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泊岸 第11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殿下!殿下!”
    她原以为皇后大办重阳宫宴是为了拉拢人心,却没想到他们已经疯到这种地步,趁各府女眷都在宫中时借机挟持人质造反,也对,九门卫左将军是端王的小舅子,谢丹臣还没有完全掌握禁军,而她也被困宫中,西北驻军远在千里之外,现在正是最佳的时机。
    难怪他们敢铤而走险,拼死一搏。
    肖皇后既然要挟持百官谋逆,必然不会乱动他们的家眷,可是其他人不一样,楚王去了蜀州,分身乏术,他是端王党的眼中钉,那他的王妃呢!?
    季时傿跑至前厅,尖叫声此起彼伏,惊慌的女眷争相往东篱苑外涌去,各个宫道上都是叛军,看到四处乱窜的人便直接动手,宫内血流成河,火海滔天。
    叛军嚣张跋扈,见人就杀,季时傿匆忙救下几名女眷,手里提着随手抢来的刀剑,火光将她手上的蔻丹照得绮丽妖艳,她一脚踹开殿门,陡然听到熟悉的叫唤声,翻墙而下。
    “大将军!”
    宇文昭华与侍女互换了外袍,趁乱躲进角落,她发髻混乱,脸上满是污垢,手里还拿着不知从何处捡来的断剑,见到冲过来的是她手一松,顿时喜极而泣。
    “殿下,跟我走。”
    季时傿一把拉住她,叛军领了命要杀楚王妃,一出宫门便看见泥地里的残肢断臂,身上还穿着楚王妃来时的宫装,显然就是刚刚帮她逃跑的侍女。
    宇文昭华心头一颤,咬紧了牙关才没哭出声。
    “大将军,怎、怎么办?”
    整个皇宫都被叛军包围了,东篱苑尚且已经乱成这副模样,那成元帝那边该是何种情形?
    “殿下,我抓着您,无论如何您都不能松手。”季时傿咬破唇,强烈的疼痛促使她冷静下来,她一手护着宇文昭华,一手挡开叛军的攻击。
    周适详若是跟着端王谋反,他最多能调动六成的禁军,校尉多是从各地驻军提拔上来的,至少有几人绝不会听他调遣,现下就是要将禁军集中起来,不能让成元帝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另外该怎么给外面传消息。
    混乱中不知是谁手里的火把落在地上,顷刻间将宫苑点燃,花圃内明艳盛放的菊花很快被焚烧殆尽。
    季时傿拖着宇文昭华从尸体横陈的走廊穿过,忽然听到月台下传来一声细弱惊颤的呼唤,“姐姐……”
    季时傿猛地回过头,十一岁的赵嘉乐衣衫凌乱,慌乱逃跑中弄丢了绣鞋,一双脚上鲜血淋漓,眼里满是惊恐。
    她是一朝公主,季时傿原以为叛军无论如何都不会动她,可她现在才陡然反应过来,端王逼宫,从前与他争夺皇位的废太子之妹,他会放过吗?
