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春宫 第8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陆珵薄唇抿紧:“溦溦,你听我解释。”
    李青溦甩开他的手:“有意思麽。”
    她轻轻咬唇,视线微微下垂,一双晶亮的杏眼深不见底,“是不是觉着我蠢,好玩吗?这般骗我。”
    饶是再迟钝,李青溦也反应了过来。
    他数次的欲言又止,先前在画舫上莫名便摆平了的事情;在南郊庄子里,工部众人的态度……
    原来众人对他的态度不是不够亲近,而是不敢。
    可笑她之前竟叫他去并州做赘婿。
    他当时是如何想的呢?
    李青溦很难形容自己一瞬间的感觉。只觉着四肢八窍的血一瞬间倒流至头顶。一时间冲地她浑身发寒眼睛酸痛。
    她不受控制地笑了一声。
    “这样骗我,有意思麽,是不是觉着我很蠢?你说什么我都会相信?”
    李青溦哽了一声,一字一句道:“太子殿下?”
    他怎么能这样呢?她只觉着自己这半年就是个笑话,是个丑角,真丢脸。
    陆珵的手轻颤一下:“不是的,我为何会那般想,溦溦。”
    “太子殿下这般称呼民女小字,叫民女惶恐。”
    李青溦瞪他一眼,将手中的东西摘下来扔到地上,突就头也不回地跑下桥去了。
    她背影萧瑟又决绝,莫名陆珵觉着心慌,提步跟出去。
    身后众人本都跪在地上,眼观鼻,鼻观心,支着耳朵听话,见太子殿下出去,先抬起眼面面相觑一番,又将视线齐刷刷地移向李栖筠。
    李栖筠明显觉出这视线有好奇,有敬重,有敬畏,其中不乏他的上峰顾大人。
    “小李大人,您可知晓先才是怎么个意思?”
    若是往常李栖筠在班房受此青眼,他恐怕整个人都要飘飘然。他此刻虽也有飘飘然…却是带了一头雾水的飘。
    “这…下臣……我也不知道啊!”
    --
    众人眼见从李栖筠这里问不出什么来,当即便将这个给放在脑后,忙起正事——追太子去。
    还好太子殿下一直跟在那李大姑娘身后,并未走远。
    几人匆匆几步,王阁老走前道:“太子殿下,仪鸾殿走水,臣等正不知如何是好,正等太子殿下示下。”
    陆珵的脚步生生停在原地,片刻,他回过身问:“火势如何?可有伤人?”
    身后众人七嘴八舌,陆珵行于正中,听到未有人受伤便开始走神。
    其实先前他的身份,也并非难以启齿,只是最开始西郊与她初见,他只当是等闲一日,只是过路一面,他觉着没有必要告诉她他的身份。
    后来二人渐渐相识,经历了那般多。
    她那般明艳灼灼,神采奕奕,是枝上的桃花。而他,这么多年他习惯了心如沉水,没有涟漪,习惯了自己一个人便是坚硬的城池壁垒。
    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一朵桃花落下,落花流水。
    或许是那等闲一日的春雨淙淙琤琤,乱他心房,或许是画舫小舟上,他捡了她的簪子,也或许是南郊的流水荷灯承载的愿。
    后来,他时常在想,若是初见那日便告诉她他的身份便好了,他并不是虚伪伪善之流,也并不想瞒着她什么。
    但他知晓,当时她只是想找个赘婿同她回并州而已,他也知晓她的性子,若是得知他的身份只会对他敬而远之,不会同他有一点交集。
    她从来是这般的女子,骄傲明艳。
    他承认,他当时也想了很久,唯一的解是:他不愿叫心悦之人远离她。
    人心难满,想得太多,做的却未必够。也未给她足够的信任。
    她因他犯的错那般伤心,而他此刻,却不能丢掉所有事,正大光明地追到她身侧解释。
    从头至尾,都是他的错。
    青石板上亮晶晶的,那是先才她扔到地上的东西。
    这红豆手串儿本就戴得久了,材质也并不大好,先才她掷于地上,已摔碎了好几枚珠子。
    陆珵弯腰,将那串儿碎掉的红豆手串,一点一点地捡了起来。
    月光零落而黯淡,芭蕉硕大的影子在灯火中招展,婆娑的叶子投在地上,大片大片的似有风雷。
    他躬身的背影隐于灯火中,无尽落寞。
    ——
    小周氏偷偷溜出来在一棵树后打量几眼。
    先前小周氏出来的时候,还被内侍叫住一顿盘问。只是过了这头,内侍人数明显少了许多。眼见李栖筠等一众人进了眼前的院子,小周氏便藏在外头的树跟前瞧。
    今日的事她猜出当是刘贵妃所为,虽信王妃未同她是什么,但也并不难猜。
    叫一个男子心甘情愿地娶一个女子,或是叫一个女子心甘情愿地嫁给一个男子。无非就是那些手段罢了。
    具是她十五六年前玩剩下的招数,她支耳往里听,许是因里头有些大,挺着很寂静,小周氏也听不清众人说了什么。
    好在一切都未叫她失望。
    未久,她便瞧见李青溦寒着脸快步出了门,后头,一道人影远远地追了出来。
    她以为是那孟公子,欲多打量几眼,却发现是个生面孔。
    一时微微蹙眉:难不成此人是李青溦的奸夫?今日李青溦是与此人私会被抓了个现行?
