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27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荆小强展示了另一种方式,叙事性的表达感情。
    就属于歌曲中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能唱服两位港姐的神曲,肯定不同凡响。
    故意用前面的铃声制造出安静全场,就是希望所有人能有个安静倾听的进入角度。
    几乎所有人,都会觉得哎哟,不错……
    然后几乎所有人会再觉得:“卧槽,好像在唱我自己……”
    愿意花半个月工资来看陈丹尼演唱会的歌迷,大多还是有点经济能力,也多少经历了点感情世事。
    荆小强这种伴随浅缓有力的节奏,在此起彼伏的旋律中,如冬日暖阳般温柔而不失力量的唱腔,就像个朋友在身边倾诉。
    很容易把听者的心灵拉进去。
    就是那种听着听着,忽然发现眼泪已经下来的感动。
    有很多歌曲,都可能会让闻者流泪。
    比如爱国,比如悲情,比如激情。
    这首歌不是。
    没有驱动肢体扭动的舞曲节奏,没有制造热闹气氛的动感旋律,更像是那种带有空灵气质的福音歌,将人带到一个宁静祥和的境地,用倾诉衷肠一般的奇妙感觉,感动人,触动人,撩拨那经历过故事的心弦。
    触动的恰恰就是那种懂的就懂的情感。
    居然能在数万人现场,给好多人营造出那种孤坐窗前的寂静感!
    但能到这一步的多半属于心思细腻敏感的,大多数人还是被舞台上那随着歌声起舞的身影给吸引。
    就好像那歌声的时而沉静,时而高亢,时而缠绵,时而奔放,汪茜的舞姿如行云流水!
    淡藕绿色轻衫里面是白色打底衫和白色阔腿裤。
    不是仙气飘飘之类就能欣赏,而是仿佛青烟般缥缈的情绪。
    其实在万人体育场,看台上的观众能看到的舞者、歌者都很小,好多第一次来看这种演唱会的观众,回头安利显摆的时候,都会后悔该加点钱买内场票。
    当然门口那种卖十块钱一个塑料望远镜的打桩模子赚翻了。
    本来很多观众是买来想远远的亲眼看下陈丹尼,结果又受到了一番舞蹈洗礼。
    连陆妈妈她们都一个个的屏息凝神了。
    学过舞蹈的就很明白,这姑娘是高手,而且是完全放开了心思的情绪舞蹈。
    不是现在舞台上那些官方指定动态。
    真正在倾泻情绪的舞蹈。
    表达情绪的舞蹈。
    翻开已然过去的记忆,坦然、大度的说声抱歉。
    无论分手的时候是什么局面,谁对谁错,都不重要了。
    说声珍重,与逝去的时光握手,与夹在伤痛的记忆和解。
    荆小强的歌声做到了,汪茜的舞姿也很契合。
    更让人震撼的是,当整个场面灯光稍微亮起点,另一束灯光投下来,看到另一边正在演唱的荆小强,现场居然只有小小的一点骚动,然后立刻安静下来继续倾听欣赏。
    可荆小强也跟着共舞。
    画面就像一坨飞舞的回锅肉,配葱花。
    色香味俱全呀。
    第292章、是金子,总会发光
    人是有情绪的动物。
    情绪才造就了艺术……
    极个别天赋过人,又闲得蛋疼的人掌握了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力,就成了艺术家。
    所以艺术本来就是装逼。
    荆小强在舞台上把这种装逼演绎到了极致。
    他不胖,但接近一米八的个头,现在八十多公斤还在增肌。
    体重长得快还要脂肪少,在没有瘦肉精的年代,他现在的体脂率还比较高,得逐渐转换。
    更主要是他这是朝着搏击方向练块儿,兼顾爆发力的同时还不丢灵活性。
    所以看着脸不大,肩胸臂却很壮,屁股还翘。
    跳舞真的很有特色。
    无论民族舞、芭蕾舞,还是现代舞,各个舞种其实对肌肉需求是不一样的。
