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在对照组年代文当嗲精 第14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秦绵绵和程冀北走了之后,胡同里的街坊四邻,都开始议论纷纷。
    “这俩人是谁呀?怎么又来看这老墨太太?”
    “瞧着这两个人打扮的水光溜滑的,不会是老墨太太原来那些资本主义同党吧?”
    “不能!那些资本家同党也都跟老墨太太一样,现在不是下-放就是劳动改造呢。”
    “反正我瞧着老墨太太,应该还是认识些有能耐的人,你们以后还是不要太欺负她了。”
    “那有什么的?她现在就是一个扫大街的,原来欺负了多少贫下中农?现在我们不过是以牙还牙,谁能把我怎么地?”
    这些人蛮不在乎的说着,越说越觉得自己有道理。
    谁知第二天,就有几个挎着照相机,带着家伙事儿的报社的人过来了。
    几个人对着胡同,还有胡同里的垃圾堆,就是咔咔一顿照。
    边照还边写什么东西,然后对着胡同里的人做起了采访。
    一开始胡同里的人,还以为是什么好事儿呢,以为他们要上报纸了,这是多光荣的事儿呀!
    全都蜂拥着把几个记者围起来,
    “小伙子,有事你就采访我,我对这片最熟悉!没有什么我不知道的!”
    “你们是不是要好人好事登报啊?我前些天还帮着挖水渠,填坑呢,是不是也把我报道一下?”
    挎着相机的那个小伙子,示意大家安静些,然后抓着刚才要让他报道的那个妇女就说:
    “好人好事下回再采访吧,我们这次主要是为了胡同里的垃圾堆,这件事过来的。
    我想请问你一下,是什么原因让你们把垃圾扔到自家门口的?
    久而久之,形成了这么一个影响生活的垃圾堆,既损人又不利己,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你是不是也曾经把垃圾往这里扔过,你是怎么想的?”
    那个说自己做过好人好事的妇女…
    “别问我!不是我扔的!”
    她连忙否认道,不是要上报纸,这样的事她绝对不承认!
    “可我刚才采访了几个小孩子,他们都说住在这个胡同的人,人人都把垃圾往这里扔,您刚才不说你也是住在这里的吗?”
    那个妇女…
    “谁说的你找谁去,反正和我没关系,我不知道!”
    小伙子直接把照相机对准了另一个人,
    “那您说说吧,我看你拿着菜,您应该是在这附近住的吧?”
    “说…说什么?”那人一下就懵了。
    小伙子倒是很耐心,循循善诱道,
    “说点什么都行,说说是谁往这里扔垃圾?又是谁因为什么,把好好的生活环境变成了垃圾场 ?”
    被记者采访那人,连忙用手挡住脸,
    “我不知道,我不住在这儿,我是路过的!”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怕被照相机照到,一哄而散,恨不得说自己和这个胡同半点关系都没有,远远避开才好。
    小伙子也不死缠烂打,而是照过照片之后,就和同事走了。
    第二天,京市日报上就发表了题为《生产生活两手抓,生活环境更要维护的文章》。
    文章配图是一个胡同,里面突兀的出现一个大垃圾堆的照片。
    配文也阐述了胡同内,平白出现垃圾堆的前因后果。
    原本胡同的居民都把垃圾,固定扔在胡同外的一个固定位置,谁知不知道由谁开始,竟然都扔在了胡同里。
    原本和谐的居住环境里,突然增加了一座垃圾场,这不是窝里吃窝里拉吗?
    这种行为极大的影响了居民的居住环境,这样的事情不应该在京市这个国家中心出现啊!
    于是京市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胡同里的人懒得出奇,窝里吃,窝里拉。
    只要知道谁在这个胡同里住,都会露出“咦…”的眼神。
    原来就是他住在这个胡同啊!可太不讲究了!
    因为影响实在太大,太恶劣,连街道办事处的人都被惊动了,隔天就派了街道干部,到这个胡同来了解情况。
    干部必须要搞清楚几点问题,
    是谁先在这扔的垃圾?
    又是谁跟着他一块扔的?
    动机是什么?
    等了解到原委之后,把街道干部气得够呛!
    “原来你们就是为了欺负墨老太太,才在人家门口扔垃圾!最后竟然形成了一个垃圾堆!”
    “你们怎么好意思欺负人家一个独居的老太太!”
