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两相欢/嫁给纨绔世子爷 第1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
    静默几息。
    秃如其来的画风,令在场的众人始料未及。
    周遭空气都凝冻了瞬许,比之前更冷寂。
    楚引歌率先反应过来,慌忙将假发拾起,抖了抖,替师父拢好。
    水影敛了笑意,冷声道:“掌门已是出家人?”
    一丝危险的气韵漾起。
    天语阁的三大规矩之一就是出家人不可入内,左渊甩了甩自己的假发:“这几年吃咸了,脱发。”
    但水影等人岂是这般好糊弄的。
    楚引歌已感觉更强的气凝在逼近,她忙拖曳着自己师父如飓风般闪到华思楼门外,丢下一句:“水姑娘,和你家阁主说一声,好意我心领了,常来就不必了,两月后我来交画决不食言。”
    水影欲派人去追,却被拦下。
    见平房内信步走出一长身如玉的男子,乌发用一濯绛之色的丝带简单束着,背脊挺直,玄袍猎猎,虽带着无表情面具,却有让人难以忽视的震主之威,凛凛赫奕。
    “阁主,” 水影作揖,“那天池掌门竟然是个....."
    男人轻咳打断,眸色漆黑,哑声道:“他是个假和尚,不必理会。"
    “查他身边的那个姑娘。”
    -
    翌日,天色熹微。
    楚引歌已候在荀兰苑布膳,昨夜恍如隔世。
    虽然她心中很是不愿在这侍奉,但若是她因王氏昨日早上的几句话置气不来的话,那姨娘就得拖着病身自己来了。
    寄人篱下的人是没有选择的。
    “呦,昨儿个不是还挺硬气的么?怎么今日就巴巴地赶来表忠心了?”王氏吹着鲍鱼粥,小口抿着,“不是我要说你,阿妍向着你是她善良,但你自己也得有分寸,生恩不如养恩大,你虽无父无母,是个弃儿,但好歹楚府养了你十一年,好吃好喝地待你,对你也算有恩罢,你怎还能跟我这个当家主母叫板.......”
    弃儿,有恩.....好一顿数落。
    可楚引歌前夜去宫中取十二剑法,昨晚又是去了趟天语阁,还未睡上两个时辰就立在这里伺候,头脑已是晕晕沉沉。
    王氏的话,左耳朵还未进,右耳朵就已出,根本就无法思及她那翕动的嘴里吐出了什么话。
    直到听到一声怒喝:“楚引歌!你竟还敢闭眼挑衅我!"
    楚引歌被惊醒,撑了撑惺忪的眼皮,挑衅实在说不上,只是那叽里咕噜的碎碎念太过催眠,她这是在王氏的念叨中,站着入定了。
    “母亲,抱歉......"
    话音未落,“啪”,清脆狠戾,楚引歌的面上添了五道鲜红指印。
    她怔忪了片刻,感知苏醒,脸颊上迎来了火辣辣的疼。
    正从廊下有说有笑来用早膳的楚氏兄妹听到动静,忙冲进房内,一看到楚引歌脸上的红痕,又看了眼王氏还未垂下的手,就知道发生了何事。
    “母亲,你怎么能动手打人!”
    先开口的竟不是楚诗妍,而是楚翎。
    他端看着触目惊心的指痕,怒火直燃,叱道:“这屋里的下人都是瞎了么?不知道拦着?!”
    偏袒,关心,不言而喻。
    王氏蹙了蹙眉,心中闪过一丝不安,又抬眼见翎哥儿的眼神望向楚引歌时满是疼惜。
    她面色倏地白了一瞬,定了定神,笑说道:“翎哥儿,我知道你和妍姐儿都是心地良善之人。可你一上来就对母亲一顿指责,怎么不问问前因后果?”
