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快穿之我是你妈 第38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南流景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一丝勉强与遗憾:“这样啊……”
    周县令暗道坏了,这不会是对他彻底起了杀心吧:“公子,您说!您要我怎么帮您忽悠朝廷?我这就研墨给朝廷写折子,您看怎么样?还有这永宁城的富户士绅,我全都认识,我能帮公子收拾他们,让他们都老老实实的,绝不会妨碍了公子的大计!”
    南流景挑眉:“行吧,要是你做不到你说的这些,那你就去死上一死,正好给城中富户士绅杀鸡儆猴了。”
    站在南流景身后的桂生等人都啼笑皆非,可能只有周县令这个当事人信以为真。
    也不知道周县令做了什么,反正城中富户士绅都非常听话,不敢有什么大动作。
    除了第一天第一顿饭外,后来南流景提供的粮食也都是稀疏米粥,灾民们只能吃个半饱。
    不过这半饱,已经让所有人心满意足。
    人有时脆弱得不堪一击,有时又坚韧得令人诧异。明明前不久还处于饿死的边缘,但几碗米粥下去,灾民们就以惊人的速度恢复过来,身体也有了力气。
    在三位太医和永宁城大夫的努力下,这场并不算严重的时疫得到了极好控制,疾病缠身的灾民也得到了良好救治。
    南流景没有一味付出,他到永宁城的第四天,就推出了以工代赈的方式,支持灾民们用劳力换取更多粮食。
    不愿意做工的人,他不勉强,也会提供吃食。
    但这吃食只能保证灾民不会饿死。
    这个布告一贴到城门外,县衙大门就被灾民们踏破了。
    “大人,我报名!我报名!”
    “还有我,大人,这个活女人也可以干对吧!”
    “老人可以报名吗大人。”一个明显五十岁往上的老人努力挺着腰,“我今年才四十,还干得动呢。”
    衙役哭笑不得,只好说:“行了行了,都能报名。不管男女老少,只要你们能把活干完,我们就发粮食。”
    好不容易维持好秩序,衙役问排在第一的老人:“你要报哪个名?”
    “我要参军。”
    衙役怀疑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
    “我听说姚南小公子要组建一支军队来保护永宁县,我是来加入这支军队的。”
    南流景为了掩人耳目,在永宁城里挂名了一个职务,主要负责招募兵甲。
    衙役还没说话呢,排在老人后面的人都炸了:“老丈,姚南小公子说了第一批只招一千人,你把名额占了,我们怎么办?”
    “就是,我们也是来响应姚南小公子号召的。”
    “这永宁城,我不认什么周县令,就认姚南小公子!姚南小公子要招兵,那我就去给他当兵!”
    “姚南小公子都开口了,乡亲们,我们能给他丢面子嘛?他才招一千人,咱们灾民营里的人加在一起,都超过五千了!”
    老百姓们有老百姓们的精明,也有老百姓们的淳朴。
    谁对他们好,他们一清二楚。
    李生牵着他的妻女,排在队列之中,忽然就想到了那天初见姚南小公子的场景。
    他想,如果是这位姚南小公子的话,也许真能治好这世道也说不定。
    而他,一个本应死去的人,既然被姚南小公子救了下来,那他只能用自己的生命作为报答。
    在李生胡思乱想的时候,他终于排到了队伍前列。
    衙役一边询问一边做着登记:“你叫什么名字?要报什么岗位?”
    “李生。我要参军。”
    “行,你是第九百零五个号,拿着这块木牌去那边等着,一会儿还要进行筛选呢。”
    “还得筛选?”
    “往年怎么招都招不满人,自然就是有一个算一个。今年能一样吗。”
    “是啊,今年可不一样了。”
    第225章 亡国之君25
    永宁城招兵的顺利程度, 远超乎南流景想象。
    除了住在灾民营里的青壮年外,住在永宁城内的不少青壮年也来投军了。
    截止除夕之前,永宁城一共有一千八百人报名参军。
    除夕当天, 第二批赈灾物资也送到了永宁城。
    有一整个粮仓的粮食作为支撑, 如今永宁城不缺粮食,但缺草药、保暖衣物和煤炭柴火。这些赈灾物资恰好解了南流景的燃眉之急。
    押送这些赈灾物资过来的,不是陌生人。正是南流景当初在晴水村收下的杨镇。
    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砺,杨镇已经成为了李观棋的左膀右臂,能帮李观棋处理很多闲杂琐碎的事情。
    “把这些东西分一分, 给灾民们都发下去。”
    “今晚派粥时,将粥熬得粘稠些,再往粥里多加一点猪肉,熬成猪肉粥,让灾民们尝尝肉味。”
    南流景迅速将事情安排下去,然后指着其中一辆马车问:“这辆马车里面装的是什么?瞧着和其它马车不太一样。”
    杨镇刻意卖了个关子:“小公子要不要自己上前看看?”