    就像歌声一样,很难出现通吃的选手。
    汪茜是民族舞出身,但很喜欢往现代舞发展,已经算是天赋异禀。
    很少有像荆小强这样儿的。
    以前那个平京文工团练舞的小女兵不是也以为荆小强是叠罗汉的么。
    荆小强纯属靠着强大的肌肉爆发力跟胡德尔松的舞蹈表现力,自成一派。
    别看那些男舞者很多苗条细腻,其实核心爆发力在长期练习中并不差,甚至在一些细小动作的寸劲爆发力很大。
    荆小强就吃这个优势,一件宽大的白衬衫,灰色运动大短裤,配白色高帮帆布鞋。
    本来很有青春偶像剧的穿着,但体壮如牛就很有喜感。
    但配上汪茜的舞蹈,却让人笑不出来。
    歌者,舞者,始终都对望。
    荆小强的动作其实不多,更像南美桑巴舞的放慢版,又有点《雨中曲》的脚步。
    像是打电话的那个,又像是接电话的,大幅度的脚下滑步契合节拍,跟汪茜遥相呼应。
    第一段歌词的时候两人起码隔着十几米的距离,各自聚光灯下的舞姿诠释分手旧情人的心情。
    可第二段换成英文演唱的时候,两人开始手贴手舞蹈,标准的现代舞。
    荆小强的壮实,彻底成了汪茜飘扬的基石。
    似乎他手这么一拉扯,背对背的汪茜就能从他后背滚过去,在空中飞跃!
    热恋的时候有多么美妙,分手的时候,就有多痛苦。
    那些争吵、锋利,在多年以后,当你回望曾经,就会发现,已经不再为其纠结,不再记恨,而会变得使然,变得可以坦然温和的面对一切……
    嗯,就像荆小强对白莲婷的感情。
    所以他看向汪茜的眼神也绝对是真挚的。
    汪茜就更加放飞自己……
    其实只要看过她们这个级别的专业舞蹈,就会发现个问题。
    那就是行家能看得如痴如醉,外行普通老百姓就只会卧槽,姿势好厉害……
    看不懂那些肢体语言的寓意跟含义表达。
    深奥难懂,本来就是专业人士装逼的门槛。
    但歌舞剧恰恰不是这样,通过歌唱和话剧台词,尽可能接地气的表达这段舞蹈的意图。
    边演边唱边跳。
    劳动人民才看得懂。
    从本质上来说,歌舞剧就是大幅度拉低专业歌舞门槛,尽可能接近市场大众化。
    不然以花旗二战后的快乐教育模式,社会政治都降智化风行,连正版官方报纸都看不懂的大众理解能力,谁能看懂高雅舞蹈啊。
    这也是说唱、街舞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
    简单易懂。
    现在全场都看懂了。
    哦,歌词说得这么直白了,这依恋、决裂、忧伤、如释重负的表达,动作配歌词,多简单啊。
    深邃动情的歌声,唯美却又不流于俗套的舞姿,这一刻堪称珠联璧合。
    而且荆小强那种把中文和英文混合起来演唱的特点。
    也让这些以为他只会唱之前电视上主旋律歌曲的观众们惊喜不已。
    以至于歌声慢慢消散下去,全场都似乎在回味,好一阵才忽然开始热烈鼓掌,然后不知道谁兴起的齐声高喊再来一个……
    演唱会又不是耍猴戏,哪有重复的。
    不过观众是真的喜欢入迷,排山倒海的欢呼。
    陆曦一点都不觉得荆小强跟其他姑娘在台上含情脉脉的来电有什么不妥,喜滋滋的转头拿傻瓜相机拍照纪念这种环境。
    还给她妈炫耀hk那次也这么受欢迎。
    她妈也有专业眼光,不计较:“这个歌舞剧专业真的有前途,未来他们两个可以多排点好剧目。”
    陆曦居然开心的说好好好。
    杜若兰都用八字眉,加上复杂还不失尴尬的眼神打量这姑娘了。
    那俩在台上又搓又抱,高接抵挡的互诉衷肠,您都不在意。
    心胸比我还大呀。
    潘云燕主要听那边余舒凡给杨小娥讲解这些歌舞专业性。
    周教授跟研究生的评价就是,荆小强在竭尽全力的降低门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