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高管的古代小厮生活 第26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霍谨博再次应声,便离开了勤政殿。
    永康帝看着霍谨博的背影,默默想到,父皇不会原谅他,但应该会想见见孙子。
    他相信先帝会对霍谨博满意。
    提前告知霍谨博此事后,在大朝会上永康帝又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布此事。
    对此,众大臣不得不承认永康帝已经有了储君的人选,从封王开始,永康帝就在为霍谨博铺路。
    永康帝吃够了朝局动荡的苦,他在竭力帮霍谨博平稳地度过新旧政权更替。
    但支持六皇子和九皇子的朝臣们显然不会就此放弃。
    霍谨博知道他现在已经是很多人的眼中钉,对于接下来的祭祀一事,是小心又小心。
    此次前往皇陵,永康帝派给他一千步军营,还有他的三百护卫,以及一百暗卫,明里暗里都有人保护。
    但即便是防守得这般严密,出发后的第三日就出了问题。
    “王爷,此人是死于中毒。”
    今日一早,便有护卫来报有一小厮死了,经府医检查后,确定是中毒身亡。
    霍谨博派人调查,很快就查出来这小厮是偷吃了厨房为霍谨博炖的粥,这粥本来是给霍谨博准备的,结果被小厮喝了,小厮中毒身亡,便意味着有人投毒。
    厨子立刻被抓起来审问,整个队伍都变得慌乱起来。
    厨子大喊冤枉,表示自己根本没有投毒,霍谨博就让人调查厨子做饭过程中,都有谁接近厨房。
    一圈审问下来,只剩下两个嫌疑人。
    一个是睿王府的护卫,一个是步军营的人。
    护卫率先道:“王爷,属下只是饿了,去厨房拿个馒头吃,属下对王爷忠心耿耿,绝不敢做投毒之事。”
    步军营的人则道:“王爷,属下只是去放木柴,很快就出来了,根本没有投毒的机会。”
    这两人都没有证人。
    霍谨博低声吩咐康伟一句,康伟立刻去办,没一会儿便回来道:“王爷,厨房的厨子说馒头一个没少,此人在说谎。”
    “拿下他!”
    随着霍谨博一声令下,周围的人快速围上去,护卫下意识拔刀反抗,但人实在太多,他知道自己抵抗不了,一咬牙将刀对准自己,抹脖子自杀了。
    霍谨博目光一冷,道:“把尸体处理了。”
    被发现就自杀,竟然这么果断,他府里的护卫被人策反到这种程度,简直是在打他的脸。
    霍谨博沉着脸回到马车,众人继续启程前往皇陵。
    随行的礼官看到这一幕,皆在心里打个冷颤,总感觉自己上了贼船。
    走了一段路后,康伟上了马车道:“王爷,并未发现其他人有异样。”
    霍谨博点点头:“查查那个下人家里还有何人,记得多给些补偿。”
    一个小厮哪有胆量偷吃主人的粥,不过是霍谨博太过谨慎,所以安排了人替他试菜,这些日子他吃的饭菜都让人提前试过。
    没想到竟然真有人用下毒这个办法。
    但更让霍谨博心烦的是,他的护卫中已经有人被收买,就代表他们已经不能完全相信。
    “从今日起,你带着护卫轮流值夜,不允许让他们单独行动。”
    康伟应声:“是,王爷。”
    “还有那个步军营的人,派人盯着他。”
    说实话,霍谨博一开始怀疑的是那个步军营的人,因为他说话时目光闪烁,总有一种心虚的感觉。
    方才说馒头一个没少,本是试探之语,目的是观察步军营那人的反应,其实厨子根本不记得馒头少没少。
    结果谁知道那护卫这么不经吓,直接自杀了。
    但霍谨博还是对步军营那人心有怀疑,出了下毒这事,霍谨博觉得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若非怕引起不好的反应,他都想直接处理了那人。
    只有死人才能让人放心。
    如此防范了几日,半个月后,在临近皇陵时
    康伟禀报道:“王爷,那人鬼鬼祟祟去见了王大人。”
    王大人,就是这次随行的几个礼官之一。
    本来永康帝只给霍谨博安排了一个礼官,但霍谨博总感觉一个礼官可能会出问题,便多要了几个,这样就不用怕被礼官忽悠。
    不等霍谨博想出对方有什么阴谋,皇陵到了。
    守卫皇陵的总管太监是江澄,此时他正带着皇陵的众多太监以及护卫恭候霍谨博。
    等霍谨博的马车一到,江澄等人皆跪地道:“奴才(属下)拜见睿亲王。”
    霍谨博下了马车,道:“免礼。”
    目光落在为首的那个老太监身上,霍谨博含笑道:“江公公守卫皇陵有功,父皇特意吩咐本王嘉奖江公公一番。”
    江澄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道:“只要能为皇上分忧,奴才死而无憾。”
    “公公对父皇果真是忠心耿耿。”
    “本王会在此停留十日,江公公可安排好本王的住处?”
