发事件中的闪光点,尽量宣传正面形象,彰显优越跟前景光明呀。
    没人敢跟荆小强抢功,他这种名气的人做点什么要是敢顶替,曝光之后全国人民相信谁?
    丫的谁呀,还敢跟小强比功劳么。
    所以县里面一个劲儿感谢上级派了这么好的生力军来。
    省里面也派电视台过来采访,荆小强不接受采访那也要拍拍照片,录下他在受灾群众慰问演出上的身姿吧?
    怎么形容呢,荆小强在这种表演舞台上就太受欢迎了。
    主要是他自己也嗨。
    满世界唱英文歌给老外听是为什么,赚钱呀。
    当个莫得感情的歌唱机器,输出那些打动人心的旋律,连注入的情感都是商业性质的职业投入。
    荆小强自己喜欢去下部队慰问演出,就是真的有归宿感和成就感。
    看那些大多是农家子弟的基层指战员,带着最开心的笑容迎接欢呼他,哪怕知道是边防生涯枯燥艰难,来条狗都开心。
    可血脉里就是想感谢这些脊梁骨,就是希望他们拥有无悔的军营生涯,哪怕只是一点点闪光回忆,就够了。
    现在面对受灾群众也是这种发自内心的情绪,他们牺牲了,为大局牺牲了家园,还不够值得感谢吗?
    在这样受苦的时候,能够因为听到荆小强的歌声露出笑容,那就是文艺工作者的价值啊。
    所以哪怕是县里面很普通很一般的音箱器材,荆小强也从第一秒就把状态拉满。
    先来一首全国人民都熟悉的《蓝天狂想曲》,直接把全场观众的情绪点燃。
    从未听过演唱会,甚至都没听过专业人士唱歌的村民们集体排排坐吃果果,一动不动的满脸我的个娘亲耶,这唱得是真比电视上还好听呀!
    县里面的篮球场是那种水泥台阶没有固定座,可以挤很多人,最后还让球场坝也坐满了最积极的大妈小媳妇。
    可荆小强唱完就挑着老人招呼:“那边是青山乡的蒋大爷吧,听说有七十高寿了,身体还这么好,要保重好身体,还要看我们新的青山乡小伙子大姑娘们过好日子呢……”
    老人兴奋得差点没心梗!
    恶补了两天的红歌唱上也不错,再来几首主旋律流行歌曲大家也欢呼,那就试试《这世界那么多人》呢,一样很让大家沉浸到感情里,最后才唱《祖国》。
    真的应景,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盛世太平,感到疼痛、感到迷惑的时候,一定要坚定信念。
    相信祖国母亲,才能保持积极正面的心态去面对,去参与建设。
    因为如果只凝视黑暗深渊,迟早会被吞噬消极。
    所以这首歌响起的时候,真正做到了全场歌声飞扬,好多人第一次听演唱会,第一次听现场就听得热泪盈眶。
    以至于县里面好多居民家都想跟泄洪区的村民换换了。
    篮球场外挤得人山人海都进不去,必须优先保证村民,然后才是中小学生。
    县里面还呐呐的想给荆小强个什么奖状证书,这就是他们现在能拿得出来的了。
    被荆小强笑着说这有啥,搞好灾后重建我们再来一起庆祝,也算是个媒体监督吧。
    省里面的电视台设备还是要好不少,拿到贝塔带第一时间就返回省台做专题,又剪了精华作为重要新闻推送给砖儿台。
    所以等砖儿台在联播新闻里面提到文艺工作者到水灾第一线去慰问演出的时候,省台已经大张旗鼓的讲述了荆小强怎么去带动泄洪区村民撤离,怎么给撤离群众慰问演出。
    这必然在省城高校里面引起了轩然大波,滚社乐队这才知道老大已经奔赴灾区一线。
    我们自然要跟上效犬马之劳啊!
    不需要穿云箭,都有千军万马来相见了。
    第814章、如果洪水也能这样听话,就好了
    这种时候无组织无纪律的往灾区跑,本来就是添乱。
    漫不说这些身娇肉贵的大学生能做多少事,主要是在这个物资紧俏的时代一股脑往灾区跑,本就捉襟见肘的吃喝拉撒住就平添难度。
    荆小强也是从这几千泄洪区村民被紧急转移到县城来感受到细节。
    做事从来不是键盘侠口嗨,每位村民的吃穿用住都是实打实的压力。
    让人家牺牲了家园,可不就得有善后措施,不能让人家听天由命的无所事事,而且对平时也就十来万人的县城,这已经是快十分之一的额外人口。
    按照荆小强这号召力,前几天光是聚集过来的歌迷都有多少,要是真带着来跟随他救灾的心思,再聚个十万人都不是问题!
