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63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还是那个铺垫之后高潮的套路,陡然拉高的音域:“我还是想打给你,即使相隔天边……
    即使打上千遍万遍,我还是想给你打电话……
    对不起,我对从前的一切都说抱歉……”
    情绪,那种深爱又遗憾的情绪,瞬间传递给了所有人!
    只有现场倾听才能感觉到的美妙。
    真不愧是当年一首歌就撩到了莫妮卡的神曲。
    感觉几条街区几万人都在恋爱!
    一曲唱罢,也许还有很多人听不懂英文,但也能沉浸到这样的情绪中。
    却紧接着就是国语版的:“恋爱最美的当然就是开始,开始的分分钟都妙不可言……谢谢《阴天》。”
    荆小强是真不知道这首歌的作曲是李阿宗。
    真的也只有渣男,经历过那么多感情的家伙,才能如此精准的把握到男女之间玄妙的华彩。
    所以从“阴天在不开灯的房间
    当所有思绪都一点一点沉淀……”开始。
    李阿宗可能也有种亲生血脉在跳动的错觉,坐在调音台上已经开始忘我的摇头摆手,就好像一支香烟慢慢燃烧灰烬,却都落在了他心坎上的有点烫又那么轻飘飘。
    “感情不就是你情我愿。
    最好爱恨扯平两不相欠
    感情说穿了一人挣脱的一人去捡
    男人大可不必百口莫辩
    女人实在无须楚楚可怜……”
    全场听众都有种甘霖娘,肿么就这么心动的感觉呢?!
    真如荆小强说的那样,全都静止不动,牢牢的站在原地,生怕有半点杂音破坏了倾听心境。
    所谓绕梁三尺的感觉,现在有了。
    回荡在周围建筑大楼之间的美妙声音。
    潘云燕抱着闺蜜的腰,呆呆的注视背影:“我不会放的,谁来我都不会放,这辈子都不要怪我好不好。”
    杜若兰低头再扯扯身上t恤,早上抓了件荆小强的t恤,配上牛仔短裤,在沪海都很少这样露出一双光腿,脚上还是荆小强过来临时买的白色运动鞋。
    充满了动感,可也最大限度的掩盖了胸前起伏。
    把目光都吸引到了腿上?
    稍微有点紧张,听不到闺蜜念念叨叨什么,就看见荆小强笑着对后面招手了!
    她甚至连荆小强的歌声都听不到,整个视野里都只有他。
    掰开潘云燕的手指,抓了旁边的民谣吉他,带着有点战栗的双腿,走上台……
    第615章、小强,我要唱歌
    堪称所有歌手最梦寐以求的初亮相。
    数万人的场面,一首成名!
    荆小强把杜若兰喊上来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同桌的你》。
    巨大的反差感。
    大多数人根据宣传,理解的对岸还是个水深火热的穷困模样。
    居然也有如此纯真美好的初恋情歌。
    更反差的是这个扎了马尾的t恤少女,抱着吉他弹唱出的意境。
    无数人心目中的初恋,记忆中校园最美好的轮廓,就应该是这样。
    从杜若兰站上舞台的瞬间,仿佛所有人记忆中的青涩都涌上了心头,模糊的面孔开始清晰,忘却的声音渐渐回响!
    君不见那些跨界拍电影的题材,往往都会集中在初恋、青涩校园之类。
    因为这是最容易保底成功的题材。
    荆小强给杜若兰安排唱这首歌,也是打着这个目的。
    杜若兰没有嗓音天分,但一年多专业声乐训练,坚持吊嗓练声,她已经吊打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声。
    美声的确是一切唱歌的基础。
    只是声乐专业不爱放自己的饭碗给普通人,有好嗓子的普通人也不知道怎么用气用嗓。
    绝大部分人都是瞎唱一气,只有极少数天赋过人又运气爆棚的人,才能找到自己嗓音的正确歌唱方式,譬如覃校长,譬如曹菲。
    实际上特蕾莎就是基于美声唱法的通俗案例。
    她的发声方式、吐字状态和美声、京剧科学的发声方式、吐字状态没什么差别,细节差别仅仅在气息及生理结构运用的力度和吐字位置。
    杜若兰可是靠余舒凡负责筑基打底,荆小强再针对调整辅导出来的唱腔。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咬字清晰,很多人唱了一辈子都做不到这个看似简单的专业门槛。
    就像荆小强之前唱歌展现的各种语言清晰,中文反而略差点那样。
    里面有复杂的声乐逻辑。
    原本她和荆小强都以为是要用到歌舞剧上。
    杜若兰时不时到酒吧顶班唱着玩儿,都没想过专门做歌手。
    但这一刻,唱出第一句“明天你是否会想起……”
    她的内心就涌起了巨大惊喜!
