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高管的古代小厮生活 第21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霍谨博要做的就是打造新的守护神。
    成晟旻看着他道:“谨博,你有什么想法?”
    成晟旻还算了解霍谨博,一看他这样就知道他在谋划什么。
    霍谨博摇头:“现在还为时过早,等以后再说吧。”
    这不过是他的一个设想。
    可具体如何,还得看何云泰愿不愿意和成晟旻一起上战场,以及他们之间能不能培养出来默契,成为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
    晚上,宴会
    按照序齿排座,霍谨博依旧挨着九皇子,同时,他还看到了一直待在房里没出来的柳公钊。
    “十一弟可知柳公钊为何回京?”
    每次九皇子主动开口都没什么好事。
    霍谨博道:“我只和柳公钊见过一面,连他之前去了哪里都不知道,又怎么会知道他为何回来。”
    九皇子没有介意霍谨博的语气,反而很耐心地和他介绍柳公钊。
    京城众人提到柳公钊,必然会想到四个字——慧极必伤。
    三岁识千字,五岁便可出口成章,十岁时就已然是个名动京城的才子。
    柳公钊博览群书,曾经有人特意为难他,拿一本从没人听说过的佛经考他,柳公钊依旧可以对答如流,谁也不知道他都看过多少书,可至今还不曾有人真能难住柳公钊。
    很多人都觉得柳公钊就是太聪明了,所以才会从幼时起身体就不好,这些年来,柳公钊不知道病危了多少次,很多次都是一只脚踏进鬼门关勉强被救回来。
    不过柳公钊的聪明并不仅仅体现在读书上,还表现在他的心智。
    数年前,京城曾经出现一个组织,他们专门抓童年童女,取出他们的心头血,辅助其他药物熬成药汤,然后打出可以延年益寿的名号,很多富绅都信了这个说法,偷偷和这个组织交易。
    九皇子问道:“你可知这个组织是如何被抓到的?”
    霍谨博看了眼柳公钊:“和他有关?”
    九皇子点头:“不错,那个组织阴差阳错抓到了柳公钊,最终官府便是依靠柳公钊留下的线索找到了他,从而将那个组织连根拔起。”
    “柳公钊在那个组织待了三天三夜,谁也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只是从表面看他毫发无伤,可和他一起被抓的人都被取了心头血,唯独他一人完好无损。”
    九皇子和柳公钊同龄,那一年的事情他记得很清楚,或许是自小心思深的原因,九皇子总觉得柳公钊看似孱弱的外表下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事。
    他一直很忌惮柳公钊。
    霍谨博从一开始就不曾小看柳公钊,听到这个对柳公钊更加重视。
    “九哥为何和我说这些?”
    九皇子喝了杯酒,道:“他回京是为了六哥。”
    柳家竟然支持六皇子,这眼光可不怎么样啊。
    霍谨博面上不动声色,道:“这和我可没什么关系。”
    九皇子看他一眼,道:“我好心好意提醒十一弟,十一弟却对我遮遮掩掩,这是不是太没诚意?”
    霍谨博依旧道:“九哥误会了,我所说皆是实话,绝无半点虚假。”
    九皇子顿时觉得没意思。
    他在霍谨博身上总是占不到便宜,这人不管你说什么,他就是装糊涂。
    反正他想让霍谨博知道的已经说了,霍谨博坦不坦白意义不大。
    晚上的宴会并无歌舞,但这些随行来的权贵子弟们会比武。
    贵族之间的比武实用性不强,更多的都是花架子,好看而已。
    比如刚刚那段舞剑,看着好看,但真要用来实战,根本过不了几招。
    永康帝倒是看得津津有味,还赏了几个表现好的子弟。
    等看得累了,永康帝便道:“朕累了,你们继续玩便是。”
    “谨博,扶朕回房。”
    “是,父皇。”
    霍谨博搀扶着永康帝,明亮的月光下,两人走在小路上。
    永康帝问道:“看了今日的围猎,感觉如何?”
