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泊岸 第13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无碍。”
    楚王妃平安诞子的消息很快传到宫中,在裴淑仪的建议下,隆康帝大喜,预备着人赏赐宇文昭华百匹锦缎,数千黄金。
    这件事被前朝的官员知道后,在大朝会上几乎掀翻殿顶,到处都在打仗,洋人还没退出大靖领土,隆康帝就想着将大笔钱花在赏赐皇室宗亲身上,一不小心引得众怒,连带着刚出生的小世子都被狠狠骂了一圈。
    每月三次的经筵勤耕不辍,隆康帝刚被大朝会上唇枪舌剑,夹枪带棒的官员吵得头疼,经筵时便也提不上劲,负责讲学的官员提醒了几遍,弄得文华殿内气氛格外的僵硬诡异。
    几个时辰后,讲学结束,百官依次前往暖阁,申行甫缓下步伐等着后头的梁齐因赶上来,“大朝会上吵了那么久,我看裴次辅气得差点跳出来骂人,陛下看在他的面子上才没有坚持要赏赐楚王妃。”
    梁齐因作为翰林院修撰,平日还要负责记录隆康帝的言行,他手里拿着一本册子,闻言将扉页合上,语气里略带讥讽,“好一出里应外合的戏码,前些时日王妃殿下难产,徐大夫后来同我提过几句,说王妃在怀有身孕期间,裴淑仪送了大量名贵补品,外人自然看不出来什么,可这些补品吃多了,胎儿过大,极容易难产。”
    说完顿了顿,转过头道:“你猜,她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
    申行甫眼睛微微睁大,“还有这样的事?那……裴次辅今日大朝会上那么义愤填膺,该不会真是居心不良,故意搅浑水吧,他们到底要做什么?”
    “裴家势大。”梁齐因叹了一声气,“看来是容不下楚王这根眼中钉了。”
    申行甫神情不虞,“怀远知道这些事情吗?我去问问他怎么回事!”
    “广白兄,等等!”
    梁齐因拉住他,“不要轻举妄动。”
    申行甫深呼吸几下,攥紧拳头,“不该啊,当初怀远与我可是一起跟着殿下在中州处理水患的,那时你和大将军也在,怀远怎么看都不是那种人呀。”
    梁齐因并不附和什么,裴逐为人如何,他没有兴趣评价,也没有刻意贬低旁人的爱好,只是低声道:“我们既然跟随殿下,他不在,往后的日子我们便多上心些,别让王妃与小世子再置身险境就好,至于其他,再观望观望吧。”
    “也是。”
    申行甫摇了摇头,“这日子一天天的,多事之秋,不知何时是个头。”
    倘若当初成元帝没有让庆王回京侍疾,是否不会传位于他,如今朝中又该是何种情形呢?
    三月的风很快吹遍整个大靖,北方的草原也长出了新芽,蛰伏了几个月的鞑靼铁骑再一次踏过了两国的交界线,堂而皇之地冲向了中原腹地。
    与此同时,南洋沙岛上停驻的西洋水军也终于露出了獠牙,海平面潮生潮起,从前沿岸诸多渔村已经因为连年的战乱而逐渐破败,树上还挂着不知何时晾晒,未来得及收走的渔网,孤零零地在岸边海风中悠悠飘荡。
    长靴踩在厚重甲板上的声音由远及近,衣着华贵精致的少女从船舱内走出,短短十数日,她的面容肉眼可见的变得憔悴,从一开始出现在南洋时的势在必得,在经历过连续不断的打击后,逐渐被疲惫不甘替代。
    “公主,北方来了信,挲摩诃已经出发了。”
    “好。”
    少女理了理衣襟前的领结,其上的褶皱如圣洁教堂上空掠过的白鸽,皮质长靴上镶嵌的钻石在海上孤日的映照下,散发出如流星一般炫目的光泽,她凝视着远处欲隐欲现的海岸,拨动了船舵的把手。
    鞑靼拿走了他们十架耗资巨大的战车,与她一起来到南洋的士兵已经在此徘徊了半年,倘若再这么耗下去,总有一天,国内的补给会赶不上消耗。她的父王已经老了,哥哥是个愚蠢又贪婪的废物,若她这次无功而返,如何镇住国内那群腐烂庸俗的王室伯爵,她可不想回去做一个只能被关在笼子里的可怜金丝雀。
    “我们只要拖住中原的驻军,让他们无法北上,届时挲摩诃攻入大靖都城,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士兵立刻行了一个军礼,“是,公主。战舰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进攻港口!”
