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王府通房上位记 第7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竟然还敢在民怨最为激励的时候调兵遣将吗,如今外面名不聊生的已经催生出好大一批的农民起义了!
    这些昌德帝统统不管,反倒不嫌乱的把最难搞的几个人全都弄去了京城,这是准备干什么?自毁京城?退位让贤?
    还是想直接让人谋反造乱?
    大昌这七八年以来一直都是风雨飘零的维持着表面的繁荣,内里实际上早就已经是千疮百孔的腐朽空壳了。
    尤其是最近这几年,国库连续多年入不敷出,百姓更是多灾多难,完全不能安居乐业。
    镇南王的南地这几年扩充了多大的版图,就有多少灾民的成千上万倍在流离失所。
    南地这么远的地方每年都能涌入大批的流民,外面早就已经不知道是何种骇人景象了。
    而这,都不过只是冰山一角罢了,更多的矛盾隐藏在冰川之下,暗流涌动。
    如今可倒好,昌德帝似乎是还嫌隐患不够多一样,竟然直接把这些隐患全都摆到自己的面前去了。
    “王爷,我们如今要不要也去京城?”有谋士忍不住开口?
    第119章 遥远思念
    听了谋士的话, 镇南王哼笑,冷冷开口道:“我们去干什么?”
    还嫌京城不够乱吗?他现在要做的,一动不如一静。
    镇南王不知道的是, 京城之所以这么乱, 也并不全是昌德帝的锅,
    他一开始也没想把西北军调进京城的,
    为什么西北军和邓家军都会大量士兵涌入京城, 除了昌德帝的心血来潮, 更多的, 还是主帅们自己的思量。
    而这其中, 镇南王居功至伟!
    镇南王年前上演的那出大军压境,以一己之力逼迫朝廷连昌德帝的得意众臣吴立寻都被处死了, 更有谢家李家的覆灭, 镇南王玩的这一出以兵逼人的手段,虽然在他自己看来是有理有据的。
    甚至有福宝受伤作为引子, 以及手中那些清晰明了的确凿证据, 然而,在京城之外的人看来,尤其是这次手握兵权的那两人来看。
    根本就是靠着大军压境才能如此的。
    镇南王手握十万大军就能让昌德帝无可奈何, 他们焉能不眼馋。
    西北军可远远不止十万, 如今又是光明正大的有调遣令。
    盛楚林出身不显, 底层爬上来的 , 他们盛家一家在京中的地位向来不高, 他驻扎西北多年, 野心早就膨胀了。
    看见了镇南王的厉害, 如今轮到了自家, 盛家早年, 被京中多少贵族嘲笑打压,如今也该到了风水轮流转的时候了。
    他也想试试,排除异己的滋味!
    西北军是在五月份进的京城,盛大将军的班师回朝,格外的显眼隆重,和邓家军的治军严明不同,西北军都是野蛮路子。
    大军进了京城不过十天,弹劾西北军在京中惹事的帖子就堆满了昌德帝的案头。
    不仅如此,野蛮生长的西北军和京郊大营里的禁卫军,接连发生了好几场冲突,闹到昌德帝面前的就有三次。
    盛大将军回京的第二十天,昌德帝给盛家赐了爵位,北平候,
    一时之间,盛家权势极盛,然而进了六月。昌德帝就已经在默默的想着怎么夺了北平候的军权了。
    然而这事,可没那么容易,西北军常年驻扎在外,那些兵痞们,可从来都不是谁坐在上头,拿了将军的令,他们就服从谁的。
    盛楚林在西北军军中的威望,远非常人可比,西北军比起邓家军,还要来的忠心。对盛楚林忠心!
    于是,当昌德帝有了夺权的想法,一场君臣之间的较量就开始了。
    与此同时,京城之外,辉洲以南的三洲,开始陆陆续续的有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当邓将军以及朝臣被昌德帝拉入他与盛家的较量之后。盛楚林竟然玩了一出金蝉脱壳,趁着某天,连夜带着家人出了京城,连带着西北军一起带走了。
    昌德帝大怒,断了西北军的供应,直接定盛家谋逆之罪,眼看着大批士兵大摇大摆的撤出京城,昌德帝派邓将军带着邓家军和京中禁卫军一起,去拦截西北军。
    竟是要直接在京城附近开战的意思!
    朝臣惶恐,争相劝谏,邓将军则是称病退缩,并不想让自己的人和西北军对上。
    眼看着自己这个皇帝毫无一点威信可言,昌德帝竟然气病了!各种拖拖拉拉之间,西北军早已退走,京城之外的起义军却是满满的打到了京城附近!
    这下子,事情可就彻底的大发了。邓将军可以称病不打西北军,却不能不出兵围剿起义兵了。
    前脚刚走的盛楚林,听说了京中的情况,干脆隔岸观火了起来,待两方酣战之时,也跟着掺和了一角,帮的是起义军。
    随着京城这边轰轰烈烈的打起了仗,整个大昌四十二个州郡,至少一半以上的州郡都开始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动乱问题。
    半个月以后,昌德帝直接在皇宫内遇刺身亡,据说是起义军中的一个高人动的手。
    具体高人是谁,无人清楚。
    昌德帝一死,京中开始出现了三股势力,各不相让。互相争锋。
    其中以京郊禁卫军以及各大世家势力最弱,然而他们却最正统,手里却握有大昌玉玺和昌德帝早年遗旨,支持年满12岁的四皇子登基为帝。
    另一边,则是以邓家军邓将军为首的一众武官,他们以手中兵权为底气,一边质疑昌德帝的遗旨真假,一边呼喊着让能力更强的大皇子登基。
    这个时候的京城,西北军同样成了一股特殊的势力,起义军早已灰飞烟灭,只剩下了停战的西北军和自称忠臣的北平候。
    京城停战,不在打仗,大家才不管北平候到底是不是忠诚!