    边上的管事刘嬷嬷倒是会看眼色,上前添补道:“少爷,大小姐,这事本就是二姑娘有错在先,竟在夫人说话时睡了过去,如此大不敬,夫人这才......二姑娘这般不懂规矩,子不教父之过,这是会被外面的人说闲话的,丢得可是楚府的面,更何况老爷还是礼部尚书呢,夫人稍稍训斥下也是为二姑娘好啊。"
    主仆俩一唱一和,一点漏洞都未曾有,任谁听了,都觉得是楚引歌犯了大错特错。
    可她们却丝毫不提及王氏说了何等难听的话。
    楚引歌垂眸静听,不曾有半分辩解。
    楚诗妍心疼地轻轻碰了碰她的脸,道:“那也不能动手啊,母亲好好说便是。”
    她对一旁的丫鬟说道:“将母亲妆奁上的那罐'易建堂'的膏药拿来。”
    “不用了,阿妍。”楚引歌摇了摇头,对王氏垂首道,“母亲教训得是,是我不知礼数,还请母亲勿伤心上火。"
    上回王氏对她说了讽语,就被有心人传到赵姨娘耳中了,这回她若被传扇了巴掌,姨娘恐更是心伤,病情加重。
    楚引歌双唇紧抿,面色淡淡说道:“我日后必会谨言慎行,还望母亲大人大量,将此事化了。”
    王氏活了这么多年,哪会不知道楚引歌的用意,她无非不想让那姓赵的贱妾知道才服软罢了。
    不过楚翎和楚诗妍都在,她也不好多说什么,笑道:“这是自然,一家人哪有仇。棠棠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和翎哥儿,妍姐儿一样都是我的心头肉。母亲也是一时心切,你能不怪罪母亲便好。还有母亲这丫鬟环伺,和你说了多少次了,你有这份孝心就好,不用上赶着来尽孝,你若困了,就去小憩会罢。”
    心慈面善,全然不似刚刚挑眉说她“弃儿”的模样,也不知是谁寅时不到,就派刘嬷嬷来叫她起床服侍。
    她要在楚氏兄妹俩面前扮演她的好母亲。
    楚引歌像咽了苍蝇一般恶心,不予多说,敛眸退下。
    却又听王氏说道:“等等,看这小脸红的,刘嬷嬷,你的眼力见呢,还不快将那易健堂的玉膏拿来,让棠棠带着!”
    声色振振。
    楚引歌觉得腹腔呕腻感不住往上翻涌,若是收了这虚情假意,楚引歌怕是接下来的几晚都不得安眠,但若是不收,又会落下“二房不识好歹”的话柄。
    她咬了咬唇,眸底是几不可察的隐忍,青衫幽兰,正欲开口,楚翎替她说了话:“母亲不必送了。”
    王氏听言,想是刚刚自己多心了,翎哥儿怎么会对这贱婢有异样的情愫,笑道:“翎哥儿这就不懂事了,虽然棠棠不是母亲亲生,但也入了祖祠的,你也该当亲妹妹看待......"
    话还没说完,楚翎就打断了:“我昨日送了一罐给棠棠。”
    他看着眼前肤如凝脂的可人,脸上却生生落了红印,乖软纤弱,他的心口泛疼,生平第一次有了想将眼前人揽于怀中的冲动。
    但现在还不是时候,他对楚引歌温言道:“回去敷敷脸罢。”
    语气温柔似水,连硬朗的眉眼都软和不少,哪见平日里的冷漠锐利。
    这话霎时在屋内炸开了锅。
    那些奴仆将目光看向楚引歌,少爷除了大小姐外,何曾送过东西给其他女子?也未曾听闻他和二姑娘有何交集,可现在却如此关心楚引歌,定是二房使了狐媚子术,皆是一副“二房要攀龙附凤”的斜睨神态。
    这下浑身长嘴都说不清了,恐怕不出一个时辰,满府都要传出“二姑娘之所以还不嫁人,原来是存着要当大少奶奶的心”等流言。
    楚引歌知道楚翎是好意,解她之困,但他不懂后宅闲言碎语都是这样传出的,这反倒会将她困陷更深。
    王氏更是一记寒风扫过来。
    远处晨钟敲响,撞碎晨辉,梵音空灵悠远。
    楚引歌垂眸看着窗漏的光束,斟酌措词:“母亲,那膏药是阿兄托我给妍姐儿的,我本想今日拿给她,还没来得及。”
    这话倒是说得通,众人的神色皆是一松,只是楚翎面上一沉,她在极力和他撇清关系。
    “我现在就回房拿给妍姐儿。”
    话毕,楚引歌再也待不下去,匆忙离开,楚诗妍眼看就要追出去,却被王氏拦下。
    这些借口落在旁人耳中就翻篇了,但王氏可是摸爬滚打从七品芝麻官夫人坐到现在的尚书夫人,她到这时岂能看不出翎哥儿对那贱婢的男女之情?
