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撩闲 第2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周先生起身就把她俩往楼上的书房领。
    叶泠看到他们这副知音的架势,悄悄地暗捏把冷汗,有点担心温徵羽跟周佶聊画会聊到忘了时间。
    周先生把温徵羽和叶泠请到书桌前,让温徵羽看向书桌上展开的一幅一米宽的大幅卷轴。
    画上,寒风朔雪,山崖陡峭,几株苍松屹立在风雪中,树枝苍劲如同虬龙。虬松峥嵘,巍然立于苍山之巅风雪之中,展露出傲立千年风霜的卓然风姿。虬松的根根松针纤毫毕现,落在松枝上的雪花,漫天的大风雪,仿佛使人跨越了盛夏迈进了那风霜雨雪的寒冬世界。
    温徵羽看着面前这幅《寒山虬松图》,连呼吸都屏住了。她仔仔细细地把这幅画从头看到尾,又再从尾看到头,冲周先生竖起大拇指,终于舍得把眼睛从画上移开。
    叶泠赶时间,她不好和往常一样与周先生细细品鉴探讨。这聊起画来,说得就长了,几个小时眨眼就过了。
    周先生对画作的鉴赏水平是有的,但算不上太精通。他买画,有专门的鉴定师替他鉴定。不过,那些鉴定师和颇具名望的老前辈大多都自矜身份,除非是好友间对画作持不同的意见争执起来,不然大部分情况下都不会多说,最多在关键点上会很隐晦的点上那么一两句。就如那幅易元吉的双猿图,她只需要告诉叶泠那是副揭裱过的画就够了。
    她年轻,又不是有名望的人物,说错了也不怕,在与老前辈们鉴赏画作的时候,放心地大胆直言,说对了,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说错了,别人也不会笑话她,反而会点拨她一二,让她受益许多。她喜欢多说,周先生喜欢找她鉴赏画,得到好画邀人赏画时,他都愿意请她去抛砖引玉。他俩共同学习,回头再继续探讨。
    不过今天明显不适合探讨。
    她看了眼时间,对周先生说:“《寒山虬松图》不卖,那吴道玄的那幅呢?”
    叶泠的眉头一跳,很是意外地看向温徵羽:吴道子的画?
    吴道子的真迹,那可真是可遇不可求,市面上流通的极少。要买,只能找那种私人大收藏家,如果没有熟识的人介绍引领,连门在哪边开都摸不着。
    周佶犹豫了下,说:“先看看画,再看看价吧。”
    叶泠:“……”
    周佶将她俩请到楼下客厅,说:“稍坐片刻,我去取画。”去收藏室取画。
    周佶把画取下来后,温徵羽小心翼翼展开画,仔仔细细地鉴定。
    虽然这幅画她早就鉴赏过,但要买画,仍然得仔仔细细看清楚。这是对事不对人,以免事后出现纠纷,朋友都没得做。画仍旧是那幅画。年代久远,难免有点残破,有过修补的痕迹,只是对残破处进行修补,没做其它处理。
    温徵羽对叶泠轻轻点了点头。
    叶泠会意,扭头与周佶谈价。
    温徵羽不参与他们的谈价,她坐在旁边静静地听着。古玩字画的价,在不同时期、不同买家和卖家手里,能卖出的价都是不一样的,这差别有时候甚至能达到几十、几百倍。很多时候真不是看画值什么价,而是买家出的价和卖价要的价能不能谈到一处。
    一番讨价还价后,叶泠和周先生谈妥了价。
    温徵羽看得出他俩对谈出来的价格都挺满意。
    写了转让协议,签名落手印,转账付款,再一次验画,钱货两讫,交易完成。
    周先生亲自送她俩到门口。
    温徵羽知道叶泠要赶飞机,她上车后,对叶泠和董元说:“在小区门口把我放下就行了。”
    叶泠说:“我把你从画室接出来,自然得把你送回去。”时间刚够她赶到机场,她想自己送温徵羽是不可能了。她把身后保镖坐的那辆车留给温徵羽,安排一个随行保镖送温徵羽回去。
    温徵羽换到保镖坐的越野车上后不久,便先后收到两条转账短信。一条是周佶转账给她的,是她介绍叶泠过去买画的费用,另一条则是叶泠转给她的引荐费和两笔鉴定费用。
    两笔费用加起来,比她一年的工资还多。
    第四十二章
    温徵羽回到画室已到下班时间。
    她开车回家陪温儒老先生吃晚饭。
    温徵羽的睡眠严重不足,困得眼睛都睁不开,满身疲惫的模样,想掩饰都掩饰不住。
    温儒老先生问她:“怎么憔悴成这样?”