    好啊,孟家亲事她是结不成了。不过不是孟家郎君也好,虽说如此刘贵妃同信王等人的计划破空,可也不是没有好处。
    比如,李青溦她如何配得上孟家郎君?合该寻一个无名之辈。
    她正有几分洋洋得意,突见众官员乌怏怏地从出来,李栖筠跟在后头。
    小周氏听见他们着急忙慌地喊:“太子殿下……”
    小周氏眼前一花,太…太子殿下?
    ——
    今夜注定是许多人的不眠之夜。
    作者有话说:
    第82章
    到了后半夜, 又下了雨,雨从高空坠向人间,整个京城都笼在一层霏霏霭霭的雨幕中。
    今夜, 注定是许多人的不眠之夜。
    仪鸾殿起火之事到底有几分蹊跷, 陆珵亲理此事。
    许是顾念杏园朝会于会者众, 不好打搅, 陆珵暂未叫人禀明庆帝,叫了先前扑火的救火兵丁同殿前军巡都指挥的人一同察勘火源,问询人证保存物证。
    他事乃躬亲,披雨站在廊檐底下, 一时勘测周围花木, 一时用工具刮了柱子上的黑灰仔细端详, 半晌他与一旁的殿前都指挥刘庆说话。
    远远地, 众人见他一张鲜明的唇抿得很紧,连带下颌线也绷得很紧。
    即便离地很远, 众人也能瞧出太子殿下心情不大好。
    天色黑沉, 雨势却越来越大。
    众人又犯困又有几分瑟瑟缩缩地站不动,齐齐躲在屋檐下头。
    上了年纪的王阁老等人实在是困倦异常,犹豫片刻,瞧了李栖筠一眼。
    李栖筠正在神游。
    王阁老叫他好几声,李栖筠都没有动静。他无奈, 抬步,撑着伞走到李栖筠面前。
    他重重拍李栖筠的肩膀,李栖筠被吓一跳, 忙抬眼瞧他。
    王阁老也有几分不好意思。
    “李大人, 眼见物证、人证具已存证, 走水之事自然有军巡处的人察勘, 想也并不是一日之事,明日后日还有宴会,今日时辰也不早了,吾等实在忧心太子殿下龙体,不若您去劝解一番,叫太子殿下早日歇着如何?”
    身旁立马有许多人出声附和。
    李栖筠是有些浑浑噩噩地,脑袋也不大分明,但他又不傻,闻言斜眼白了他们一眼。
    这几个老头子如何不自己去劝诫太子?尽想着法子叫他去触霉头。
    他一时未注意,竟将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王阁老等人面露尴尬,捂拳咳了一声:“李大人向来聪敏,办事又极其妥帖,是有大造化之人,此事交给李大人,吾等最是安心不过。”
    李栖筠:……
    真服了你们这群见风使舵、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人,大造化?此等运气给你们成不成?
    李栖筠只装作没有听见,直又等了一两个时辰,太子殿下将所有事都处理完,方跟着众人摇摇晃晃地回了自己的官舍。
    ——
    李栖筠进了官舍园子,屋里头黑灯瞎火的。
    他收拾一番,进了暗间,便瞧见小周氏侧身躺着似睡得正香。
    他不由地叹了一口。
    早知今日就不出去了,不去便瞧不见太子殿下同溦溦相处的场面。
    自瞧见那一幕,他便恍恍惚惚、浑浑噩噩、战战兢兢,有一种做噩梦的感觉。
    溦溦同太子殿下那是什么情况?看先前二人的样子,似是早就认识且关系非比寻常。
    这样一算,之前太子殿下对他的存心照拂,和这次的朝会的优待,似都有了解释。
    难不成…李家竟要出一个太子妃不成?
    这听着是光宗耀祖的事,可李栖筠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