    楚翎还盯着门口离去的那道身影,王氏握拳,敛容扬声道:“翎哥儿和妍姐儿留下陪我用膳,其他人都出去。”
    房门闭阖。
    楚诗妍很尊母意,落坐后就大口喝着海鲜鲍鱼粥:“还是母亲这的早膳好吃,鲜美暖胃。”
    但眼前的哥哥和母亲却是一口未动。
    她捧着乌金釉瓷碗:“今日你们都好生奇怪,我一人吃着也没劲,再喝一口我就去看看棠棠如何了......"
    “别提她!”
    王氏和楚翎异口同声,面面相觑。
    只是王氏厌恶提到楚引歌这个名字,听到就脏了耳,百般嫌弃,而楚翎是出于爱护,他知道母亲察觉到了。
    楚诗妍怔怔:“这是怎么了?”
    “怎么了?”王氏冷哼一声,“你问问你哥哥心里在想什么乌七八糟的事。”
    楚翎一想到楚引歌脸上的红痕,也寒了声:“昨日我已去信给父亲,让他今早从梁县回来后直奔靖海侯府,我会在府门口等他,给阿妍退亲......"
    这哪是乌七八糟的事,简直大快人心,楚诗妍的唇角上扬,果然母亲说对了,父亲和哥哥对于婚事早有定夺,又猛喝了一大口鲜粥,但之后却越听越不对。
    “.......阿妍及笄后,我也该成家了,届时会另寻它处开府,也请母亲这几个月对我未来夫人好一些,若是下次再让我看到,就休怪儿不顾母子之情了。”
    声色是淬了冰的寒剑,敲骨剥髓。
    言罢,楚翎就甩袍大步走了出去。
    楚诗妍听得云里雾里,剥着虾迷迷糊糊问道:“未来夫人?母亲,哥哥这是要娶谁?”
    “还能娶谁?”王氏双手掩面,再也顾不上在儿女面前的风度,长哽道,“他要娶二房从街上捡的那个小贱婢!”
    楚诗妍手中的红虾掉落,滚了一地的碎阳。
    -
    楚引歌让如春将膏药送到楚诗妍的院内,自己揽镜看了眼,脸上红得厉害,王氏扇过来时,那腕上玉镯又顺势剐蹭,竟有些血珠往外渗。
    若不处理,恐会留疤,且左臂上也该换药了,便换了套浅水绿短襦长裙,戴上白纱帷幔出了府,直奔燕喜堂而去。
    雨花巷口。
    燕喜堂正对就是易健堂,同样是药铺,一个平民,一个名贵。
    即便它们都是在一条街上,当面锣对面鼓的,但往两家店进出的穿衣打扮却截然不同,那易建堂的小厮穿得都比去燕喜堂买药的正主要光鲜几分。
    眼下,易健堂门口停了辆华盖马车。
    楚引歌扫了眼,装饰奢华考究,窗幔都镶金线暗纹,车厢外錾刻掐丝珐琅,铺张华靡,可想见内里更是豪奢。
    不知里面坐着的是何等人物,易健堂的厮奴站满两排,点头哈腰,一盒盒药罐跟不要银两似地往马车上送。
    那和楚翎送她的一样,皆是青瓷瓶,一罐五十两。
    微风拂拨,白纱轻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