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长媳(重生) 第8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能吃啊,那我试试。”
    沈颐瞪了她一眼,“傻丫头,不是给你吃的…”
    谢云初脸色登时一愣,慢慢明白过来,将唇脂搁下了。
    她跟王书淮从来没玩过这样的把戏,也不需要。
    第62章
    二月二十二,春风浓烈,日华绚丽。
    王怡宁约谢云初去西城龙安寺上香,
    “近来两个孩子睡不安稳,我去求个平安符。”
    谢云初看得出来王怡宁是想去寺庙给姚泰和超度,没有戳穿她,就着话头道,
    “我也给两个孩子祈福。”
    虽说是给孩子祈福,却不兴带孩子去寺庙,二人结伴坐王怡宁的车马出行。
    王怡宁将马车内垫的厚厚的,将主位让给谢云初,“你去躺着,我坐着便好。”
    谢云初也没跟她客气,小腹隆起很快,现在的弧度比过去又深了些,她轻轻抚着,侧身躺下。
    王书淮离开后照旧吩咐齐伟跟着谢云初,齐伟不放心车夫,亲自给少奶奶赶车,他有功夫在身,马车控制得很稳当。
    龙安寺离着王府并不远,两刻钟便到了。
    下了马车,平日人满为患的山门却是门可罗雀。
    王怡宁疑惑道,“这可真是稀奇了,这龙安寺后院开了一院子好梅花,今日天气好,该是赏梅的时候,怎么不见踪影。”
    “那咱们赶上好时候了。”谢云初笑。
    两位姑娘由婆子丫鬟簇拥着往里去。
    二人穿得都很素净。
    王怡宁穿着一身月白的长褙,胸襟别着一串珍珠十八子,耳垂缀着两个珍珠坠,发髻上再嵌着几朵素色花钿,再多的也就没了。
    谢云初素净归素净,有王怡宁做陪衬,便显得艳丽。
    她穿着一身藕粉素面马面裙,上罩樱花粉的短褙,头插一支嵌粉珊瑚的抱头莲簪子,一对玉色的镯子,颇有几分清致脱俗的气韵。
    王怡宁回眸看她,她那张脸白如凝脂,在日头下发光,
    “瞧你,怀着孕,还跟个小姑娘似的。”
    王怡宁受此打击,明显憔悴不少。
    谢云初搭着她的手相携进去,“心地宽,气色也跟着好了。”
    城中的寺庙规制较小,无山路盘旋,进门去便是平整的青石砖院,过白玉石拱桥,大雄宝殿在望,早有王家的婆子过来打点,先拜了佛,便有知客僧迎着二人去后面厢房抄经做平安符。
    折腾好一会儿出来,已是午时初。
    二人站在一处爬满绿茵的藤架下,下方是英红柳绿的花园,清风徐徐,暖香肆意,花园有一处□□延伸至后面,王怡宁往里指了指,
    “后头便是梅园,园中有一四角亭,你去吹吹暖风,赏赏梅花,我去善堂客院瞧一瞧,打点个好院落,待会咱们午歇了再回去。”
    谢云初晓得王怡宁顾忌着她怀孕,亲自过问饮食住处去了。
    “都听小姑姑安排。”
    谢云初身边除了春祺和夏安,还有桂嬷嬷等七八人,大家浩浩荡荡携着她去了花园。
    王怡宁则往善堂方向走,一面交待身边的珍嬷嬷,
    “拿一百两银子去往生堂,请人给那混账超度,省得两个孩子不安生。”
    珍嬷嬷去了。
    一行人绕过观音庙,折往东北角的善堂,却见上方白玉石台上独独立着一人。
    他身穿墨色的蟒龙纹袍,高大巍峨,一双冷淡的眸子平视远方。
    王怡宁看到他露出讶异,“信王表兄?”
    信王朱昀垂下眸,认出王怡宁,连忙从石台绕下来,二人立在石径处说话。
    信王比王怡宁年长两岁,今年二十八,年轻时信王也带王怡宁跑过马,二人交情还算不错。
    石径处横着一株朱砂梅,花朵虽小,花瓣却婀娜明艳,有松风阵阵,梅香萦鼻。
    王怡宁含笑问,“殿下什么时候回来的?”
    信王颔首道,“父皇偶感风寒,三日前我赶回来探望他老人家。”瞥见王怡宁眉间含伤色,开导道,“你的事我知道了,世事无常,你想开些,过去满路荆棘,未来必是一马平川。”
    王怡宁没料到一贯冷脸的信王说出这般真情意切的话,眼眶不由酸痛,她忍着泪意,“多谢殿下宽慰,我已经好多了。”
    “泰和临终前我去见了他一面。”
    王怡宁纤细的身子晃了晃,垂下眸勉强维持住镇定,王书照和王书煦替她去看过,带了话回来,王怡宁知道姚泰和去的很平和。
    信王道,“他很懊悔,说是他没有护住妻子孩子,若有来生,一定当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王怡宁闻言眼底抑着的泪顿时汹涌而出,往事历历在目,悲伤成河。
    信王更知道王怡宁的心结在何处,他道,
    “妃子笑乃宫廷禁药,前朝末帝的后宫,便有不少妃子死于此药,死状惨不忍睹,我大晋开国后,将此毒列入禁药名录,用者杀无赦,姚家此举犯了天子忌讳,即便你求情,他最后也一个死,你释然吧。”
    王怡宁咬着唇重重点头,“谢谢你,我明白了…”
    这几日每每看着两个孩子可怜巴巴喊爹爹,王怡宁曾怀疑过自己,今日信王这么说,彻底解了她心结。
    信王扫了一眼她周身,“你一个人来的?”