    那是废太子的妹妹,却不是他的妹妹。
    季时傿咬了咬牙,转身将宇文昭华藏在漆黑的角落,“殿下您不要动,我……”
    话说到一半,身后便突然传来利刃穿破胸腹的沉钝闷音与少女撕心裂肺的尖叫声。
    季时傿张了张嘴,话音戛然而止。
    七公主怔怔地望着她的方向,手里还拿着那瓶新做的蔻丹染料,她半个身体被鲜血浸染,如同一张破败脆弱的断线风筝,还没来得及飞远,便被残忍地扯落在地。
    那瓶染料与它的主人一样坠落在地,季时傿死死盯着地上的尸体,忽然有些分不清楚,到底流在赵嘉乐身上的是染料,还是鲜血了。
    目睹全程的宇文昭华泪流满面,手脚发凉,季时傿不由分说地拉起她,一刻不停,“不要哭,殿下还跑得动吗,叛军到处都在找您,我们不能一直躲在这儿。”
    “我不哭,我……”
    宇文昭华抹了抹泪,她双腿发麻精疲力尽,硬是逼迫自己站了起来,季时傿完全可以跑出去,是为了保护她才留在这儿,自己不可以拖她后腿。
    “我能跑,大将军,我能……”
    作者有话说:
    来晚了来晚了……
    第140章 逼宫
    自从上次服用过金丹后, 成元帝白天虽然精力旺盛了许多,但每到夜晚就格外疲惫,他将这归结于是他白天处理政务太过疲劳的缘故。
    近半年来他几乎很少请太医诊治, 太医比不得道观里的方士,只会劝他少劳心劳力,忌这个忌那个,一次两次还成, 到后来成元帝每次龙体欠安都不想再请太医过来,往往是廖重真陪伴左右。
    “陛下, 喝药了。”
    陈屏端着托盘走进养心殿, 成元帝正在批阅奏章, 赵嘉晏南下后,每几日就会写一封折子从驿站传回京城。
    他办事事事妥贴, 虽固执不知变通, 但实干派需要的正是这种性格, 赵嘉晏南下蜀州之后,雷厉风行地收拾了肖党遗留下来的烂摊子,成元帝看完他的折子后脸上露出几分欣慰,过了会儿又凝重起来。
    “陛下。”
    陈屏见他正出神,又唤了一声。
    “放下吧。”
    “陛下,东篱苑有重阳宴,皇后娘娘他们都在呢, 陛下要不也去看看?”
    成元帝笑了一声,“罢了, 朕去了他们反倒不自在。”
    他低头喝药, 过了会儿又问道:“端王也在吗?”
    陈屏摇了摇头, “陛下, 端王殿下还在禁足呢。”
    “也是,朕糊涂了。”
    成元帝将药碗放下,药汁苦涩,他呛了呛,接过陈屏递来的帕子一面擦嘴,一面嗤笑道:
    “这个时候知道安分了。”
    “陛下,几位殿下一直很听您的话。”
    成元帝笑着摇了摇头,愣了一会儿,抬手将压在折子下的绫锦木轴抽出来。
    陈屏只扫了一眼,目光颤颤,那是一道册封太子的诏书,上面写着“皇次子赵嘉礼,日表英奇,天资粹美,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
    “明日,召开大朝会吧。”
    “是……陛下。”
    成元帝夜里服了药睡得很早,他很少过问后宫的事,傍晚的时候八皇子来养心殿请安,之后便回了文华殿读书,成元帝又喝了两盅菊花酒后愈发困倦,遂让陈屏撤了折子,在养心殿睡下。
    陈屏将大殿内烛火的灯芯挑开,今日重阳,成元帝歇得早,门口看守的内侍宫女有些懈怠,围在内殿外的长廊上说说笑笑。
    陈屏仰头望了望天,忽然觉得天色诡谲,星云翻腾,宫墙内的风向瞬息万变,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是一个好天气。
    他走下长廊,咳了一声,敛眉斥道:“一个个的不要命了,趁陛下歇下了就敢偷懒!”
    其中一个内侍嬉笑着走上前,“干爹,今儿重阳,儿子给您备了酒。”
    “呵呵。”
    陈屏虽冷笑了一声,却并没有要责罚他们的意思,小太监从值房里捧来酒坛,几个奴才围在屋头,一个给他捏肩,一个给他捶腿。
    其中一个宫女刚到养心殿伺候不久,许多忌讳并不清楚,给陈屏捏肩的时候,状似随口道:“干爹,女儿瞧您后脖颈的疤淡了许多,都快瞧不出来了。”
    屋内的欢声笑语顿时止住,其余几个伺候陈屏久了的奴才对视一眼,惊慌道:“干爹……”
    陈屏脸色冷下来,将手里的酒碗“嘭”地搁在桌上,“本以为你是个聪明的,才想着将你调到陛下跟前伺候,如今看来,倒是我老眼昏花。”
    宫女立刻跪下来,抱着他的大腿哭喊道:“干爹,女儿说错话了,饶了女儿吧,女儿再也不敢了!”