    好舒服,好顺畅!
    也许一个人唱k,甚至在酒吧的小场面都体会不到。
    上台时候双腿都还有点战栗,这也是杜若兰给荆小强笑谈过的自身特点。
    从小到大上台无数,但每次上台她还是会发抖,双腿抽搐的那种紧张。
    但只要开始说台词、唱唱跳跳又会奇迹般的消失。
    荆小强很熟悉的告诉她这是肾上腺素分泌,通俗点说就是表演型人格的特点,对于公开表演感到兴奋。
    到顶尖范畴,甚至是能够保持表演状态的区别标志。
    很多人唱跳一辈子,作为工作,基本都是照本宣科、下班打卡,因为练了几十年早就腻歪了。
    唯有像汪茜那样,会为一首歌激动澎湃,想用舞蹈表达,才有可能攀上艺术创作的巅峰。
    杜若兰从未想过,自己面对这么多人,浑身打了鸡血那么兴奋,大学之前并不出色的唱腔,这一刻感觉就像百灵鸟在歌唱,自己在旁观!
    笑容,姿态,这都是歌舞剧演员的基本功要求。
    米白色的t恤被吉他遮住了大半,荆小强提醒过她好几次,别把胸口放上面!
    千万不要把这个当卖点,这个标签用起来很轻松上位,但也许一辈子都摘不掉,很烦的。
    所以现在全场观众能看见的就是少女清新纯净的演唱。
    眼尖的观众,或者说那些楼上的观众,还有架起长枪短炮的记者们,甚至发现舞台边走出来特蕾莎几人的身影!
    本来站在后台的诸位前辈,太诧异了!
    怎么都没想到荆小强身边藏着的这个“不太起眼”少女,演唱起来竟然如此放光。
    忍不住绕到台前想看眼她的表现形象。
    无懈可击!
    简单的吉他旋律,浅白的歌词,没有丝毫商业气息。
    直接打动全场所有人。
    好些人不知道为什么,就使劲把手举起来,是想给记忆中那个身影挥手吗?
    带动全场到处都在举手,就是想挥挥手,跟回忆告别!
    让人眼角发酸的触动,就说明这首歌太成功了。
    迥异于校园民谣发起地的北市高校,平静从容而温馨的歌曲彻底打动所有人。
    当杜若兰的歌声逐渐收尾以后,全场爆发出来的掌声,绝对比刚才对荆小强更激动。
    好多人双手拱起来大喊,迅速连成片一起喊:“你叫什么名字呀……”
    就跟后世刷小视频看见美女,就很想知道叫什么,号开在哪里好蹲守。
    反正到处都涌起笑声,又忍不住加入进去。
    一次次的声音越来越大,顶上去,让歌手听见!
    杜若兰也笑了,学刚才荆小强的开场白:“大家好,我叫杜若兰,杜鹃树边倘若看见一朵兰花,那就是我,来自中国西北,感谢人生当中遇见荆小强,他唱给我的第一首歌,《遇见》,谢谢……”
    当然是西北腔调版本。
    整个现场都炸了!
    就像很多人熟悉的特蕾莎是磁带唱片里面那个温柔高雅的女子,右岸观众其实更熟悉的是那个到处慰问演出,经常在演唱会上插科打诨开玩笑表演自己方言天赋的逗比女神。
    因为49年的原因,右岸有大量大量来自内地各个省份的移民。
    各种方言集中在这么小的地方,大家都很熟悉亲切。
    前面还是字正腔圆的标准版本:“听见,冬天的离开,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
    等到了那句副歌“额倚见色,会有怎样滴对白,额等滴人,她在多远滴未来……”
    那种浓浓的牛肉泡馍味儿,就糊脸了。
    整个曲调也拔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