    王怡宁收住眼泪,吸着气回道,“我带着云初来的,她在梅园呢。”
    信王听到这里心神一动,“日头大,你们也别去客院与旁人挤,我母妃生前犹爱梅花,我便在这龙安寺给她做了一块往生牌,每每回京,均要来此处流连,主持知我心意,刻意开辟了一单独的客院给我,那里僻静,一应俱全,你带着你侄媳去那边歇着吧。”
    王怡宁喜出望外,“这敢情好,云初怀着孕,我正愁不能寻个独门独户的院子安顿好她。”
    信王笑,吩咐身旁侍卫领着王怡宁丫鬟去打前哨,又与王怡宁道,“时辰不早,我有事,先离开,你们安生住着,以后来了径直去便是。”
    王怡宁道谢。
    送走信王,她先去院子里安排午膳,吩咐大丫鬟去接谢云初。
    院子十分清幽,门前是一宽阔的青石板转院子,西边开着月洞门,外头连接寺院的藏经阁,东边种了一院梅花,一路从前厅外绵延去后院,有朱砂,绿萼,黄香,玉蝶,宫粉等十几个品种,远远望去,如同铺了一层锦毯,纷繁绚烂。
    谢云初坐下方知,此地是信王的院子,顿时生了几分不自在。
    若只她一人,她当即便可离开,偏生还有一个王怡宁,谢云初看出她眼底含泪,精神不济,不好再折腾,左右歇一会儿便回去,干脆作罢。
    王书淮若当真为这点事跟她计较便是小肚鸡肠了。
    王怡宁丝毫不知信王与谢云初的过往,谢云初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也就没挑明。
    主院空着,王怡宁去东厢房歇息,谢云初去西厢房。
    此时龙安寺外一民居的巷子口,提前回京的王书淮与信王撞了个正着。
    齐伟飞鸽传书告诉王书淮,今日谢云初来龙安寺上香,王书淮恰恰从西城门入京,自然便过来接妻子回府。
    不成想看到自己最不想看到的人。
    信王见到王书淮也没什么好脸色。
    不过二人面上都没露出半点端倪。
    一个挺拔清越,一个巍峨高大,双双在马背上朝对方拱手,客套地寒暄,
    “还未恭喜书淮升任户部侍郎。”
    “不敢当,殿下怎么回京了?”
    “这不是姚国公一倒,都督府二品都督佥事的缺空了下来吗,本王皇子出身,又屡立战功,此职舍我其谁?”信王浓眉锋利,唇角擒着一抹笃信。
    王书淮温文尔雅淡淡颔首,“确实没人比信王殿下更合适,抓住都督佥事这个空缺,都督府各位军将的升迁考核便都得从你手里过,信王殿下这一招着实精湛,只是在下如今升任三品侍郎,能参与廷议,少不得给殿下出出难题。”
    信王压根没料到王书淮升得这样快,户部掐着银子,如同掐着各衙门喉颈,信王暗中恼火过。
    “书淮哪。”他脸上依旧冷淡地笑着,“听说你弃了江南总督府这门亲事?正好,在下准备暗结江南都督府。”
    王书淮眉峰闪过一丝锐气,既然是暗结,那就说明信王不打算自己娶。
    他倒是巴不得信王娶了江采如。
    “殿下这个算盘怕是打错了,你可知江澄为何首肯与王家结亲吗?”
    信王眯眼不语。
    王书淮笑道,“因为无论朝中那位皇子继承大统,均要获取长公主的支持,结交长公主,可保江家荣华不倒,这也意味着,江澄不想参与夺嫡。”
    信王笑,“我自有法子说服陛下赐婚,书淮若不信,咱们可以拭目以待。”
    王书淮微微展了展衣袍,望长空一笑,唇角带着几分不屑,
    “上一回殿下说拭目以待,而现在,吾妻与我即将迎来第二个孩子。”
    也就是说,谢云初不可能与他和离,让信王不要痴人说梦。
    信王不动声色笑道,“无妨,无论她生几个,我都可以帮她养。”
    这话可将王书淮给气狠了。
    王书淮袖下指骨已捏出一条血痕,面上却始终挂着清润的笑,甚至还带着一分叹息,
    “殿下除了做做梦,还真是没别的出路了。”
    “淮与殿下不同,专注眼前,”
    “就怕殿下迟迟不生育孩子,军心不稳。”
    主君无后,底下将士多少生几分顾虑,自古以来群雄争霸皆是如此。
    王书淮以前从不爱纸上谈兵,如今被信王逼得也练就了几分嘴皮子,
    他轻轻朝信王拱手,策马往前方山门驰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