    按照卫国的规矩,给先帝祭祀需要守陵十日,这期间要沐浴斋戒,还得抄写佛经。
    在祭祀时,得三跪九拜,为列祖列宗上香。
    江公公道:“回王爷,早已安排妥当,请王爷随奴才来。”
    江澄给霍谨博安排的是一处阁楼,里面布置得还算精美,虽无法和王府相比,但已经是极好,毕竟他不是来享受的。
    “王爷舟车劳顿,奴才就不打扰王爷了。”
    霍谨博颔首。
    江澄便退了下去。
    霍谨博低声吩咐道:“派暗卫日夜守着大殿,此次祭祖非同一般,决不能出任何岔子。”
    “还有步军营那人,若是他单独离开皇陵,就直接处理了他。”
    在路上不好处理,来到皇陵反而可以放开手脚,皇陵附近就有一处县城,鱼龙混杂,在此处动手更不容易被人查到。
    吩咐完事情后,霍谨博便开始休息。
    等他醒来后,江澄已经为他准备好沐浴要用的东西,这就得开始沐浴斋戒,还为他准备了厚厚地一摞佛经,霍谨博估计等他离开时,都抄不完。
    这种事没有具体的指标,霍谨博也不赶进度,能抄就抄多少。
    三日后,便是二月二十,正是先帝的忌日。
    这一日,霍谨博一大早就沐浴着正衣,跟随而来的众人皆站在大殿两侧。
    礼官站在大殿内,扬声道:“上太牢。”
    太牢便是牛,羊和豕,这三样牲口齐备便是太牢。
    随着礼官声音落下,皇陵的太监们将太牢放在桌上。
    紧接着便是焚香。
    不管是祭天祭地还是祭祖,都少不了焚香。
    霍谨博站在殿内,很快就嗅到一股香味,但他此时无暇去顾及其它,终于轮到他上场了。
    在礼官的提示下,霍谨博严格按照礼节,规规矩矩地完成三跪九叩这一步骤。
    中间不能出半点差错,身子也不能有半点歪斜,否则都会视为对先帝不敬。
    等这一步完成,便到了下一步——读祭文。
    这祭文是礼官早就准备好的,霍谨博只需要照着读就是。
    本来是很简单的一步,却还是出了问题,霍谨博拿到手中的锦帛一片空白,一个字都没有。
    而递给霍谨博祭文的王大人面不改色地退下去,仿佛一点也不知道祭文出了问题。
    霍谨博心中冷笑,原来这就是他们的谋划。
    霍谨博面上不动声色,看着空白锦帛,语调平稳却又带着某种感情地开始“读”祭文。
    本来低着头的王大人瞬间抬起头,愕然地看着霍谨博。
    一直注视着祭祀典礼的江澄眉头一皱,低声吩咐了一句,便继续听霍谨博读祭文。
    等祭文读完,再把祭文扔到面前的火鼎中,整个祭祀过程便结束了。
    这是卫国建国后,朝廷结合前朝祭祖过程修改过来的,比前朝要简单很多,但依旧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马虎不得。
    比如跪拜的过程,再比如读祭文的过程。
    若非霍谨博习惯了未雨绸缪,背下了祭文,他今日就下不来台。
    哪怕他是被人害了,可搞砸了祭祀是事实,被手下人钻了空子,只能说明他无能,这一切最终还会怪罪到他头上。
    哪怕永康帝不会说什么,可弹劾他的奏折肯定会如雪花一般飞到永康帝的御案上,对他的名望大大不利。
    祭祀刚结束,王大人便被太监擒下。
    江澄走到霍谨博身边道:“王爷,方才此人在祭祀时失仪,请王爷处置。”
    霍谨博颔首:“有劳江公公了。”
    霍谨博一挥手,康伟便带人将王大人带走。
    与此同时,霍谨博道:“江公公,本王有事要问你手下的小李子。”
    小李子顿时面色一变。
    江公公很痛快道:“王爷尽管问便是。”
    于是,小李子也被带走了。
    霍谨博和江澄闲聊了一会儿便回了阁楼。
    康伟进来禀报道:“王爷,这两人都说是得了六皇子指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