    南流景掀开马车帘, 当他看清里面堆放的物品时, 顿时心头一暖:“是梁师父、屈先生、李二哥、齐四哥给我准备的年货?”
    杨镇笑道:“果然瞒不过小公子。”
    “李掌柜说,有桂生管事在小公子身边照顾着, 小公子这里肯定什么都不缺。所以他们也没准备什么贵重的东西,就只准备了一些衣物和放得住的吃食。”
    南流景爬上马车:“这狐皮摸起来可真软, 定是梁师父猎的……”
    “这一匣子前朝大儒所写的古籍和字画, 定是屈先生无疑……”
    “李二哥最实在,知道我缺钱, 给我送了一万两银票过年……”
    “这些吃食都是齐四哥准备的吧……”
    南流景兴致勃勃辨认了很久, 甚至还有了甜蜜的苦恼:“这些吃食也太多了, 齐四哥这是要把自己的俸禄掏空啊。”
    姚容有理由怀疑这孩子在炫耀,笑了好一会儿, 才道:[这些糕点都是好东西,你自留一些,剩下的都拿去做奖品吧。]
    “奖品?”
    [你可以安排一个简单的颁奖仪式,挑出二十个在这场赈灾中表现出众的人,然后亲自上台给他们颁奖。你正好也趁着这个机会露露脸,加深灾民们对你的印象。]
    南流景一点就通,瞬间明白这个主意的种种好处。
    虽然时间紧张了点,但赶在中午之前,南流景还是拿到了一份写着二十个名字的名单。
    他握着名单,叫人备车。
    [你就这么出去?]姚容连忙叫住他。
    “还要准备什么吗?”南流景茫然。
    姚容好笑:[把梁光誉送你的衣服换上,再把我送你的那些玉饰都戴上,打扮得更光彩夺目一些。这是你在永宁城第一次正式亮相。]
    南流景:“……”
    南流景心下嘀咕:这算是老师说的形象工程的?
    姚容仿佛猜到了他在想什么般,微笑道:[老百姓就喜欢看这个。]
    不管这是不是形象工程,总之,这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
    浩荡长风吹起衣袍,皑皑细雪覆满肩头,南流景站在城墙之上,对着城墙之下的永宁城老百姓微笑招手,漫天余霞都沦作陪衬。
    永宁城老百姓抬头,看着这道并不宽厚却无比可靠的身影,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
    除夕之后,原本已经冷却下来的参军热度再次高涨。
    又有不少老百姓跑到县衙前,堵着衙役说自己要报名参军。
    衙役苦着脸:“这报名人数已经超了,不然你们等下一次吧。”
    “什么!还要等下一次!有没有搞错啊!”
    “永宁城里,有人的身材比我魁梧吗。有人的力气比我还大吗。你拦着我不让我报名,是何等居心。”
    衙役:???
    合着我拦着你们不让你们报名,就成了别有居心的人了???
    南流景听说这件事情后,颇有些哭笑不得。
    他还真没想到,自己那天特意打扮了一下,竟然会引起这样的后续。
    姚容笑了笑:[老百姓们的想法都很朴素。]
    [你招兵时开的条件好,又有能力,他们都相信你能给他们提供好的生活,带领他们打胜仗。大家都喜欢跟着能赢的人混。]
    这年头,没有多少人愿意当兵。
    但那是因为军队不仅不能发足粮饷,还会克扣士兵。要是士兵不小心战死了,朝廷都不一定会发抚恤金。
    就算发了,那点儿抚恤金也就是能塞个牙缝。
    在这种情况下,谁会愿意为朝廷卖命?
    “他们都喜欢跟着能赢的人混,但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他们选择跟谁,谁才有可能赢。”
    南流景跟姚容感慨了几句,扭头对衙役说:“既然大家想报名,那就让他们报吧。到时我放宽名额,多招一些士兵。”
    半个月后,南流景从报名的三千人里,挑选出了两千人。
    加上永宁城原有的三千兵马,如今南流景手底下有了五千士兵。
    南流景学过很多兵法,读过很多兵书,但他在领兵方面还是个纯纯的新手。
    所以他选择用最笨的方法去练兵——
    给士兵发足粮饷。
    跟士兵同吃同住。
    与士兵一起训练,甚至比士兵更能吃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