    少女一手握紧桅杆,一手指了指不远处的大陆,“一个月内,大靖必为我们的囊中之物。”
    西洋舰艇行进时所消耗的物资巨大,因而速度也极其迅猛,站在瞭望塔上一开始还需要借助千里眼才能看到它,短短片刻便已经可以用肉眼观测全貌。
    哨兵立即拉响大钟的牵引绳,早就准备好的西南驻军埋伏在港口,无数蛟船遁入水下,在南洋沿岸拉开了一条绵延数里的防守线。
    落在礁石上的海鸥被战舰行驶时掀起的狂风巨浪拍起,不得不沿着海平面腾飞直冲,在一望无际的苍穹下振翅盘旋。
    “果然来了。”
    季时傿站在甲板上,一身轻甲铁骨森森,她抬头眺望即将逼近眼前的西洋战舰,拉动鸣笛,潜伏在海面下伺机而动的蛟船一瞬间倾巢而出,季时傿默数几个数,随即海平面上猛然炸起数道如天河倒灌一般的巨型水柱。
    惊雷阵阵,蛟船坚硬如铁的龙尾下安置的鸟铳口飘起一缕青烟,冲在最前方的西洋战舰连冒出水面的这群怪物是什么都没看清,便如烟花一般炸得四分五裂。
    西洋水军的总指挥官,那名年轻的公主一拳砸在桅杆上,千里眼中,飘动的白帆下站着一个面容如皎月一般的女人,挺拔的身姿较之名匠锻造的长剑更为清寒裁直,哪怕见惯深邃眉眼的西洋王室,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也确信这是一个长得很美的东方女人。
    也是一个极聪明的敌人。
    她愤怒地指向前方,咬牙切齿道:“继续往前冲,西南水军没有多少战舰,只会虚张声势,蚊子船沉了就上重炮,注意风向,烧了他们的主舰。”
    发了疯的西洋军舰横冲直撞地扑向港口,马观同拉动引线,枪林弹雨倾盆而下,瞭望塔上的大钟嗡鸣不断,犹如金戈铁马,又似抑扬顿挫的号角战鼓,季时傿冷笑一声,有条不紊地部署着海上作战阵型,“稳住,先礼后兵,别急着打,且耗他们一会儿。”
    轻盈的蛟船游荡在诸岛之间,如同遛狗一般吊着身后穷追不舍的西洋战舰,火炮穿梭时,激起的水柱飞流直上,船身震颤,翻着肚皮的死鱼扑腾落在甲板上,掌舵的士兵摸了一把湿漉漉的脸,惊恐地望向流进来的腥咸海水。
    片刻后,南疆上空猛然炸响一朵巨大的烟花,黑沉沉的烟雾四散开,山林中顿时惊起一片鸟兽,季时傿回过头,赫然道:“鞑靼人已经进入中原驻军的包围线,既然尽了礼数,不用再给他们面子,蛟船先行,‘龙舟’准备,是时候让洋鬼子滚回老家了!”
