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高管的古代小厮生活 第24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献完礼物,江敬昌便识趣地离开了行宫。
    霍谨博起身带着康伟去见成晗菱。
    “看看有没有喜欢的。”
    霍谨博将那个木盒放在成晗菱面前。
    经过数日的静养,她的伤口已经愈合,右胳膊可以稍稍活动,但不能过度,否则还是会疼痛。
    成晗菱一眼就相中了那只怀表。
    “这是什么?”
    霍谨博解释道:“这叫怀表,作用嘛和日晷一样,都是用来查看时间的,不过西洋怀表和我们的计时方法不一样……”
    霍谨博简单和成晗菱解释小时和时辰的区别,并告诉她如何调时间。
    这只怀表上刻的是罗马数字,霍谨博不知道在这个世界罗马是不是还叫罗马,便以西洋数字代称。
    成晗菱眼睛亮晶晶地看着霍谨博,问道:“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霍谨博将怀表调好时间递给成晗菱,道:“看的书多了,自然知道得多。”
    成晗菱皱着鼻子,道:“我看得书比你多得多,可我从来没见过怀表。”
    “这世上的书多了,你看的书再多,也总有你没看过的。”
    成晗菱点头:“这倒是。”
    霍谨博问道:“是不是感觉怀表更加方便一些?”
    成晗菱摇头:“怀表和我们的时间又不一样,太麻烦了。”
    每次看到怀表的时间还得换算成时辰,确实挺麻烦的。
    霍谨博知道成晗菱是用不惯怀表。
    别说成晗菱了,便是霍谨博虽然看着怀表亲切,也没有时常带着它的想法。
    以卫国的计时方法,怀表和卫国还是有些格格不入。
    “那就感兴趣了便拿出来玩玩。”
    这本就是给成晗菱消遣的玩意儿。
    木盒中很多都是西洋的机械小玩意儿,都挺有趣的。
    成晗菱道:“不愧是江南,这等新奇玩意儿连京城都没有。”
    “江南多水,时常会有其他地方的商人来到江南,再加上江南富饶,那些游商根本没必要去京城,就能赚到心仪的银子。”
    “京城的很多西洋玩意儿其实都是江南各地的商人带去的。”
    洛京是卫国的国都不假,但受限于地理位置,很多东西都需要从其他地方流入。
    只是京城的人总是有种优越感,觉得京城有天下最好最全的东西。
    但凡他们出去走一走,便会打破这种认知。
    成晗菱是第一次离京,见苏州有这么多新奇玩意儿,她对苏州更加感兴趣,兴致勃勃道:“等我养好伤,一定要把整个苏州都逛一遍。”
    霍谨博含笑道:“那你可要好好养伤,别总是不听御医的话。”
    成晗菱撇嘴道:“我很听话的。”
    “那昨日是谁把药倒了?”
    成晗菱听言,立刻瞪向若云。
    若云低下头不敢看她。
    “你别看若云,她也是担心你。”
    成晗菱道:“我的伤口都已经愈合了,好好养着便是,不需要再喝药。”
    那药太苦了,成晗菱能忍着喝了几日已经是极限。
    霍谨博道:“不想喝药也可以,那就换成药膳。”
    成晗菱皱着眉头:“药膳也不好吃。”
    霍谨博无奈道:“但最起码不苦,药哪里有好吃的。”
    这会儿又没有西药,中药的味道大多都不好。
    “郡主不是还等着伤好后逛苏州城吗?”
    “好吧,我吃药膳。”
    成晗菱最终还是妥协。
    霍谨博握着她的手,道:“药膳有滋养身体的功效,到时候我陪你一起吃。”
    总不能让成晗菱吃药膳,他却吃美味佳肴,那未免太残忍了。
    成晗菱听到这话,瞬间没了抵触,道:“真的?”