    有人嘴硬道,“她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她是大资本家,原来不知道欺负了多少贫下中农!剥削压榨我们贫苦大众,这是一报还一报!”
    街道干部听得瞠目结舌,指着他们连连道,
    “你们…我怎么说你们好!
    人家墨老太太原来虽然是资本家,但是已经把工厂都给国家了!这都是支持国家工作的结果!
    你们非但不对人家表示尊重,反而还这么欺负人家!
    政府要是知道你们这样,都得严肃的批评你们!为墨老太太主张正义!”
    街道领导把胡同里的所有人,数落了一顿之后,严厉要求他们,必须在一天之内把垃圾堆恢复原状,并且向墨老太太道歉。
    胡同里的人一开始还不愿意,街道领导拿着报纸直接说:
    “如果你们这事不好好办的话,咱们这个胡同就会名声扫地!
    你们住在这里的人,家里有男孩的将来娶不上媳妇,家里有闺女的不好往外嫁!
    谁都知道咱们这个胡同的人品质差,爱欺负人,谁还愿意跟咱们结亲?
    招工的时候也不招咱胡同的,你们看着办吧!”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慌了。
    现在哪里是以后,房屋随便买卖,想搬哪去就搬哪去啊?
    一家人在一个地方住,几乎都是一辈子的事儿,很少能挪地方。
    要是这个胡同名声真臭了的话,以后住在这里的人,可都要变成人民公敌了!
    到这个时候了,谁还管什么资本家,不资本家的?
    资本家又没剥削过他们,所有人全都骂第一个往墨老太太家门口扔垃圾的人。
    这人太坏,把他们都带到沟里了!
    没用上一天的时间,大家七手八脚地,就主动把墨老太太家门口的垃圾堆给清干净了。
    然后众人纷纷到墨老太太家赔礼道歉,这个说:
    “墨大娘,我们也不知道情况,就跟着他们瞎扔垃圾,以后再也不这样了!”
    那个说:“原来墨大娘还是为国家做贡献的人呢,我们真是眼皮子浅,不应该胡乱听信别人的。”
    墨老太太几经沉浮,早就见惯了这些事,不管再多的人过来向她道歉,她都能做到宠辱不惊了。
    所以闻听此言,也只是礼节性的回应了几声,根本没有太大的反应。
    但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在墨老太太门口扔垃圾了。
    而且管着扫大街的人知道这事以后,也再也不敢像从前一样,支使墨老太太干完上午的活儿,又去干下午的活儿。
    所有人都知道,墨老太太不仅是大资本家,还是对国家有贡献的大资本家。
    欺负她的话,一个不好是要上报纸的,谁还敢特意欺负她呀?
    秦绵绵和程冀北办完这事之后,就算是放下了一块心口大石。
    他们没再去外婆家,他们怕再去会给外婆添麻烦。
    但两个人都期待着和外婆的下次见面,到时想必情况一定会不一样吧。
    他们抽空和《京市日报》的那个记者小伙子,一起去国营饭店吃了个饭。
    程冀北以水代酒,感谢小伙子的仗义相助。
    “不用谢,这事本来就是我们记者应该做的,我知道以后也十分的气愤。
    而且报道出来的效果非常好,我们主编都夸奖我了,让我再做些这样的选题!
    可你们要是真想感谢我的话,那就让我再做一次采访吧!
    把一些没跟别的报纸说过的独家消息,跟我讲一讲,那就再好不过了!”
    小伙子一笑,露出两排大白牙,高兴的对秦绵绵和程冀北说。
    秦绵绵连忙点头,“那必须的!只要你想做采访,什么时候我们两个都配合!”
    人家帮了他们这么大一个忙,他们不过是配合着做次采访,这有什么难的?
    这小伙子是他们接受《京市日报》采访的时候,认识的记着。
    他刚当记者不久,但接触之间却发现他正义感十足。
    而且采访的角度也和别人不一样,不是那种千篇一律,而是十分有自己思想的。
    所以这次秦绵绵才一下就想到了他,希望他能帮个忙,却没想到效果会这么好。
    三个人把饭吃完,宾主尽欢,一直到国营饭店里的服务员都撵人了,才依依不舍的往外走。
    约定下次秦绵绵和程冀北来到京市以后,他一定会请他们两个来国营饭店吃饭,以尽地主之宜,才依依惜别。
    还有最后一天,两人就离开京市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