    ‘
    相反的,因为争夺皇位,如今的北平候和西北军,成了大皇子和四皇子双方都争相拉拢的对象,毕竟,大家都知道,谁得了西北军的支持,谁就能上位了。
    然而,盛楚林这次却是谁的账也不买了,他暗中耍起了滑头,两边都要足了实打实的好处后,嘴脸一变,转身直接自立为王。
    更是打出了皇家无德的旗号,自己反了。
    他造反的时间非常的巧妙。就在造反的前一天,他亲设了一场鸿门宴,不但暗害了大皇子和邓将军,更是活捉了朝中大大小小将近二十个实权官员。
    这些人的背后,姻亲故旧,交错纵横,就算没有囊括整个京城的势力圈,也有一半以上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京城陷入了里不出,外不进,一片水深火热的状态中。
    而这时候的灵州,令婉的肚子已经大的让她开始看不到自己的脚了。
    眼看着距离临盆就剩半个月的时间,京城闹得沸沸扬扬的消息自然也都传往了各地。
    朝廷威严下降,京城那边一派混乱,各地如今都颇有几分自立为王,各站山头的趋势了、如今整个天下,都乱的很。
    不过灵州境内倒是安稳无忧,这里既没有天灾,也和受难的州郡不临近,又有驻军在,虽然这里的驻军数量不多,却全都掌握在州郡手里。
    而灵州的知州,显然对镇南王很是恭敬。
    连带着,令婉这个在灵州境内休养的侧妃,也是无人敢惹得存在,当然,令婉也不出去交际。只是如今的情况下,她在灵州住着,很安全就是了。
    刘府医再次给她把脉,依旧是之前说过的话,孩子随时都有可能出生。
    周嬷嬷她们也早就准备好了一切,奶娘和稳婆什么的,早就找好了。
    九月三日,天朗气清,阳光晴好。
    这一天,京城中,盛大将军打服了一众京城人士,昂首阔步的住进了宫廷,一众官员已经认命,大家可以随时准备迎接盛楚林登基为帝。
    灵州这头,令婉在晚饭后发动,耗时五六个时辰,于夜半,诞下了一女。
    这个孩子让令婉在整个孕期不得安生的折腾了个遍,好在,生产的时候足够懂事,比之当初生福宝那时候,顺利的多。
    且是第二次生产,令婉的恐惧比之从前要好很多。
    令婉自己的感觉,生产很顺利,然而当孩子哭声响起来的那刻,令婉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嚎啕大哭,不是害怕,不是委屈……她,想福宝了,很想很想!
    此时的辽城。
    不到一年的时间,福宝的个子已经窜了一头,整个人变黑了好多,看着却更健康了。
    只是现在他的这副样子,却再不是从前的锦衣公子,他的饭量更是大涨,如今甭管是什么吃食,只要有饭,什么粗粮细粮,只要能吃的,必是两大碗起步。
    如今天下不太平,辽城又是军事重地,这一年以来,大大小小的战役,竟然也打了不下几十场,只是好笑的是,全无外敌侵犯,打的都是自家人。
    各州军匪,流民兵寇。还有西北军!
    如今的余洲,不缺物资,没有灾患,百姓也都安居乐业的,城内还有大批军队,加上他独特的地理位置,如今已然是个人人都惦记的香饽饽。
    任谁都想过来啃上一口,只可惜,余洲知州是个固执的,无论哪家威逼利诱,皆是不为所动,辽阳城内的陈老将军更是一绝,他说自己忠君为国,不会沾染分毫争乱。
    有人想拉他入伙,皆被拒绝。
    昌德帝已死盛将军即将问鼎,有人不死心,想要拯救大昌,既然赵老将军你忠军爱国,那就去和我一起,打倒逆贼吧,。
    陈将军依旧不为所动,谁当君主,我都忠军爱国!
    他的家人早在京城动乱之初就已经被接来了余洲,他们这里虽然没有自立为王的意思,但却任谁来了却也是指挥不动的。
    福宝本是年幼小将,按理自是不该上战场的,但不知道陈老将军出于什么心理,半年前直接把人提到了自己身边,成了最小的亲卫军。
    在之后的每次乱战,必有福宝身影。
    二个月前的那次辽城军对战西北军的战争中,福宝更是穿了铠甲,亲上战场。
    小小年纪,第一次杀人,福宝面对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人,好在,一年的军营生涯,半年的战场历练。福宝已然是个合格的士兵,并没有因此产生什么不适。
    当然,也没有兴奋,那些人根本不是外族,如今,却要自相残杀,小小年纪,福宝已然有了忧虑!
    一场胜仗过后 ,福宝这个英勇的小将在辽城军里,已经有了几分名气。
    然而这一切,却都没有让福宝感到很快乐,他并不讨厌这里,只是,更想南地,想父王,想母妃,想玲珑馆里,他的一切。
    作者有话说:
    初代90后剩女一夜醉酒,回到了70年代,李澜再次成了李翠兰,还有个叫周老四的未婚夫。
    之前的李翠兰为了不嫁周老四人都跳河了,但换了芯子的李翠兰却觉得这个周老四很不错呀!
    周家的聘礼全村最气派。
    周家的婆婆全村最开明。
    周家的嫂子全村最厉害。
    周家的女儿全村最争气。
    额,还有,周家的周鹏华,全世界最忠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