    温徵羽没敢在老先生面前嘴硬,又不想老先生担心,只好挑着能说的说。“昨晚没睡好,本来想今天在画室补觉的,结果又被叶泠临时拉去济古斋给她鉴画。”她懒洋洋地往靠在沙发上,她困顿地揉着额头,说:“她没在济古斋买成画,我看她挺着急的,便领她去了周佶那。”
    温儒老先生问:“怎么没睡好?不习惯?”
    温徵羽说:“我梦到有人把我所有的画都烧了。”她见老先生还有话要问的样子,说:“有一堵墙,原本还是砖石墙,莫名其妙的又变成了尸体砌的墙。成群的尸体从墙里出来变成火,把我的画烧了。”她停顿几秒,又补充句:“我最近没时间,不然可以画一幅《尸墙炎狱图》。”
    温儒老先生没再多问,起身,说:“吃饭。”
    温徵羽吃过晚饭,上楼休息。她洗漱完,给温黎打了个电话,告诉温黎她今天在家补觉,过两天再过去。她想了下,说:“黎黎姐,你带了我出去这么多天,我稍微理出了点头绪。等回头有空,我们找个时间聊聊?”
    温黎应了声:“好。你先睡吧。”
    温徵羽应了声:“晚安”,便挂了电话。
    她饱饱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起了个早。
    孙苑在厨房做早餐,展程在后院的车库洗车,温儒老先生则在院里打太极。
    温徵羽这几天习惯了每天早上跟着温黎喝咖啡,她去煮了杯咖啡,坐在院里的小圆凳上,喝着咖啡看老先生打太极拳。
    院子小,院里的装饰摆设也都走的精巧风,小小的池塘上架着一座一米多长点的拱形小桥,温儒老先生就站在这拱形小桥上打太极拳。
    虽然地方小,但老先生的步法极有章法,在小桥上辗转腾挪,一点都不显狭窄。
    太极有文太极、武太极和艺太极之分。现在流传的大多数都是强身健体的养身拳,属文太极。艺太极的观赏性强,属表演形式。老先生幼时家境不错,又逢乱世,父母聘请了拳师,让他学点防身武艺,学的便是以搏击武技为主的武太极。
    老先生学拳是为了防身和健体,没有往拳师方面发展的意愿,这些年一直当作健身拳来练。
    至于老先生是不是真的会功夫,温徵羽觉得看老先生出入一直带着兼职保镖的司机就知道了。
    她小时候跟着老先生学过一阵拳,只学了个花架子。没学多久,和老先生练推手,被老先生轻轻一掌掀翻在地上,疼得她哇哇地哭,自那以后,再不和老先生练拳。
    家里没钱了,她爸跑路去了大姑那,她现在每天外出工作赚钱,再不能过闲散地过着随心所欲的日子。不过,家里还有她和爷爷,她的家还在。这让温徵羽觉得,能保住这个家,爷孙俩还能住在一起,辛苦劳累比起这些便算不得什么。人的一生,都是从风风雨雨中度过的,很多时候都做不到面面俱到,能为自己的追求努力,能守住自己珍视的,便不枉此生。
    老先生练完拳,温徵羽将毛巾递给老先生擦汗。
    温儒老先生见孙女睡了一觉起来精神便恢复了,气色也不错,便安了心。他擦完汗,把毛巾挂回架子上,问温徵羽:“画室还顺利吗?”
    温徵羽说:“还算顺利。黎黎姐觉得画室的发展不错,可以扩大经营,我有点拿不准,还在斟酌考虑。”
    老先生说:“唔,拿不准的事,慢慢想。有时候呢,一动不如一静。”
    温徵羽觉得老先生说的挺有道理,不过,温黎行事又是另一套准则。在温黎看来,世上就没有绝对保险、稳赚不赔的事,事情的把握只要超过百分之五十,那就可以进行。
    温徵羽陪老先生吃完早饭,便把自己关于画室经营方面的考虑向老先生说了,想听听老先生的建议。
    老先生没说好,也没说不好,跟她说:“好或不好,听别人说没用,到底怎么样,路通不通,你得自己试过才知道。先从小处做起,摊子不要铺太大,即使亏了,也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
    经过许多天的考虑,温徵羽决定先试试。
    她的想法是先贷三五百万,充盈画室的流动资金。有钱在手,才好进行下一步计划。三五百万的还贷压力,完全在画室的承受范围内。
    至于经营古玩字画方面,则需要再细细考虑和慢慢张罗,整个画室,到目前为止只有她懂古玩,在聘请到可靠的人以前,她不打算贸然开展这一块的业务。
    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并不适合现在的她。
    虽然她介绍叶泠到周佶那买画小赚了一笔,但这种当中间人赚外快的事情,也就是机缘巧合才有这么一回两回。她跟周佶是好几年的交情,对叶泠也是信得过,才敢把叶泠介绍过去,促成这笔交易。
    遇到不熟的人过来找她,她首先得考虑对方是不是真的想买画,基本上不会考虑去替人牵桥搭线。她的年龄阅历摆在这,不是熟识的人,看她的年龄就得怀疑她的能力,正正经经想买画的人,轻易的,不会找上她。