    也就是这会儿经济条件落后,没有自驾车这一说,看看花旗,轻而易举的就在各地聚集超十万的歌迷看演唱会。
    救灾最头痛的就是人员安置,你这还多好几倍于受灾群众的追随者,那叫什么事儿?
    但这话肯定不能直接批评,对于新闻发布当晚就从省城连夜赶来的两三百大学生,泼冷水是不好的。
    毕竟对于炙热高涨的青年热情要好好引导。
    这种事情对他们的一生也许都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甚至会塑造他们不同的人生价值观。
    老伯伯很清楚,充满残酷跟人性考量的灾难现场,绝对算是人生最重要的课堂。
    就像他曾经经历过的火灾,那些男人,正是因为让妇孺老人跟观众先走,才葬身火海,这辈子也不能怂过大家。
    一边让司机、助手安排大学生们住进中学教室打地铺,一边马上给何炯炯打电话。
    通过《音乐报》来向全国大学生、音乐爱好者表达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最新一期音乐报将马上提前到明天发行。
    商量好之后,才赶到中学鼓舞感谢大家,并且简单的分发了些任务,首先是不要再催促其他人过来,因为现在情况不明朗,变数还很大。
    重点在于马上组织分配成不同团队,四位跟荆小强下过部队做慰问演出的沪戏男生立刻成了四个分队的队长,分别对应管理熟悉人手。
    两位退伍汽车兵又分别各负责两个分队的通讯联络跟人员调动,还有纪律管理!
    感觉两位退伍兵都已经快淡忘,那种写进血脉里的军人基因被瞬间点燃,使劲收腹铿锵的敬礼说是,首长!
    很多基层战士,都习惯于只要是干部都喊首长。
    不离奇。
    却立刻把大学生们必然还散漫的精气神扎紧!
    来了,就不是大学生,是战士!
    是荆小强麾下指哪打哪的战士了。
    当年优势在手的国军,输得一干二净,那么多俘虏变成解放军就立刻成了世界轻步兵巅峰的勇士,靠的可不就是这种冠绝全球的组织能力吗。
    据说这一晚,好多大学生热血滚烫得翻来覆去都睡不着。
    但愣是没一个违反纪律到处闹腾。
    第二天一早就在分队长带领下,到灾区村民中间沟通了解,生活上有哪些需求,相互熟悉情况,我们都是荆小强的……志愿者队伍。
    荆小强把大家包括他都定义成了志愿者,在这个年代绝对很少见的称呼。
    不过这第二天的确还在源源不断抵达大学生!
    好在物资也在川流不息的运抵。
    来了编进四个分队里,先当搬运工去。
    老实说,县里面都有点受宠若惊了!
    不是吧,我们年年都有水患,不过是今年雨大了点,持续久了点,这么多大学生,这么多物资。
    特别是荆小强还跟着一起在里面搬东西。
    他是既然没啥事儿,就当跟着健身,还能顺便熟悉人员。
    对五十来岁的老家伙,这种体力劳动里能轻易看出哪些人值得带领,哪些聪明有眼力价,哪些只是凑热闹跟着来好玩,偷奸耍滑又懒做。
    有时候真不能怪这个世界不平等,起码在这个团队表现里,不少人之间已经被拉开巨大差距。
    虽然他们都是跟荆小强第一次见面。
    分队长们也不动声色的按照荆小强约定好的小动作,开始陆续收纳自己的助手,然后分别心惊。
    原来小强这么厉害,原来考察就在每时每刻,以后真要小心点严格要求自己。
    其实对剧院副总的工作经验看来,不都是基操嘛。
    棉被、雨衣、方便面、救生衣等等,各种类型都在抵达。
    沪海作为国内工业重镇,华东作为目前最发达的轻工业地区,成叔、老庄、蒋桂章这一拨儿人能联络上各种物资。
    关键还在不需要报审、核价之类繁琐的手续,基本上都是价格大差不差,立刻现金购买。
    这效率就太高了。
    大学生的优势就是随便指一个,基本的清点入库分配都没问题。
    更能提炼出哪些人适应能力,工作能力的差别。
    在这样的过程中,有些人开始打退堂鼓,我是来唱歌不是来搬东西的,在家都从来没干过这么重的活儿。
    连续两三天都是轮番上阵搬几个小时物资!
    很容易让人产生,我是谁,我在干嘛,我跑这里来找虐的疑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