    作者有话说:
    第162章 反抗
    三月春风如酥, 坤宁宫偏殿前的柳枝飘着绵绵柳絮,宫人举着扇子迎风扑开,嘴里念叨个不停, “兰亭,你去将窗户关起来,娘娘咳疾一直未好,断不能被这柳絮呛到。”
    “诶, 我这便去。”
    内殿的窗户后半倚着一个气色苍白,满脸病容的女人, 她穿着厚重的外衣, 仍难掩其下消瘦如枯柴一般的躯体。微风将她鬓边碎发吹得微扬, 匆忙赶来的宫人见状连忙将窗户掩上,担忧道:“娘娘, 您病还没好, 不能吹风。”
    “躺着几个月身子也乏, 本宫便想出来透透气。”
    曾经最金贵无比的太子妃,出身世家大族的李茹在满门被抄,幽禁封地的一年里迅速苍老,绫罗锦缎,胭脂水粉遮不住的病态。
    宫人轻轻合上窗户,轻声道:“等娘娘病好了,想去哪儿都可以, 不急于这一时。”
    李茹还想说什么,然而她一开口, 折磨她数月的咳疾便止不住地爆发, 李茹扶着窗棂咳得满脸通红, 几乎喘不过气, 身旁的宫人慌乱地拍了拍她的背,“娘娘,奴婢就说您不能吹风吧,快,奴婢扶您去榻上躺着。”
    话音刚落下,殿外便响起御驾亲临的通传声,紧接着一道明黄色的身影急忙冲进殿内,“阿茹!”
    宫人欣喜道:“娘娘,是陛下来了。”
    自从裴淑仪入宫后,隆康帝便很少踏足坤宁宫,哪怕是皇后病了,他也鲜少有过来探望的机会。
    李茹捂着下半张脸,咳得眼角通红,隐隐有泪光闪烁,仍挣扎着要敛衽给隆康帝请安。
    “你躺着不要给我请安,阿茹,我给你倒茶,兰亭,你去叫太医!”
    “陛下。”
    李茹喘了两声气,“礼不可废……”
    隆康帝扶着她坐下,闻言急道:“都什么时候了说这些。”
    宫人将内殿的所有门窗全部合得严严实实,屋内不仅昏暗,还透着一股沉闷的气味,李茹靠着枕头,望向隆康帝背对着她倒茶的身影,不由问道:“陛下,近来朝政还忙吗?妾瞧着您又瘦了。”
    “不忙,万事都有臣子们挑着担,我啊,不过是个甩手掌柜罢了。”隆康帝将茶杯递到她唇边,神情柔和,“阿茹,茶烫吗?”
    李茹摇了摇头,“不烫。”
    她抬起眼,瞥见隆康帝龙袍下露出的一点里子,轻笑道:“陛下还穿着妾从前给您做的衣服呀。”
    “是啊,我穿着它,才觉得你在我身边,我心安。”
    “陛下,您是天子,哪里能一直穿着旧衣服。”李茹捧着茶杯,感受着附着在上面逐渐冷下的温度,“宫里有那么多绣女,妾做的这件已经不合身了。”
    隆康帝低下头,“阿茹,你是这个宫里陪着我最久的人,没有人比你更知道我的穿衣尺寸,绣女再好,我也不喜欢。”
    “其实我很怕,阿茹,这么久我没有来,你会怪我吗?”
    李茹摇摇头,“妾知道陛下身不由己。”
    隆康帝苦笑一声,尚且年轻的年纪竟已经生出了几根白发。
    李茹看出来他情绪低落,有意岔开话题道:“陛下,妾再给您做一件衣服吧。”
    隆康帝一改愁容,伸手拉高了她身上的锦被,“好,等你病好了再给我做,现下啊,你就好好养着病,知道吗?”
    “陛下,妾知道。”
    “怎么这么久太医还没来。”隆康帝坐在床榻边,又看了一会儿李茹,忽然回过头大喊道:“兰亭,朕不是让你去喊太医了吗?太医呢!?”
    唤作兰亭的宫人忍着泪扑进殿内,“陛下,娘娘,奴婢去了,可、可是……”
    隆康帝脸色阴沉,“可是什么!”
    “淑仪娘娘说她头疼不适,将太医院所有的太医全都叫走了,奴婢找了半天,没一个人来。”
    “放肆!”