    当中间人和做转手买卖生意的事情,老先生干得多,他的大半家业都是这么挣来的,可谓是熟门熟路。可就是这样,他前不久还差点折进去。她现在还欠着叶泠七百万没还,镯子还抵押在叶泠那。
    温徵羽决定了方向,找了个时间与温黎聊过,又写了封邮件告诉叶泠,便和财务一起忙着跑贷款的事。
    她的财务经理对到银行办理贷款的业务流程非常熟悉,人情往来方面比她更有经验,再加上画室的经营状况不错,贷款顺利地办了下来。
    画室多了五百万的流动资金,添了五百多万的外债,温徵羽对开销控制得更加仔细。做生意,得精确到每一分、每一厘、每一毫厘上,稍微松散一点,利润就没了,很可能把本钱都填进去,更何况她现在还多了还贷的压力。
    温黎对她的要求是:“你把这五百万贷款的利息挣回来就行了。”
    叶泠对她没要求。
    投资人对经营回报没要求,明显不合常理。
    叶泠不合常理的地方太多,温徵羽已经习惯了,只要不过分,她都听之任之。
    温徵羽把这笔钱用了部分在扩大夏季拍卖会和夏季展览会上,还有一部分则用在了举办活动,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上。她想要经营好高端市场,必须先打造出使人信得过的招牌,让人相信她开的是一家有实力、有信誉、有好画的好画室。
    画室现在已经有了相应的操作流程和章程,各部门按章程办事,温徵羽轻松了许多。
    温徵羽的应酬、交际和人情往来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各种宴会、聚会应接不暇,在这江南人文荟萃之地,书画鉴赏会、画家座谈会和行业交流会,公开举行的,故交好友私下举办的,几乎每天都有。
    转眼到了七月中旬。
    早上,温徵羽刚进画室便遇到叶泠。
    她俩的办公室仅一墙之隔,又都是一个上班点过来,基本上每天早上都能遇到。互道一声早安,然后一起上楼,各进各的办公室。偶尔,叶泠会给她带点茶叶、咖啡、外地的特产小吃,投桃报李,她偶尔也会带点本地糕点、小吃或零食给叶泠。
    这种不近不远的同事关系,相处起来还是挺自在的,这让温徵羽感觉还挺不错。
    她对叶泠道了声:“叶总,早。”
    叶泠一如既往地回了句:“徵羽,早。”然后向跟在她身后的董元伸出手去。
    董元打开公事包,抽出一张制作得非常精致漂亮的请帖双手递给叶泠。
    叶泠接过请帖,打开后,看了眼,似在确认有没有拿错。她把请帖递给温徵羽,说:“7月20号是我的生日,徵羽可一定要来。”
    温徵羽接过请帖,翻开,见是叶泠亲自提笔写的邀请函。她不知道叶泠自己动手写了几张邀请函,能得叶总亲笔写的邀请函,不知道该荣幸还是该感到有压力。
    于公于私,她都不好拒绝叶泠的邀请,当即笑着应道:“好,我准时到。”
    叶泠说:“简简单单的一个小宴会,人不多,比较清静。”
    温徵羽明白了。这是邀上几个好友,私下庆祝的聚会。她点头应道:“好。”她也想看看能和叶泠成为至交好友的是些什么人。这想法让她略微愣了下。叶泠跟什么人做朋友跟她没关系,她这是对叶泠的私交好奇了?这想法把温徵羽吓了一跳,随即又觉得不可能,是她自己大惊小怪了。
    第四十三章
    收到叶泠的生日宴请帖,温徵羽得考虑怎么给叶泠送生日礼物。
    赴宴,大部分情况下送红包就行了,但那只适合寻常关系走动。关系近的,送红包就不合适,得根据对方的喜好挑选生日礼物。
    叶泠的喜好,她还真有些摸不准。她喜欢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觉,跟叶泠往来也是保持这种关系,私交不深,对叶泠私事方面了解的更是少之又少。她对叶泠印象是内敛、严谨,有着谋定而后动的从容气质,至于叶泠的兴趣爱好方面,除了喜欢她的画作,以及“徵羽,我很喜欢”,似乎没别的。
    温徵羽知道叶泠对她和对她的画,是真的喜欢,打心里喜欢的那种喜欢。
    这不是叶泠做了什么或说了些什么表现出来的喜欢,是当叶泠看着她时,从眼里流露出来的。
    叶泠总是默默的看着她,静静的不发一言,眼里透着极至的温柔。很多次,她在叶泠看她的时候,看向叶泠的眼睛,总会有一种叶泠在看整个世界的错觉。
    温徵羽经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自作多情了,可叶泠的一切反常行为都只能用喜欢她来解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