    霍谨博坦诚道:“如今这一幕,必然不是皇祖父保留围场的初衷。”
    在场的这么多权贵子弟,真真正正靠自己狩猎到猎物的寥寥无几,更多的人只是射最后一箭,或许有些人连箭都没射。
    四皇子那头熊虽然看着可笑,却代表了大多数人。
    尤其是方才的宴会,比武更是比得一塌糊涂,他这个外行人都看得出来他们打的拳一点力气都没有。
    永康帝叹气道:“不错,你皇祖父当初坚持每年都要进行围猎,便是为了保持年轻人的血性,让他们莫要忘记卫国的天下是打下来的。”
    “只是自朕登基后,为了休养生息,尽快将卫国恢复到战乱前的样子,确实忽略了这方面的培养,朝中更是文臣压过武将。”
    “当初先帝打下整个江山,朕在位三十年,卫国疆土不过多了两个州,远远比不得先帝。”
    这是永康帝无奈之处,却也是发展的必然,新的国家建立后,本就需要休养生息。
    永康帝定草原,扩疆土,修河堤,积极发展经济,不论是文治还是武功,他都是一位杰出的君王。
    只是永康帝这些年重用文臣,大大刺激了卫国百姓读书的激情,同时也削弱了习武的热情。
    哪怕这些权贵子弟从小就得学习六艺,但射和御渐渐变成了假把式,他们身上不再有习武之人该有的血性。
    霍谨博道:“如今卫国天下太平,战事越来越少,反而需要治理国家的文臣越来越多,如此一来,朝廷确实不需要多少武将,但需要得少了并不代表不需要,朝廷依旧需要能挑大梁的武将。”
    这么权贵子弟没了血性并不重要,只要这其中能出一两个能担起重任之人,便足够了。
    永康帝听言笑了,眼底的笑意仿佛要溢出来。
    “皇儿,深得朕心。”
    如今已经不是打天下那会儿,从卫国建国的那一刻起,需求就变了。
    重文轻武是必然发展趋势。
    但重文轻武只是意味偏重文臣,并不代表轻视武将。
    卫国偌大的疆土仍旧需要武将守护,那始终对卫国虎视眈眈的草原仍旧需要武将去震慑。
    永康帝会有今日一问,不过是担心霍谨博因为和成国公府走得近,便生出重武轻文的思想。
    事实证明,是他想多了。
    霍谨博继续道:“不过,儿臣觉得围猎只进行一日太短了,起不到什么作用,进行一个月倒是正合适。”
    永康帝摇头失笑:“哪有这么多猎物。”
    霍谨博眺目看向北方,道:“卫国没有,但别的地方有。”
    那里有大片的草原,是绝佳的狩猎之地。
    在那里进行一个月的围猎,足以起到练兵之效。
    永康帝没想到霍谨博会有如此雄心,他沉寂已久的心再次开始跳动,虽然他此生已经去不了草原,但他依旧心生向往。
    父子两人沉默着走了一段路,等回到房间,永康帝才道:“谨博,你母后是江南人,跟朕回宫后总是时常提起江南,她其实一直想回江南再看看,那里是个好地方,正好你也没有去过江南,你便替你母后回去看看。”
    霍谨博愣了下才道:“儿臣早就对江南心向往之,多谢父皇成全。”
    “朕已经许久没见过江南的景色,回来后和朕说说。”
    “儿臣会找最好的画师为父皇将江南画下来。”
    永康帝笑道:“何需找人,朕听说乐怡画技极好,你带着她一起去便是,好好在江南游玩,不用着急回来。”
    霍谨博抿嘴:“儿臣听父皇的。”
    说罢,霍谨博便离开了房间。
    回房的路上,霍谨博揉揉眉心,心里很无奈,有什么话直说不好吗,非要打哑迷。
    他觉得江南应该是出了什么事,永康帝才让他去看看。
    可永康帝又让他带着成晗菱,那是不是说明江南虽然出了事但并不危险?
    唉,他偌大的郡王府还没住进去一日,便要外出办差,虽然是打着游玩的旗号,但直觉告诉他这一趟轻松不了。
    好在有成晗菱陪着他,倒是不用担心无聊。
    ……
    从皇家围场回京后,霍谨博便约何云泰出来见面。
    “下官见过王爷。”
    霍谨博抬眼看他:“这么见外做什么?”
    何云泰笑笑:“交情归交情,礼不可废。”
    霍谨博摇摇头:“先坐吧,我今日有事找你。”
    “何事?”
    “云泰,你想不想去边关?”
    何云泰愣了:“怎么突然说起这个?”
    “你熟读兵法,精通兵略,继续待在都察院只是浪费你的才能。”
    “可我这点本事连个小兵都打不过。”
    何云泰也就比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强一点。
    “谁说去了边关就要上战场?”霍谨博道:“云泰,难道你不想自己所学有用武之地?”
    何云泰狐疑地看他:“我怎么觉得你在算计我?”
    霍谨博淡定道:“是你说的,成国公已老,如今并没有合适的接任者。”
    “莫非你觉得我可以?”
    何云泰心里一跳,紧接着荒唐一笑:“我不是世家出身,也不曾有半点武力,哪怕脑子还算好使,但谁会听我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