    “行了。”
    陈屏不耐烦地甩了甩手,目光一瞥,身后的两名内侍便心领神会地走上前,拖着哭喊的宫女出了值房。
    她好不容易从下等宫女熬到去养心殿伺候,不甘心地蹬着腿,旁边的内侍见状喝道:“别闹了!”
    “老祖宗只是将你调到其他地方,没要你命你就偷着乐吧,你这样没有眼力见的,连马屁都能拍错地方,能在陛下跟前伺候吗?老祖宗是在救你!”
    宫女抹了抹眼泪,“我、我只是说那疤淡了,我也没说什么,怎么就犯错了……”
    “老祖宗是在陛下跟前跟得最久的人,是这宫墙内最尊贵的奴才,那也就是我们的半个主子,主子的话能打听吗?”
    其中一名内侍叹了一声气,“行了,大过节的,你自己去内廷司领罚吧。”
    “是……”
    宫女咬紧下唇,将眼泪憋回去后转身往内廷司的方向走去,然而她刚走出去没多久,便忽然听见远处传来尖叫声,刀戟声,下一刻,南面宫墙便倏地升起大火,火光幢幢中,无数禁军打扮的逆贼在宫内大开杀戒,迅速向养心殿的方向冲去。
    “救、救命……”
    宫女惊颤一声,随后猛地调转方向,一边跑一边呼喊道:“干爹,干爹!来人啊,有人谋反了!”
    成元帝从龙榻上惊醒,紧闭的门窗外黑影重重,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喉咙干涩,哑声道:“陈……咳、咳咳……陈屏!”
    “陛下!”
    陈屏连滚带爬地冲进内殿,满面惊恐,“陛下,奴才在……”
    “外面、外面出什么事了?”
    陈屏身形一颤,犹豫着不敢说话。
    成元帝脸色遽变,压着声音尽量平和道:“说……”
    “九门卫左将军周适详率领南衙禁军包围皇城,直逼养心殿,端王殿下……”陈屏闭上眼,无力道:“逼宫……”
    成元帝喉咙顿时梗住,胸膛剧烈起伏,他死死地盯着跪在地上的陈屏,忽然肩膀一颤,身子猛地往前,从龙榻上直直翻了下去。
    “陛下——”
    陈屏膝行向前,泪流满面,“陛下要保重龙体啊!”
    “逆、逆子……”
    成元帝捂住心口,脖颈上青筋跳动,整个人绷到极致,他半个身体如同灌了铅一般死死下坠,下颚抖动,嘴里发出牙齿龃龉的声音。
    陈屏大惊,吃力地想要将瘫倒在地的成元帝扶起来,一边扭过头朝着大门的方向嘶吼道:“来人啊——来人,传太医!陛下,陛下您撑住,来人啊!”
    可是叛军已经逼近养心殿,这里的消息根本传不出去。
    突然,偏殿门窗被人从外一脚踹开,季时傿揽着宇文昭华一跃而下,陈屏一看到她便如同看到救星一般哭喊道:“大将军!”
    季时傿身上沾着不知道是她自己还是别人的血,她马尾高束,手里的剑还在滴血,从窗户一路蔓延到成元帝面前。
    “陛下怎么了?”
    陈屏扶着成元帝靠着龙榻坐下,“陛下听闻端王殿下……”
    “什么殿下!”成元帝口齿不清,含糊暴怒道:“是逆贼,是叛军,是……咳咳!”
    “陛下不要激动。”
    季时傿一手拉着宇文昭华,一手提剑,警惕地望了望大殿外。
    “谢丹臣已经在召集剩下的禁军,马上就能赶来护驾,叛党还没有杀到养心殿外。”
    成元帝抬起头,火光映在季时傿脸上,她目光坚定,肩背如裁,一身青骨比手中剑更像不折的利刃,成元帝心中登时五味杂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