    霍谨博点头:“当然。”
    成晗菱勾唇笑了。
    若云松了口气,她真怕成晗菱闹脾气不吃药膳。
    果然还是霍谨博的话更管用。
    ……
    “下官拜见王爷。”
    马如龄本来正在忙着调查窃贼的事,却得到霍谨博要见他的消息,只得先放下公务来见霍谨博。
    霍谨博抬手:“免礼,坐吧。”
    马如龄坐在霍谨博下首,道:“敢问王爷找下官何事?”
    霍谨博淡淡道:“关于本王遇刺一事,本王已经查到一些线索,但如今有件棘手的事需要马大人帮忙。”
    马如龄并未一口答应下来,问道:“王爷说的是?”
    “本王查到莺儿能在苏州快速扬名,尚同知的妾室汪氏在背后帮了大忙,本王怀疑汪氏和莺儿有关系,所以决定审问汪氏。”
    “只是汪氏毕竟是尚同知的爱妾,本王愿意给府衙一些面子,审问可以在私底下进行。”
    马如龄愣了。
    他怎么也想到霍谨博会查到汪氏身上,他是知道自家爱妾柳氏和汪氏走得很近。
    这汪氏若是真出了事,那他的爱妾会不会?
    马如龄迟疑道:“王爷如何得知汪氏与此事有关?”
    霍谨博冷声道:“本王自有本王的办法,怎么,马大人是质疑本王的话吗?”
    “下官不敢,”马如龄忙道:“只是汪氏毕竟是尚大人的爱妾,王爷打算如何审问?”
    “本王听说你府上的妾室柳氏和汪氏交好,就以柳氏的名义邀汪氏过府一叙,本王不需要马大人派人包围尚同知的府邸,只是下个请帖,马大人应该可以做到吧?”
    霍谨博的语气隐隐不善。
    马如龄如果不答应,霍谨博就要和他算算旧账。
    马如龄终究不敢过于得罪霍谨博,拱手道:“王爷有令,下官自然照办……此事可需要知会尚同知一声?”
    霍谨博睨他一眼:“本王若是想让尚同知知道,还用得着马大人帮忙?”
    马如龄为之汗颜。
    “本王信任马大人却信不过其他人,此事还请马大人保密,便是你的爱妾柳氏也不可告诉。”
    马如龄起身道:“下官定然守口如瓶。”
    霍谨博颔首:“那就定在明日,至于用什么借口,这一点应该不用本王教你吧?”
    马如龄忙摆手:“不用不用。”
    随后马如龄便告辞离开。
    霍谨博放下茶盏,道:“盯着他,如果有异动立刻来报。”
    经历了杨旭一事,霍谨博其实并不相信官府的任何一个人。
    只是想要不打草惊蛇,必须找马如龄帮忙,但霍谨博对马如龄依旧有防备。
    如果马如龄真有问题,在知道汪氏即将暴露之际,他必然会有动作。
    比如通知天香教的人或者杀人灭口。
    不管他做什么,都会暴露出来,霍谨博就没白忙活。
    毕竟怎么看,马如龄的价值都要比汪氏大得多。
    不过霍谨博心里还是倾向马如龄和天香教没关系。
    如果马如龄真是天香教之人,那汪氏接近尚同知就是多此一举。
    天香教再傻也得知道他们不可能把府衙变成他们的一言堂,只要有马如龄在就够了。
    如今已经确定汪氏是天香教之人,她刻意接近尚同知,很大可能是天香教在府衙没人,或者没有足够份量之人。
    基于这般猜测,霍谨博更觉得马如龄不会是天香教之人。
    ……
    马如龄的动作还算迅速,回府后就以柳氏的名义给汪氏下请帖。
    理由特别好找。
    当日汪氏本来答应给她们每人十粒药丸,但因为几人首饰丢失,心神大乱之下都忘了药丸的事。
    马如龄用这个借口让汪氏过来,合情合理,也不会被人怀疑。
    次日,霍谨博提前秘密到了马府。
    见马如龄带着自己进后宅,霍谨博脚步一顿道:“后宅都是马大人的家眷,在前院寻个房间便是。”
    马如龄道:“王爷有所不知,汪氏曾经来过几次,皆是在柳氏房中见面,为了不让汪氏起疑心,下官私以为还是维持原样较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