    隆康帝一把将手中的茶杯掷在地上,碎片四溅开,李茹一把按住他的胳膊,“陛下……”
    “朕的话他们也敢不听吗,再去喊,谁敢不来,朕要了他们的……”
    话还没说完,殿外便有一名裴淑仪身边的女使堂而皇之地走进坤宁宫道:“陛下,淑仪娘娘难受得厉害,正哭着叫陛下您呢。”
    方才还盛气凌人的隆康帝顿时怔住,攥紧衣袖道:“她不是传了太医吗?既然难受,便让太医瞧,叫朕有什么用?”
    “陛下。”女使的声音不卑不亢,“您是我们娘娘的丈夫,您在她身边她自然心安些,娘娘纯孝,怕再难受下去,会惊扰了前朝,平白叫次辅与夫人担心。”
    每当隆康帝有任何不如他们所愿的时候,便会以此来向他施压,隆康帝在还没有登基前,哪怕作为太子,也是个性格极其软弱,不识心计的青年,对此,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反抗。
    “朕……”隆康帝紧了紧拳头,语气渐渐弱下来,“朕会去看她,只是裴淑仪一个人何须要那么多太医守着,皇后本就病弱,咳疾在身,朕实在不放心,兰亭你……”
    “陛下!”李茹打断他,“头疾不是小事,淑仪妹妹既然需要您,您便去吧,您看,妾不是好好的嘛,妾无碍的。”
    隆康帝眼眶发烫,“阿茹,我……”
    李茹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个微笑,“去吧。”
    一面是自己病入膏肓的结发妻子,一面是扶持自己上位的世家门阀,隆康帝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一刻一样觉得自己是那么窝囊,可他别无选择,除了转身之外,他根本没有说“不”的权力。
    “陛下,您听见奴婢所说的话了吗?”
    隆康帝终于暴怒道:“朕听得见!朕不聋!”
    前朝被世家把控着,后宫也是裴淑仪做主,隆康帝这个傀儡皇帝当得毫无滋味,他的每一步都已经被人安排好,从入主东宫,到后来被贬封地,再到被推着登基,仔细想来,真的能由得上他做主的时候,居然是身处偏远封地的那一年。
    这样的日子,遥遥无期,裴家盯紧了皇后之位,他连想给她治病的太医都喊不过来,隆康帝悲哀地发现,他身为君王,却根本护不住想要护住的人,母亲不能,妹妹不能,如今妻子也不能。
    若不反抗,总有一天,他们都会死在野心勃勃的裴氏手中。
    在被申行甫提醒之后,梁齐因花了数日,将关于对愿意资助边关将士的商贾发行票引的详细章程写了下来,并递交戚方禹过目,经过戚方禹与一众内阁阁臣的商讨后,三月的一场大朝会,针对这件事是否正式开展,百官进行了数日激烈的争吵。
    其中以裴逐与他父亲为首的官员反对提高商贾地位,并以卖官鬻爵,败坏风气为由大肆攻击戚方禹等人,写出具体方案的梁齐因差点被他们的唾沫星子淹死,而戚方禹硬是顶着晚节不保的危险再一次将折子递到了隆康帝面前。
    裴家倒是不怕什么,这件事需要隆康帝点头,有钱的商人富可敌国,可这笔钱不该流向边关,那不就是暴殄天物,要是再叫他们打下去,大靖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亡了。
    然而令他们怎么都没想到的是,一向听话的隆康帝这次居然并没有依照世家所要求的一般抵制新政,大批补给被护送分发至边关将士手中。
    这是隆康帝登基以来向世家做出的第一次反抗。
    南疆连绵不绝的群山中,铁锁滑动,被季时傿编入驻军中的山匪神出鬼没地穿梭在茂密的山林间,速度极快,以至于栖息的鸟兽都未曾反应过来。
    肉眼难以观测到的引线如蛛丝一般围绕山野细密织就,隐藏在丛林中的装甲战车伺机而动,鞑靼军一路南下,势不可挡,中原军不敌溃散逃开,兵马直逼南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